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育儿百科 >

第127章

育儿百科-第127章

小说: 育儿百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冬天寒冷,会出现已停止尿床的孩子又反复的现象,因此,必须把孩子的被褥弄得暖和些。 
引发不幸的是在婆媳不和的情况下孩子出现尿床。当婆婆说晚上尿床是因为母亲没能按时叫醒孩子的缘故时,儿媳为表示自己的真实心情,抛开到目前为止的等待态度,开始领孩子去夜尿症门诊。3点开诊,1点就开始到门诊等,当领到药时已经5点了。这样辛苦的就医仍无效时,婆婆最终也就心平气和了,可孩子在这期间却是十分辛苦。 
夜尿症,在同一家族中多数在前一代就有,这一点对孩子很有利用价值。“父亲到4年级还尿床,叔叔也是同样”,这些话可以给孩子一些安慰。“父亲和叔叔现在都成了优秀的男子汉”,没有比这些事例对孩子效果更好的了。以前不尿床的孩子,突然每晚都尿床的话,必须要检查尿,看尿中是否出现了尿糖。儿童糖尿病可突然发病,出现与以前不同的现象,非常能喝水、女孩子阴部湿疹发痒等症状。这个年龄开始的糖尿病是重症糖尿病,必须及早开始治疗(见605糖尿病)。 
尿崩症(见615尿崩症)是脑的一部分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疾病,表现嗓子发干,尿量增多,以前不曾有的夜尿现在出现了等。因为是很少见的疾病,所以也可以不考虑。 
512。晕车(船) 
幼儿园郊游时要乘车或船,有的孩子则一坐车或船,就会有一种难受的感觉,即晕车(船)。有的孩子不仅晕出租车,连电车也晕。这样的孩子多半是感觉敏锐的孩子,他们对有腥味的东西或葱的气味也非常敏感。 
晕车多是由于车一晃动,车内的涂料和汽油的气味混在一起而导致的。但精神方面的作用也有很大关系,看见别的孩子晕车了,自己也马上像被传染了一样也晕车了。 
晕车一般认为是内耳中的前庭神经对振动过于敏感造成的。如果在乘车前30分钟,服用一些防止晕车的药,就多少会好一些,也在心理方面起到一点暗示性的作用。另外,空腹乘车不行,因此,在乘车前1小时应让孩子吃一点东西。 
平时就对孩子进行对振动的适应能力训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可以让孩子荡秋千摇晃身体,来进行训练。 
有的孩子虽晕出租车,但对汽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或者坐汽车晕,但坐火车时就好些,这时候就要反复训练他乘坐晕的不严重的交通工具。已经不晕车了吧?这种不安感常常会引起晕车。因此,家庭集体旅行时,大家应在车里高兴地谈话,使他忘记晕车的不安。不晕车的时候要表扬孩子,使他增添自信。在幼儿期怎么也治不好的晕车,多数在小学五六年级时治好了。即使各种治疗都无效,也必须乐观地对待。 
晕车的孩子必须乘车时,可以让其在汽车的重心部位,头朝着车前进的方向躺着。 
513。孩子的低热 
上幼儿园的孩子大约有1/3左右在午后测腋下体温时,会出现体温超过37℃的低热。如果每天测全班学生的体温,然后1个月左右统计一下,就会出现上述结果,但这与结核没有关系。因为结核菌素反应试验阴性和阳性的孩子同样发热。即使做X线检查,低热的孩子也没有结核。这可能是病毒感染后或龋齿等引起的。不过,完全健康的孩子发热也确有实情。低热的孩子像平时一样上幼儿园,也不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母亲不了解,健康的孩子也会有低热,因此孩子偶尔发低热就会很害怕。 
平时,母亲是不给很有精神上幼儿园的孩子测体温的。孩子因感冒发高烧而休园时,想到今天体温可能降下来了吧,如果降下来了就应该上幼儿园了,这才开始测体温。于是发现了孩子低热,到医生那里说:“医生,这孩子低热。”其实,这样的低热可能在孩子感冒前就存在了。如果医生认为低热与结核无关还好,但如果医生认为低热像是由结核引起的话,那么恐怕因此就会自认为是结核了。 
