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苍壁书 >

第52章

苍壁书-第52章

小说: 苍壁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照应着。”
  经此一番话的开解,慕容虔才微微释怀,颔首道:“也是。”
  商之这才起身告辞:“既如此,那孩儿走了。”
  “北上一切小心,若有所变,即刻来信。”慕容虔按着他的肩嘱咐道。
  日色渐晚,暮霞褪尽,广袤的空中慢慢迭起谧沉的乌云。商之和沈伊赶到济河边上时,涛起浪急,风声震耳。
  离歌和祁连下舟迎上二人,收了木板,命人扬帆启程。
  沈伊紧裹狐裘立于舟头,望着天色道:“今日冷得不寻常,似乎要下雪了。”
  “是啊。”商之随口应道,再遥看了一眼洛都的方向。
  高阙楼台早已掩在乌云之中,朦胧不可辨。
  “今日一去,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沈伊对着寒风放声一笑。
  商之在他的话下不免想起今日在宫中见到的那双温柔似水的眼眸,心口轻轻一痛,忍不住思念起来。只是如今的形势却不容他将思念无尽蔓延,振了衣袍转身入舱,燃了灯烛,低头查阅北方传来的谍报。
  正如沈伊所料,半夜时分,柳絮般的雪花果然飘飘飞降洛都。
  到了翌日清晨,满眼望去已尽是素色无垠的寒凉。地上积雪更是深厚,轻轻踏上去,咯吱声中履陷深雪。饶是如此,宫城通往明庆门的御道上却一早便有内侍扫着积雪,清理出一条清澈宽广的石路来。
  巳时,东朝送嫁使臣于宫门外辞别北帝和诸臣,数百旌旗连绵成绚丽的霞云,在浩茫洁白的天地间迤逦远去。
  司马豫在宫门处目送了片刻,心中想起一事,忙转身返回紫辰宫。
  紫辰宫高阁之顶,凤袍飘带,明妤正踮足遥遥眺望。
  “明妤。”司马豫缓步走上阁顶,自身后将她环入怀中。
  凉似冰的湿润落于他的手背,他微微一愣,不由叹了口气,抬手抚摸上明妤的脸颊,轻轻道:“以后……”
  言只能至此,以后如何?
  这般的身份,这般的地位,如何能随心所欲。
  给个念想,若不能达成,岂非也是残忍?
  坐于龙榻、俯瞰众生的自己,原来是如此无力。一缕悲哀沉入心底,他收紧了胳膊,密密缠住那纤柔的腰肢。
  直到那片绚烂的霞云渐渐沉入天际,明妤方动了动僵直的身子,缓缓转身,伏上司马豫的胸口,柔声一笑:“以后。”
  车马在风雪下缓缓前行,行了一日,不过才离开洛都三十里地。
  夜晚于洛河水畔的一处山脚下安营扎寨,风雪渐小,熊熊篝火燃起在冰天雪地里,微微驱散了些似轻易便可窜流肺腑的寒气。
  大帐中,夭绍坐于案边疾笔写下两份书信,系好锦带,递给一旁的萧少卿:“劳烦你带回邺都交给婆婆和阿公。”
  萧少卿伸手接过,纳入袖中,并无言语。
  “你说什么?”刚入帐的舜华闻言却是吃了一惊,责道,“你难道不与我们一起回去?你要留在北朝要做什么?”
  夭绍坐到暖炉旁,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双腿,又将手轻轻贴在铜壁上,炉火的红光映红了她的面庞,也更衬得那目光的坚定执着。
  她静静地道:“姑姑,我得回采衣楼。” 
  “是为了阿彦?”舜华明白过来后,却是没了阻拦的理由。
  一时帐中诸人静默无声,只闻萧少卿执壶倒着酒汁的哗然。
  夭绍扶着书案站了起来,拿过挂在一旁屏风上的紫貂裘穿上身,系了帷帽,又在腰间缠好紫玉鞭,取过早已收拾好的包裹便要出帐。
