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475章

全官途1-第475章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县正好地处珠三角边缘,与珠三角中心地区相比较,一点地缘优势也没有,就是与临市相比,也地处劣势。然而,领导们似乎不这么看,领导们下任务指标时,不参照珠三角中心地区,也要拿你与临市比,这一比,你还不能不服气,你只能承认自己的差距,承认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还不够。

    如何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呢?

    自然是寻找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

    市县有什么优势?

    市县陆路不能与人家比,就与人家比海路。

    临市是一个内陆市(县),与市县比,他们离珠三角中心地区近,离海却远,而以海的距离测算,市县的距离比许多珠三角中心地区的市(县)还要接近香港澳门。于是,市县就要发挥海的优势,就要设法打通海路运输。

    现今社会,海路运输还是主要的货物运输渠道,尤其是立足珠三角,面向全世界,这几乎是唯一的运输渠道。如果大胆地设想,珠三角地区的货源不是通过香港,而是通过市县向世界各地输送,这将是一个如何广阔的前景?

    要打通海路运输,你就必须有码头有港口。当然,不是那种小码头小港口。十年前,市县就在干这个事,或者说,前任书记上台不久后,就选中了一这目标,就在一年一个脚印地干这个事。

    近几年,老钱就负责这个事。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不是三几年能完成的,也许,单靠市县的财政实力也是无法完成的。最简单,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招商引资,就是让别人对市县海路运输的广阔前景感兴趣,引来大财团投巨资,在市县建设大港口。

    如何把人引来呢?如何让人家对你的前景感兴趣呢?你必须宣传自己,就像宣传推介产品一样。前任书记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选址。选定港口的地点。这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问题,不是党政领导人到海边手那么一指,就能圈定的,要由专家学者下结论,要考虑到海的深度,航道的深度,要考虑到一年四季的天气变化,海底异变等等。

    二是要让人知道。你说你的前景广阔,怎么个广阔法?沿海地区不只你一家,你比人家的好在什么地方?优势在哪里?光靠自己说不行,要有专家评定,专家还不能是一般的专家,要有名家效应,要让人信服。形式当然是利用宣传媒体进行宣传,利用网络进行宣传。

    三是要让人看得见。人家听了你的鼓动来了,你得让人家有一个直观认识,要让人家看得见摸得着。在这方面,市县下了足够的功夫,描绘了一个远景规划,特制了一个模拟造型,同时,每年还从财政拨出一定的资金修建码头,真刀真枪地动了起来。

    按前任书记的话说,我们不能坐着等,能招商引资固然好,但是,我们也不能太迷信招商引资,招不到商,引不到资,我们就不干了?这可是决定市县经济腾飞的大事,我们可以边干边招商引资,我们可以一年干一点,一年走一步,一年一个脚印,十年不行,十五年、二十年……总有一天,能做干成这事!

    然而,前任书记很清楚,许多人是持反对意见的。这种长线投资的利益最后分享的人是谁?当然不是现在这些人!谁不顾眼前呢?美好的蓝图很吸引人,但那毕竟只是蓝图,能不能实现,却是未知数。你要从现在这些人创造的财政收入里拨出资金干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没反对意见那是假的。如果,你把拨出的那部分钱用来提高大家的福利待遇,即使拿来改造城市建设,大家也可以得到直接利益呀!

    因此,前任书记要转变大家的观念,要改变这种鼠目寸光。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甚至采取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办法,不断增强大家的超前意识,长远目光。

    十数年之后,人家的意识渐渐改变,渐渐开始接受了这样一个现实,市县的经济发展要腾飞,要想与珠三角中心地区相攀比,就必须打通海路运输,就必须搞好港口建设。

    即使,是那些顽固不化分子,也开始动摇了,自己每天都反对,每天都说这说那,却没能影响市委市政府的决心,想想是不是自己真的错了,想想这一年年投入的资金还是源源不断,自己再坚持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市县加强港口建设便也渐成了一种共识。

    这十年中,市财政拨出了几个亿的资金,的确使港口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用前任书记的话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县的海岸线上停泊了一艘雄伟壮观的航空母舰。

    由此可见,这是前任书记很引以为荣的!

    然而,这艘几个亿打造的航母对预计近百个亿的工程建设来说,算得了什么?又能取得怎样的成效呢?

    何况,由于资金紧缺,这艘航母只能由本地建筑队伍打造,没有资深的专家,甚至于,没有海上建筑的经验,因此,走了不少弯路,经过几次强台风袭击,这艘航母也已偏离了航向。

    李向东还会继续打造这艘航母吗?

    他到任后,便安排让老邝负责这项艰巨的工程。

    开始,老邝对打造这艘航母是的,他完全赞同市县经济腾飞要发挥海洋的优势,但是,接手这项工作后,经过几个月的调查,他发现,就目前,仅用市县的实力打造这艘航母是不实际的。他建议必须全面停工,坐等招商引资。他说,政府再不能投入,再不能无休无止地煲这种无米粥。他说,我们不但要懂得进,懂得肯定自己,更要勇于退,敢于否定自己。在港口建设这着棋上,我以为,我们要选择退,选择否定。

    李向东被老邝的话震撼了。

    如果,别人反对港口建设,提出停止打造航母,也算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这话由老邝提出,就不正常了。他可是分管这项工作的最高领导!

