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 >

第29章

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第29章

小说: 出来混 迟早要还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家去求他,他见人家有几分姿色,居然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就把人家摆平了。娘希匹,我“大帅”也算是个不肯放过女人的人,都没有过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干过谁的!人家要告他,他居然让市里的王八蛋帮他出头,那群王八蛋天天上门去骚扰,吓得人家女的不敢调来,男的辞职走了。后来听说他们夫妻也四处去上访,可是组织上一查下来,说那女教师在与老倌分居的那几年里,是有过作风问题的,还不光是和社会上的男人上床,她还诱奸过高中生,将刚刚长出胡须的男同学带到了自己家的床上。最后夫妻反目,各奔东西。尽管组织上认定贾济国是被冤枉的,但社会上有很多人却坚信贾济国一定不是清白的。
吴梁公安局里曾经传出过很多笑话,那扫黄扫进去的卖淫女,居然有人认识贾省长,声称从前和贾济国上过床,卖淫女还言之凿凿指认贾济国那玩意旁边是有颗痣的,但他是重要领导,又会有谁去证实一下?再说这生活作风上的事,如今也宽容干部了,已经不再当回事。贾济国这家伙的诽闻确实是最多的,当那些诽闻的女主角若后来升了职,八成那诽闻就是事实了。
前二个月,公安局抓了一个叫徐芳芳的女人,她原来是政府大院托儿所的幼教老师,她在自己的别墅里开淫乱的成人Party,被人举报,公安局将他们全扫了。后来吴梁市就有谣言,说徐芳芳是贾省长长年包养在吴梁的情妇,这女人在看守所里鈵不住,全吐出来了。
但很快贾省长在电视里、报纸上频繁出现,他到处视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还在干部大会上严厉地警告干部:“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他还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赠送给全省干部,勉励大家:“正直做人一身正气,清廉为官两袖清风”。就这样,那谣言也就渐渐平息了。
说这贾济国出事,他费国昌一百个信。今年反腐败是真的反,老百姓都看出来了,中央政府虽然说得没有往年多,但做出来的却比任何一年都要真,都要狠!这才九个多月,已经有了多少高官纷纷落马。不明事的以为是现在的腐败多出来了,搞腐败的官越来越大了,看懂究竟的才会发现,全都是过去十三年陈芝麻烂谷头的旧帐,只不过是到了现在才清算。要是中央真的反腐败,下一个高官轮都应该轮到贾济国了,否则天理也不容!
想起自己给过他三四十万,费国昌心里就有点慌。今年不象从前,容易蒙混过关。这上面的胡大哥、温大哥玩真的,这下面的纪委和检察院也就顶起真来了,腰板子硬了,反腐败的底气也足了!今年这反腐败就是刮龙卷风,所过之处,连根一起拔,不再是割割韭菜了。尤其是对这暴利的房地产,要是摊上了个行贿的罪名,那他就彻底完蛋了。上头刚有文件下来,市里就搞了个“廉政准入”,还建起了行贿记录档案,其实那就是“黑名单”。谁要是上了“黑名单”,就意味着将失去工程项目,意味着没了饭碗,意味着完蛋。他费国昌去年在“雅园住宅小区”上没赚到什么大钱,现在全指望着还有几块地要炒出去,还有就是这老城区项目的盼头了。要是被列入了行贿“黑名单”,那地会被收走,水秀新村也开发不了,这老城区项目也休想有份头做。
费国昌想着想着,就开始有点心惊肉跳起来。
车子到了目的地,费国昌坐着却不下车,保镖帮他打开了门,说道:“老板,到了。”
费国昌奇怪地左看右看,问道“到啥地方勒?”
