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仙徊 >

第43章

仙徊-第43章

小说: 仙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啊,那一言为定。”连平源兴高采烈地说道。

    接下来等待放榜的时间有十几天,杨云等人索性在凤鸣府中逛了起来。不光是他们,那些焦急等待放榜的考生,当然也不会留在客栈中发呆,纷纷出来走动,一时间凤鸣府竟然比秋考前还热闹了几分。

    秋风送爽,瓜果飘香,这个季节还真是游玩的好时候。

    当然几人也不完全是闲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帮连平源的忙。

    老家这次来人的数量超出了连平源的预计,除了有八户是全家搬迁外,还来了近百名年青壮小伙,霞岛的劳力缺得厉害,这些人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霞岛周边海域鱼虾丰富,岛子上也有一些可以开垦的荒地。这些新来的人虽然分不到雾岛沉船那一笔可观的财富,但是在霞岛上养活自己是不成问题的。

    而且他们还可以到连平源新买的船上当水手,有武力的人还可以参加刚刚建立的护村队。

    护村队是连平源为了对抗四海盟的威胁建立的,霞岛已经正式向静海县递交了流户入籍的文书。

    等负责勘测的官员到了岛上登记造册之后,霞岛就成为静海县的正式属地,可以组建自己的乡兵护卫,甚至还能从县武库中买到甲兵。

    当然代价就是从此要向静海县交税。

    四海盟怎么说也是一个半公开的帮派,公然出手屠戮海岛的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现在起步的人手有了,还需要大量的装备,连平源盘算着,护卫队先召集个二十人,都要装备上皮甲,还要有盾牌、长枪、朴刀,弓箭也必不可少。杨云给的断浪刀谱是好东西,连平源打算把刀谱的前半部分传授给所有护卫队员,尽快加强大家的战斗力。

    连平源等不及去静海县买,孟超的父亲有个师弟就在凤鸣府,于是孟超带着连平源登门拜访了一次,找到了买这些东西的路子。

    新船也买好了,是一条和长福号一样的三桅海船,因为这回是开着长福号来的,把水手分了一半过去,再配上增山府新来的人,又在凤鸣府新招了几名水手,基本上也能把船开起来了。

    码头上,四海盟分舵主周威和儿子周世豪站在一起,冷眼看着并排泊放的两条船。

    “爹,这些打渔佬在这里留了十几天了,洪大朋又一点消息都没有传回来,要不要派人去霞岛看一看?”

    “也好,找一条外围的船去一趟。”

    “洪大朋的船难道真的失事了?”

    “有可能,前些天的那场风不小,总不能是这些土佬把洪大朋一伙狠人都给收拾到海里去啦?”

    周威没想到,他随口说的这句话居然正是事情的真相。

    “这些土佬运气可忒好!”周世豪气闷地说,“要不要找官府来,用购买违禁武器的事情收拾他们一下?”

    “不妥,上次不知为什么福国公府给他们出了头,在没有摸清楚这里的水深之前,没有哪个官吏肯再出头的。再说他们很谨慎,买的东西不算违禁得太厉害,没有铁甲和弩箭,就算抓住也就是罚没罢了。”

    “那也不能就看着他们这样张狂,简直是在打我们四海盟的脸。上次收拾他们的话可是我放出去的。”周世豪不甘地说道。

    周威瞪了他一眼,“你一个江湖小辈,那么讲究脸面干什么?”

    “可我不是你儿子嘛,我的脸面还不是道上的朋友,看在您的份上给的?”周世豪争辩道。

    “哼,打蛇不死,必有后患,就算是一条小草蛇也不能大意。且让他们猖狂两天,等找到机会一下给他们断根。”周威的眼中射出凶光说道。

    周世豪心中有点不服,心想一群土包子而已,哪里用得着寻什么机会,看来爹真得是老了,已经没有当年在江湖中拼杀的豪气。

    作为四海盟中的后起之秀,父亲又是分舵主,在凤鸣府这一带的武林中一向被人追捧惯了,霞岛的事情屡次不如意,让他觉得非常不爽。

    给洪大朋当向导的那个四海盟船主,是周世豪的直属手下。

    当时四海盟正在寻找海外孤岛作为基地,周世豪就把霞岛报了上去,后来的一系列事情包括联系洪大朋都是他操办的。

    因此霞岛在连平源等人手里一天,周世豪就自觉面子受损一天,其实四海盟的海岛基地不是非要霞岛不可,但是现在周大少失了面子,这事情可就没完没了了。

    考院之中,各房师已经把初筛出来的卷子汇总上来,正副主考一起评定排出名次。

    有一张卷子,不但文章做得花团锦簇,而且用典、义理、文思无一处不佳,通篇一个错字皆无,已经被公认为当科第一,只等拆开糊名验看了。

    其他的卷子水平参差不齐,不过正副主考都是沉浸此道多年的老手,虽然不可能一点遗漏都没有,但是最后的排名大体上还是没问题的。

    终于到了拆糊名的时候,从各房中把原卷提出来,当先拆开了第一名的卷子。

    “咦?是静海县的秀才杨云,啧啧……居然才十六岁,真是少年英才啊。”

    礼部来的正主考称奇道,随手将杨云的卷子拿过来,不由又大声赞道:“好字,好一手标准的馆阁体啊,好多进士的字都不如此子。”

    副主考正是原来的静海县教谕宋亭轩,他顿时觉得面上有光,也提了一句,“这个杨云确有真才实学,静海县私书公流一事就是他首倡的。”

