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38章

育儿百科-第38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父亲放暑假后常常想带婴儿去海水浴场,对3个月的婴儿来讲还稍微早了一些。不仅从家到海边的路上酷热难耐,即便到了海边,婴儿下水也成问题。而且婴儿晒到太阳很容易引起皮炎。现在的海水浴场非常混乱,就是有阳伞遮挡也不能保证没事。旅馆也因拥挤不欢迎带着婴儿的夫妻。尽管从电视里看到许多游乐场所非常热闹,但对这个月龄的婴儿来说还是不要有这种奢望。 
在7月中旬,如果婴儿每天半夜到清晨出现高热,那就是得了暑热症(见177暑热症)。只要采取降温措施,是会很快恢复过来的,不会因暑热症而死亡。 
冬季不要错过锻炼的机会,应选择稍暖和的天气带婴儿到外面进行日光浴。出去时要注意保护好婴儿的手脚以防冻伤。袜子口过紧也不利于脚部的血液流通,容易引起冻伤。婴儿一旦冻伤,不仅精神欠佳,夜间还会哭闹(见204冻伤)。 
被窝里如果不够暖和,最好用电脚炉,这样即使房间里不是很暖和也没关系。使用电褥子有些过热,最好不用。不要整夜点着煤气炉或煤油炉睡觉,室温加热到大人醒着时不感到冷的程度即可。 
冬天也应隔天给婴儿洗1次澡。有冻伤的婴儿最好每天人浴,这对治疗冻伤是有好处的。 
兄弟姐妹参阅“134兄弟姐妹”。 
异常情况 
155。“消化不良” 
在3~5个月期间,婴儿的“消化不良”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个期间的婴儿没有吃什么不易消化的食物,大部分婴儿只是吃母乳、牛奶和果汁。
开始练习用勺的婴儿,也只是吃一些菜汤、清汤和面条汤之类的东西,而这些都是易消化的营养食品。这里所说的“消化不良”,几乎都是指婴儿出现“稀便”的情况。大便里带有颗粒状物,并混有黏液,大便由黄色变成绿色,由有形便变成水样便,次数增多。这时如果去看医生,常常会被诊断为“消化不良”。可是,仅仅以便的形态判断婴儿的消化是不准确的。我们是在养育婴儿,所以最重要的要看婴儿的状态。婴儿的情绪与平时完全一样,爱吃奶,不发热,体重增长正常(每天平均增长20克),这就说明“稀便”对婴儿是无关紧要的。实际上,婴儿常常在没有任何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出现“稀便”。母乳分泌量突然增多,或牛奶过量,或果汁种类改变等都经常会导致大便的次数增多、水分增加。如果考虑到这些原因,并能排除这些原因,婴儿就能很快恢复正常。 
“稀便”最麻烦的是,在不知不觉中痢疾杆菌或病原性大肠杆菌进入婴儿喝的牛奶中,进而侵入体内引起的肠炎而出现“稀便”。如果是这种情况,婴儿会有异常的表现,如发热、不如以前爱吃奶、吐奶、笑容消失、体重骤减等症状。但是只要在配制牛奶和果汁过程中严格消毒,就不会染上痢疾杆菌或病原性大肠杆菌。而母乳喂养的婴儿还没有吃果汁时,可以说绝对不会发生细菌引起的腹泻。只要母亲对自己调配的牛奶和果汁有信心,即使是“消化不良”也大可不必担心。 
夏季,如果母亲自己在2~3天前开始腹泻,在喂奶前必须将手彻底洗净,否则易使病菌侵入婴儿体内。不过,细菌引起的腹泻用抗生素可以治愈,因而腹泻不会延续很长时间。 