给孩子下肺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多以低热为出发点。特别是前1年接种了BCG、结核菌素反应试验阳性的孩子最易被误诊。 
如果认为低热与结核无关的医生,会对母亲的担心感到好笑,同时还会告诉母亲,去年接种了BCG,可以不必担心得结核病。即使这样,母亲还是担心的话,可以拍X线片,来确诊没患任何病。为慎重起见,也可以检测血沉,如果血沉也正常,母亲就应该相信医生的话,送孩子上幼儿园,也就不必测孩子的体温了。 
如果认为孩子既然低热就一定是有病,而从1个医生转到另1个医生四处求医,那就会遇到告诉说孩子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链球菌感染”等的医生。有患微热恐惧症的爷爷、奶奶的话,多半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514。“哮喘” 
过了5岁才开始患哮喘病的情况,请仔细阅读〃370‘小儿哮喘”’。想只通过药物治好哮喘,是很难达到目的的。从婴儿期开始,肺部容易积痰,发出呼噜呼噜响声的孩子,到三四岁逐渐夜里发作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的孩子,如果他的生活没有一个大的改变,便不能很好地去上学。从三四岁开始的哮喘,治不好的
孩子大多是很懂事、智商高的孩子。他们认为自己被“哮喘”这种大病困扰,对父母耍威风,但在外人面前却很怯懦。这种情况最要不得的是,以孩子为中心,任凭孩子的摆布而过一种无规律的生活。孩子稍微咳嗽就不去幼儿园,今天懒了就可以睡到任何时候,这样做是不行的。要养成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要遵守家庭生活规律习惯,孩子也不能例外。5岁还没让他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上学后,他便会讨厌学校。即便有一点儿咳嗽,只要孩子能走路,就不要让他请假。另外,对这样的孩子,即使迟到了,幼儿园的老师也要表扬他。如果能一点一点地坚持下来,对幼儿园产生兴趣,那么即使有点咳嗽也不会请假了。 
哮喘,虽说是由体质决定的疾病,但因精神因素而导致的例子也不少。进行斯巴达式严格教育的母亲,当孩子得病时也会变得十分温和地领着去看病。有母亲白天对孩子进行严厉的体罚,晚上孩子便哮喘发作的例子。这是由孩子希望母亲能温和对待自己的愿望而引起的哮喘。 
看了孩子的脸后,便说“可以了,吃这个药,打针”的医生,孩子已经不信任他了。为了治疗成功,病人和医生之间必须建立感情上的联系,这一点没有比在治疗哮喘这种情况更明显的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把积痰的孩子逼到了哮喘,是那些并不是想救孩子,而只是想“治疗”咳嗽的忙碌的医生。用扩张支气管的交感神经兴奋剂,作为预防吸入时,伴随着一定的危险,而只在发作时使用是安全的。 
容易积痰的孩子跑步后,气管马上就会发出呼噜呼噜的响声。由于害怕这一点,而不让孩子运动,体力就不会增强,因此会出现只稍微运动便呼吸困难的现象。因此,必须制止这种恶性循环。凉而干燥的空气对气管是一种刺激,因而最好在温水池里游泳,通过温水池治好哮喘的例子很多。希望经营者把水池建成除热心培养运动选手的场所之外,更要注意建成1个不要传染疾病的场所(禁止结膜炎、皮肤病的孩子游泳,安装洗漱、淋浴的设备)。 
515。腿痛 