保镖以为他是睏死懵懂,忙说道:“那两个大学生妹还在楼上等你呢。”
费国昌这才记起,钻出了汽车,他伸了伸懒腰,便进门上楼。这时他的眼皮在跳,左跳财,右跳祸,这两眼轮着跳是跳啥呢?这贾省长要是真出事啊,我“大帅”也会被他玩完的,上楼梯时,他心里还在想。
费国昌没有能做到金枪不倒,面对着两个赤条条、怕缩缩的黄花闺女,他无能得只能怨恨那“伟哥”是假的。心里在骂,这老美的企业,怎么一跑来中国也学会务虚做假了。
第六章 34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第六章
34
林义夫骑的那辆“永久”牌自行车还真永久,都快二十年了,仍完整如初,功能依旧。林义夫骑着它,开始私下调查唐瀚民去世的真相。他就不明白,怎么可能就在自己离开吴梁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唐瀚民就逝世了?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故。--他不敢相信,但又没有理由说服自己。
他来到钱复兴的办公室里,一脸的严肃,那目光象是要将钱复兴的五脏六肺都看透。他向钱复兴了解情况时,一个问题反复三遍的问,问得钱复兴不断地推他鼻梁上那玻璃瓶底的眼镜,心忽忽地问道:“义夫啊,你不会是怀疑我在骗你吧?”
林义夫深信着自己的老同学,他很坦白、也很明确地向钱复兴表示,他是在怀疑林羽煊和杜殚枫隐瞒了瀚民逝世的实情。
钱复兴听了他的话,伸手就过去摸他的额头,惊讶地问道:“你没在发烧吧?”
钱复兴对林义夫的怀疑大惑不解,他不无埋怨地说道:“董事长逝世这么大的事情,她们敢隐瞒实情?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异想天开!就凭她俩对汉人集团的那份忠诚,对董事长的那份赤胆忠心,这可能吗?说句心里话,她俩虽然不是董事长的老婆,但事实上她们比做老婆的更护佑着董事长。天地良心,她们永远都不可能做出丝毫伤害到董事长的事情来。都象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了十年,比结了婚的夫妻感情还要深,你怎么能去怀疑她们呢?”
林义夫心里也明白,这林羽煊和杜殚枫要是伤害到唐瀚民的事,肯定是不会做的。但是,正因为她们太忠诚,太痴情,会不会做出点其它的事情来呢?林义夫自己也说不清,她们到底会做出什么事?但他心里就是在怀疑,林羽煊和杜殚枫一定对他林义夫隐瞒了实情。
林义夫带着唐瀚民拍的X光片专程去了第四人民医院。医院的副院长、主任医生一眼就认定是他们医院里拍出的片子。但第四人民医院的主任医生不认识唐瀚民,也不记得当时唐瀚民和谁一起来的。医院的副院长向他解释,病人来医院检查以后,可以选择在这里治疗,也可以选择去其他医院治疗,如果病人没有在他们医院治疗过,那么医院就不会留下病人的档案资料。他查看了病历,认为第四人民医院对病人肝癌晚期的判断是准确的。
林义夫只得去找唐瀚民的私人医生,询问唐瀚民的病情。唐瀚民私人医生是第一人民医院的主任医生,他是唐瀚民的好朋友。在唐瀚民的帮助下,几年前就投资移民加入了加拿大籍。因为他的医术高明,第一人民医院始终保留着他主任医生的职务。他每年都会有几个月的时间去加拿大,但今年因为国内发生了非典,唐瀚民又患上了肝癌,所以自去年圣诞节过后,至今他也没有再回去过加拿大。
提起唐瀚民的病,他说这牵涉到个人隐私,本来是不应该背着主人的面讲的。但他知道林义夫是唐瀚民的好兄弟,而唐瀚民又已经去世了,所以也就和盘托出。
他拿出了厚厚的唐瀚民的病历档案,对着每个阶段的X光片,一五一十将唐瀚民的得病经过,如何转移,如何恶化,又如何医治,为什么没有开刀,又为什么没有出国治疗等等,象背书一样地都告诉了他。甚至林义夫没问的唐瀚民在红洞的医治情况,他也说了。他没有来得及赶去现场,但他看到了红洞医生最后救治的全部记录,从医生的角度上来看,他认为红洞的医生是尽力的,抢救的措施也是得当的,用的药也是准确的。
