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布雷顿森林货币战:美元如何统治世界 >

第53章

布雷顿森林货币战:美元如何统治世界-第53章

小说: 布雷顿森林货币战:美元如何统治世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4年,凯恩斯为英国政府规划了三种政策选择来应对危机,他将这三种选择分别称为“经济紧缩”、“利益诱惑”和“公平正义”。关于“经济紧缩”,这个概念素来与凯恩斯主义毫无关系,凯恩斯对此断然拒绝,称它将招致“严重的政治及社会动荡”,并导致英国“暂时退出头等大国之列”。关于“利益诱惑”,他将其定义为屈服于一笔大额低息美国贷款的诱惑,付出的代价则是忍痛接受第七条关于可兑换货币及贸易多边主义的原则。同样也必须拒绝这种选择,因为它将导致债务的束缚并引起道德的义愤,因为英国在退出战争后将欠下超过200亿美元的英镑和美元债务,几乎与同盟国寻求从德国获得的战争赔偿一样多。“公平正义”,正如这个名称所包含的意思一样,自然而然成了唯一可以接受的选择。它涉及美国为英国支付30亿~40亿美元的战争账单,大部分被定性为对英国在租借安排生效之前在美国开支的“退款”;还涉及对自治领的征税,具体形式包括债务免除以及战争成本追溯分摊。根据凯恩斯的说法,所有这些国家或对英国负有道义上的债务,或从战争中收获了“意外之财”,例如黄金矿藏丰富的南非。62
    这种说法当然会令白厅感到振奋人心、跃跃欲试。以至于当凯恩斯于1945年9月赴华盛顿,第二次执行拯救英国于金融灾难之际的任务时,他接到的命令是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对于他的本国人民来说,凯恩斯将国家利益与普世正义无可挑剔、轻而易举地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以至于使两者显得可以相互替代。但是,对于美国人而言,他们在四分之一个世纪中第二次将欧洲从欧洲人自己的手中拯救出来并为此慷慨解囊、作出牺牲,所谓因为英国的战争行动导致他们对英国负有道义上的债务,这种说法是对美国人的一种侮辱。英国驻美国大使馆告诫伦敦不要采取这种策略。布兰德在信中对凯恩斯写道:“我们没有办法让美国人民接受这种观点,即他们应当向我们提供无偿拨款,这是一种‘公平正义’的行为,因为他们理应在宣战之前就加入战争,并因此欠我们30亿美元我们在这里支出的钱。”63当月盖洛普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60%的美国公众甚至反对向英国提供贷款;64“退款”30亿美元是不可想象的。然而,白厅对“公平正义”的方案极为着迷,以至于它散发了一份文件来比较英美的战争行动和努力,并称英国付出了更多。这份文件刊登于《纽约时报》后,引发了美国新闻媒体一片负面的回应。65
    谈判于9月13日开始。哈里·怀特在英国金融事务方面的主导地位被文森以及国务院主管经济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威廉·克莱顿所取代。曾经是得克萨斯州棉花商人的克莱顿身高约两米,仪表出众、口才过人。他紧紧追随赫尔和艾奇逊的脚步,主张全球自由贸易。在摩根索辞职后,怀特无所事事地漂泊在政治荒野之中,他无法再与凯恩斯同台竞技,只被安排去迎接他那受人尊敬的对手并劝告他“除非是在正确的时候,否则不要轻易发火”。66此时,怀特正在期待在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但是他那段过去的人生正要重新登场并将给他带来挥之不去的困扰。