    “难得,难得。”正主考对着卷子摇头晃脑品味了一番后,有点意犹未尽地放下来,“那此卷就定为第一啦。”

    众人皆无异议,接着拆开第二名的卷子。

    “咦?又是静海县的,蔡白华。”

    正主考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眉头,看看卷子说道:“这卷子功力还是有的,不过现在看来似乎过于老成一点,失了少年人的锐气,依我看名次应该往后挪动一下。”

    宋亭轩知道,这是正主考不欲静海县太过出风头,所以故意压了一下。不过他本人也不想今科第一和第二都出在静海,杨云当上解元已经足够光荣了,第二名要也是静海的,难免会有人认为他这个刚升上去的学政过于关照,因此宋亭轩没有出声,默认了正主考的建议。

    前三名排定之后,后面的速度就快了,到了最后一个举人名额的时候,有三份差不多的卷子,主考拍拍手笑道,“就请宋大人随便选一个吧。”

    宋亭轩拿过卷子一看,竟然其中有两个静海县的,一个叫做孙晔,另一个正是杜龙飞。

    宋亭轩毫不犹豫地选出了杜龙飞的卷子,“就他啦。”

    “好。”正主考当下吩咐书吏誊写黄榜。

    榜单写出来以后,正副主考验看无误,先后盖上了自己的大印。

    “发榜吧。”正主考吩咐道。
正文 第55章 旧地重游
    “放榜啦!放榜啦!”

    书吏刚拿着黄榜走出门口,外面翘首以待的人顿时轰动起来。

    “我中啦!我中啦!”人群中有人失态地高声尖叫,脸上涕泪交流。

    旁人顾不上看这个幸运的家伙,一遍遍地在榜单上试图寻找到自己熟悉的名字。

    “为什么?为什么?白首为功名,为什么我还是没有中榜?”一个白发苍苍的秀才一个跟头翻倒在地上,几个人有叫爹的,有叫爷爷的,赶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担架抬了下去。

    “岳哥,我没有看错吧,那最上面的名字是云弟的?”陈虎拉着杨岳的手,不敢置信地问道。

    陈虎不太识字,不过杨云二字甚是好认,他只不过是不太敢相信。

    杨岳的手也在颤抖,“是真的,我二弟中了解元。”他停顿了一会儿之后,突然仰天爆发出一阵大笑,笑着笑着泪水都流了出来。

    杨云此时却没有了应考时的随意,他表情有点严肃,皱着眉头在榜单上快速浏览着。

    自己的名字高据第一,这早已是预料中的事情,略微扫看了一眼就过去了。

    蔡白华这个曾经的解元,现在却只能屈居第四,被挤出了前三名,这也不意外,杨云大概能够体会正副主考的想法。

    接着在二甲第十七名的位置上,杨云看到了孟超的名字,这时杨云才露出一丝微笑,转头看看孟超,他正一脸激动地盯着榜单,两手紧紧攥成拳头。

    “孟兄啊孟兄,这次我们总算都了结了前世的遗憾,我也不用再替你娶章小姐了吧。”杨云微微一笑,抬头继续看榜。

    一直看到最后,杜龙飞的名字赫然占据了榜单末尾,杨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一沉。

    每次放榜,除了前三名,大概就属这最后一名最吸引人注意,不少人在那里感叹这个姓杜的家伙的狗头运。

    几个人离开人群,杨岳脸上的喜色还没有褪去,“要快点把这个好消息送回家去。”

    杨云说道:“放榜的同时快报已经向各县发过去了,走的是驿站的四百里快马,县里报喜的队伍早就等着呢,一收到快报马上就去各家,哪里用我们自己去报信?”

    “原来如此。”陈虎和连平源都不太清楚这些,听了之后直咂舌。

    陈虎说道:“那以后云弟你就当官啦?”

    “现在还不是,要中了进士,或者去候补一个官才可以。”杨云解释道。

    “反正迟早都是官,快快,说好了的,这顿酒我来请。”连平源急不可耐地说道。

    “源子,不好意思,今天晚上我想就和老孟两个人去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你就不用问了,明天中午一定喝你的酒。”

    “那成,我要先去找家最好的馆子,定最好的房间。”连平源想想这样也好,有很多名菜都是要提前预定的,此时天色已近黄昏,现准备是来不及的,请新举人老爷吃饭,一定要最好的。

    连平源现在也算小有身家,花这个银子一点也不心痛。

    当下杨岳、陈虎、连平源自去找地方喝酒庆祝,杨云带着孟超去了另外一个方向。

    杨云一路上走走停停,好像在辨认方向,天色逐渐黑了下来,杨云却偏往又暗又破的地方走。

    当杨云再次走进一个死胡同又掉头出来的时候,孟超终于忍不住问道:“梦徊贤弟,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杨云一边走,一边说道:“老孟,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两个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呀?”

    孟超想了一下,发现确实如此,杨云初到静海县学,没几天就和自己熟悉起来,那一次在小铺中喝酒,自己不知不觉就说了很多话,竟然连章小姐的事情都说了,现在回想一下,还真是感慨两人之间的缘分,所谓倾盖如故也不过如此吧。

    杨云接着说道:“我做过一个梦,梦里我们两个一起落榜,然后一起到一个偏僻的小酒馆喝苦酒,我想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一个酒馆。”

    孟超哑然失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