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大外交 >

第58章

大外交-第58章

小说: 大外交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积虑的巧取豪夺。


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


假战争时期
在1941年前,希特勒与斯大林都以传统的手段追求非传统的目
标。斯大林期待的是,有一天能在克里姆林官掌控一个共产主义世
界。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也提到其疯狂的愿望:建立种族纯正的
帝国,由日耳曼民族统治。没有比他俩的想法更离经叛道的了。但他
们所采取的手法,1939年的条约可谓集其大成,却像是取自18世纪
一篇讨论权术的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仿佛1772
年,腓特烈大帝、叶卡捷琳娜大帝及玛丽亚女皇(Maria Theresa)瓜
分波兰的翻版。不过希特勒与斯大林不像这三位皇帝,他俩在意识形
态上是敌人。有一度,想要瓜分波兰的共同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
上的差距。当他们的密约在1941年终于曝光时,人类史上最大规模
的陆战业已展开,而且是由一个人的意志所主导。20世纪号称是全民
意志、大众力量的时代,然而主导本世纪的却是极少数的几人,其伤
亡最惨烈的战争只需消除单单一个人或许便可避免,这岂非莫大的讽
刺。
德军在不到一个月内横扫波兰,此刻法军面对的虽是兵员不足的
德国守军,却只是消极地躲在马其诺防线后观望。此后是一段有“假
战争”之称的时期,这个称呼倒颇为贴切,而法国的士气在此期间完
全消磨殆尽。数百年来法国为不同的政治目标,曾打过不少战争,包
括使中欧保持分裂,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为收回阿尔萨斯与洛林。
如今法国原本应为某个国家而战,但该国已被征服,法国却不曾为保
护它而动过一兵一卒。其结果是,民心士气已失的法国面对着又一个
既成事实和一场缺乏基本战略的战争。
英法怎么会以为它们能够打败在前次大战中虽有美俄加入,却仍
差一点获胜的国家呢?英法此时的作为仿佛是它们大可躲在马其诺防
线后,静待英国对德的封锁能逼得希特勒不得不投降。但德国为什么
要按兵不动等着上断头台呢?放着穿过比利时畅行无阻的大道不走,
为什么要去攻打马其诺防线,并且这一次已没有东欧战线,德军可倾
巢而出?若防御在战争中果真如法军将领所认为的如此重要,且不论
波兰的教训正好相反,那法国的命运除了在元气尚未恢复前,又要打
数十年内的第二次消耗战之外,还有其他可能吗?
法国观望之际,斯大林抓住这个战略良机。但在执行瓜分东欧的
密约前,他还想把内容修正一番。他像一位18世纪的诸侯,将领土
任意处置,全不把民族自决放在眼里。他在苏德条约完成后不到一个
月内,向德国提出新建议:以华沙与寇松线之间根据密约划归苏联的
波兰领土,交换原本尽归德国的立陶宛。斯大林的目的当然是为列宁
格勒再增一缓冲区。他似乎认为无须为这种地缘战略的运作找其他合
理化的借口,为苏联的安全需要即已足够。希特勒接受他的提议。
斯大林立即着手夺取密约中属于苏联的部分。当时波兰境内的战
争正打得如火如荼,苏联向波罗的海三小国提议缔结军事同盟,盟约
允许苏联在其境内建立军事基地。这三国既无西方的支援,别无其他
选择,只得接受这逐步丧失独立的第一步。1939年9月17日.距战
争爆发不到三周,红军便占领了密约中划为苏联势力范围的波兰领
土。
1 1月轮到芬兰。斯大林要求在芬兰建立军事基地,并割让靠近列
宁格勒的卡累利阿地峡( Karelian Isthmus)。但芬兰不轻易就范,它
拒绝苏联的要求,斯大林下令进攻时,芬兰人勇敢地抵抗。然而芬兰
军队虽重创红军,红军经过斯大林大规模的整肃,也还在喘息之中,
但毕竟寡不敌众。在奋战几个月后,芬兰终于屈服于苏联压倒性的优
势。


