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平凡的世界(二) >

第50章

平凡的世界(二)-第50章

小说: 平凡的世界(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以前很少来这里,一路打问着,才好不容易在一条小沟岔上找到了柴油机厂。进了柴
油机厂,她又打听着找到建筑工地上来了。

孙少平站在脚手架上,往正在砌房墙的三层楼上扔砖。当田晓霞在下面喊他时,他都惊
呆了——这家伙怎找到这儿来了?

楼上所有的民工都停止了手中的活,惊讶地朝下面观望。他们大概弄不明白,这么个花
朵一般的“洋”姑娘,怎来找浑身糊着泥巴的揽工小子孙少平呢?她是他的什么人?

有的工匠立刻和孙少平开起了粗俗不堪的玩笑。孙少平很难堪地从脚手架上溜下来,搓
着手上的泥巴,走到田晓霞面前。

晓霞立刻对他说明了来意。

孙少平听后,犹豫了一会,说:“既然养民盛情邀请,我得去一下,什么时候?”

“今天晚上,你把金波也叫上,我在学校门口等你们。”“那好吧!你要不要去一下我
住的地方?”

晓霞笑着说:“我不敢到府上去打扰了。我贸然跑到这地方找你,已经叫你见怪了
吧?”

少平抬头望了望脚手架,见所有的工匠仍然不干活,站下“观赏”他们。他脸通红,
说:“不,我很高兴,甚至还有点……骄傲!”

晓霞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她也红了脸,说:“那我就先走了,你们可一定要来啊……”

少平就替她推着自行车,走过坑坑洼洼的建筑工地,一直把她送到柴油机厂大门口。

送走晓霞后,少平的心仍然突突地跳着。真的,他高兴,也有些得意。晓霞来这样的地
方找他,让与他一起干活的工匠们羡慕不已,这使他感到一种男人虚荣心的极大满足;至于
到顾养民家里去聚会,那倒是一件十分平常的事了。

他返回工地,给站场的工头请了假,就先到他的住处去换了身干净衣服,便动身去东关
找金波。

金波听说顾养民请他们去吃饭,既意外又有点作难。我们知道,高中时为少平和红梅的
事,他曾策划和组织了那次打顾养民的事件。虽然这事已经过了好几年,但仍然记忆犹新。

他于是对少平说:“我还是不去了。你一个人去,就说你没找见我……”

少平笑了,说:“还为过去那事吗?咱们现在都不是小孩了,顾养民也不会计较这些
事,否则他不会邀请咱们。咱们不去,反倒失了风格。”

金波想了一下,说:“那就去吧!”

于是,这两个人在下午五点钟左右,一块相跟着去了北关的黄原师专。

晓霞早已在学校大门口笑吟吟地等待他们了三个人进了顾养民家。

养民兴奋地拉住他们的手摇了半天。他和保姆一块动手,早已经准备好了一桌饭菜。他
还把父亲的小酒柜打开,把所有的白酒、红酒、啤酒都拿了出来。

四个老同学围着桌子先后落座。亲切、兴奋,又有点百感交集。

几年前,他们还是少年。现在却都成了大人,而且每个人都已经有过一些生活的经历。
当年,他们还为一些事闹过孩子式的别扭。现在想起来,连这些别扭都值得人怀恋!中学时
代的生活啊,将永远鲜活地保持在每个人一生的记忆之中;即是我们进入垂暮之年,我们也
常常会把记忆的白帆,驶回到那些金色的年月里……“干杯!”

四个人把酒杯碰在了一起。

他们一边喝酒,一边热烈地交谈着。当然,话题一开始总要回首往事的。只不过,三个
男人都小心翼翼,谁也不提起郝红梅的名字……唉,你们呀!你们大概只知道可怜的红梅结
婚了,可是她怎样悲惨地生活着你们知道吗?你们难道都忘记了这个不幸的人吗?

