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413章

全官途1-第413章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陈小雨又想,这工商等办证部门也是,凭着一张找不到人的身份证,竟就可以领取营业执照了,哪一天,这人犯了什么事跑了,看你上哪去找人?

    陈小雨说:“只好要各位辛苦一下了,查一查哪位副省长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儿,只能先从这里下手了。”

    那几个人问:“你查她干什么?”

    陈小雨“嘿嘿”笑,说:“这还要我明说吗?我看中她了,想当副省长的女婿,但又怕她是假冒的,所以,要你们帮帮忙。”

    他们说:“你怎么那么笨?叫她带你去她家不就行了?”

    陈小雨说:“她不带呀!她说我不是喜欢她,只是喜欢她家的老头子呀!”

    他说,我为了表示对她忠贞的爱情,还敢提去她家吗?

    有人便问:“那个枝子长得肯定很丑?”

    陈小雨说:“还可以吧?不算丑,如果,你们看到了,也会心动。”

    有人说:“算了吧,陈小雨,她如果不是长得丑,你还担心那么多?你就是和她结婚了,也不觉得委屈,还管她是谁的女儿?显然就是长得丑,如果,不是副省长的女儿,你就亏大本了。”

    陈小雨煞有其事地说,丑不丑关你们什么事?我觉得不丑就行了。”

    有人就说:“可悲,真是可悲!想当年,我们哪会有这种想法,除了有那么一点穷酸劲,可是敢爱敢恨!现在,一个个都变得世俗了,都知道该怎么忍辱负重才能在这社会上立足了。”

    陈小雨说:“你们得帮我,你们不能吃好了,喝足了,就在这里叹世事炎凉!”

    他们说:“我们当然帮你,我们还希望你当了副省长的女婿,我们也好跟着沾光呢!”

    然而,该怎么下手呢?

    有人提出两种途径,一是去省委组织部查副省长们的档案资料。一是去省政府办公厅查副省长平时填写的个人简历表格,那上面会有家庭主要成员。最后,他们兵分两路,双管齐下。

    然而,两路人马都碰避而归。酒醒后,细想了想,你要查副省长们的资料总得有个理由吧?即使是熟人,你也得有一个能说服别人的理由。照直说,说自己的朋友喜欢上了一个说是副省长的女儿的人,想要查一查,这人有可能是哪个副省长。这理由是不是太牵强了?太不可信了?

    于是,陈小雨又好菜好酒接待,吃饭喝足了还去桑拿按摩。有人就说,你陈小雨可真舍得下血本。有人说,陈小雨这是政治投资,一旦成了,他可就鸟枪换炮了。

    陈小雨心里却忐忑不安,想钱化得不少了,如果事情办不成,回去该怎么交代。

第十八卷 杀猪刀 第五九八章 都是些废物

    黄与关谈完话回来,“嘿嘿”笑着对李向东说:“你放心吧。他不是我们想像的那种人。”

    他说,为什么那么些领导对他不认识呢?因为,他太敬重那局长,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副职,怎么也没理由越过正职去找市领导,有什么事需要与市领导沟通的,应该由那局长出面。

    他说,他认为,自己擅自与市领导沟通,是对那局长的不尊,自己是那局长提拔上来了,绝不能做出对那局长不尊的事。因此,他从不瞒着那局长找哪一位市领导,自己做的事,也从不隐瞒那局长。

    他说,你说他愚忠也好,说他不识时务也好,或者是,他太了解那局长,那局长本来就小肚鸡肠,顾虑那局长知道他与市领导走得近,会对他有看法。

    黄说:“这种人,只要你用好他,他一定会死心塌地地为你做事。”

    李向东问:“你好像很看好他?”

    黄笑了笑说:“应该是你看好他。”

    李向东又问:“如果让他担任文化事业局局长,现局长怎么办?让他去干什么?像关这种认识,那局长还留在文化事业局,他的工作一定很难开展。”

    黄说:“这还用问我吗?你把这些都想到了?心里还不早就安排好了!”

    李向东便哈哈笑起来,想这知根知底的人在身边,真就不一样,你想的什么,他都一清二楚。

    黄问:“还有什么需要我去干的?”

    李向东说:“还是我去处理吧!”

    他打电话给宣传部部长,宣传部是文化事业局的上级主管部门。

    李向东说,这几年,文化事业工作在地级市的位置似乎不理想吗?这个现状一定要改变。一定要寻找我们的优势,抓住我们的优势重拳出击。在文艺创作方面,我们还是很有优势的吗?

    李向东说,今年的全国农民评选汇演工作,你要重视,要当成改变现状的一件大事来抓。去年,我们不是有作品拿了二等奖吗?今年要再上一个台阶,争取拿一等奖。不是争取,是一定要拿!

    宣传部部长感到压力很大,专门召开了会议重点谈这个事,对正在创作的参赛作品进行评估,要大家选出那几个作者创作的作品最可以拿一等奖。他说,要选出三个作品,进行重点打造,先从剧本着手,一定要拿出高质量的精品。

    李向东参加了这个会。但是,他没有全程参加,会议开到一半,他才到会,于是,宣传部部长便向他汇报了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要抓重点作者,抓好剧本。

    李向东说,方向是对的,但是,具体应该怎么抓呢?

