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

第13章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第13章

小说: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大多数人在念念有词的“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同时,
还是经常被外貌所“俘虏”,难以抵抗外貌的微妙作用。因此,现代
生活的一些妙龄女郎,在不满意自己天生的外貌后,纷拥而至“后夭
的加工场”进行整容。
生活中如此,现代的社会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也证明了外貌的
“力量”。狄思、沃尔斯特等人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外表看来吸引人与
不吸引人的小孩相片,呈现给一些女大学生,告诉她们相片中的小
孩把一只小猫的尾巴弄断了,然后让她们描述她们对相片中小孩的
印象。结果对长得不漂亮的小孩,她们倾向于认为小孩是适应不良、心
理上有异常.对长得漂亮的小孩她们觉得该小孩仅仅是开了个玩笑面
已。这种截然相反的判断正反映出她们有一种“美即是好”的心理倾
向。
兰德和赛格尔也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一些被试阅读附有作者照
片的一些文章。作者有的漂亮,有的不漂亮,文章有的水平高,有的
水乎低。所有的照片的漂亮程度不是与文章质量的高低一一对应的。
结果发现,这些被试不是按“质”评分,而是按“貌”评分,他们对
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高,对不漂亮作者的文章评价低。
那么,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们喜欢或不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会受到
外貌的影响呢?这是因为:(1)我们对漂亮的人看着就舒服,就使人沉
缅于美的满足之中。(2)我们有个老框框,总是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
方面的好的属性。(2)我们从各方面学到,漂亮的人才值得爱。不论电
影或电视中,被爱的人总是漂亮的人,因此,容貌就起了爱的反应线
索的作用。(4)同漂亮的人在一起,我们会有一种沽光心理,在别人面
前就显得荣耀和光彩,有时候只因有一个漂亮的异性在身边,一个人
就受到别人的积极的评价。
确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喜欢美的东西这是一种自然的顿
向。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将美的需求置于一个很高的位置上,认为
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需要。也许因此,人们才毫不掩饰地表现
出爱美的心愿。一个不谙人事的小孩,当他被人夸奖长得漂亮时,也
会露出甜美的天真的微笑;一个连衣服还不会自己穿的小姑娘,她也
会向妈妈嚷嚷要穿漂亮的小花裙,要扎漂亮的蝴蝶结。
研究者观察电影院、洒吧利社交场合的一对对情侣,发现情侣通
常情况在相貌上是般配的。漂亮的男人和女人常常成双成对,相貌平
平的男女也会组成一双。而且,两个人在相貌上越匹配,其关系也似
乎越密切。一次用观察法所做的研究发现,60%相配的情侣有过亲密
触摸,不相配的情侣中只有22%的人进行过亲密的触摸。匹配的一对
也更可能长期地呆在一起。在许多国家,研究者发现匹配的情侣更容
易结婚并使婚姻保持下来。
当两个人不般配时,丑的一方通常要做出额外的贡献来补偿相貌
上的不足,比如更加富有,更加痴情,更有威信和声望等。也就是说,
长相欠缺的一方要增加其他的分量来使双方的关系平衡。
心理学家还发现,当男人同漂亮的女人在一起时会更加赢得他人
的注意。研究者向调查对象出示了一个人的3种照片,即单身照、和
一位漂亮女人的合影照以及与一位相貌平平女人的合影照。人们对他
同漂亮女人在一起时的评价最高。
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常常把美和好联系在一起。在许多语言里,
如德语、西班牙语和匈牙利语等,“美”和“好”常常融人一个词。在
心理上,人们也倾向于认为“美即是好”。在一次调查中,人们预测
长的好的人们会有更幸福的婚姻和更好的工作,实际上对他们的评价
只有一项较低,即做父母的能力。
美能改变漂亮的人的生活。母亲们更多地搂抱那些漂亮的婴儿,
并低声地对着她们说话,在家中父母们也很少惩罚她们。漂亮的女孩
子在学校运动场上受到更多欢迎。当然美对社交技能的影响会更大,
学者们注意到美能给人带来声望,因此人们发现同有魅力的人交朋友
很有价值。教师会给长相好看的学生打更高的分。
长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的钱更多,拥有的工作更让人羡
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丑陋的人又会好一些。实际上,对加拿大
人做的一项调查发现,好看的人比丑陋的人挣的钱要多75%。同样的
背景下对管理职位的申请,漂亮申请者比相貌平平的申请者赢得的职
位级别要高。
相貌好看的人做违法犯纪的事也更容易成功。作为成年人,相貌
堂堂能更轻松地混在顾客群中在商店扒窃,因为目击者很少去揭发他
们。而且当他们来到法官面前时,这种好处仍会存在。
研究显示漂亮的人更善于社交,适应性更强,更少有害羞感和社
交忧虑。他们也更少有孤独的经历,并有更多关于两性关系的经历。
但是美貌无论有多大的影响力,却不一定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我
们常说,一个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从长远
来看,容貌的吸引力终归要让位于内在的吸引力。
在一个研究中,实验者一连四天将人们聚在一起,每次聚一个小
时。
第一天,研究人员认为接受实验者对于美的评判有32%来自外
貌,20%仍来自对内在的了解。评价的人比较客观。
第二天,情况改变了,评判中的23%来自客观的印象,而33%
来自评价者的主观意识。
第三天,这一比率为26/34,而第四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则是
23/48。
对别人的评价逐渐变得主观,而评价者自己的意见也越来越不一
样。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我们所喜欢的人在我们眼中要好看一些,仿
佛我们的意识在知不觉地改变了他们的面貌。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没有多少人会爱上一张纯粹的漂亮脸蛋。
1993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大卫·里克思和沃克·特里根让长得一模
一样的双胞胎的未婚妻来评价另外一个孪生子。虽然39%的人说他们
与另外一个孪生子长得很像,30%的人却认为他们不像。只有10%
的人说他们“可能会爱上”另外一个孪生子一一13%的准丈夫和7%
的准妻子。这个结果显示这些双胞胎之间除了外貌之外没有什么相同
无论男女,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认为配偶的亲切和善要比相貌重要
得多。因此,爱和感觉被爱能够凭空造出美来。当罗切斯特半开玩笑
地要求简·爱给他一种药水,使他变成一位英俊潇洒的男人时,她回
答说:“那不是魔法所能办到的,先生。”而她又在心中加了一句:“所
需要的只是充满爱意的眼神。”
 20个人空间理论:
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
请想像这样的场景:下班后,你感到特别疲倦。在公交车站等
车时,你特别盼望上车后能有个位子坐一坐。车来了,幸运的你一
上车就看到有空位子,只是都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而且,在第一
和第五个位子上已经有两个陌生人坐好了。那么,通常情况下,你
会选择坐在哪个位子上呢,是的,你会选择坐在第三个位子上。你
的选择有没有普遍性呢?如果有,又是什么原因使你作出这样的选择
呢?
