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154章

育儿百科-第154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33。非典型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 
被诊断为非典型性肺炎的,一般都有这样的病情经过:上学的孩子突然发热、咳嗽、咽喉痛。带着看医生时,会被诊断为“扁桃体炎”或“感冒”,而开了些药。但用药后,热退了,咳嗽却未停止。过了1周,因持续咳嗽,就拍了X线片。通过X线检查,发现肺内(主要是下部)存在阴影。这时才被医生认为可能是肺炎。其中,也有的医生会说可能是结核。这时也许很少有母亲会很冷静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接种了BCG,不会感染结核。认为是不典型性肺炎的医生会取血检测白细胞(数量增加不太多是其特征),进行冷凝集反应的检查。这种检查多是在2周后才能知道结果,因此知道冷凝集反应阳性后,才被诊断为支原体性肺炎。 
因为是不常听到的病名,所以母亲会感到十分不安。支原体是细菌中最小的种类,其中的肺炎支原体可引起肺炎。与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不同,症状轻,全部可治愈。症状轻的只出现咽喉炎的症状。也有不出现症状的。被诊断为支原体性肺炎时,如果再做1次X线检查,就会发现阴影已极度减少,或已经看不见了。 
这种病具有传染性。潜伏期家庭内感染的多在3周左右。日本每隔4年或6年,在秋季流行,5~9岁的儿童最易患此病。婴儿也可发病。因为免疫力持续时间不长,故可再次发病。除咳嗽外,还可引起头痛、中耳炎,也可出现血痰。支原体侵人人体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发病,只有10%~30%发病。血沉加快是特征之一。在患者血中可发现使红细胞发生冷凝集的物质,但只有在发病后2周时有半数出现阳性。用棉签涂抹患者咽部后,可培养出支原体,但这需要特殊的设备,且需要2~3周才知道结果。从血中检测细菌的DNA,可以早期发现。即使不治疗也会好转,但为尽早治愈,可使用抗生素。 
634。肥胖症 
肥胖可以说是生活富裕带来的公害。人们每天都可以吃得很饱,这在过去是做不到的。由于经济高速发展,如果想吃的话,就可以吃得很饱。其结果就出现了许多肥胖儿。 
什么样算正常?什么样算肥胖?这还没有一个十分清楚的界线。因肥胖儿逐渐增多,每年的平均体重也逐渐增加。这无疑是因为儿童的体重增加,而运动功能下降,而导致的儿童全体肥胖化。因此,肥胖与其说是医学问题,不如说是文化问题。把禁欲当作美德的时代已过去了。 
如果不治疗,有80%的肥胖儿会发展成为肥胖的成人。成人肥胖者,多到中年后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因此,对肥胖儿必须治疗。定义肥胖儿很难,一般认为比同年龄平均体重多30%以上的可称为中等肥胖,高出20%以上的称轻度肥胖。 
最近,关于肥胖症的一种悲观论调开始流行。即未满1岁便成为肥胖儿的孩子,学生时代是肥胖症,到了成人阶段也会是肥胖的人。这种说法认为,所谓肥胖是皮下的脂肪细胞增大,数量增多,未满1岁的婴儿营养过盛时,脂肪细胞的数量会增加,而且一生也不会改变。即使想通过限制营养来减肥,也是很不容易成功的。信奉这个悲观学说的人并不少。 