    这么多年来,市财政每年都要拨出好几千万进行港口建设,也就是说,老邝接管这项工作后,每年都有好几千万流进他的手里。他叫停打造航母,市财政就会截流这几千万,他手里就少了几千万的支配权。

    哪一个人愿意干这种傻事?只有傻瓜蛋才这么没心眼。

    老邝是傻瓜蛋吗?

    老邝想的不只是自己。他想的是怎么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关键的地方,哪怕是从他手里截流的资金。

    这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负面的东西,看到一些贪污腐败分子的言行,但是,我们又能看到多少这种貌似微不足道的言行呢?即使,我们看到了,我们能体会到其中的含意吗?能挖掘出这其中蕴藏的震撼力吗?

    生活中,许多许多正面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而往往因为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便感觉不到它的闪光点,发现不到它所蕴藏的正气!

    李向东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几千万对老邝来说,将意味着什么?就港口建设这一块来说,十年约定俗成将要被改变,十年里受益于港口建设的各色各样的人将会痛斥你老邝。因为你,我们才砸了饭碗,我们才失业。

    仅此一条,就可以看出老邝叫停打造航母需要多大的勇气!

正文 第六八五章 不能否定自己

    李向东刚回到市县也曾想过这个事。以前,李向东还是市县政府的秘书长的时候,老市长就对这种作法很不感冒,说这个发展思路,是拖累市财政的包袱。因此,李向东多少也受了老市长的影响,只是那时人微言轻,不好说什么。

    老邝提出自己的看法,李向东除了感慨和震撼外,就不得不认真考虑这事。现在,他是市县说一不二的角色了,市县的经济发展是沿着前任的思路走下去,还是另辟蹊径呢?

    李向东回到市县这几个月,似乎干了许多事,但没一件是自己想要干的。

    与钟市长面对面交锋,是他愿意干的吗?调整交流中层领导干部,是他想要干的吗?这些都不是他想要干的事,只是,每一个一把手到任后,要建立自己的威信,都必须这么干。这种事,干得很闹心,却不一定得掌声,至少,老百姓不知道你在忙这些,老百姓没感觉到他们得了什么好处。

    接着他去了一趟美加。去看看风景,看看小军,倒是他愿意的,但这事,他还没回到市县就已经定下来了,原来确定要钟市长去的,他只是打尖加塞把钟市长挤了下去。

    再后来,就来非典了,就忙非典的事。然而,在阻击非典中,李向东不得不承认,他是败下阵了,尽管,他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尽管,省、地级市领导都在帮他说话,但他很清楚,自己确确实实败下阵了,钟市长通过阻击非典,威信一步步提高,甚至,有可能还超过他李向东了。

    人到了某一个位子,有了相当的地位,是很在乎自己威信的,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李向东不能让钟市长的威信和评价都比自己高,他可是市委书记一把手!

    因此,他要反击,要超过钟市长盖住钟市长。

    当然,这种反击不一定面对面,不一定非挤在阻击非典这个事上较高低。

    李向东要去做另一件事,用一种更大的成功吸收大家的目光,提高自己的威信,获得超过钟市长盖住钟市长的评价。

    李向东想来想去,便想到了老邝跟他提过的港口建设。

    这应该是市县的头等大事,决定着市县近期中期,甚至远期的经济发展。现在,没什么事比发展经济更重要了。文化大革命一结束,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发展经济便是头等大事了!

    李向东要想在市县提高自己的威信,就一定要抓住这个重点。这其实也是每一个一把手到位后必须要抓好的头等大事。如果经济上不去,谈什么都是空话,然而,经济上去了谈什么都气势如虹。

    因此,他想以港口建设为突破点,捋出一条自己的发展思路。如果,港口建设真像老邝说的那样,他就把它停了,去寻找新的路向。如果,港口建设有必要抓下去,他就要化大力气,搞上去。他不想像前任那样老牛拉破车,一年搞一点,一年走一步。他要超越前任!

    这天,李向东便约了老邝一起去北海湾工业开发区。市县是一个海岸线比较长的县级市,有七八个镇在海边。北海湾工业开发区的地界原属两个临海镇的交接地,自从选定在那里打造航母后,便把北海湾划出来归市统一管理,定名为北海湾工业开发区。

    北海湾工业开发区的总部原设在市区内,前几年,地级市对市县开发北海湾很不满意,批评市县搞了这么多年,投入了这么多资金,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市县为了表示进一步加大开发力度,便把总部搬到了北海湾。()

    从市县的角度说,北海湾是一个边远的地方,天气好的时候,站在海边,隔海相望,可以看到珠海的建筑物,风吹得顺,手机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地区的电讯网络,回拨市县的固话,要按区号才能打得进。

    在这个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地方,就有一段相当长的绕着海在山边走的沙路。李向东和老邝坐在车上,颠簸摇晃着。

    李向东问,这路怎么一直都没有修?

    老邝笑了笑说,修这路又要一笔不小的投资,市财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