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全传-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陳獨秀到上海後不久,北京的《新青年》編輯部發生分裂,最後大家決定《新青年》「還」給陳獨秀,移到上海編輯。於是,除了要求北京的原編著者繼續供稿外,陳獨秀在上海重組編輯部,與時俱進,又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中心,進而成為籌建共產黨的基地。維經斯基一行到上海後,首先會見陳獨秀,並由陳聯繫在上海新文化邉又袩嵝男麄魃鐣髁x新思潮的人進行座談。與此同時,其他工作也進展順利。1920年5月,即與陳獨秀接樱岵痪茫驮谏虾=⒘斯伯a國際枺鼇啎浱帲瑏K由維連斯基任臨時執行局書記。臨時執行局下設中國科、朝鮮科和日本科。中國科第一項任務就是︰「通過學生組織中以及在中國沿海工業地區的工人組織中成立共產主義基層組織,在中國進行黨的建設工作。」'40'
6月,維經斯基在給遠枺謭蟾嬷休^具體地講到在陳獨秀幫助下工作取得進展的情況︰「中國革命邉幼畋∪醯姆矫婢褪腔顒臃稚ⅰ榱藚f眨图懈鱾組織的活動,正在着手籌備召開華北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聯合代表會議。當地的一位享有很高聲望和有很大影響的教授(陳獨秀),現在寫信給各個城市的革命者,以確定會議的地點和時間。因此,這次會議可能在7月初舉行。我們不僅要參加會議籌備工作(制訂日程和決議),而且要參加會議。」'41'
這個報告反映出,當時俄方與陳獨秀之間在中國建黨思想上有一個重大的分歧︰俄方只求迅速建立起一個對中國現存政府不利的革命政黨,並明確認為可以容迹麩o政府主義者,而且在天津、廣州、南京等地聯繫的主要是無政府主義者,在北京、上海聯繫的人中也有無政府主義者。參加上述李大釗等人天津「商討」建立「社會主義同盟」的著名無政府主義者黃凌霜、梁冰弦等,在北京和廣州都有無政府主義的社團和刊物,與鮑立維關係密切。陳獨秀則要建立信仰無產階級專政的政黨。所以,由鮑立維支持的「社會主義同盟」在北京、上海、廣州產生時,陳、李洠в袇⒓印6鴧⒓舆@些同盟的也多是無政府主義者。
由於陳獨秀的抵制和不現實,維經斯基計劃在7月初就召開陳獨秀「寫給各個城市的革命者」派來的(社會主義者與無政府主義者)「聯合代表會議」,「把各革命團體聯合起來組成一個中心組織」的意圖,洠в袑崿F。這個計劃和意圖,顯然是俄方不瞭解中國情況和好大喜功的產物。
維經斯基顯然聽取了陳獨秀的意見,變通辦法,採取在上海座談會的基礎上成立共產黨發起組的方式。他向參加座談會的人指出︰
中國現在關於新思想的潮流,雖然澎湃,但是,第一,太眩s,有無政府主義、有工團主義,有社會主義,有基爾特社會主義,五花八門,洠в幸粋主流,使思想成為混亂局勢;第二,洠в薪M織,做文章,說空話的人多,實際行動一點都洠в小_@樣決不能推動中國革命。'42'
因勢利導提出了組織共產黨的問睿⒓吹玫蕉鄶等说耐狻R灿腥吮硎井愖h。張枺p只參加一次座談就退出了。戴季陶最初表示同意,但醞釀建立共產黨時,說不能同孫中山、國民黨斷絕關係,也聲明退出了。
7月4日,枺鼇啎浱幣R時執行局書記維連斯基由海參崴趕到北京,5日至7日,召集在華工作的俄國共產黨員第一次代表會議。維經斯基、鮑立維和斯托揚諾維奇等10餘人參加。會議就以下問睿粨Q了意見︰
1、我們工作的成果;2、即將舉行的中國共產主義組織代表大會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3、出版、報道工作;4、在日本的工作。'43'
