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152章

育儿百科-第152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保健所检查即使是阳性,也不能立即就确定是梅毒,要以梅毒螺旋体做为抗原,用TPHA法(梅毒螺旋体红细胞凝集法)或FTAabs(荧光抗体吸收法)法再检测1次,如为阴性,则不是梅毒。虽然这是十分麻烦的试验,但涉及到离婚的大纷争时,也应该做。 
出现假阳性时,阳性也弱,或多是忽而阳性,忽而阴性。假阳性时,即使用多少青霉素治疗,也不能变成阴性。因此,从治疗效果方面也可区别。 
如果母亲的血清反应是假阳性,那么婴儿的血清反应也是假阳性。但用梅毒螺旋体为抗原做试验却出现阴性。另外,如果是梅毒,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M会增加。对梅毒螺旋体的抗体分别存在于免疫球蛋白G和M中。G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但M不能通过胎盘,因此,M增多,便知是婴儿本身产生的。 
另外,母亲确实曾感染过梅毒,在妊娠初期血液检查中血清反应呈阳性,从而进行梅毒治疗,检查其所生的婴儿血液也有的出现阳性。如果婴儿阳性程度比母亲强,而且血中免疫球蛋白M增加了的话,则意味着婴儿体内存在梅毒病灶。但是,如果婴儿的阳性程度比母亲弱,而且2~3周后婴儿血清反应自然变成阴性,则可以认为是从母体只获得了抗体,而没被传染上疾病。 
由于梅毒减少也有“悲剧”发生。如在做扁桃体摘除前的检查时,偶尔查孩子的血液,如果用一般的玻片法检查有时会出现阳性。这时需要做对梅毒螺旋体的进一步检查(TPHA、FTA)。如果是阴性,就可以认为前面的是假阳性,而否定先天梅毒。问题是在TPHA和FTA法也出现阳性时。在先天梅毒几乎绝迹的现在,这种对梅毒螺旋体的阳性反应也有很多是假阳性的。常见的假阳性,是由于婴儿在不知不觉中患了非典型性肺炎和猩红热、麻疹、水痘等病症在半年内的反应。父母血液不出现梅毒反应时,比起先天性梅毒,是上述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如果孩子以前很健康,可以静观6个月后再进行1次血液检查,如果是阴性,那问题就解决了。 
6个月后又出现阳性时,要检查一下是否有慢性风湿那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625。白内障 
在上学的孩子中,有偶然在眼科发现先天性白内障的,但此病不进展,也不损伤视力,因此可以不去管它。 
婴儿瞳孔很小,即使有白内障也不易发现。因此常常是相当严重的白内障和位于前方的,因黑睛内出现白色时才注意到。出生后马上就发现的双侧重度白内障,如果在3个月内手术后仍看不见,则会丧失视力。即使患有白内障,只要无眼球震颤,不影响日常生活,也不必急于手术。但在一侧眼睛的白内障进展时,就要双眼都做手术。而不能只做单只眼手术。 
先天性白内障只出现在一只眼睛时,如果在3个月内及时发现,手术后可以保存视力。但实际上,3个月内无法发现单侧白内障,一般是在6个月以后才发现。这时即使做手术,也不能保住视力,因此医生一般也就不建议做手术了。 
妊娠早期母亲患风疹的话,孩子在出生时有可能患有白内障。此类手术的成功率很低。因为患儿眼球小,或虹膜有异常,所以手术是很困难的。有的患儿是因代谢异常引起白内障的。如半乳糖血症,也就是半乳糖代谢障碍,是由于先天性酶缺陷导致的疾病。血液中的半乳糖异常增加,因而引起白内障。如能早期发现尿中出现的半乳糖,给予患儿不含乳糖的饮食,就可防止病情的发展。 
