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云水千重 >

第43章

云水千重-第43章

小说: 云水千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老成啊。”子安摇了摇头,“我看他的架子都快做御史中丞了。”
  “少说两句。”云奕拉起子安的围巾,挡住了她的嘴。
  子安仿佛赌气似的把围巾又向上拉了拉,重新打了结,只露着一双眼睛,又瞪了云奕一眼。
  在酒楼里坐定,卫澜庭便说道:“我也是拿俸禄的人,这顿让我请子安姐吧。”
  “说得好像就你有俸禄一样。”子安笑道,“没事呀,澜庭,你随便点,让云奕付钱就行了。”
  云奕轻叹一声,打开食盒。果然都是自己爱吃的几样,最底下放着一碟黑乎乎的东西,大概就是子安做的栗子羹。
  云奕又重重叹了一声,合上盖子,把食盒推到桌子中央。靠在椅子上,不理会喋喋不休的子安,闭目养神。
  “澜庭,你在皇城司,做到武骑尉就差不多到头了。若是真想立军功,还是要换个地方。”
  “我还不到弱冠,打算在皇城司多呆几年。在京城,一样能保护别人。”卫澜庭认真道,“何况跟着云大人,收获颇丰。”
  “果然还是觉得我这个师父不称职啊。”子安怅然道。
  “不会,我对子安姐一直都是——”
  子安却不理会他,收了失落之态,又想起什么来,说道:“其实云奕也不该算你师父,若依楚曜姐那边的话,他该是你师娘!”
  云奕皱着眉咳了一声,悠悠睁开眼,却是冷冷看了卫澜庭一眼。
  “你每天哪来这么大的架子。”子安不屑说道,“你们不是有事要说么?用不用我堵着耳朵?”
  说着,饭菜已经摆了上来。云奕摇摇头,说道:“还是先吃饭吧。来不及了。下午还要进宫。”
  “真忙呀。”
  “吃完饭我同你一起回家。”云奕吩咐道,“换了官服,我们一起进宫。”
  “怎么这么突然。”子安惊讶道,“皇后还没正式册封,我去做什么。”
  “自从上官皇后被废,仁明殿就一直空置,为了迎接新后,少不了一番修补布置。”
  “到今天才来找我,你们不会是才想起来吧!”
  “还有三天,你尽力做就是了。”
  三人都没有吃饭时说话的习惯,又是进宫面圣的事,便也不再寒暄拖沓。
  到了宫里,子安直接被带到仁明殿住持事物。期限只剩三天,她又没有经验,现场只能说是惨烈。
  腾出手来计划一下事情,堪堪来得及。待做完一天的任务,子安正发愁深夜如何回家,却被宣去北门内殿。
  北门是皇宫北门外一片建筑的代指。周朝最初,翰林学士轮值于北门,方便传旨。后来除了翰林学士,一些经常受到皇帝召见的议事官也可住在北门。而对于子安这些侍奉于宫内的御员,除非休假回家或有急事住在自己供职的殿内,居所也在北门。
  北门内殿以南就是皇帝书房,这北门内殿自然成了除了集英殿以外,第二重要的议事厅。
  匆匆赶到,甫一进去,除了叶远蹊,云奕也在。
  子安虽然懒散惯了,但是宫内礼仪常识也是知道的。北门因事物繁多,又常有急事,故而不行大礼。子安只是福身说道:“微臣参见陛下。”
  叶远蹊头也不抬,说了免礼,便再无话。
  子安无奈地看了一眼毫无反应的云奕,只得说道:“下官见过云大人。”
  “可。”
  不知等了多久,子安站得昏昏欲睡,叶远蹊终于批完了手里的东西,说道:“仁明殿的准备如何了?”
  “回皇上,今日已经做了小半。仍缺很多东西,微臣已经着人制备,明日再有一天即可妥当。后天待陛下看过,微臣再进行些调整,当可准时迎皇后娘娘入宫。”
  子安答得字斟句酌。
  “云奕,你认为子安做的如何?”
  “太慢了。”云奕一边说,一边继续看着手里的书籍,“当先去礼部问制,东西今日即可备齐。”
  “你们自己先忘了皇后的事,现在还反过来说我——这也就是郁婉然是来当皇后,才不计较这份怠慢。出了宫,哪家还能把女儿放心嫁给这种人家?”
  “何来的怠慢?子安不是已为仁明殿修缮之事忙了许久了么?”
  子安刚想骂他脸皮厚,云奕却先开口:“陛下,东西写好了。”
  “好。劳烦云卿家送去北门拟旨了。”
  “是。”云奕拿了桌上的几本册子,出了内殿。
  一时间,殿内只剩下子安和叶远蹊两人。
  夜深人静,怎么有种不好的预感……子安看着仍然伏案写字的叶远蹊,只好试探着开口:“皇,皇上,没什么事,微臣先告退了。”
  “今天找你来,是有些事要教给你。你先去内室。”
  内室不是皇帝休息的地方吗!过去做什么!特别授课又是什么东西啊喂!子安见叶远蹊仍是头也不抬,连忙说道:“授课什么的……就在这里不行吗!”