不过,目前反对这种悲观学说的意见也非常多。虽然脂肪细胞很多,但脂肪细胞不含脂肪时,显微镜无法发现,因此,也不能说瘦孩子脂肪细胞少。还有,悲观论者从身体的一部分的皮下脂肪细胞来计算全身的细胞数,但由于身体部位的不同,脂肪细胞的数量也不同,因此也不能说肥胖者脂肪细胞就多。此外,无论是在动物实验还是在居民调查中,都没有证明未满1岁肥胖的婴儿就一生都肥胖。实际上也有报告说,在10岁的肥胖儿中,有一半是从5岁以后开始胖的。 
听到悲观学说的母亲,看到自己未满1岁就胖胖大大的孩子,也许会很担心他将来成为肥胖症的患者,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希望她们能改变这种想法。 
致使婴儿肥胖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是多食动机;其二是吃得过多;其三是运动量小。 
如果是有多食动机的,应立即纠正。自己带钥匙的孩子,母亲会告诉喜欢吃什么就吃而给他钱买,回家后又因没有人来陪伴他而感到十分孤独时,就吃各种各样的零食。因此,学龄儿童的保育工作,最重要的是使其生活规律。 
因家周围的道路十分危险,而把孩子关在家里,用电视来哄孩子;母亲做家务时,孩子受到商业广告的刺激,始终处于一种不吃东西便安静不下来的状态。这时,就需要母亲改变生活方式,带孩子到外面去玩一玩。 
所谓肥胖,是摄入量超过需要量,多余的能量就转化成脂肪而贮存起来。因此,减肥无疑就是要努力减少营养的摄人。 
许多肥胖儿的父母也肥胖,但并不能说全部是遗传引起的。因为孩子和父母的饮食是一样的,也有吃得过多的。孩子和父母都肥胖时,如果不改变家庭的饮食结构是不能变瘦的。 
肥胖的人食欲旺盛。限制饮食后饥饿感十分强,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如果是婴儿,会哭叫着要食物,而学龄儿童就会自己到冰箱内取食物吃。对于这样的孩子不给食物是不行的。这时,母亲就只好记住热量高的和热量低的食物,多给孩子些热量低的食品,来应付孩子的饥饿感。 
电视商业广告中出现的面向孩子的食品,都是使孩子发胖的食品。如果汁、巧克力、甜点心、拉面、速食面类等。零食可给孩子水果吃(但不能给香蕉),尽可能减少米饭和面包。一般对每天需1700千卡左右热量的7~8岁儿童,给1200千卡左右的热量就可以了。 
副食也要尽量避免给含脂肪和糖类的食品,以吃含蛋白质的食品为主。在吃饭前,给孩子吃些苹果、蔬菜等,以使孩子产生饱的感觉。 
运动不足无疑会导致能量不能充分消耗,而多余的部分就会变成脂肪贮存起来。但因为肥胖,不能和别的孩子一起运动,或竞走也总是输,而感到不好意思就不参加体育运动,这样便会产生恶性循环。 
想减少脂肪而让肥胖儿多运动,也不会成功。因为剧烈运动后,孩子空腹感更强烈,反而吃得更多了。但是,尽管如此,虽不能减肥,但为了使孩子感受到运动的乐趣,也必须多给肥胖儿提供各种各样的运动机会。鼓励有自卑感的肥胖儿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肥胖的治疗,如不是循序渐进地进行,是不会成功的。绝食或做从空肠到回肠减短手术等激进的做法,一定会失败。 
让孩子入院用严格的饮食疗法治疗,确实可暂时减轻体重,但回家后就又会恢复到原来状态。医生和护士禁止做的事情,母亲一个人控制不了,而且在家里不同医院,孩子可以自由地吃东西。 
肥胖儿多数个子也高,而且男孩子因生殖器被周围脂肪埋没而看起来很小。经常被疑为患脑垂体病,而被建议住院治疗。几乎所有的肥胖儿都笼统地称为单纯性肥胖,做各种检查,其结果也是没有意义的。 
肥胖的男孩被诊断为肾上腺肿瘤而进行手术的,但未发现肿瘤,却有因手术而死亡的。如果没有确切的证据,肥胖儿还是不要进行手术。 
实际上,肥胖的小学生,减少饮食是很难的。有的人认为,经过一定的努力,却怎么也收不到效果,就不要拘泥于“治疗”了。特别是父母也肥胖时,让孩子看到肥胖人的人生也是快乐的,这比每天为饮食而与孩子争吵更明智。 