再想像一下,会场中有10个依次排列的座位,在6号和10号位
子上已经分别坐上了两个人。这时,你走进了会场,你与这两个人互
不相识,你最有可能选择第几个位子坐下呢?心理学工作者通过实验
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走进会场的第三个陌生人一般会选择8号位子,
而走进会场的第四个陌生人一般选择3号或4号位。在这里,这些参
加实验的被试都是彼此不相识的,为什么所有参加实验的人都会做出
几乎相同的选择呢?
心理学家发现,陌生人之间在自由选择位子时一般遵循这样的
法则:既不会紧紧地挨着一个陌生人坐下,而任由其他许多空位子
空着;但同时,也不会坐的离那个陌生人太远。如果你真的紧紧地
挨着陌生人坐下,人家就会变的十分不安,有可能把身子移向另一
边,甚至很有可能索性换一个位子坐:而你也极有可能会觉的很不
自在。反过来,如果你选择了离那个陌生人很远的位子坐下来,你
又有可能会无声地伤害了人家,给人以自己有地方不对劲,遭到了
嫌弃的感觉。所以,我们通常选择既能给人留有一定空间,又不会
对人家造成无声伤害的位子。这就是“尊重个人空间的适当疏远的
原则”。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假设你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周围没
有什么人,这时突然有一个陌生人坐在了紧靠你身边的位子,你会觉
得这个人有点奇怪。明明有那么多的空位子,干吗非要坐在我的身边
呢?你一下子觉得别扭起来,不能再像刚才那样专心地看书了,甚至
你的防御系统也不由自主地启动了,干脆你就换了一个座位。
每个人习惯的生活空间,如座位、床位、办公桌……不喜欢别人
侵占,即使朋友去坐(占),潜意识里也感觉别扭。在公共汽车上,人
们也都喜欢一个人独占两个人的座位;看电影、看戏时人们不得已地
坐在互相紧挨着的座位上,若空座位很多,人们宁肯到较偏的座位上
就坐,而不愿坐到中间与别人紧挨一起。
美国西北大学霍尔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人们交往的“人际空
间”结论。霍尔指出1英尺半(45。72厘米)的接触,是角力、调情
或亲昵的交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互相传递的信息,就不仅仅是靠
语言,而且靠接触、微笑、身体的热度,每人都能感受到对方呼吸的
快慢、皮肤肌理及颜色的变化。
1英尺半到2英尺(60。96厘米)是私人的空间距离。它相当于
生活在非接触性文化中的个人企图维护的私人空间的大小。妻子可以
自由自在地呆在丈夫的私人空间内,若其他女人试图这样做,她就会
大发雷霆。
远而言之,私人空间距离可延长到2英尺到4英尺(121。92厘
米),基本上与人臂等长。这个距离讨论个人问题是合适的。
4英尺到7英尺(213。36厘米),是社会的距离。在办公室里,一
起工作的人们总是保持这种距离进行交谈。社会距离可延长到12英
尺(365。76厘米),一般正式会谈就保持这个距离。有趣的是,重要
人物的桌子都被制作得非常大,足以使别人和他谈话时保持上述距
离。
12英尺以上是公共距离,它对讲演者与听众人们之间极为生硬的
谈话是适用的。
可见,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个人空间。这个个人空间
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侵犯的,但又不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
关于个人空间有着许多有趣的研究。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文化
背景的人,对站的远近有不同的偏好:南欧人比中欧人和北欧人彼此
靠的近,犹太人比法国人、北美人靠的近。心理学家萨勒幽默地说:
一位习惯于近距离的阿拉伯人若跟在一个习惯于远距离的英国人后面
走。他们会像拉风琴一样,一前一后忽近忽远地展开“拉锯战”。英
国人往前赶,力图摆脱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则往前追,当接近英国人
时,英国人一回头看阿拉伯人临近了,又赶忙快走……
一般来说,英国人和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