不,也许他们谁都没有忘记这个人,只是这个场所不宜谈论她罢了。保姆开始上热菜。
顾养民有素养地把菜分别夹到每个人面前的小碟里。四个命运不尽相同的同学这顿饭吃得很
融洽。顾养民和田晓霞觉得,尽管孙少平和金波目前都没有工作,但在他们面前一点也不自
卑,而且言辞谈吐和对生活的见解,并不比他们低。尤其是孙少平,思想和眼界都很开阔,
有些观点使两个大学生都有点震惊。在少平和金波这方面看来,顾养民和田晓霞虽然进了大
学门,在他们面前也不自视骄傲,象对待真正的朋友那样诚恳和尊重。几杯酒下肚,四个人
的情绪高昂起来。晓霞提议一人唱一支歌。他们四个人曾经一块参加过中学的文艺宣传队,
这方面都是人才,便立刻响应晓霞的建议,开始再一次重温过去的快乐。晓霞带头先唱了电
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两支插曲。接着金波唱了他最动情的《在那遥远的地方》——直唱
得自己泪花子在眼里打转。少平和养民合唱了深沉的美国民歌《老人河》……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夜晚呀!

一直到晚上十一点,这个欢乐的聚会才结束。顾养民和田晓霞把少平和金波从学校里送
出来。他们在大门外挥手告别……

少平和有点醉意的金波相跟着,走在夜晚温暖而宁静的大街上,情绪仍然有些激动。

从北关走到麻雀山下的丁字路口,他们也要分手了——金波回东关的邮政所;少平要到
南关的柴油机厂去。分手时,金波醉意朦胧地对少平说:“顾养民和田晓霞是不是在
谈……”话还没说完,他见少平脸色有点不太对劲,立刻清醒过来,没有再说下去。他这才
想到,少平一直和晓霞关系很要好——他这句该死的话一定引得少平心里难过!

噢,年轻的朋友们,你们是不是还会重演一次过去那样的爱情之剧呢?


第四十章

小满前后,双水村周围的山野里,又渐渐呈现出了一派盎然生机。阳光暖洋洋地照耀大
地。东拉河两岸的缓坡上,鲜绿的草芽已经遮住了冬日里顽童们烧荒留下的大片斑痕。农村
实行以户为单位的生产责任制后,水利和灌溉设施破坏得很严重,因此东拉河水倒比往年旺
了许多:河道的某些狭窄处,水流居然起波打浪,发出隆隆的声响。在田家圪崂通往庙坪的
河滩里,泛滥的春水淹没了过去的列石,人们不得不搬来一些大块的石头,组成一列新的活
动“桥”。

所有的乔木、灌木和大部分野草,都有了叶片,就连对春天的爱抚不很敏感的枣树,也
开始生出了嫩芽;庙坪重新泛起了一片朦胧的绿意。豌豆已经缀满了粉红的小花。小麦在拔
节,有些向阳的山湾里,甚至都努出了小小的穗头。

这时候,农事也开始繁忙起来。大部分秋田作物都开始播种了。村周围的山野里,到处
都传来庄稼人“噢啊……”的吆牛声。光景好的人家,能买得起充足的化肥,这时节给小麦
追一次尿素那是再好不过了。

孙玉厚老汉在庄稼行里是一把好手。他在土地上的那种精通、缜密和自信心,不亚于工
厂里一个熟练的八级老工人。虽然他上了年纪,胳膊腿有点生硬,但营务庄稼仍然在双水村
是数一数二的。眼下,他把许多该种的都种上了,并且抽空在院子下面漫了几畦旱烟苗。正
月里少平回来时,给他买好了半年用的化肥,前几天刚下过那场小雨,他就给所有的麦田都
追了尿素。

但这时节的农活是做不完的。他仍然没明没黑在山里操劳。二小子不在家,大小子已经
分开家另过光景,他没有依靠,只能自己一个人挣命刨挖。即使活路再紧张,他也不想麻烦
少安。儿子已经买回来“机器”办砖厂,忙得门里门外乱窜,他怎忍心拉扯他呢?别说让少
安来帮他种庄稼了,就是儿子的那点地,也是他帮着给种上的!