孩子将上中学时,就会注意要摆脱肥胖的现状,这时父母要协助他们减少饮食。尤其是女孩子,更是如此。 
635。百日咳 
由于预防接种,百日咳已很少见了。因此未听过百日咳患儿咳嗽的医生的人数增加了。以前,当听到在候诊室的婴儿有异常咳嗽时,小儿科医生便会马上把他隔离开,如果不这样,万一是百日咳患者时,候诊室会变成流行中心的。 
百日咳逐渐减少了,但因害怕疫苗的不良反应而延迟接种的多了起来,因此,一旦流行百日咳,6个月内的婴儿就成了受害者。而百日咳如发在3个月以下的婴儿身上,症状会很严重。由于连续地咳嗽,持续地吐气,好像把肺内的空气吐尽了一样,这时突然发出鸡鸣样的声音,吸一口气。而6个月以下的孩子是做不到的。持续咳嗽,呼吸受阻,患儿脸色从红色变成紫色而窒息,经成人做人工呼吸才能使其缓解。 
未接种疫苗而被传染上百日咳的婴儿,多是有兄弟姐妹的家庭,或原本不很重的病,却在病人集中的候诊室长时间地候诊时而被传染上的。总之,未接种疫苗的孩子,一定不要靠近咳嗽的孩子。 
接种疫苗的孩子也并不是就绝对不患百日咳,但这时患的百日咳症状轻,也没有痉挛性咳嗽,却仍具有传染性。 
由于接种百日咳疫苗的人减少,现在用的疫苗,是从以前患儿身上分离出来的,免疫力弱,因此由国外传入的传染性较强的百日咳,是会引起百日咳流行的。 
百日咳从感染到出现咳嗽,一般需要7~10天左右。开始咳嗽时,与感冒的咳嗽很难区别,但1周后逐渐加剧,接着出现痉挛性咳嗽。 
痉挛性咳嗽时,婴儿的脸憋得通红,咳时会出现呕吐、流泪、流涎等。大一点儿的孩子,知道要呕吐而向洗手间跑。有的经常流鼻血。这种发作,有的每天几次,甚者可达20次以上。特别是多在夜里发生,患儿无法入睡。因为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孩子会出现消瘦。女孩子要比男孩子症状严重。痉挛性咳嗽可持续3~4周。 
百日咳易传染的时间是在患病初期,而尚未出现痉挛性咳嗽时、发病4周后,即使做细菌培养,也有半数左右查不到细菌。但检测血液时,淋巴细胞异常增多。 
抗生素不仅对百日咳的治疗非常有效,在家里人发生百日咳时,对尚未接种百日咳疫苗的孩子使用,也可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为使孩子能呼吸到新鲜空气,不要使孩子的屋子过于密闭。为不传染给其他的孩子,要尽量让患儿在自己家的屋外玩。为补充营养,可让孩子少吃多餐。 
如果未接种疫苗的3个月以内的婴儿患上百日咳,必须住院治疗。 
636。先天性巨结肠症 
人的肠管为了将其内容物运送到出口处,总是要不停地舒张、收缩蠕动。这种蠕动的指令是由大脑发出的,但其末端部分蠕动的控制部位,则存在于肠黏膜下的神经节。如果直肠的神经节先天性缺如的话,那么直肠部分就会像铅管一样,不能蠕动。这样,粪便就会停留在直肠以上部位的结肠,结果使结肠像气球一样扩张起来。以前因只见到结肠扩张的现象故而命名为巨结肠症。但是病变的部位却不在结肠而在直肠。为了做出诊断,可取部分直肠黏膜,做病理标本检查,以确定神经节的有无。由于神经节缺损部位的长短不同,症状的轻重也不同。严重时在出生后立即出现症状,胎便排不出来,不想喝奶,吐黄色的胆汁,腹胀,呼吸困难;表现为肠梗阻的症状。这时无法做出巨结肠症的诊断。只有在急诊手术的情况下开腹才能做出诊惭。医生将结肠缝在腹壁上,制成人工肛门。 
不是很严重的病例,常把其作为有严重便秘的患儿而进行持续灌肠。这样持续2~3周后,没有加重,但有腹胀、呕吐;医生觉得奇怪时,又出现了严重的腹泻,用X线进行检查,才发现是巨结肠症。 
如果病变程度更轻的病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