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6章

育儿百科-第6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观察血压、尿及浮肿情况,可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每周定期测量体重,如发现体重增加过快,说明出现了浮肿。体重在怀孕后期一般每周增加300克左右,如增加500克以上应马上前去就诊。如果医生事先知道血压稍高的话。也许会让家属查一查是否有蛋白尿。由于妊娠中毒症得到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现在基本上见不到从前那样的以全身抽搐、意识丧失为表现的子痫。 
妊娠中毒症需住院治疗,如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尿中蛋白质增加,一般医生多劝其入院。治疗不见好转时,在36周以后可考虑人工催产,但在此之前则难以判断。如果已发生胎盘剥离,则不能继续妊娠。 
胎盘剥离时,常出现纤维蛋白原降低,不容易止血,导致手术难以进行。由于更需要新鲜血,所以一旦诊断了妊娠中毒症,应准备好血源。 
正常位置的胎盘剥离与前置胎盘时的不同,它先出现剧烈疼痛,后出现出血,也有不向外流血的情况。因出血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腹肌紧张。近来,在自家中出现这种情况者基本上见不到了。 
13。妊娠期传染病 
怀孕初期患风疹时,可引起婴儿眼、耳及心脏等方面的畸形,所以孕妇们都害怕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但并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引起畸形,且危险期大多在18周之前。这一时期是胎儿器官形成阶段,此时病毒侵入将引起畸形。 
大多数人在小儿时期患过麻疹,而产生了免疫力。一般认为在l岁3个月以后接种麻疹活疫苗者,成年时仍具有免疫力。在此之前接种者,为了以防万一,最好在怀孕前检查一下血液中是否存在麻疹抗体。有时,兄弟姐妹都患过麻疹,而自己未得。这可能是在生后4~5个月时,家中其他孩子患了麻疹,自己也患上了轻微的麻疹。从母体中获得的抗体在体内的量比较适中,引起了无症状的轻微感染,但产生了免疫力。因为没有症状,所以母亲和孩子都认为自己未曾患过麻疹。这样的人在怀孕初期,即使与麻疹患儿接触,也不会被传染上。对麻疹无免疫力的孕妇,如果在怀孕初期患上麻疹,病毒可使胎儿产生严重畸形,多数可导致流产。 
据报道怀孕20周以内患水痘者,2%的婴儿可产生畸形。没得过水痘的孕妇在接触水痘患儿后,应马上注射丙种球蛋白。分娩前后孕妇患水痘者,也可使出生婴儿患上严重的水痘。 
流感或感冒流行后未报道有大量畸形儿出现,所以可能关系不大。感冒流行时处于妊娠初期的孕妇曾多次咨询这类问题,但这些孕妇所生婴儿均未出现畸形。 
患腮腺炎的孕妇出现流产的报道并不是没有,但多数人认为腮腺炎不会引起胎儿畸形。 
孕妇在做血液化验时,有时可查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sAg),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抗原携带者。此时应检查肝功能,以确定有无肝炎。如有肝炎,也许有的医生主张中止妊娠,也有的医生认为应根据肝炎的不同程度来确定能否继续妊娠。肝炎尽管不会引起胎儿畸形,但能将肝炎病毒传给婴儿。虽然孕妇肝功能正常,如已明确血中HBe抗原阳性,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防止所生婴儿成为肝炎病毒抗原的携带者。 
梅毒螺旋体尽管不是病毒,在妊娠期也可侵入胎儿体内。确诊妊娠时血液检查梅毒反应阴性,也不能保证以后不再感染。绝大多数感染与性接触有关,如丈夫行为不端,妻子妊娠期可能受感染。一般无自觉症状,感染2。3周后血清反应呈阳性。阳性者应马上治疗。治疗可预防先天性梅毒的发生。应记住梅毒检查中,血清反应存在“生物学性假阳性”,否则将引起家庭矛盾。可用TPHA(螺旋体红细胞凝集法)或FTA(荧光抗体法)确认。 