  “你现在就要走么?”舜华皱眉,将她拉住,“你的腿如何受得了今夜的风雪湿寒?”
  “我裹了熠红绫,”夭绍笑了笑,看向萧少卿,“马儿呢?”
  “不用骑马,”萧少卿慢慢饮着酒,双眸望着横在地上微微震动的长剑,淡然一笑,“有人来接你了。”
  “小王爷,云公子在营外求见。”片刻后,魏让的声音忽然在帐外响起。
  夭绍讶然,摘了帷帽,问萧少卿:“你怎么知道的?”
  萧少卿摸了摸地上的长剑,笑道:“这是行军打战必备之能。”他起身刚要出帐,谁知魏让又轻声补充了一句:“还有……云族主夫妇也来了。”
  萧少卿轻轻皱眉,伫立当地。
  舜华叹了口气,掀帘走了出去。
  帐中,夭绍望了萧少卿片刻,低声道:“我能请你办件事么?”
  “你说。”
  “因我当年之过,阿彦身中雪魂之毒,多年不曾得解药。他虽从不说,但我也曾身中这毒,自知其中的辛苦和煎熬,”夭绍紧握着手指,神色间有些不安,“据我所知,宫中有雪魂花的药丸,那药或不能彻底解了阿彦体内的毒,但也可免一时的忧患。我……”
  萧少卿看了她一眼,打断道:“我去偷药。”
  夭绍惊讶地望着他,萧少卿微微笑道:“不必这样感动,我自不全是为了你,我也是为了他。”
  夭绍笑着点头:“我明白。”
  帐外脚步声响起,夭绍撩开帘帐,寒风夹着细雪扑面而来,她忍不住一个寒噤。篝火映亮了黑夜,雪地间正有青衣飘然行来。
  “澜辰。”她笑意嫣然,扬起眉梢。
  郗彦望着她,亦是轻轻微笑。
  魏让作揖道:“云公子,请进吧。”
  夭绍转目四周,却不见云濛夫妇,问道:“云伯父他们呢?”
  “沈夫人已带了云氏夫妇去了其他营帐,”魏让答道,又看了一眼萧少卿,“云族主说这次将与我们同行回东朝。”
  萧少卿吃了一惊:“同行?”
  魏让面色古怪,摇了摇头,不待萧少卿再开口,迅速退下。
  郗彦步入帐篷,与萧少卿对视一眼,倒似从未有过分别和失忆之类的隔阂,两人极有默契地走至书案边相对而坐。
  “我知道你今夜必会有事来问我,”萧少卿手指轻抚着酒盏,似笑非笑,“只是未想你竟把二老撺掇了与我同行。”
  郗彦笑而不语,接过夭绍递来的热酒包入掌心。
  “云伯父他们要南下想必不是阿彦的意思吧。”夭绍不以为然道,取过纸笔,放到郗彦面前。
  郗彦放下酒盏,落笔道:“确不是我的意思。以姨父的倔犟,世人谁能左右得了他?他南下邺都自有要事,姨母念你孤身上路,不放心。”
  “孤身?”萧少卿一噎,好不容易将含在口中的酒咽了下去,咳嗽道,“送亲随行有几千人马。”
  郗彦微微一笑,烛火下的容颜刹那似冰雪消融。一时流袖如云,笔下锋芒一转,却已移开话题:“那日送到湘东王府的密函你看过没?”
  “果然是你,”萧少卿忽别有深意地瞥过夭绍,略一颔首,“看过,怎么?”
  见他们说起正事,夭绍挪了身子,悄悄靠去暖炉边。
  案上,郗彦写道:“你可曾想过殷桓与柔然购买精铁一事绝非一日一夕能成,殷桓和柔然人的干系也绝非买主和卖主如此简单?”
  萧少卿笑道:“确实如此。”
  “不仅是殷桓和柔然之间的关系,且也关联北朝。”
  “你说得没错,自柔然运送精铁至东朝,途中必要经过北朝。不过要获得畅行北朝的一路通关文堞却不是人人能做到的,北朝中能有这样权力的人并不多,”萧少卿思道,“不是裴氏,便是姚氏。”
  “不会是裴行,”郗彦行书道,“从柔然运送精铁经过北朝无非两道路,一是自北方幽、并、翼三州南下,二是从西北凉、梁二州南下。幽、并、翼三州为慕容伯父和苻景略控制,柔然人绝无可能自此运送精铁,那么从这条路南下入东朝的裴氏三州也不会有什么举措。若是经过凉、梁二州到东朝荆州,非但路途近,而且皆是姚融控制下的州域。”