就二次大战的整体战略来说,俄芬战争只是龙套。但它反映出英
法是多么昧于当时的战略现实。芬兰人以寡击众,一时间俄芬之战呈
现胶着,英法便自误误人地以为苏联或许是轴心国较弱的一环(其实
它并不属于轴心国)。于是英法着手派遣3万人的部队,打算经由瑞
典及挪威北部进入芬兰。在途中他们将切断德国取自挪威北部及瑞
典、由挪威纳尔维克港( Narvik)运送的铁矿沙的运输。但这两国并
不准备允许英法军队过境,英法参谋人员的热情却丝毫未减。
同盟国有可能干预这一点,或许有助于芬兰获得比苏联原本开出
来的条件要好的结局,但斯大林要把苏联的国防线自列宁格勒附近向
外推展的意图,终究无法阻挡。史学家至今仍未能解释,是什么因素
促使英法差一点就要同时与苏联及纳粹德国作战,而三个月后法国的
陷落证明这整个计划不过是一场空想。
希特勒的愿望
1940年5月,“假战争”结束。德军重演1914年的历史,由比利
时转进攻法国,主要的不同点则在于此次主要的攻势是放在中央而非
右翼。法国望风披靡,为15年来的犹疑及逃避付出代价。虽然德军
效率之高此时已众所周知,但法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便被击溃的确令
人震惊。在一次大战时,德军花费四年时间向巴黎进攻,每前进一英
里,死伤均极为惨重,最后并未成功。1940年,德国以闪电战术在法
国长驱直入;到6月底,德军已走在香榭丽舍大道( Champs Elysees)
上。希特勒仿佛已是整个欧陆的主人。
但他也像过去的征服者一样,对自己莽撞地开启的战端不知应如
何收尾。他有三个选择:试试看能不能击败英国;与英国讲和;或先
征服苏联,再利用其庞大的资源,回过头来倾全力西进,摧毁英国。
1940年夏,希特勒试探了前两个选择。他在7月19日一次洋洋
自得的演说中,暗示愿意与英国妥协讲和。他要求英国放弃战前属于
德国的殖民地,并宣布不介入欧陆事务。他则保证英帝国不受侵犯。
希特勒的提议跟一次大战前德国帝制时期,连续20年向英国所
提的方案没有两样,只是当年德国的语气比较缓和,而英国的战略地
位更为有利。或许,希特勒如果对德国规划的欧洲面貌能够说得更具
体一点,若干英国领袖如哈利法克斯等人——当然绝不可能是丘吉
尔——他们曾想过要不要与德国谈判,此时也许会心动。希特勒实际
上是要求英国同意让德国在欧陆为所欲为,他得到的则是英国一贯的
反应,就如格雷在1909年,对比希特勒理性得许多的德国领袖所提
的类似建议(且法国当时仍是一大国),曾有如此的回应:若英国牺
牲欧陆各国交由德国处置,迟早英伦三岛也会遭到攻击(见第七章)。
英国也不会相信对其“帝国”的保证。德国的领袖均不了解英国的想
法,英国以为任何能够保护其帝国的国家,同样也能够征服其帝
国——克劳在1907年那份著名的备忘录中早已说得很清楚(见第七
章)。
丘吉尔当然看得更透彻得多,对历史也下过不少工夫,因此不会
有任何幻想,以为在这场大战结束后,英国还能保持世界第一大国甚
至名列前茅的地位。不是德国就是美国,将取得第一。因此丘吉尔在
1940年夏不肯与德国妥协,可视为他宁要美国而不要德国称霸的表
现。美国跻身世界第一大国或许有时也会令英国不满,但至少英美语
言文化相近,彼此也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更何况英美之间总是有可
能建立起“特殊”的关系,但与纳粹德国则是绝无可能。到1940年
夏,希特勒已使他本人成为“开战的原因”了。
讲和不成,希特勒转向另一选择,打算摧毁英国空军,必要时不
惜进攻英伦三岛。但对这一点他只是想想而已。登陆作战原不在德国
战前拟定的计划中,如今则因缺乏登陆舰艇,德国空军又不能摧毁皇
家空军,这个计划只好放弃。夏季结束时,德国发现又面临与一次大
战相仿的景象:虽已打赢不少重大战役,却无法将这些战果转换为最