    大家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宣传部部长脸红了红,说:“我们正要讨论这个问题。”

    李向东说:“要在时间上,经费上提供保证。”

    他说,第一,我们对重点作者要给予充足的创作时间,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进行一段时间封闭式的创作,抛开所有工作,专心一意搞创作,什么时候创作出满意的作品,什么时候,才回到岗位上。哪个作者有困难,单位不放人,可以提出来,由部长出面跟你们的领导要人。

    他说,第二,排练期间,要舍得化钱。排一出戏要多少钱?听说,去年市财政就没拨款给你们,这不行!今年,我先口头答应你们,排练一出戏,五万。这可能不够,但大家还是克服一下,体谅体谅市财政的困难。

    此话一出,大家便鼓起掌来。市委书记还从没这么重视过这项工作,以前这项参评活动,只是文化事业局自己在唱独角戏,现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这么重视,组织大家讨论研究这个事,市委书记还亲自到会做重要指示,并给予重点作者这么高的待遇,给予演出排练这么大的支持,可见,文化事业局已进入市委领导的视线,以后的日子还不一片光明?

    会后,宣传部部长和李向东商量文化事业局长的特殊情况,说是不是让他一边工作,一边创作?李向东会同意?当然不同意!

    他说,他为什么不能专心创作?一把手就不能专心搞创作了?他那个剧不是重点的重点吗?他去年不是拿了二等奖吗?我个人认为,今年,最在希望拿一等奖的人就是他了。

    他说,你告诉他,我在海边度假村给他弄个房间,叫他专心创作。现在,他的任务就是把剧本搞出来。不过,别以为我会给他一年半载的时间,我最多他给他三个月。不会是三个月都走不开吧?

    他说,这三个月,要他安排一位副局长主持局里的工作。

    李向东心知肚明,那局长肯定让关副局长主持工作。

    三个月后,他回来干什么呢?

    组织部部长已经向李向东提出了妥善的安排。让他去宣传部工作,担任宣传部工会主席,是一个比局级(科)高一点点的职务,享受宣传部副部长待遇,一直由宣传部副部长兼着。织部部长说,考虑到情况特殊,就把这职务单列出来。

    这多少,也让那局长脸子上好过一些,而且,那职务几乎是一个闲职,更有利于他搞文艺创作。既然,他自己又那么喜欢文艺创作。

    陈小雨那边还在忙找枝子真实身份的事,一帮人最终又想到了一条妙计请省政府副秘书长出来吃饭,或许,能套出点情况。有时候,活人比那死资料还管用。请哪位副秘书长呢?当然是与他们这几个有些交情的,否则,人家也不会出来吃你的饭。然而,这几个小科长们,又能与哪个副秘书长有交情呢?

    路子找对了,却无法上路。

    看看枝子那广告公司开张的日子到了,李向东这边又催了几个电话,急得陈小雨像热锅里的蚂蚱。想自己跟李向东后还从哪件事是办不成的,想自己一到市县,财政局副局长的椅子还没坐热,办的第一件事就办得这么窝囊。

    他就借着酒劲把那几个学员好友骂了一顿,那几个学员好友吃了酒了陈小雨的,却没能帮他办事,心里便也觉得歉疚,毕竟,他们的交情是没到官场前就建立的,那交情还有几份纯洁性。

    有人说,这算什么事呀?这能难住我们吗?你放心,我们一定帮你搞清楚这事!

    有人拍着胸口说,明天,我就帮你拉个副秘书长过来,他不来不行,绑架也要把他绑来!

    陈小雨知道他们又喝得差不多了。酒喝得差不多的人都胆大,什么都敢想,但是,酒醒后,一个都都挠着后脑勺说,有这事吗?好像没有吧?喝醉了,昨天喝醉了。陈小雨真有点哭笑不得。

    他细想想,这办的是什么事呀?不就是一个枝子的身份吗?值得化费那么大的力气吗?她是副省长的女儿又怎么样?不是副省长的女儿又怎么样?难道就一定要搞清楚?哪一天,来个自称是总书记的女儿,难道还要飞到北京去?

    迟迟不见陈小雨答复,李向东心里便对陈小雨很不满意了,问他是怎么查的?说他找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些废物!

    李向东只好要杨晓丽出面了。

    其实,枝子是否副省长的女儿,李向东都不会参加那个仪式。他叫杨晓丽也别参加,一个私营企业的广告公司开业,市领导有必要掺和进去吗?

    但是,在没搞枝子底细前,李向东还是要当真有那么回事去处理。他叫杨晓丽在广告公司开业前一天,请枝子吃顿饭,向她说明他们不能参加的原因。他想,如果枝子真是副省长的女儿,是能够原谅他们的。

第十八卷 杀猪刀 第五九九章 话很投机

    枝子一接到杨晓丽的电话,说要请吃饭,就明白杨晓丽不会参加她的开业仪式了,只是怕得罪了她,才那么客气一番。

    其实,枝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开公司了,以前,在省城也开过,一次是跟别人合伙,一次是自己独开,但两次生意都不好,惨淡经营了一阵,不得不收摊。陈坚便劝她,别在省城干,省城虽然广告业务多,但是,吃这碗饭的人也多,竞争太剧烈。

    他说:“你还是到小地方去干吧!在小地方,你的优势才能凸现出来。”

    枝子问:“我有什么优势?”

    陈坚说:“两大优势呀!你怎么会不清楚?”

    他说,一大优势是你的广告创意。不管怎么说,你是大地方的人,在省城随便聘请几个普通的广告制作过去撑门面,那广告创意也比小地方的创意新颖超前,怎么也能镇住那些小地方的人,让他们眼前一亮。

    他说,另一个就是你的自身优势,如果,那些人知道你的身份,还不急着巴结你,还不把生意送上门。而且,还可以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