延续较长时问的“稀便”大都是因母亲过分小心所致。开始出现无原因的“稀便”时,母亲非常惊慌,将至今为止的母乳与牛奶混合喂养改成只喂母乳(不仅母亲,医生也这样要求),想等婴儿大便正常后再给加牛奶。可是“稀便”一直不见好转,不得不只用母乳坚持。这样一来,“稀便”往往要持续1周以上。如果有“稀便”的婴儿状态很好,可以逐渐增加牛奶量,慢慢恢复原来的喂养方法,这样大便不久就会恢复正常。一般来讲母亲是不容易下这个决心的。吃代乳食品的婴儿出现“稀便”时也是一样,停掉代乳食品而只喂牛奶,“稀便”不会立即改变,只有在恢复代乳食品以后才能逐渐恢复。如果婴儿无异常,较轻的腹泻不改变原来的喂养方法也同样能治愈。当出现腹泻的婴儿精神很好,只是因饥饿才哭闹,这时如果母亲只喂母乳或只喂稀牛奶,腹泻就会持续下去,通常把这种腹泻叫做“饥饿性腹泻”。在11月末到第2年1月这个期间,8~9个月至1岁零3~4个月的婴儿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腹泻。但即使邻居的孩子得了这样的腹泻,也不会传染给3~4个月的婴儿。 
不喝牛奶参阅“138厌食牛奶”。 
便秘参阅“14l腹泻与便秘”。 
156。感冒 
医院小儿科最常见的3~4个月婴儿患的疾病是感冒。感冒是由各种不同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总称,但实际上,确定感冒到底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并不是很容易的。 
感冒是传染性的疾病。周围如有人患了感冒,过一二天后婴儿也出现了感冒
的症状,就可以诊断为感冒。因为这个阶段,婴儿是不会得其他疾病的。一般情况是,母亲开始出现打喷嚏、鼻子不通气、稍有发热、头痛等症状,当母亲自己感觉到得了感冒时,婴儿已经被传染上了。当然,父亲从工作的地方带回感冒传给婴儿的情况也非常多见。也有初次去商店购物回来后第2天就出现感冒症状的婴儿。 
这个月的婴儿由于体内还有从母体中获得的免疫力,即使感冒也不会发高热,一般只有37。5℃。症状多为鼻塞、厌乳、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但并不很痛苦。有的婴儿还会出现眼圈发红,流口水,食欲减弱。多数婴儿二三天后症状就会消失。大概到了第3天时,透明的水状鼻涕就变成黄色或绿色的浓鼻涕。三四天后,不爱喝奶的婴儿就会恢复正常。有时,感冒还会伴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等。 
以前,早产儿及营养不良的婴儿有时会因感冒引起肺炎,但现在可以说已经没有这种情况了。婴儿感冒时虽有些发烧,但只要精神好,情绪也好,就不必担心是肺炎。抗生素及各种注射药物对引起感冒的病毒是无效的,但医生往往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他们认为抗生素能消灭病毒以外的肺炎双球菌和链球菌,从而预防由这些菌引起的肺炎。 
在婴儿有明显的感冒症状期间,应控制人浴。如婴儿吃奶困难,可减少半勺或l勺的奶粉,但果汁可继续按量喂。 
平时痰多的婴儿经常在早上起床前咳嗽。这样的婴儿即使感冒已经好了,但咳嗽也会持续下去。如果认为这是感冒没好,仍把婴儿当作病人,婴儿就会被迫在家里多关上10天或半个月。 
以前就有痰鸣的婴儿,只要不流鼻涕,吃奶正常,不再发热,就可恢复和以前一样的生活。总是给婴儿穿得过多,不经常洗澡,反而会减弱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157。积痰 
来小儿科看病的婴儿中,大约有1/4是胸部有痰鸣音的婴儿。有的婴儿从出生半个月就开始有这个毛病。出生1个月内的婴儿由于太小,医生不能让他们来医院进行治疗。可3~4个月的婴儿如果有痰鸣音,医生也许就会说:“这是小儿哮喘,请来医院注射改善体质的药”。可是,目前为止还从没听说这些改善体质的药有效,倒是有些婴儿自从开始注射后,夜里经常因惊吓而哭闹。 