从医院和医生这一头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林义夫便想到了唐瀚民在公证处的遗嘱。他想这遗嘱要是真的存在,那就应该可以揭示出真相来。
林义夫专程去了“浴德池”,好说歹说硬是从他熟悉的“浴德池”大师傅手里,化了一百元钱买出来了二斤炒青,还特意托了在市公证处有熟人的朋友介绍,先认识了市公证处的领导,这才赶去市公证处。
公证处的领导热情地接待了他,当即证实唐瀚民确实是立有遗嘱在市公证处。但遗嘱的内容是绝对保密的,别说是两斤炒青,就是两斤黄金,也是不能通融的。除非具备了公开的条件,否则,他们无法透露任何信息。
市公证处已经根据唐瀚民生前的要求,委托了市公正会计审计事务所对汉人集团的全部资产实行全面审计,市公正会计审计事务所已经进驻汉人集团,抽调了三班人马,正在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作。只有等到审计报告出来,市公证处才有权公开唐瀚民的遗嘱。
林义夫非常理解,也不好再勉强为难对方。
没法了解唐瀚民遗嘱内容,林义夫便说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疑惑,他很小心地询问公证处领导,公证处是凭什么来确定唐瀚民已经死亡的。
公证处领导对他提出的问题大吃了一惊,他们从来就没想过,这也会是个问题。
公证处的领导忙将参与公证的当事人请来,有一位公证员拿来了证明唐瀚民死亡的全部材料,出示给林义夫看。其中有红洞人民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红洞司法局出具的尸体火化证明,红洞殡仪馆的遗体火化证明,红洞县公安局出具的死亡证明,也有吴梁市公安局出具的死亡证明。而且还有几张追悼会现场的照片,唐瀚民的遗体躺在鲜花丛中,容貌清晰可辨。公证员还回忆,就在他们接到通知,赶去菊园,唐瀚民书写遗嘱的那天,唐瀚民的身体已经很糟糕了,中途曾休息了两次,医生还帮他打了一次针。
林义夫一看面前的铁证如山,赶紧解释因为自己去了美国不在国内,所以很多事都不知情,而唐瀚民又去世得太突然,他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这样,公证处领导才松了口气。
所有证明唐瀚民死亡的关键证据,都来自于红洞县。林义夫想,自己有必要赶去一趟红洞县。
林义夫知道,红洞县是唐瀚民每年都会去的地方,红洞县县委书记张一江是唐瀚民在深圳就认识的好朋友。那时他们一起在深圳的生意场上做生意,张一江是深圳一家内联企业的经理,曾经在生意上帮助过唐瀚民。唐瀚民一直心怀感激,知恩不忘。
后来唐瀚民回吴梁创业,张一江也回去了红洞。因为张一江见多识广,又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滚打过,所以在老家慢慢就做出了影响,后来他被选举当上了村干部。唐瀚民闻讯以后,特意专程赶去看他,向张一江祝贺。
唐瀚民兴奋地对张一江说:“不管你官大官小,你总算是个中国的民选领导!就凭这一点,别说是千里迢迢,就是相隔千山万水,远在天涯海角,我唐瀚民也要亲自来祝贺你,表示我的一份敬意和欣慰!”
张一江对老朋友能赶到大山沟沟里来看他,早就开心得合不拢了嘴。
唐瀚民转尔又和他开玩笑,问他这个村长是不是贿选来的。
张一江听了急得脸红脖子粗,忙说了个没完:“这村子只有几百户人家,凭咱的能力当个村长,咱还用贿选吗?咱告诉你,咱得到了村民百分之一百的选票!咱刚回来时,咱这个村子是本县最穷的,也是全国有名的重点扶贫村。但咱张一江就有这个志气,还是咱们从前嘴边的那句老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如果咱连家乡的村子都改变不了,何以再谈立身齐家平天下?咱没要政府一分钱补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