有的孩子到傍晚就说腿酸软或腿痛,也有的晚上上床后说腿痛。有说不清是哪儿痛的,也有说是一边或两侧膝关节痛的。测一下体温也正常,到了第2天早晨,又若无其事地上幼儿园了。当孩子说关节痛的时候,母亲会担心孩子是否患了风湿性关节炎,便领着孩子去看医生,可血液检查结果没有异常。于是又怀疑孩子是不是有骨折,在整形外科拍了髋关节、膝关节的X线片,也未发现哪儿有异常。尽管如此,孩子夜里依然说腿痛,母亲只好每晚都给孩子按摩腿。这种“疾病”虽有“成长痛”等称呼,但其原因不明。特别是郊游等活动后,会更加疼痛,因此这大概与疲劳有关。有人认为腿酸痛易患脚气病,但现在一般的家庭饮食都不会引起维生素B1缺乏。如果注射了1周左右的维生素B,还不见效,就应该想到不是脚气病。 
扁平足也被认为是腿痛原因之一,从外表看脚心的地方,如果只是扁平,不能说是病。让他钩起脚趾,如果脚心显出下凹的话就不要紧。战争年代,扁平足的人在部队持枪行军时,经常落后,因此限制扁平足的人参军,但在和平时代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经过各种治疗,腿部酸软却怎么也治不好,一般过一段时间,会不知不觉地忘了。女孩子虽然也有,但以男孩子多见。为了促进血液循环,可从脚到膝部进行按摩,或按压脚底部,来缓解酸痛。如果X线片证实骨骼没有变化,自然就会痊愈的。 
516。做怪相 
做怪相与其说是疾病,不如说毛病更确切。眨眼睛、故意咳嗽、咂嘴、歪嘴、歪脖子、缩肩、晃动上半身、吸吮手指、咬指甲、咬头发以及毫无意义的重复等,不管哪一种,很多孩子都有其中一种毛病,也有有几种毛病的。他们多见于4~10岁的男孩。 
孩子做怪象,最初是因为眼睑长了东西或嘴角糜烂而引起,会持续很长时间。也有的孩子看见其他孩子做才开始做怪相的,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母亲虽说了这样做样子很难看,赶快停止,可孩子却做得更严重了。 
作为母亲来说,看到孩子这样当然会很在意,但也还是要装作不知道为好,这样孩子便会很快纠正过来。孩子一热衷于做什么新的游戏和玩塑料模型,就会忘记做怪相了。给孩子买他意外的礼物也是使他改掉毛病的好办法。有半个月到1个月痊愈的,也有持续半年时间的。不了解有这种毛病的父亲,会批评孩子“不要任性、不要故意地咳嗽”,但这样反而会妨碍自然好转。 
有人认为是由于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或因为母亲过于唠叨,才使孩子做怪相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即使在父母和子女关系和睦的家庭中,出现的比例也不少。孩子做怪相会随着成长而痊愈,因此,母亲也不必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好,才使孩子这样的而自责。 
如果孩子意识到的怪相,并立志一定要改掉毛病的话,最好就不吃药。因为能立即止住出怪相的药的不良反应也是很可怕的。如果孩子除做怪相外,其他方面生活都很正常,而且又很有生气的话,就不必担心。生活的欢乐,早晚会消除怪相这一毛病。不要因为孩子做怪相,就使孩子快乐生活发生改变,不能削减孩子的活动能力。 
517。心音异常 
到目前为止一直很健康的孩子,在幼儿园健康检查或入学前健康检查中,有的被告之“心音不正常”或“收缩期可听到杂音”。在幼儿园一有这样的事情,就会成为重点照顾的对象,不让这样的孩子进水池游泳,运动会上也不让参加赛跑。在幼儿期,很多孩子即使没有心脏病,在心脏听诊区也可听到杂音。医生应该称之为生理性心脏杂音,或功能性心脏杂音。这种杂音无害的证据是孩子以前无论进行多激烈的运动,也没有显示出心脏有毛病的事实,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即使拍X线片,心脏的形态也无异常。做心电图,也找不到异常。 
听诊好的医生很容易发现15岁以下的孩子中,半数有生理性心脏杂音。7岁后逐渐听不到杂音了,待成人后又有很多人可听见杂音。以前完全健康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