  叶远蹊这才放下笔看着她。对视了片刻,子安才发觉自己失礼,连忙移开了目光。
  叶远蹊见她一脸慌乱,自己却是笑了,摇摇头,走进了内室,很快又出来,拿了几张纸交予子安,又指着云奕刚刚所坐的位置,说道:“先把这个做了。”
  子安看着纸上密密麻麻字,以及字后面大面积的留白,只觉得熟悉……这是小时候父亲常考的策论啊!可是以前还能和云奕商量着些,现在孤身一人简直欲哭无泪。
  子安心中郁结,一个字都看不进去。看向叶远蹊,他已经又低下头写着什么。
  云奕的事情都做完了,叶大王却还留在这里么……子安没有来地想着,结果却迎上叶远蹊似笑非笑的目光,立刻乖乖低头,认真看了起来。
  第四题……税法……子安本来就又累又困,硬着头皮瞎写了三道,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胡乱说了些什么。叶远蹊的字在子安看来,实在不敢恭维,又写的密密麻麻,简直乱作一团。
  哎等等,这是叶大王亲手写的?子安打着瞌睡,已经完全不认得纸上的字了。
  猛然感到有人轻轻点着自己的额头,子安立刻直起身子。居然在北门内殿睡着了……再一看,站在自己书案前的不正是叶远蹊!
  这下,子安是彻底清醒了。
  “第一问,问你前朝形式。”叶大王绕到书桌后,站在子安身边,拿过她的作答开始看。
  被终极上司这么审视,子安端坐着,一动不敢动,目不斜视地看着桌上的笔架。
  “照理都是在《贤良进》中提到过的东西。”叶远蹊轻叹一声,手中的纸轻轻拍在子安头山,“朕怎么听说你是过目不忘?”
  “那种事情不可能存在的啦……”子安无奈道。只是小时候不贪玩,读书比较认真而已,怎么奇怪的传闻连叶远蹊都知道了。
  “第二问……西秦的事。你果然还是觉得,王正则和西秦有所关联?”
  “不……是我瞎写的。”子安毫无愧疚地承认了,“不过我有一事不明……王正则,真的是想自立么?”
  “他只是希望坐在龙椅上的人能够是他的傀儡,方便他推行政令。”叶远蹊说道,“不论是不是,朕都不能留他。”
  “野心真大啊……”子安想到。叶远蹊和云奕的政见,在贤良进上写了一部分。为了不至于引起过多争论,基本披着王正则的新法的外衣。但是实际上,相差甚远。
  “朕这位王丞相可能是认真的。否则……他也不会对西秦的态度那么看重。”
  “他以前似乎还想控制楚曜。”子安说道,“果然还是陛下胜过一筹。”
  “是你兄长胜过一筹。”叶远蹊淡然道。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子安没由来地一阵惶恐。
  “第三问,问的是西秦形式。对你来说是有些为难了。”叶远蹊说着,轻叹一声,把纸放在了桌上的油灯旁,俯下身来看着,继续说道,“虽说让楚曜回西秦,是卖给西秦一个大人情。但是子安,你这份私心——你想让楚曜回去,固然是好意。但你怎知那边的摄政王也是好意?你怎知他不是想先骗楚曜回国,再除掉她?”
  叶远蹊俯身,便几乎是在子安耳边说话。
  叶大王您不觉得这样不妥吗!子安僵着身子,缓缓偏过头。叶远蹊却是真的没有觉察什么,依旧低声说着。
  这么晚了,他也是累的有点看不清纸上的字,才会凑到油灯旁边吧……子安一边听着他的声音,一边听着自己的心跳。
  “子安?”叶远蹊见她不说话,低声唤道。
  “臣在!那个……西秦摄政王的事,微臣并未想过。”她连西秦摄政王是谁都不知道,哪里来的什么想法。
  叶远蹊直起身,见子安确实心不在焉,拿过这几张纸,都放在灯上烧掉了,说道:“后面两道题……你自己再想想即可。”
  “谢陛下!”子安如蒙大赦,忙不迭说道。
  “子安,让你在仁明殿。”叶远蹊说道,“是有意安排。”
  “微臣明白。”子安随口胡诌。她哪里知道叶远蹊究竟是什么意思啊。叶远蹊话里有话,可是此时似乎还不打算明说。但子安现在确实没有精力细想了。
  叶远蹊见她双目无神,却还强撑着回答,只觉得好笑:“你明白什么?”
  “后宫哪里有什么胜负……一切,不还都是看前朝局势。”子安已经困得糊涂,便毫无顾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管眼前这位,就是后宫和前朝的焦点所在。
  “你倒看得通透。”叶远蹊说道,“去找你哥哥,一道回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好轻松的一章啊哈哈。。。
  子安的状态就是作者现在的真实写照。

