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全官途1 >

第1285章

全官途1-第1285章

小说: 全官途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向东说,目前,我们要做的事是,改变他们这种观念,要让他们知道,东江市是一个特殊地区,有今天的发展,除了东江市人的努力,更有无数打工仔的努力,在东江市,每一个为东江市做出贡献的人,都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在东江市,不应该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

    他问文仔:“我们应该怎么办?”

    文仔深思了一会儿,笑了笑,说:“第一,利用宣传媒体宣传外来打工仔对东江市做出的贡献,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东江市的发展离不开这些打工仔。第二,树立一批打工仔典型,通过宣传他们的事迹,让大家更了解他们为东江市发展奉献青春甚至生命的精神。第三,组织一些专访,进行东江市人与外来打工仔的对照,反映两者之间的工作与生活差距,让大家更加认识到,两者之间谁更需要重视和关心。”

    李向东笑了笑,说:“这次可以给你打八十分!”

    文仔却没有笑。他要自己不要表现得太没层次,不要让李向东感觉到,一个口头表扬就能让他迷失方向找不到东南西北。他想,其实,解决的办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发现问题,正确地发现问题,就像医生诊病一样,只有把病诊断出来,才能开处方对症下药。

    李向东突然地笑了起来。

    文仔觉得他笑得很没来由,迷惑地看着他。

    李向东问:“你知道我为什么笑吗?”

    文仔摇摇头。

    李向东说:“我又想起小郝记者了。”

    文仔脸红了红。

    李向东说:“我需要一篇宣传打工仔的大文章,反映他们在东江市做出的贡献,反映他们在东江市的处境,反映东江市政府应该如何重视和关心他们?如果,让小郝记者写这篇文章,一定能写出高度和深度。”

    他想起小郝记者写的那篇关于跳楼事件的文章,想她熟识打工仔的心态比一般的记者要深得多。

    文仔说:“我打电话给她,让她马上写。”

    李向东却摇头,说:“东江市就没人了?要青山市的记者来完成这个任务?”

    文仔忙改口,说:“是不是通知常委宣传部长、东江日报社长来一下?”

    李向东看了一下时间,他还有半个小时要去参加一个会,便说,时间太急了,下午吧!通知他们下午上班到我办公室来。他又补充了一句,通知冯玉如也过来!

    东江市大张旗鼓宣传打工仔的声势先是从网站的辩论开始。

    由常委宣传部长、冯玉如、东江日报社长参加的会议结束后,常委宣传部长就采用了行动,当天组织了一个三人组,专门就政府是否应该重视关心打工仔的问题,在网上挑起了一场大辩论,三人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反驳那些执反对意见的观点,渐渐地,在冯玉如的组织下,香港老板企业的打工仔也融入了这场大辩论,于是,完全改变了执反对意见的“一边倒”状况。

    三天后,东江日报刊登了一篇社论文章,更是旗帜鲜明地站在打工仔一边,列举了东江市外来人口的数量,并把外来打工者称为“建设东江市的重力军”。电视台也登出了一则“评选十佳新东江市人”的活动公告,要求各企业各团体,甚至个人推荐近年来,为东江市做出卓越贡献的“新东江市人”,更是把这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提上了*。

    一个星期后,常委宣传部长又以电视直播的形式举办了一个群众论坛,邀请专家学者,探讨在东江市这样一个工业发达地区,打工仔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应该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待遇?政府部门应该如何重视和关心?

    杨晓丽看了直播对冯玉如说:“这是给我们造势,鸣锣开道!”E

正文 第1847章 动摇军心

    他们是在香港老板给进驻队安排的办公室里收看电视直播的。那是第一生活区空置的一个小平房。原来是早年放置变电器的地方,空置后一直没拆,冯玉如找办公地点,为了不给企业增加负担就选中了这里。

    小平房只有二十平米的面积,摆了十多张办公桌,很拥挤,不管职务高低,就是冯玉如也和所有人坐在一起办公。

    冯玉如说,我们的工作的主要对像是打工仔,如果,呆在办公室里,打工仔有事也不会找我们。办公室对我们来说,只是放文件资料的地方,只是喘口气休息一会儿的地方。

    冯玉如说,我们要多走出去和打工仔交朋友,只能成了朋友,他们才会跟我们说心里话,我们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

    十多个人分三个组,第一组主要负责生活区内维护秩序安全保卫,以及消防教育,由公安部门负责,第二组主要负责医疗卫生,包括心理咨询,由卫生部门负责。第三组主要负责文化艺术教育,包括培养艺术兴趣,文化知识教育等。由教育文化部门负责。第一、第二组长都由有关局的副局长担任,因此,第三组长杨晓丽比那两位组长的职务高,因此,冯玉如向大家宣布,如果他不在,便杨书记主持进驻队全面工作。这就是说,他冯玉如进驻队的队长,杨晓丽便是副队长。

    这天,大家围在电视前看完直播,便聚在一起谈各组下一阶段的工作设想,第一组说,他们开展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要有一定的形式,目前必须在一些适当的位置设制一些墙报橱窗向打工仔们进行宣传。第二组也说,医疗卫生常识也需要也进行广泛宣传,没有宣传的阵地不行。