會議認真討論了維經斯基來華的工作進展,提出了盡快促成建立共產黨的要求。7月,枺鼇啎浱幱衷谏虾U匍_了「遠枺鐣髁x者會議」。陳獨秀代表中國出席。會議再次強眨谥小⑷铡⒊葒鴶U大共產主義宣傳,迅速組建共產黨的任務。7月19日,維經斯基在上海召開「最積極的中國同志」會議,陳獨秀、李漢俊、沈玄彛У瘸鱿蠹覉詻Q主張建立中國共產黨。據8月17日維給俄共中央西伯利亞局枺矫褡逄幍男牛谶@次會上或會後,他與陳獨秀等四名中國革命者組成了上海革命局,以全面領導建黨、宣傳馬克思主義、組織工會等。'44'
但是,這封信還表明,他們還洠в蟹艞壴谔旖颉V州以及漢口、南京等地與無政府主義合作的方針,在這些城市也建立類似上海革命局這樣的領導機構。他們聯繫的都是無政府主義者,洠в袆e的選擇,這些努力是裕Фú豢赡艹晒Φ摹4送猓麄兊奈缚诤艽螅惇毿愕纫黄鹪谏虾:瓦@些城市中的學生和工人中活動,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和「工會中央局」,在這個基礎上「完成中國共產黨的正式建黨工作」。信中說︰「這一周,我們組織部(即上海革命局組織部——引者)要召開10個地方工會和行會各出兩名代表的代表會議,成立工會中央局。中央局將派一名代表參加我們的上海革命局。」對此,陳獨秀又進行了抵制。
陳獨秀長期住在上海,從這年2月到滬後就深入工人中間,與現有的由資本家代理人、政客、工頭、幫會控制的各種黃色工會打交道,深知在這樣的工會組織基礎上進行建黨工作是無論如何不行的。他說︰「像上海的工人團體就再結一萬個也都是不行的。新的工會一大半是下流政客在那裏出風頭,舊的公會公所一大半是店枺ゎ^在那裏包辦。」他主張覺悟的工人另外自己聯合起來,組織真的工人團體,'45'而這樣的工人團體(工會)在共產黨成立以前是不可能出現的。維經斯基計劃中的各地工會代表會議和工會中央局洠в袑崿F。
學生工作也是如此。維經斯基等和陳獨秀曾聯繫過當時在上海參加全國學聯成立會並被選為評議長的龔德柏(留日學生總會代表)、全國學聯會長狄侃、上海學聯會長程天放以及枺鼌谴髮W學生代表何世楨和全國學聯在滬代表及有關省市的代表。維經斯基信中承認︰這些學生及其團體大多受胡適等「在美國受過教育」的人的影響,主張「依靠民主美國來反對日本對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可以通過利用外國非侵略性資本(美國資本)發展中國民族經濟的方式來拯救國家。」'46'因此,對俄國十月革命和蘇維埃根本不感興趣。後來,龔德柏回憶與陳獨秀的接樱鼤r說︰
我在上海開會期內,我個人可說是絕無活動,以為將來地步。但他人對我則設法迹拢詾槠潼h。比如陳獨秀即其最著一人。陳氏這時住在上海,耄灰灾袊袑幾跃印K毴思s我談話。??我們兩人談話約兩點鐘,我對他很不高興。因為他總離不開欺騙。我那時已是二十九歲,常識很豐富,他的欺騙話,我完全清楚。談過後,我對他左右的人痛罵他欺騙。後來他也不再找我,我也就此脫離他的圈套。'47'
奠定中共基礎工作
8月,以《新青年》(第8卷第1號)復刊為標誌,中國共產黨的胚胎組織上海發起組,終於成立。成員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沈玄彛А⑸哿ψ印⑹┐娼y、俞秀松、陳公培、陳望道、趙世炎、李季、袁振英、周佛海、沈雁冰、李啟漢、劉伯垂、楊明齋等。除了大部分是上海的成員外,有些是維經斯基說的是陳獨秀寫信請來的外地同志。陳獨秀被推選為黨的書記,全面負責黨建工作。
上海發起組成立後,在共產國際上海革命局的指導下,互相幫助和共同努力,做了許多工作︰
首先,《新青年》復刊。陳獨秀發表了《談政治》一文,成了《新青年》變為黨的理論機關刊物後的第一篇政治宣言。文章堅定地表示擁護「無產階級專政」的列寧主義,還用階級分析方法、無產階級專政觀點,指名批評了胡適、張枺p、無政府黨人和上海資產階級。對於自己每一次重大的人生選擇,陳獨秀總能找到充足的理由。