  ☆、忧夜长

  仁明殿收拾妥帖,子安刚要去请郁婉然来看有无不合心意之处,便听得通报说郁泠然求见皇后。外戚入宫,自然少不得御官在场。
  正式册立皇后之前,当由皇后家族中人入宫劝谏皇后德行。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子安几乎忘了这个礼仪。
  本不过是个形式,郁泠然却极其认真。
  子安侍立一旁,随意想着,当年立上官氏为皇后之前,上官景入宫,会说些什么呢?恐怕会讨论起怎么对付宸妃,以及怎么控制枢密院吧……真不知是该说郁泠然谨慎,还是该说他不识时务。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还有外人在场吧。
  这边终于说完,便听得郁婉然吩咐道:“云子安,你送郁大人出去吧。”
  “是。”子安行礼领命,又说道,“皇后娘娘,仁明殿事宜已毕。”
  “知道了,本宫一会儿就去看。到时还要劳烦你再做些调整了。”
  子安和郁泠然退到殿外。外臣不得在后宫之中随意行走,子安就得将郁泠然送到宫门才可。
  子安走在郁泠然之前,算是领路。她急着回仁明殿,走的快了些,不知不觉就拉开了和郁泠然的距离,只好停下脚步,转身等他。又不便开口催促,只是略不满地看着他。
  没想到郁泠然依旧不紧不慢,走到子安身边,甚至停下脚步,叹了一声,说道:“我朝当真不该。有些礼仪已经荒废了。宫廷之内,走路的速度和仪态皆有规定才是。”
  被他这么一说,子安才想起来,似乎是有规定的。不过那只是周沿袭齐制罢了,真正执行起来,大多化简。
  不过循规蹈矩,并不是什么错处。子安也不同他计较,只是点了点头,说道:“多谢郁大人指正。不过明日便是典礼,仁明殿那边还有些事要做,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