    英国方面由凯恩斯和哈利法克斯主谈。凯恩斯已经62岁,满头白发,身体明显虚弱了很多。但是他口才仍然犀利雄辩,处于巅峰的状态。他演绎的大英帝国神圣乐章讲述了英国人用英勇的抗争和大量的牺牲换来了英美共同事业的胜利,并对他的听众产生了惯常的效果:令他的本国同胞赞叹不绝,却激怒了他本应感动的当地人。美国银行家罗素·莱芬威尔评论道:“我认为,没有什么比把凯恩斯勋爵派到这里更加让人感到不安的事了。他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但是他过于聪明以至于无法令美国人信服……无论对错,有多少人会相信他呢?有多少人会接受他的推销之词呢?一个都没有。”67
    美国人立即开始戳穿凯恩斯云山雾绕的辞藻。克莱顿称,美国人民无法理解,为何英国一直从美国这里获得免费的战争物资,但在大英帝国内部获得同类物资的时候却形成了不断积累的债务。马瑞纳·伊寇斯将英国比作一个即将破产的公司,其债权人不得不在债务重组中接受一些损失以使其重返正轨。亨利·华莱士提出英国应当以承认印度独立来换取债务免除。在凯恩斯习惯性不怀好意地嘲讽了一番律师之后,文森勃然大怒地说道:“这就是那种你能说得出口的话。”
    这样的外交进行了两周后,“公平正义”就死亡了。美国人活剥了它。对于克莱顿而言,现在是时候让英国人兑现他们在第七条中作出的承诺了,即终止贸易歧视,以及随之而来的复杂的货币管控措施。这是他们在租借协定中签字承诺的东西。现在他们居然好像失去了记忆,手中拿着帽子回到华盛顿再次卑微地提出请求,领头的则是赤字支出政策巧舌如簧的代言人,这实在令人感到非常气愤。
    9月27日,一只谈判增援团队到达华盛顿,这支队伍的到来令凯恩斯感到非常不快。莱昂内尔·罗宾斯是其中的一员,他沮丧地评论道,凯恩斯现在有责任“将伦敦从催眠的状态中唤醒。……他自己施法迷惑了国王陛下的司库们,让他们痴迷地幻想着理想化的‘公平正义’,现在应当由他来……将他们唤醒”。68现在英国必须撤回到“利益诱惑”的方案,确保获得美国的商业性贷款,以避免凯恩斯最痛恨的第三种选择:“经济紧缩”。
    凯恩斯要求伦敦批准他彻底改变此前他极力主张的谈判方针,转而开始寻求获得一笔美国的无息贷款。包括休·道尔顿(财政大臣)、欧内斯特·贝文(外交大臣)和理查德·克里普斯(贸易委员会主席)在内的工党大臣团队对此表示完全不能相信。凯恩斯与美国人谈判多年,他怎么会严重地错判了美国人的意图并严重地误导了伦敦的政策?归根结底,是凯恩斯本人最为激烈地坚持主张英国拒不接受任何美国的贷款。
    伦敦的立场开始变得强硬起来。这一次英国人比过去3年中的任何时候都更倾向于拒绝美国人提出的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核心的战后经济政策要求,并回绝亟需的金融援助。残酷的经济紧缩以及英美关系严重破裂开始成为一种可能,并且甚至有可能无法避免。尽管如此,道尔顿也开始慢慢地、痛苦地赋予凯恩斯一些灵活性空间。10月8日,在华盛顿谈判开始了近一个月之后,道尔顿告诉哈利法克斯,现在可能能够接受一笔50亿美元的50年期无息贷款,但是需要事先声明伦敦“无可争议地拥有限制英国进口总量的权利”。69但是道尔顿仍然期待凯恩斯能够争取到20亿美元的退款,作为对租借安排生效前英国在美国的采购开支的偿还。
    压力给凯恩斯的健康带来了不利影响,10月7日,他似乎爆发了一次轻微的心脏病。7010月9日的谈判会议上,克莱顿将底线划在一笔50亿美元的50年期贷款上,年息2%,并带有利息豁免条款供英国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援引使用。这是英国人可以拿到的最好的出价,但是凯恩斯没有抓住它。相反,他不幸地被来自幕后的蛊惑之音迷住了心窍,这声音来自哈里·德克斯特·怀特,凯恩斯现在将他称为“在幕后赞成无息原则的我们最热情的支持者”。71