1个月左右时,婴儿的主要症状是胸部有呼噜呼噜的痰声,而到3个月后,婴儿的吃奶量有所增加,夜里咳嗽时就容易将喝下的牛奶吐出来,使母亲非常恐慌。如果被诊断为“小儿哮喘”或“哮喘性支气管炎”,对母亲将是非常大的打击。为了治好婴儿的病,母亲会不惜一切代价,一听医生说要打增强体质的药,就不顾婴儿哭闹和惊吓,到医院接受注射治疗。 
容易积痰确实与体质有关,但是否有必要为此改善整个体质却值得讨论。易出汗同样也是体质问题,但对出汗是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的,因为出汗本身对生活没有妨碍。对积痰也可同样考虑。婴儿虽然胸部有痰声,早晨晚上咳嗽小止,
但如果婴儿玩得好,爱吃奶,体重也相应增加,即使有积痰也不妨碍婴儿的正常生活。咳嗽时,有时会将喝下的牛奶吐出,这也不必担心,如果婴儿想吃,可以再喂一些。为防止吐奶,晚上最后一顿奶可适当减量。积痰的婴儿长大后并不一定都会成为“哮喘”病人。几乎所有积痰的婴儿在成年之前症状都会减轻,渐渐地忘记积痰的经历。只有极少数疏于锻炼的婴儿长大后才成为“哮喘”病人。 
不应把易积痰的婴儿当作病人对待。如果婴儿精神好,不发热,常露笑脸,爱吃奶,就是个健康的婴儿。不要给婴儿穿得过多,尽量带婴儿到室外活动。幸运的是,积痰的婴儿肠道功能很好,极少发生腹泻,喂代乳食品也不那么困难。从这一点上说是比较省心的婴儿。 
积痰的婴儿洗澡必须小心,因为洗澡可促进血液的循环,使支气管分泌旺盛,痰增多。当察觉婴儿洗澡后痰比前1天增多时,最好停止给婴儿洗澡。可是,又不能因为婴儿积痰的状态一直不好就长时间不给婴儿洗澡。这种时候,可试着简单洗一洗,如果积痰没有改变,就可以每隔1天给婴儿洗1次澡。母亲应了解入浴对积痰婴儿的影响,从经验上把握什么时候入浴对婴儿最适宜。 
如果不是大风天气或气温急剧下降,应尽量多带婴儿去室外接触新鲜的空气,以锻炼婴儿的肌肤和气管。可是,如果父母在家抽烟,就会使得婴儿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成为做无用功。此外,还应经常用吸尘器除掉灰尘,保持房间空气洁净。寒冷的夜里,有人将屋里充满热蒸气,这种做法是不提倡的。不必特意做什么特殊的事情,应把婴儿的锻炼作为重点。 
158。高热 
3个月左右的婴儿很少出现高热。如果在38℃以上,一般就不属于小儿科范围的疾病了,如中耳炎。至今为止夜里睡觉从不哭闹的婴儿突然在某1天夜里开始哭闹不止,睡不好觉时,首先应想到中耳炎的可能性。次日清晨如看到某一侧的耳孔湿润,就可断定是鼓膜破了(婴儿的鼓膜即使破了也会很快愈合,不必担心)。然而,由于耳内流出的透明液体很快变干,母亲往往察觉不到婴儿耳朵的变化,从一开始就流出黄绿色脓汁的情况极少见(见595中耳炎)。 
中耳炎以外最常见的病是颌下淋巴结化脓。得了这种病时,婴儿的右侧或左侧颌下肿得很硬,头部不能转动,用手摸时非常痛,一般体温在38℃左右。如果这时尽快使用抗生素,不用切除就可治愈。但多半由于肿块很快化脓,不得不进行手术。这种病外科很容易治疗,不必担心。 
肛门周围长出的“疖子”变硬发红时婴儿也会发热。当看到婴儿大便时痛得直哭,就可断定是这种情况,这时体温一般在38℃左右。对母亲来说,婴儿一发热就掀开尿布查看肛门似乎有点牵强。 
关于幼儿急疹在后面有详细论述(见226幼儿急疹)。此病一般7个月以后的婴儿多发,也有3~4个月婴儿发病的。但这个月龄的婴儿发病时,发热不会超过3天,有的1天就退热,而疹子通常是在退热以后才向全身蔓延。这种疹子很像麻疹,在炎热季节,很容易把疹子当作痱子。不过,即使是疹子也能自愈,所以把他看作痱子也无妨。 
病毒性脑膜炎引起发热的情况不能说绝对没有,可以从意识不清、痉挛等症状进行判断(与细菌性脑膜炎不同,不会致死)。 
炎热的夏季(7月中旬至8月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