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拼夫 >

第92章

拼夫-第92章

小说: 拼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管沅笃定,“另一方面,最近丽妃和刘瑜的人走的挺近,我想,就是刘瑜了。”
    柳嫂拿出一沓资料:“最重要的证据在这,这是丽妃升位分前后所居储秀宫的宫女太监人事调动。”
    管沅掩唇惊讶:“你们连这个都拿出来了?”
    “是,我们还做了调查,这些人和刘瑜什么关系,和刘瑜身边的人什么关系。”柳嫂解释。
    管沅翻看得很仔细:“有什么发现?”
    “丽妃升位分前,宫女太监并没有什么寻常之处。但是升位分以后,来了几个重要人物,这些人都和刘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柳嫂指着资料。
    “那丽妃这段期间前后承宠的记录有码?”管沅又问。
    柳嫂脸色一红:“这个倒是没有详细的,但是大致的情况还是有的,升妃位之前,丽妃基本处于失宠状态,皇上已经很久没有去储秀宫了。但是升妃位以后,虽然算不得很得宠,至少皇上还会记起她。”(未完待续)

  ☆、121 倒贴

“如此说来,管洛是投靠了刘瑜!”管沅神色肃杀,“但我有个疑问。管洛投靠刘瑜,管洛自然能从中得利,毕竟通过刘瑜她摆脱了失宠的局面;可是刘瑜呢,刘瑜能从管洛那里获得什么好处?”
    柳嫂愕然。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核心。
    “刘瑜如今位高权重,求他的人不知凡几。如果对刘瑜没好处,他为什么要帮管洛?”管沅很是疑惑。
    管洛能帮刘瑜什么?管洛如今不过是个嫔妃,既没有内宫的协理权,也没有宫外的势力,她能帮刘瑜什么忙,有什么利用价值?
    管沅深吸一口气:“你们再查查,丽妃最近都干了些什么,务必弄清楚丽妃的利用价值。”以及,如果祖父真的是刘瑜和武康伯联合起来谋害的,为什么刘瑜一边谋害祖父,一边又要利用管洛,该不会他误导管洛能帮定远侯府什么忙吧?
    事情真是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了。
    元宵节的灯火一如往年。
    管沅这次以热孝为由没有出席。
    去年元宵发生的一切还历历在目,若非盛阳将她救走,此时她早就在火海中化为灰烬,不知去哪里投胎了。
    今年元宵节,他还远在大同,如果真的再出意外——
    没有安全感,因此她宁可待在定远侯府哪也不去。
    何况她也明白此时很多事还未水落石出,有很多隐藏在暗处的危险都盯着她。因此她不打算出定远侯府。
    花灯绚烂夺目,皇城城楼上热闹非凡。
    角落里,一个宫女模样的人低低回禀:“管姑娘因热孝缺席。”
    “缺席?”风帽下的女声带着浓浓的不甘。
    “定远侯府重孝,定远侯、侯夫人和定远侯世子都推脱热孝没有出席。但是这个理由很充分。”宫女解释。
    风帽下,女子咬牙:“罢了,不急于一时。日后还多的是机会!”
    管沅并不知道她谨慎的一个选择,避开了潜在的危险。此时,她正和柏柔嘉在含露居的宴息室对弈。
    “我也赞成你少出门。元宵节虽然热闹,其实乱的很,我小时候就有一次,差点在元宵节出了危险。”柏柔嘉说起此事,还有些后怕。
    管沅落下一子:“哦?居然有人敢对永国公府的人下手?”
    “他们并不知道我是永国公府的人,”柏柔嘉似乎陷入回忆。“这些人贩子。没有谁敢惹上大家世族,也是我当时年纪小不明白,执意要看花灯。却只带了一个丫鬟。”
    “那后来是怎样逃脱危险的?”管沅有些好奇。
    柏柔嘉玉指间的白子落下:“后来,有人救了我。”
    管沅拍拍心口:“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大难不死可能是上天眷顾,但后面的福运,却是难以定论的结果。走了那么长的路,还是要靠自己。”柏柔嘉语意淡淡。
    仿佛感应到柏柔嘉的落寞,管沅轻声道:“你虽是带发修行,但想来也没什么要紧事。平日里若无事,多来看看我吧。左右我也是一个人,又不敢擅自出门。”
    柏柔嘉颔首:“沅妹妹,谢谢你。事到如今,我也只有你这个可以说话的人了……”
    “不过你似乎还有很多事不肯对我开成公布,”管沅轻笑。“但也没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顾忌,等你哪天想说了。我们再聊。”
    柏柔嘉恍若未闻,只说着自己新了解到的情况:“武康伯最近在给杜思说亲,还拿了好些八字去庆寿寺。”
    “武康伯想给杜思说亲?那庆寿寺的住持怎么说?”管沅问。
    “住持没有见武康伯,理由是机缘未到,”柏柔嘉摇首,“武康伯大怒,但顾忌着庆寿寺的地位,没有做什么。”