后的胜利。
当然希特勒的处境极适于采取战略上的守势,因英国没有能力单
独挑战德国;美国几乎不可能参战;至于斯大林,不论他曾经如何想
过要干预,到最后必然会找个理由拖延。但等待别人采取主动不符希
特勒的本性。因此他的心意势必会转向进攻苏联。
早在1940年7月,希特勒便下令研拟攻打苏联的初步参谋计划。
他对手下将领表示,一旦苏联被打败,日本便可倾全力攻打美国,把
华盛顿的注意力转移到太平洋。孤立的英国在美国不可能支援的情况
下,只有放弃抵抗:“英国的希望在俄美。”希特勒说得很对,“若寄
予俄国的希望破灭,那美国也会自顾不暇,因为消灭俄国后,日本在
远东的力量将大增。”不过当时希特勒尚不准备下令攻打苏联。他想
先试探是否能诱使苏联一同进攻英帝国,好在东进之前先解决英国。
斯大林太清楚自身处境的困难。法国沦陷之快,打破他与西方军
事专家的预期,大家原以为这场战争会像一次大战一样是长期的消耗
战。斯大林的如意算盘是德国与西方民主国家会耗尽彼此的人力物
力,但这个希望已落空。若英国也被打败,德军便可放手向东进攻,
而且根据《我的奋斗》当中所宣扬的概念,充分运用欧洲所有的资
源。
斯大林的反应不出其一贯的作风。他一生中从未对危险表现出畏
惧,即使有时他心中一定也会害怕。他认为示弱必会导致对手拉高姿
态,因此向来都是以强硬不妥协来掩饰自己的劣势。若希特勒想利用
在西欧的胜利向苏联施压,斯大林就会尽量使要他让步变得很困难很
不值得。不过以他这般处心积虑精于算计,却未能考虑到希特勒神经
质的个性,便以为希特勒是不可能因苏联的挑衅而两面作战的,不论
这么做有多么大胆。
斯大林选择双管齐下的策略。他加速攫取其余在密约中划归他的
战利品。1940年6月,希特勒仍忙于征服法国之际,斯大林向罗马尼
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它让出比萨拉比亚并割让北边的布科维纳
( Bukovina)。布科维纳不在密约的约定之中,有了这片土地,苏联军
队便可进驻于整个属罗马尼亚的多瑙河沿岸。同一月他又强迫波罗的
海国家举行假投票,虽然投票率不及二成,他却借机并吞了这些国
家。完成这一步后,斯大林已收回苏俄在一次大战结束时丧失的所有
领土;而同盟国也付出将苏德排除于1919年巴黎和会之外的最后一
笔代价。
一方面加强本身战略地位的同时,斯大林仍继续努力安抚不怀好
意的邻国,供应希特勒征战所需的原料。早在1940年2月,德国尚
未席卷法国之前,便在斯大林见证之下签订苏德贸易协定,苏联承诺
运送大批原料给德国。德国则提供苏联煤与工业成品。苏联不仅切实
遵守协定的条款,更有过之而无不及。事实上,几乎是到希特勒最后
进攻苏联的那一刻,苏联火车仍载着物资越过边界关卡走向德国。
但这一切作为均无法改变德国已成为中欧霸主的这个地缘政治现
实。希特勒已表明得很明白,他不会容许苏联的扩张行动逾越密约的
范围。1940年8月,德、意强迫罗马尼亚将特兰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