  萧少卿至此已体会到郗彦的来意,道:“常孟被杀后,殷桓已经收敛许多。难不成如今又有精铁南下?”
  郗彦颔首,落字道:“北疆前几日有密报,自柔然有大队人马运送精铁南下,但一入北朝便失了踪迹。虽如此,但只要那精铁是经过凉、梁二州入东朝荆州的话,只有武关和丹水两条路。”
  “我明白,”萧少卿自书案上抽出一卷锦帛,摊开,指着地图上的武关和丹水道,“不过要自江州西去拦截的话,并不方便。”
  他沉吟一会:“怕只能指望子瑜叔父了。”
  郗彦想了想,又快速落下一行字:“至于拖延殷桓接应人马的那方面,你应该是有办法。”
  萧少卿望着他,自那清淡的眉目间察觉出一丝不可明说的深意来。他轻轻一笑,眸光于跳跃的烛光下渐渐明朗透澈,干干脆脆道:“是。”
  郗彦松了口气,慢慢落下指间的笔。
  两人生平第一次共商谋事,而这样的顺畅不过一如意料之中。
  郗彦饮罢杯中的酒,起身拉过坐在暖炉边的夭绍,将她的包裹提入手中。
  萧少卿亦站起来相送,三人走出营帐,只见茫茫雪地里停着一辆皮轩皂轮车,四角的风灯摇曳在风雪中,光亮隐约。钟晔靠在车壁上,悠然之态仿佛感受不到雪夜的寒冷,望见郗彦携着夭绍出营,忙笑着迎上,接过夭绍的行李放入车中。
  郗彦松开夭绍的手,望了萧少卿一眼,转身先入了车内。
  钟晔执着马鞭跳上车,斗篷上积着的一层薄薄雪花随着他这一动纷纷掉落。
  “郡主,上车吧。”他催促道。
  “憬哥哥,我走了。”
  夭绍对着萧少卿微笑,萧少卿亲手将她送入车中,凝望许久,方一笑阖上车门。
  钟晔甩鞭,低沉的吆喝声飘响在寂静的夜色下,马车自雪地上撵过两道深深的痕迹,慢慢驶向前方。
  萧少卿望着车驾远去,一人独立于原地。冷风自四面吹来,刹那间寒凉彻骨,心如冰封。
  “可是不舍?”身后有人轻声叹息。
  萧少卿转身,见是舜华,低低唤了声:“姑姑。”
  舜华道:“其实这次你若带夭绍回东朝,太后是一定会成全你的。”
  萧少卿淡淡一笑:“太后愿意成全又如何?当年攸叔叔送给阿彦月出琴时说的话,夭绍虽不知道,我却记得。”
  舜华微微叹息,片刻后反应过来,惊道:“你记得?”
  “是,记得了……”沉沉暗夜中,萧少卿清透的双眸仿佛是凝着冰的墨玉,望着雪地里那辆渐渐沉入夜色深处的马车,任雪花飞落眉眼,空留一阵湿润的寒凉。
  “冬,十一月甲申,丞相裴行上谏修令三十章,举贤才,修废职,课农桑,恤困穷,廷议施行。
  十一月乙酉,匈奴与柔然休战,集兵南压,大举侵袭鲜卑草原。丙申,匈奴大军兵临云中城下……”
  ――《北纪二十八英皇帝豫征元年》
作者有话要说:  

  ☆、云起

  
  暗夜无月,云中城外,赤岩山脉下的草原一片沉寂。
  沉沉墨色投上绵伏如蛇的山峦,远处的篝火流出细碎的红光,依稀映亮的天边有滚滚烈风袭卷而来,飞砂走石的呼啸声中似乎遗留着昨日于此大战中金戈铁马的铿锵怒吼,而连带着扑面而来的,更有那股纠缠弥漫在茫茫枯芥间、愈见浓郁的硝烟之气。
  风拂过草原,掠向百里外那座高伫的城墙。
  “嘶――”
  一声高昂的马鸣声蓦地划破寂夜。
  静静流淌于赤岩山脚的柯伦水畔,年轻的姑娘正拿湿漉漉的白纱擦着一匹枣红马受伤的脖颈。她的身后,数百帐篷连绵而设。
  “别叫!”姑娘烦躁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