《新青年》開闢了「俄羅斯研究」專欄,主要譯載當時各國報刊書籍中有關俄國革命的理論和蘇維埃政府狀況的資料,主要譯者多是上海發起組成員。發起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以「社會主義研究社」(又稱「新青年社」)名義,出版了一批馬列著作,第一批主要有︰
《共產黨宣言》,陳獨秀委託陳望道翻譯的我國第一個全譯本,陳獨秀和李漢俊校對;
由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封面
《階級鬥爭》,考茨基著,陳獨秀委託惲代英翻譯;
《社會主義史》,柯普卡著,陳獨秀委託李季翻譯;
《馬克思資本論入門》(原名《資本論入門》,馬爾西著,李漢俊譯。
第二、出版黨內機關報、制定宣言,正式宣佈中國共產黨成立。
1920年11月7日,即十月革命勝利三周年,上海發起組創刊了內部機關刊物《共產黨》月刊,第一次在中國樹起「共產黨」的大旗。
1920年8月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當時的創建者陳獨秀、維經斯基等都認為,這就是革命政黨,不過是還很不完善,思想上也比較混亂。如後來發現的發起組成員之一俞秀松1920年7月10日的日記寫道︰「經過前回我們所組織底社會共產黨以後,對於安那其主義和波爾雪維克主義,都覺得茫無頭緒,從前信安那其主義,的確是盲從的。」(安那其主義和波爾雪維克主義,即無政府主義和馬克思主義)'48'8月後,初步定下來時,叫「社會黨」。9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陳獨秀文章中,有這樣的文字︰
法律是強權底化身,若是洠в袕姍啵昭宰o法毀法,都是不懂法律歷史的見解。吾黨對於法律底態度,既不像法律家那樣迷信他,也不像無政府黨根本排斥他;我們希望法律隨着階級黨派的新陳代謝,漸次進步,終久有社會黨的立法,勞動者的國家出現的一日。'49'
陳獨秀用「吾黨」的名義表示政見,並且把「社會黨」與「勞動者國家」並列,說明當時已經公認這個發起組是一個政黨,並且名為「社會黨」。用當時參加者之一的俞秀松的日記所記為「社會共產黨」。後來陳獨秀寫信給北京的李大釗、張申府徵求意見,叫社會黨,還是叫共產黨。最後共同確定叫共產黨。1920年暑期,張申府還特意到上海與陳獨秀商討過建黨問睿#50'
據當時毛澤枺o在法國勤工儉學的蔡和森的信中說︰《共產黨》的創刊詞《短言》是陳獨秀所寫。在撰寫這個發刊詞前後,他還起草了第一個黨綱性伲摹吨袊伯a黨宣言》。這個宣言的中文稿已經遺失,在五十年代蘇共中央移交給中國的原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檔案中,有它的俄文件。'51'這個宣言是當時作為「臨時黨綱」使用的。其內容與上述陳獨秀撰寫的《共產黨》發刊詞完全一致,分共產主義者的理想、目的和階級鬥爭的最近狀態三個部分。闡明按照俄國的榜樣,由階級鬥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最後實現共產主義,建立一個洠в薪洕鷦兿鳌'有政治壓迫、洠в须A級的共產主義社會。
《共產黨》月刊和這個《宣言》廣泛發到各地共產主義者和旅歐勤工儉學的革命者手中,特別是《共產黨》,發行量最高時達五千份。
由於1920年5–8月中共黨成立的模糊性及黨名的混亂性(「社會共產黨」、「社會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