白内障发展到妨碍日常生活时,就要做手术。老年人常用的方法是用人工透镜代替混浊的晶体,但此法对成长期的儿童以前不用,近年来也正在尝试。这种方法对恢复视力十分有效,但随着孩子的成长,需重新植入晶体。 
有因受眼外伤后引起白内障的。6岁以下的孩子,如果在外伤后6个月内不做手术,就有在此期间丧失视力的危险。 
626。麦粒肿和霰粒肿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根部的毛囊或皮脂腺感染葡萄球菌后的化脓性疾病。认为影响美观而挤破它,反而会更扩散,使整个眼睑红肿、疼痛,因此绝对不能挤压它。 
1周左右不管它,它也会自然好转。为使葡萄球菌不扩散,眼科医生会给点眼药水。如果想早些让脓排出来,可以用热毛巾每天热敷3~4次,每次5分钟左右,然后滴入含抗生素的眼药水就可以。不要给孩子戴眼罩,因为戴4天以上,就会影响视力。注意每天晚上换枕巾,脸盆、毛巾也不要和家里人共用。 
所谓霰粒肿,是上眼睑内侧的睑板腺阻塞,引起的慢性炎症。一般无疼痛。感觉上眼睑的下方有小的隆起,医生会告诉你是患了霰粒肿。 
小的霰粒肿,如果置之不理的话,多数数周内即可痊愈。如果去眼科,医生会让服抗生素。可以每天用热毛巾热敷4次左右,每次5~10分钟,霰粒肿逐渐变小,就不必切除了。如果服药不见效,过了2个月仍一样大时,需要手术切除。手术是切除眼睑内侧部分,外部不留痕迹。 
627。麻疹 
在日本,法律上规定必须接种麻疹活疫苗,但还未达到全体儿童都接种的程度。麻疹流行的周期为2~3年。因此,可以说有关麻疹的知识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麻疹是在孩子之间互相传染的。麻疹患儿咳嗽、喷嚏,唾液的飞沫中都含有病毒,健康的孩子在与其接触时,这些病毒就会通过鼻子和眼睛而传染上。患麻疹孩子的母亲,抱别的孩子时,不会传染给这个孩子,因为麻疹病毒离开人体后,不久便死亡了。 
与麻疹患儿接触后,孩子感染麻疹出现症状需10~11天。而且并不是最先出疹子。最初是类似于感冒症状,咳嗽、打喷嚏、流鼻涕。但目光敏锐的母亲会注意到孩子咳嗽很急促、眼睛也湿润,与平时的感冒不同。 
患儿常常很有精神地玩耍,即使测体温,也多是37。6℃左右,而且大多数母亲因为孩子很有精神,就不测体温,上幼儿园、保育园的孩子也不请假。 
也有的患儿第2天晚上发高烧、剧烈咳嗽。出现眼眵,怕光,流鼻血。即便如此,孩子还是很有精神。多是上幼儿园后,老师怀疑患了麻疹,让孩子回家的。幼儿园的老师比小儿科医生更常见到麻疹的早期症状。 
小儿科医生诊断根据麻疹黏膜斑,这是在出疹前24~48小时,在颊部内侧的黏膜上出现3~4个米糠状的白色小点,逐渐增多,有的到出疹时可蔓延至整个颊黏膜和唇内侧,像盖了一层粉似的。 
出疹是在出现感冒症状后4~5天。出疹时体温最高超过39℃的也不少见。一高热就抽搐的孩子,常会引发抽搐。这时可用冰枕给头部降温。 
麻疹的疹子,不像水痘那样从皮肤上突起,而是像有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岛屿的多岛海的地图一样。其特征是,相当于海岛的麻疹是红色的,但不管皮疹怎么多,疹子与疹子间的相当于海的部分的皮肤都留有健康的白皮肤(猩红热时,全身的皮肤都变红,而不留健康的白皮肤)。 
出疹开始时是在耳后、额头、颈部,逐渐向下扩展。2天后就可扩展到背、胸、腹部,但下肢仍呈散在性的疹子。疹子出到脚尖部位时,热会降下来,出疹
后3~4天热退。麻疹是很痒的一种疹子。 
出疹后,咳嗽、喷嚏、鼻涕、眼眵也相应地减少。在疹子出得很多时,患儿完全没有食欲。除果汁或冰激凌外,几乎什么也不吃。平时喜欢吃的东西也不想吃了。如果是幼儿患者也有腹泻的,疹子出到下肢时,脸和胸部的皮疹会由红色变为褐色。疹子的颜色越红,这种褐色的色素沉着的时间就越长,有的半个月还不消失。 