    “机缘未到?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管沅凝眉回忆。
    前世,杜思和颍国公世子定亲,然后进宫成了杜贵妃,公然悔婚。
    这辈子,杜思已经到了该定亲的年纪。
    她还会选颍国公世子?还说有什么其他目的想法?
    前世杜思选颍国公世子,无非因为颍国公是武臣之首,想借机打压武官异己,再挑出文官的漏网之鱼。
    大舅舅杨石瑞,便是文官中的漏网之鱼。
    那这辈子杜思又会怎么做?
    “武康伯挑孙女婿,你觉得会是谁?”柏柔嘉的问话,打断了管沅的思绪。
    “难说。杜思的想法我一直琢磨不透,不过我关心的是住持的反应。”管沅美眸微垂。
    庆寿寺的住持,自称从不做逆天之事。他拒绝武康伯的请求,说明了怎样的天意?
    柏柔嘉颔首:“机缘未到,庆寿寺住持是想说,杜思不该这时候定亲?”
    “不该这时候定亲,那应该什么时候定亲?她已经及笄,完全是仗着太后的宠爱才拖到这时候,如果再不定亲恐怕就要遭人非议了。”管沅蹙起眉心。
    “所以武康伯也着急了,且看接下来如何吧,如果住持的无误,那么这门亲事也很难成。”柏柔嘉叹息。
    管沅担心的是,颍国公府又像前世一样被杜思利用,成了牺牲品。但既然住持说机缘未到,那到底是杜思和颍国公府的亲事不会成,还是说杜思和颍国公世子不会有结果?
    管沅百思不得其解。
    正月在指缝中流逝。
    关于丽妃的利用价值,柳嫂他们查无所获;而朝堂中武康伯和祖父的矛盾,也没有实质性进展。
    但管沅却是听到了一个靖恭坊传给她的消息——
    武康伯请的媒人,找上了靖安侯府。
    媒人本来是想说和靖安侯世子盛阳和杜思定亲,然而靖安侯盛巍告诉媒人,靖安侯世子的婚事,皇上已经亲自下旨赐婚,却并未透露赐婚对象。
    媒人十分惋惜,进而又开始撮合杜思一母同胞的嫡亲弟弟杜念和盛陵的婚事。
    “武康伯府这步棋,自然是极好的。如今朝野之中,皇上的亲信唯有刘瑜和盛阳。刘瑜不敢擅动盛阳,只得拉拢。同样的武康伯也只得拉拢靖安侯府,”管沅分析,“联姻是他想到最好的选择。”
    鱼叔笑吟吟:“也还好盛世子对姑娘十分看重,早早就将亲事定下。否则如今靖安侯只怕会擅定了盛世子的亲事,盛世子孤煞,本就婚事艰难。杜姑娘算是京中数一数二出挑的小娘子,送上门的好东西,焉有不要之理。”
    管沅淡淡一笑:“看来我们没有提早公布亲事,是很好的一步棋。提早公布势必打乱很多人的计划,我们也就看不到那么多人的本心了。鱼叔你想说什么,不妨直说,不必绕弯子。”
    “原本因孤煞婚事艰难的靖安侯世子,怎么突然间就被武康伯府看中了?杜姑娘可是炙手可热的亲事对象!我们需不需要对靖安侯旁敲侧击,武康伯府有什么阴谋在里面?毕竟姑娘是皇上赐婚,而非自己倒贴上门。”鱼叔提醒。
    “你想提醒靖安侯,武康伯府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好,免得日后靖安侯觉得我抢占了位子,害得他儿子错失杜姑娘这么好的小娘子。不过如此一来,杜念和盛陵的亲事也会黄了。”管沅有些犹豫。
    “杜公子和盛姑娘的亲事同样不能成,”鱼叔分析,“定远侯府和靖安侯府已经成了亲家,定远侯府和武康伯府有仇。如此一来,武康伯府不能和靖安侯府结亲。借这个理由敲打靖安侯让杜公子和盛姑娘亲事不成,也是好事。否则日后他们夹在中间最是为难。”
    管沅点点头:“那好,你去办妥这件事,注意不要露了我们自己的形迹。”
    不过半日,靖安侯便听到了这样的言论——
    靖安侯世子孤煞,那些家里有适龄小娘子的人家避之不及,谁都不想自家闺女送死呀!这时候有人家还愿意拿自己女儿去送死,那肯定是怀有特殊目的,不是想用女儿换权势,就是这小娘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想要害死。
    盛巍听了这样的言论,立马想到武康伯府,开始怀疑武康伯府的目的。
    武康伯府是主动把小娘子拿来“送死”的,定远侯府却只是奉命皇恩,两家有着本质的区别。而且他还听说,一开始定远侯对于女儿要嫁天昭,很是纠结抗拒。后来才慢慢接受。
    虽然被人“嫌弃”感觉很糟糕,但他不得不承认,疼女儿的人家才是好人家。
    而武康伯府,显然居心叵测!
    这般猜测着,盛巍又收到儿子的来信,信中分析的也是这个道理:武康伯居心叵测,连亲孙女都舍得的人,再危险不过。
    接着,盛阳又分析了定远侯府、武康伯府和自家的关系,结论就是——
    杜念和盛陵不能定亲。
    盛巍很快分析清楚了事情始末,也明白了这个不能定亲的结论。
    武康伯府很快得到了答复。
    杜思站在迎春花前,面色阴冷:“居然有人捷足先登,还是踩着皇上的踏板,和靖安侯世子定亲了,这也就罢了。但是他们居然拒绝了弟弟,这又是为何!瞧不起我们武康伯府吗!”(未完待续)
    ps:补更

