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穿越大明朝之舞醉迷殇 >

第13章

穿越大明朝之舞醉迷殇-第13章

小说: 穿越大明朝之舞醉迷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大善人的家,用“简朴”二字形容,恐怕比较贴切。 半圆形的花坛里,种的都是一些极其普通的花草,青砖铺成的地面,长着几处嫩绿的苔藓,不大的院子里,仅种着一颗碧桃树,树下放置着一个石桌,两个石凳,看上去很是寂寥,进门至今,连下人也没看到一个。



“这两位公子是?”一个头发花白,年约六旬的老伯打量道。



“恕我等冒昧来访,我二人是来拜会吴老爷的”



“噢,二位请随我进来”老伯像是想起了什么,忙把我和芸娘领至内堂。



厅内的摆设,看上去也都有些年头了,却仍然一尘不染,这让我对这里的主人又增了一份好感。



“公子,就是这二位了”只见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一袭裁剪整齐地布衫出现在我与芸娘面前。



“让二位久等了,还请恕罪”男子略表歉意道。



他虽无比似潘安之美貌,却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而且他的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如同冬日暖阳,看的人格外舒心。



“吴公子客气了,是我二人唐突在先,还请您不要见怪才好”我与男子客套地讲着,芸娘始终一声不吭,我知她对他还是存有戒心的,也不便勉强,只能由着她了。



我和他相谈甚欢,谈风月,谈世道,谈人心,总之毫无避讳,用过晚饭,他留我们在府上小住几日,我也并不推搪,只有进水楼台,才能真正了解到他到底是个真君子,还是伪善人。



夜已深,万籁俱寂,呆呆的倚窗望着天空,满目星辰,繁星若隐若现,皎洁的月儿时而被云层遮住,时而飘向云外。此时夜阑人静,而我却睡意全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3



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 。。。



不觉间,伤心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异乡月虽好,却无心上人。



蓦地,一阵缠绵的琴音,和着清风,从窗外飘了进来。



我寻着琴音走到了屋外,寂寞的碧桃树下,寂寞的背影,在我看来,却是那般沉醉。悠扬的琴声伴着清幽的月色,给人一种幻实幻虚的感觉,那阵阵琴声,分明像是诉说抚琴人哀怨缠绵的心事,时而缓若流水,时而扣人心弦。



曲终人散,我却依然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杜兄,是不是吵到你了?”他略带歉意地问道



“不不,你误会了,我是睡不着,所以才想到院子里走走的”与其说是他打扰我,不如说是我影响了他。那心事似乎尚未倾诉完,便戛然而止,是否因为看到了我,才如此的。



“吴兄有心事啊?”我的好奇心又在作祟了。



“杜兄听得出在下的心事,想必也是个有情的人,只可惜,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下………”他显得心事重重。



“我……”我想安慰他,刚想开口,却发现自己也是个需要安慰的人。



“不知道杜兄有没有闲情听在下讲一个故事?”他遥望远方,似是回到了很久以前。



我点头,这样无聊的夜,听他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恋人,互生爱慕之情,遂私定终身,但却遭到双方家人的强烈反对,无奈,为了长相厮守,终于两人携手约定,背着各自的家人,远走他乡,去过他们想要的生活。从此他们过起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可是天妒红颜,两年后的一天,女子突然晕倒,接着便一病不起,他们很穷,根本没钱请郎中,抓药。于是,丈夫就一边在药铺当伙计赚钱,一边偷偷学习医术,最后他有钱给妻子看病抓药了,却已经来不及了,看着自己今生的最爱,死在自己的怀里,那种感觉,真的很痛很痛……”



“丈夫带着妻子的骨骸回到家乡,父母却根本不承认这门亲事,女方知道女子过事后,不断前来闹事,动辄恶语相机,拳脚相向,就这样他被父母赶出了家门,开始过起四处流浪的日子”他平淡如常,像在诉说一件不相干的事,但我知道,故事中的男主人公一定是他自己。



“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他低低沉吟着,说不出的忘情。



这是属于他和那个女子的世界,带着对那女子的怜惜,我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虽然痛过,至少曾经爱过,虽然失去了,至少曾经拥有过,他比我幸福。



44



文状元比赛 。。。



“杜兄弟,今天是本村一年一度的文状元比试会,我想邀请你和你的那位朋友,一起前去参加”他笑着对我说。



“好的,我们稍后就去”我爽快地应道。



“我就不去了,你们自己去吧,不用理会我”芸娘依旧是冷冰冰的语气,只有和我独处时,她才愿意卸下那层坚硬的伪装。



“还是一起去吧,不去你怎么知道他的为人”我附在芸娘耳边,小声道。



我们到时,早已围满了人。光是想想那人墙里热闹的场面,就已经觉得无比兴奋了。众人看到了我们,自动让开了一条道路,欢乐地情绪顿时高涨,看来他在群众心中的地位确实不一般。