正常情况下,淋病时生殖器出现化脓表现,但也有无症状者。孕妇应在妊娠初期及临分娩前进行细菌培养,阳性孕妇应及时治疗,出生婴儿应用抗生素点眼以防止失明。产道如有疱疹,可行剖腹产,以预防感染。丈夫应行为端正。 
14。有病妇女的妊娠 
过去医生不赞成患病者怀孕,是因为当时没有内科医生和产科医生的协作组共同工作至婴儿出生。现在多数孕妇在综合医院生产,医生协作组易于组成,所以患病的妇女生产的情况增多起来。 
事先就知道自己有病的人,结婚前应先进行详细检查,以了解所患疾病的情况,怀了孕再检查就有些晚了。 
慢性肾炎患者怀孕后检查时,如出现血压升高,则难以确定此高血压是发生在怀孕之前,还是与妊娠有关,这给预后的判断增加了困难。 
小儿时期患了肾炎,此后尿中出现少量蛋白,血压不高,怀孕后血压也不升高,可能与正常人一样完成妊娠过程。当然应监测肾脏功能,确认肾脏生理功能正常。怀孕早期开始血压升高者,易发生流产或胎盘剥脱等,所以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妊娠后期应让她住院观察。以前有宁可失去母亲,也想要孩子的人,但也可能母子谁也保不住。 
肾脏病恶化,正做透析治疗的病人应劝其不要怀孕。肾移植成功者,顺利分娩者也不少。但由于应用免疫抑制剂,导致胎儿畸形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为安全起见,此时不宜妊娠。 
患糖尿病的妇女如想生育,必须在血糖正常状态下怀孕。无论是应用单纯饮食疗法者,还是从小开始注射胰岛素控制者,都必须准确检测血糖浓度,并得到医生的确认。有时可根据情况住院治疗使血糖维持正常。在这种状态下怀孕后,也要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坚持在家里天天注射胰岛素,验尿,监测血糖,准确称量体重。如能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杏眼底,20周以后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状况,则可能生出正常的婴儿。由于过去没有现代糖尿病的管理技术,所以认为糖尿病的患者不宜妊娠。 
孕妇如出现妊娠中毒症或羊水过多,多有胎盘异常。如血糖控制不严时,为适应孕妇体内高血糖的环境,胎儿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变成巨大儿。肩部过大,出现难产。28周后最好住院,36周后只要婴儿能在体外正常生长,即应行剖腹产手术让其早些出世。母亲低血糖时,出生婴儿也可能发生低血糖。 
怀孕前没有糖尿病,而怀孕后也有可能血糖升高。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如发现血糖升高,应按妊娠糖尿病处理,马上用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如效果不佳可应用胰岛素。大多数在分娩的同时可自愈。 
糖尿病的病史已经很长,尿中出现蛋白或有视网膜异常者,怀孕分娩难度较大。 
一说起心脏病,过去多指风湿所致的心脏瓣膜病,现已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先天性心脏病现在多能生存到妊娠的年龄。由于心脏外科的发展,相当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也能治愈。心脏病手术后在妊娠前(更确切地说已决定结婚的时候),应前去为她做手术的医生那里就诊。心脏功能不健全时,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所生婴儿易成为高危儿。能否承受妊娠和分娩,应由心脏病专科医生来决定。 
曾被建议手术,而因某种原因未手术者,在想要孩子怀孕前则必须手术。心脏病的专家也应从现在的单纯治疗小儿的角度向治疗母子方面扩展。 
怀孕后血液循环的状态很快发生变化,所以,如不在怀孕前检查,则很难正常评估心脏状态。有心脏病的人要想生育,应尽早结婚。年龄越小,耐受力越强。即使这样在怀孕的后期,也必须住院。在家时,也应使体重增加减到最低限度,出现呼吸困难时必须马上住院。 