  ☆、122 分歧

武康伯叹息一声:“靖安侯世子的亲事,皇上关心是在情理之中。但是盛姑娘的亲事,说不通呀!这不是下嫁,两家身份比起来,还是念哥儿更好,他们居然也拒绝。我们还是静下心想想原因比较好,靖安侯做事都是有理有据的,不是那等随心所欲的纨绔。”
    杜思勾唇一笑:“这时候,祖父反倒教训起我来了。”
    武康伯没有说话,在这个家里,虽然论身份论辈分,他是最大,但很多时候的决定,都出自杜思。
    他也想改变这种畸形的相处模式,然而,杜思很得太后喜欢,而武康伯府有今日,靠的全是太后的面子。
    “原因不是那么好找的,比起原因,我更需要知道结果。既然靖安侯府走不通,祖父,烦请您再考虑其他人。”杜思语气淡淡,仿佛并不关心自己的亲事。
    本来选择和靖安侯世子联姻,是要拉拢靖安侯世子,这是皇上身边除刘瑜以外唯一的变数;但既然靖安侯世子已经定亲,那就考虑用杜念和盛陵稳固两家的关系;谁知道如今这条路也被堵死,她不得不走最后的退路了。
    武康伯点点头:“你的亲事,不用说我也会操心,实在不行,我进宫去求求太后。”
    “这件事我不想麻烦太后,”杜思断然拒绝,“太后她老人家深居内宫,哪里知道这些事,何况把我指给太后娘家寿宁侯府也不是没有可能。”
    武康伯想了想,觉得杜思所言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