沾了他的光,我和芸娘也被安置在旁观席上,“各位乡亲父老,小生斗胆献丑了”一个瘦弱的书生,躬身行礼道,“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



原来是比对对联,对联 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要求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且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既能考验对者文化之底蕴,又可反映考者随机应变之能力,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又一瑰宝。



“尺量地面地长尺短短量长”又一面向斯文的男子接道。



“身轻担重轻挑重 ”前者道。



“脚短路长短走长 ”后者接道。



“船漏漏满锅漏干”前者道,后者沉默,想来是对不上了。



少顷,又一人迈向前道“灯吹吹灭火吹燃 ”



“好对”我不禁拍手称赞。



“看样子杜兄也深有所通”吴公子露出赞许的目光。



“略懂皮毛而已”我谦虚道。



“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 后上台男子道



顿时无人能够对上此联,吴公子看向我,我知他意,随即对道“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男子不服输,接着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我亦对道“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



他亦出“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我亦对“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 ”



“蚕作茧茧抽丝织就绫罗绸缎暖人间 ”我即对“狼生毫毫扎笔写出锦绣文章传天下”



几十对对下来,仍是不分高低,围观众人也是纷纷为我们捏了一把汗,“不如我们换个比法怎样”男子提议。



“好”我应道。



“竹林矛舍农家地;春耕缺水无心惜;打一字”他出题。



“答案是:籍 ”我遂开口。



“独留花下人;有情却无心;”他亦出题



“答案是情”



这场比试至日落西山也未分出胜负,不过在我看来,他是胜过我的,因为我们学习的条件相差何止千里。



45



有缘千里来相会1 。。。



经此一事,我在村上名声大噪,不管走在哪里,都会有人主动上前和我打招呼,这倒反而让我有些不自在了。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有的人费尽心思想要出名,而我却怕出名,两者真是鲜明的对比。



不远处一群妇人正在饶舌,想来从古至今,总是免不了有人在背后议论是是非非,不过我倒稀奇她们议论什么,议论的那么起劲。



“我说他呀,肯定是身有隐疾”一妇人开口道。



“不对不对,你看他身体那么健康,肯定是有断袖之症”另一妇人否定道,一堆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甚是起劲,到底她们在说谁呢?



“那他是谁呀”我站在她们身后好奇道。



“这你都不知道,不就是……”妇人们突然止住,然后悻悻地走开。



“到底在说谁呢?为什么见到我就不说了?”我心中很是纳闷儿。



看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坐在一边石头上歇息的老大爷,笑着道“小伙子,你是不知道啊,她们在说的正是鼎鼎有名的吴大善人哪”



这就奇怪了,他不是对村上的人有恩吗?为何还有人在私底下议论他?



老大爷捋了捋已经发白的胡须,接着道“其实她们也无恶意,只是吴善人自从来到我们村上,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是孤身一人,所以人们不禁私底下有颇多猜测。”



听了老大爷的话,我好像有些明白了,人家不想结婚,她们就以为人家是有隐疾或是断袖之癖,这是什么逻辑啊?在我们那个年代,像他这个年龄,还没结婚的大有人在,岂不个个都不正常了?



回去吴府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刚才那件事,刚进吴府大门,就看到芸娘正在练剑,她的身形轻如飞燕,剑法疾驰如风,简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好”我不禁拍掌称快,不知芸娘是走了神还是被我这一叫给吓着了,重心不稳地从高空中坠落下来,我的心顿时揪在了一起。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个白影从屋内飞身出来,恰好接住了急速下降的芸娘,当事人还没做出反应,到是我突然双腿一软,险些跌在地上。



吴大哥还真是个细心地人,尽管芸娘一再坚持,自己已经没事了,他还是帮她把了把脉,确定真的安然无恙了,这才离开。



吴大哥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我这个旁观者都看在眼里,这么温柔贴心的照顾绝不仅仅是因为大夫与病人的关系那么简单。



不对,他还不知道芸娘是女子呢,莫非他真的有断背之好?



虽然同性相恋,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每天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每当见他,心里还是会有点怪怪的感觉。



46



有缘千里来相会2 。。。



又是一个无风的夜晚,我不自觉地来到碧桃下,回忆着近三个月来,经历的一幕幕,有喜亦有忧,真是酸甜苦辣,尽皆尝遍。



“杜兄这么好的兴致,不知介不介意再多一人与你同座”吴大哥笑着,朝这边走来。



我起身,微笑道“吴大哥乃是主,我亦只是客,哪有主人向客人请求的道理?”



我一句话,说的他更加不好意思起来,我却忍不住开口道“吴大哥是否想过何时成家立室?”



他微怔了一下,随即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应当时刻想着报效国家,至于成家立室,不提也罢”



“但古语也有云,齐家治国平天下,家能排在第一位,必然也有它的道理”我亦笑着回道。



见他不说话,我便接着猜道“莫非吴兄心中已经有人?”



他依旧沉默,“是否就是吴大哥你十年前已经过世的那位红颜知己?”我穷追不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