尿中查到细菌,但无自觉症状者称无症状性细菌尿。这类病人应在怀孕后马
上治疗呢?还是到出现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或膀胱炎)时治疗呢?在医学界意见尚不统一。这是因为未治疗者也有不少孕妇可不进展为肾盂肾炎,并顺利分娩。既往已知有细菌尿者,为防止复发,最好在怀孕前先给予治疗。以前未患过尿路感染的人,在怀孕16周以后,发生膀胱炎者并不罕见。疾病本身并不对胎儿产生任何影响,但必须注意所使用的药物产生的影响。 
妊娠过程中患结核病时也要应用异烟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来治疗。禁用链霉素和吡嗪酰胺。 
患哮喘时不应该对生孩子失去信心。妊娠时许多哮喘发作减少,症状减轻。但并非总是如此,所以应同时求助于内科医生和产科医生。不要使用口服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采用吸人疗法。 
夫妇一方患有癫痫也不应该成为避孕的理由。这类夫妇所生婴儿患癫痫的机率为30对中有1个孩子。因怀孕而使癫痫恶化者约占1/4左右。抗癫痫药引起畸形的可能性与药物的种类有关。由于不清楚是与癫痫的遗传基因相关,还是与药物有关,所以统计数字各不相同。妊娠时药物在血中浓度降低,所以应每个月做1次血液药物浓度监测,血药浓度降低时,应增加用药量,不应因怀孕而停用药物。妊娠时癫痫容易发作的原因似与药量减少有关,婴儿出生后应恢复原来的用量。丙戊酸钠以外的抗癫痫药物或多或少可出现在母乳中,如果婴儿产生异常现象(嗜睡),可适当减少药物用量。 
由于检测甲状腺功能技术的发展,使得药物用量得到很好地控制,目前患巴塞多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孕妇在坚持用药的过程中可顺利分娩。甲状腺刺激物(抗体)即使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在妊娠中期以前,胎儿的甲状腺对其也不发生反应;中期以后,有时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但如果母亲的用药量适合,对胎儿也起作用。出生数日后,婴儿可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此时可用药物治疗。产后母亲所服用的药物可出蚬在母乳中,但常用量对婴儿无影响。 
苯丙酮酸尿症患者,应在婴儿期就开始应用饮食疗法,并要坚持10年以上。现已知恢复正常饮食的妇女怀孕后,可对胎儿的脑或心脏产生影响,引起畸形。知道怀孕了,才改用低苯丙氨酸的饮食为时晚矣,应在结婚后就马上进行食疗。因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苯丙酮酸,所以孩子出生以后不应采用母乳喂养(见639苯丙酮尿症)。 
产科中的高血压是指收缩压(俗称高压)在140毫米汞柱(18千帕)以上,舒张压(低压)907毫米汞柱(12千帕)以上时的情况。部分人怀孕前血压不高,但在怀孕后出现血压升高,多发生在妊娠24周左右。妊娠高血压者如果尿中没有出现蛋白质,不恶心,可在家中治疗。血压很高,但可用降压药使其恢复正常者,同样也可在家中治疗。治疗中最重要的是安静休息。大部分的产科医生都将采用减少食物中的热卡、限制盐的摄人等措施。安静休息,改变饮食后血压恢复正常者,可不服用降压药。使用降压药后血压仍高,尿中时常出现蛋白时,为预防胎盘剥脱、早产或胎儿发育迟缓,应住院治疗。 
近来由于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使得胎盘血流的检查成为可能,在妊娠20周左右可预测可能要发生的妊娠高血压。另外,应用同一装置,结合高血压、蛋白尿,可预测子痫的发生,同时可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剖腹产手术以挽救母子。 
妊娠高血压一般在分娩后10天左右可恢复正常。血压轻度升高,高压在160毫米汞柱(21。3千帕)以下,低压在110毫米汞柱(14。7千帕)以下,一般对分娩影响不大,部分医生不主张使用降压药物。 
抑郁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