麻疹处理中最重要的是防止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这是为预防中耳炎和肺炎。患麻疹孩子要尽量睡在家里最里面的房间,不与外来者接触。但我不赞成人院治疗,因为医院就像是细菌聚积的巢穴。 
以前由麻疹引起肺炎而死亡的儿童很多。还有因角膜软化症失明的。这是因为生活贫困,脂肪摄取不足,维生素A缺乏的缘故。现在,在美国也还有因患麻疹而死亡的儿童。据说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患儿入院时,要给予40万单位的维生素A。在日本对那些不吃肉、鱼、鸡蛋的患儿,最好也给予10万单位维生素A。 
有的人认为让孩子吹风不好,在夏天也紧闭门窗,这只能是让孩子长痱子而痛苦。要适当地给孩子透透风。 
在皮疹发红的2天内,患儿没有食欲,什么不吃也可以。只要喝果汁、乳酸饮料、茶就没问题。一般孩子比较喜欢水果罐头。如果孩子能吃的话,不仅是粥,米饭也可以。 
热退后,孩子立刻会变得很精神,不再躺着了。可以起来,但热退后5~6天内,慎重起见,不要让孩子到外面去。要控制患儿洗澡,不过如果孩子情绪很好时,即使有点发热,也可以用热毛巾给孩子擦一擦身。 
以前营养不足的孩子患麻疹可以引起角膜溃疡,导致失明;现在营养状态好了,这种情况看不到了。即便如此,讨厌脂肪类食物的儿童中,也存在维生素A不足的孩子。因此要给予复合维生素来预防。 
麻疹是由病毒引起的,出现皮疹后,即使注射丙种球蛋白也不起作用(如果是为减轻麻疹症状而注射丙种球蛋白,要在接触6天内注射,否则无效)。 
如果不是那种一发热就抽搐的患儿,最好不用退热药。因为发热是显示麻疹患病经过的最好的仪表,因此,最好不要随意调整它。 
麻疹带来的危害在逐年减轻。但并不是就不引起中耳炎了,如果患儿说耳朵痛,可以给孩子吃抗生素。 
麻疹的并发症中最令人头痛的是脑炎,此种情况在1000~3000人中有1个人,多是2岁以下的孩子,在出疹后2~7天内发生。患儿沉睡的时间变长,大的患儿会说头痛,也有癫痫、意识丧失的。热退后又升高。意识丧失后需要静脉补给营养,因此必须住院。 
麻疹导致的脑炎不是病毒引起,似乎是由于过敏导致的。因为是在产生抗体时期引起的,故用免疫球蛋白无效。尽管常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但疗效也不好。麻疹在逐渐减少,之所以接种活疫苗,是为了预防脑炎。没有因活疫苗引起脑炎
的例子。 
另外还有一种罕见的情况,即出疹后4~14天左右,由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紫癜。这似乎也是由过敏引起的,此种情况,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很有效。 
麻疹可传染给其他孩子,是从出疹前6~7天到出疹后的2~3天,热退后就不传染了。在麻疹患者居住房间的空气中,病毒可存活1个小时左右,这时进入该房间的孩子就可以感染上麻疹。 
未接种麻疹活疫苗的孩子,如果在接触麻疹患儿72小时内,注射麻疹活疫苗,就可使其不患麻疹,或即使患病了病情也会很轻。而且即使没患麻疹,也可获得免疫力。如果过了72小时,但在6日内注射免疫球蛋白,也会减轻症状。 
未患过麻疹的母亲(这样的人也许没有吧),在妊娠初期患麻疹后,多数导致流产。因为也有报道说因此而生出畸形儿的,这样就要考虑同风疹一样,把患麻疹作为人工流产的适应证。母亲在妊娠期间禁止接种活疫苗。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了活疫苗,也不会变为重症,如果是感染3天以内,反而会减轻症状。在日本,为了预防麻疹,给满1岁的婴儿接种减毒麻疹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