    杨晓丽说,他们还想搞一个演讲比赛,主题是“我爱自己,更爱企业”,通过组织初赛、复赛、决赛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打工仔参与进来,不断强化和加深打工仔爱自己爱企业的意识。她说,以后,还会不定期地举行各种主题的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打工仔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等,既丰富他们的生活,又寓教于乐,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接受教育。

    冯玉如听了各组汇报说,很好。说你们各组不但要有分工,也要互相合作,比如,搞演讲、搞卡拉OK是第三组的专长,但也可以把其他组的内容融进来,比如以消防为主题,以生理健康为主题等等。这样,也体现出我们进驻队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

    很快大家就谈到了经费问题,搞墙报橱窗,搞演讲卡拉OK比赛不能没有经费,砌墙报栏橱窗张贴宣传图片文章没有钱不行,演讲PK、卡拉OKPK,没有奖金不行。有人还提出,我们办公总也该有点经费吧?不能每天都喝白开水吧?真要有打工仔上门来,我会也应该端杯茶给人家喝啊!

    这些钱当然不能由企业负担,一开始就明确规定,不给企业增加任何负担。大家便说,我们应该争取市财政支持,应该有一定的拨款。

    冯玉如点头说:“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考虑归考虑,但他刚上位,事还没做,怎么也不好先开口向市里提出经费的问题。他说,钱很重要,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但是,我们也要考虑实际,我们进驻队的工作还没开展起来,就向市里伸手要钱,别人会有什么看?他说,其实,你们也看到了,这宣传声势为什么搞得这么大?就是因为有一部分人怀疑我们这么做有没有实际意义?如果,我们工作还没开展起来,就打报告向市里要经费,那些反对的声音就更理直气壮了。他说,我提议,大家还是先把事做成,取得初步成效,再向市里提出我们的困难。

    冯玉如说:“各组组长都是有关单位的领导,你们回去向一把手争取一下,争取他的支持,帮助解决目前我们急需的经费。”

    他说,我想,应该也不会很多。

    他说,开始为什么强调各有关单位要挑选一位领导参加呢?除了加强各组的力量外,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我相信,一把手是会支持你们的工作的。如果,哪个一把手不同意的话,再由我出面跟他谈。

    有人说,你直接跟一把手谈更好!

    有人说,抽我们出来,一把手就很有意见了,现在还要我们回去讨经费,我们怎么开得了这个口?

    杨晓丽说:“大家说的都很实际,每个人在原单位都负责一大摊工作,现在把工作都留给其他同志负责,增加了其他同志的工作量,已经很过意不去了,如果,再回去讨经费,就算一把手支持,也的确不好开这个口。”

    她说,既然市里这么重视这项工作,书记市长都参加了进驻仪式,新闻媒体又这么大张旗鼓宣传,我们应该趁这个势,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我们干活没什么,但不能倒贴钱啊!

    她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开始就要我们各单位承担,这开了头,就在可能成为一种习惯,以后向市里要经费更困难了。

    其他两位组长都支持杨晓丽,说,就是就是,这是市里的工作,又不能我们各单位的工作,干活没关系,总不能倒贴,总不能嫁女连大床,把什么都赔进去了!

    冯玉如很有些被动,很有些不知该怎么办?如果,只是其他两个组长的意见,他完全可以无视,完全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进驻队谁负总责?我冯玉如说的话想不执行就不执行吗?然而,杨晓丽也反对就不得不有所顾忌了。

    杨晓丽说:“我看是不是各组先把目前我们要做的工作汇总一下,也把我们需要的经费汇总一下,向市里打个请款报告?能拨多少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市里对我们的态度,这样更有利于长期开展工作。”

    有人说,程序就应该这么走!

    有人说,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杨书记出面这事一定能成!

    杨晓丽忙说:“不行,不行。还是冯常委这出面。”

    冯玉如像是被提醒了,一下子豁达了,想自己真是蠢到家了,怎么只想到不能得罪,却没想到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筹码呢?如果,由她出面要拨款,戴水平总不会驳她面子吧?他说,就按杨书记说的办!各组把近段的工作设想汇总一下,把需要的经费预算一下。他不想让人觉得他在利用杨晓丽,又说,这是大家的事。我们现在都是进驻队的人,就那么十几个人,就不要分彼此了。我跟戴市长约的时间。明天吧!我们几个组长一起去找戴市长汇报我们的情况。

    第二天,冯玉如带着三位组长敲开了戴水平的办公室,说是向他汇报工作,目的却是希望他签字把经费拨下来。戴水平笑着说,你们的行动真够快的,冯玉如说,不快不行啊!这到处都在为我们鸣锣开道,催得我们不动起来不行!戴水平说,你们动起来没关系,但杨书记刚到东江市,这气还没喘,你们就要她跟着你们忙,太不近人情了吧?

    杨晓丽笑着说:“形势所迫嘛!”

    戴水平说:“你别跟他们急,该休息还是要休息。这进驻的工作,还是多交给其他人去干。等这边的工作上轨道了,你还是以教育局那边为主。”

    冯玉如很不满意戴水平的话,心里想,虽然,你这话是讨好杨晓丽,但也不应该当能另外两个组长的面说啊!这不是动摇我冯玉如的军心吗?

正文 第1848章 面子要给足

    其实,戴水平更在乎的是杨晓丽的心情。kenwen.com那天,在进驻仪式上看见杨晓丽跑上跑下地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