孙玉厚老汉虽然忙碌和劳累,但心情倒也还不错,家里现在有吃有穿,没什么大熬煎。
两个儿子各奔各的前程,小女儿今年也要从高中毕业了。要说有什么不畅快,那就是大女儿
兰花的不幸——这是他永远不愈的心病。唉,有什么办法呢?老天爷总要给人弄一点不如
意!

正在这个忙忙乱的当口,孙玉厚的老母亲突然生病了。其实,老人家浑身一直都是病。
但这次看来得了急症——肚子疼。

这可把孙玉厚急坏了!

老母亲已经一天水米没沾牙,卷曲在炕头上不时发出呻吟。生命顽强的老人,今年整整
八十四岁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这是高龄老人最忌讳的两个岁数。

孙玉厚不敢再出山去了。他一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少安也不在家——他到原西和一个
建筑单位签合同去了;据秀莲说,得五六天才能回来。

晚饭后,他把玉亭叫了来。兄弟俩开始商量怎么办。

两兄弟决定立刻把老母亲用架子车拉到石圪节医院去。不料,老母亲坚决不去医院。

她呻吟着说:“你们把刘玉升叫来!”

兄弟俩听母亲说这话,一时面面相觑,倒不知该怎办。他们知道母亲叫刘玉升来是什么
意思。一年前,他们村的刘玉升在一夜之间由凡人变成了“神仙”,开始给周围村庄的庄稼
人“治病”,据说特别“灵验”。奇怪!这事什么时间倒传进了这个不出门的老人耳朵里?

孙玉亭嘴对着母亲的耳朵说:“妈,那是迷信!”他妈不管迷信不迷信,继续用微弱的
声音坚定地说:“你们把刘玉升叫来!我夜里梦见一只白狗,在我肚子上咬了一口,早上起
来就疼开了……”

怎么办?是不是去叫刘玉升来“捉拿”这只该死的“白狗”呢?

兄弟俩大眼瞪小眼。

孙玉厚无可奈何地说:“那就去叫刘玉升吧!”

“你也相信这神神鬼鬼?”玉亭瞪住眼问他哥。“也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孙
玉厚含含糊糊说。“我不能做这事。我歪好还算个共产党员哩!”玉亭在这方面的原则性是
不可动摇的。

孙玉厚叹了一口气说:“那你回去,让我去叫刘玉升,不要牵连你……”

本来,孙玉亭坚决反对去叫“神汉”刘玉升。但这是他母亲的要求,他无法用革命道理
说服这位糊涂的老人。玉亭只好怏怏不快地离开这个即将发生“是非”的地方,拖拉着两只
烂鞋赶紧回田家圪崂去了。

玉亭走后不久,孙玉厚老汉就起身去前村请刘玉升……关于刘玉升的情况,我们过去了
解甚微。我们只知道他是已改嫁到石圪节的王彩娥的亲戚;并且在王彩娥和孙玉亭的“麻糊
事件”和金富强占她在双水村的窑洞两次关键时刻,他及时去向亲戚通风报信。至于他和王
彩娥究竟是什么亲戚,连双水村的人也不太清楚。

这刘玉升小时候出天花时,落下一脸坑凹,人们也叫他“刘麻子”。他倒也不忌讳这个
绰号。

刘麻子身板干瘦,一风能吹倒,劳动行里实在不行。他老婆神经老早就不大对劲,疯疯
魔魔的,头发经常乱得象个喜鹊窝,胸前衣服上的垢痂积了有一铜钱厚。两口子生了六个儿
女,加上刘玉升劳动不行,光景日月在双水村也算得上最为烂包的一家。大集体时,分粮按
工分人口二八来开成,虽然要出点粮钱,但吃饭问题也和村里其他人家一样,没什么高低之
分,勉强能维持一家人的性命。

但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全村大部分人家光景都已好转,刘玉升的光景却不如集体时候
了!

反正总得要寻个生计。

一年前的某一天半夜里,邻居田海民和媳妇银花突然被隔壁传来的几声毛骨悚然的嚎叫
声惊醒了。他们分明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