    尽管此时怀特在美国当局内部已经被边缘化,但是他仍然成立了一个技术委员会就英国的财政状况问题为文森提供建议。怀特将伯恩斯坦和拉克斯福特排除在这个委员会之外,因为他们素来同情英国的状况。他设计了一套技术上很复杂、政治上不可行的方案,由美国按照一定的折扣价格购买英国对英镑区的很大一部分债务,从而将这些债务转为对美国的规模稍小的负债。由此产生的一个关键后果是,英国据称只需要美国提供30亿美元的贷款就可以满足它的经常账户需要,而非50亿美元。怀特显然意识到这种安排将对英镑区的存在产生威胁;凯恩斯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无论这令他感到多么尴尬。72
    对于英国而言,怀特的干预以及凯恩斯对此的纵容产生了非常糟糕的后果。凯恩斯非但没有试图说服道尔顿接受文森的出价,反而试图进一步获得谈判授权来削弱道尔顿的豁免条件,并采纳怀特的方案将英国的英镑债务“汇聚”成单一的、规模更小的美元债务。道尔顿是经济学的博士,并曾经写过一本关于公共财政原则的专著,他立即拒绝了这一要求,不仅是出于技术原因,而且还因为它缺少了“公平正义的甜蜜芳香”。73将“公平正义”一词甩回到凯恩斯的面前,一定会对他造成极大的打击。雪上加霜的是,文森也以“过于花哨”为由拒绝了怀特的方案,他仅仅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即英国一定夸大了她的需求,因此需要减少贷款的规模。怀特技术官僚式的方案笼罩着重重迷雾,使人无法得知他的准确意图,但确凿无疑的是,他的干预行动导致凯恩斯遭遇了最为惨痛的外交失败。
    怀特提醒凯恩斯“一个令人不快的意外结果”即将出现,但是从未暗示说他本人,怀特,可能要为此负责。10月18日,这个意外降临了。文森告诉凯恩斯、哈利法克斯以及布兰德,现在他只能提供35亿美元的贷款,利息2%,分50年偿还;外加约5亿美元的贷款用来给租借计划“收尾”,利息2。375%,分30年偿还。这“引爆”了凯恩斯预料之中的怒火,并威胁要中止谈判。但是,凯恩斯也非常清醒地认识到空手而归的极其糟糕的后果。它将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因为其缔约方有义务于年底之前批准有关协定。还将导致出现不可承受的后果,即英国政治至关重要的中间地带被社会主义国营贸易支持者以及反动的帝国主义者逐渐蚕食消灭。而且,用凯恩斯的说法,“饥饿之角”'19'正在逼近英国。
    所以凯恩斯在接下来的几周中仍然坚持不懈,费尽力气试图使贷款增加一些并改善豁免条款。但是克莱顿和文森并不接受英国人对战后国际收支失衡的悲观观点。克莱顿甚至提出,美国的“海外支出很快将超过她的出口”,而凯恩斯也无法确定这一观点是否是错误的。74因此美国人也在争取英国人作出更多的让步。11月10日,他们试图侵蚀英国人在布雷顿森林协定项下的过渡期权利。凯恩斯当天早晨本来已经准备好按照此前美国提出的条件达成协议,现在则质问道:“你们为什么把我们逼到这个地步?”75听起来很像丘吉尔1944年在魁北克的痛心疾呼:“你想让我做什么,像法拉一样站起来乞求?”
    11月15日,双方再度举行会谈,哈利法克斯首先对谈判现状做了一番悲观而又无奈的评价。谈判陷入了僵局。也许一年之后有可能恢复谈判。但是按照现在的状况,英国不可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文森主张他们继续就存在问题的领域进行谈判。但不幸的是,这对凯恩斯意味着要再愤怒地过一遍美国人建议中那些有问题的条款。
    一位美国的谈判人员插话道,很多问题要视英国未来的黄金储备而定。“你们可能会在一个山洞里找到隐藏着的大量黄金。”他说道。凯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