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邓小 平时代 >

第62章

邓小 平时代-第62章

小说: 邓小 平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国对华人有可能组成「第五纵队」的担心,要比马来西亚或印尼小得多。如果邓小平访泰取得成功,泰国有可能帮助 
说服其他东南亚国家同中国和柬埔寨合作,共同对抗越南的扩张主义。 
泰国在历史上一直试图通过迎合大国枣法国、英国或日本枣的意愿来维护自身独立。邓小平认为,如果中国 
不明确宣示自己的利益,泰国很快就会偏向越南。邓小平很幸运,在他访问泰国时,当时的泰国领导人是美国的亲密盟 
友,因而他们不想讨好苏联和越南的强权,愿意与中国合作对抗越南称霸这个地区。 
为了营造出访之前的泰国舆论,并且及时了解泰国的关切,邓小平在这年年初泰国首相克里安萨访华时,与他举 
行了几次会谈;10 月初又在北京接见过一个泰国记者代表团。'9…44'在克里安萨访华期间,邓小平对这位泰国总理说,他 
希望同东盟合作,与印尼和新加坡实现正常邦交。两位领导人对国际问题持有共同观点,原则上同意加强合作对抗苏联 
和越南的霸权。'9…45' 邓小平还同意支持克里安萨的努力,使东盟能够保持和平中立。'9…46' 或许最为重要的是,邓小平  6 
月在北京接见泰中友好协会代表团时,曾敦促泰国解决它与柬埔寨的分歧。一个月以后泰柬两国便宣布,原则上同意解 
决它们之间长期的边界争端并互换大使。'9…47' 
 
 
11  月邓小平在泰国与克里安萨的会谈中,再次表达了与东盟合作、与印尼和新加坡正式建交的愿望。他阐述了 
自己对苏联的全球野心和越南的地区野心的分析。他说,苏联在越南的军事基地不仅威胁到中国,也威胁着这个地区和 
全世界。在同克里安萨的一次私下会谈中枣只有一名记录员和一名翻译在场,邓小平警告说,越南军队正在准备入侵 
和占领柬埔寨。泰国和柬埔寨有漫长的边境线,所以很快也会受到威胁。克里安萨于是同意让中国使用它的领空为柬埔 
寨提供援助。'9…48' 
对于泰国华人的忠诚问题,邓小平也再次向克里安萨作出保证。他说,中国鼓励海外华人成为居住国的公民,只 
要他们选择了泰国国籍,就自动失去了中国国籍。他进一步表示,他希望已经取得泰国国籍的华人遵守泰国法律,尊重 
当地风俗,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那些仍保留中国国籍的人要为泰中友谊和泰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福利作贡献。'9…49' 
邓小平这些建立彼此信任的讯息,与仅仅十年之前毛泽东鼓动泰国人民闹革命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在泰国,受 
到毛泽东鼓动的大多是华人。在 11 月 9 日曼谷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对于他和克里安萨的私下会谈,邓小平对可能发生 
的中越冲突不再那么直言不讳。他强调中泰两国共同对抗企图称霸的国家的必要性,尤其是加强中泰合作、维护东南亚 
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他承认,中国和泰国共产党的历史关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结束,但是他说,这不会影响到两国政 
府的关系。然而他也私下向克里安萨保证,中国将不再支持泰共。'9…50'他还说,只要他有机会能让跟中国合作的当地人 
和中国国内支持他们的人作好准备,他很快会停止鼓动革命的秘密广播。八个月后的 1979 年 7 月 10 日,这些电台广 
播消失了。'9…51' 
就像其他出访一样,邓小平出现在公众场合,并饶有兴致地参与当地文化活动。邓小平访泰期间,在这个九成人 
口是佛教徒的国家,他参加一个佛教仪式的画面在电视上播出。他还拜会国王夫妇,观看体育比赛和军事表演,并且出 
席了一个支持两国科技合作的仪式。'9…52' 
马来西亚之行:1978 年 11 月 9…12 日 
对于邓小平来说,马来西亚是比泰国更严峻的挑战。马来西亚的领导人确实担心越南和苏联对这个地区的觊觎, 
然而他们更担心当地华人的活动。邓小平很清楚这一点,他不期望得到像泰国那样的热情接待。通过沿用传统的统战战 
略,他顶多希望抵消越南向马来西亚示好的努力,让马来西亚向中国更靠近一些。 
接待邓小平的马来西亚总理侯赛因?奥恩(Datuk Hussein Bin Onn)有充分理由担心当地华人及其与中国的 
关系。在 1950 年代,马来西亚这片英国殖民地上的共产主义运动十分强大,以至于很多马来人担心马来西亚独立之后 
会被共产主义者接管。'9…53'  1963  年马来西亚取得独立后,马来人害怕拥有强大政党的华人可能主导他们的政府。为了 
避免这种情况,人口的 75%是华人、当时仍是马来西亚一部分的新加坡在 1965 年遭到遗弃,被迫变成了一个独立国 
家。此后马来人成为明确的多数,但华人仍然支配着经济和大学,并且他们强大的政党一直是侯赛因?奥恩的心头大患。 
华人还与他们的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969 年 5 月爆发的种族骚乱一直持续了大约两个月,很多当地华人担心 
自己的前途,选择保留中国国籍。当邓小平 1978 年 11 月到访时,马来西亚共产党(1983 年后改称马来亚共产党) 
仍很活跃,其中大多数成员都是华人,他们的总书记陈平有时会到中国避难。 
和越南对马来西亚共产党的态度相比,邓小平对马共的态度更为中立。虽然他不能立刻关闭秘密电台的广播,但 
他决心终止这类做法。(1981 年 6 月,华国锋在六中全会上被正式撤职的同时,中国终于关闭了秘密电台「马来亚革 
命之声」。)'9…54'  但是邓小平也谨慎地避免过于疏远马共。例如,在他到访马来西亚的两个月之前,越南总理范文同枣 
尽管他也是共产党枣向在镇压共产党叛乱时牺牲的马来军人纪念碑献了花圈。邓小平同样想得到马来西亚的支持,而 
且中共也不再是个革命政党,因此邓小平本来可以采取同样的做法。但是他既没有献花圈,也没有谴责当地的共产党。 
邓小平向侯赛因?奥恩解释说,如果突然背弃过去的盟友,中国将难以吸引和维持海外的支持者。他说,中国政府希望 
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但中共将继续与海外的共产党保持联系,包括马来西亚共产党。侯赛因?奥恩回答说,马来西亚 
难以接受这种做法,但邓小平的态度很坚决。'9…55'因为他心中有数,马来西亚政府本来就不会全心全意与中国合作。并 
且他知道自己不能突然抛弃中国过去的政策和曾经与中国合作过的人。'9…56' 
中马两国在 1974 年正式建交时,周恩来曾宣布中国不接受双重国籍。邓小平重申了周恩来的政策。他说,已经 
取得马来西亚公民身分的华人就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中国鼓励所有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尊重当地风俗。'9…57'在被问 
到波尔布特这个在马来西亚臭名昭着的人物时,邓小平为他作了辩护。他承认存在问题,但他解释说,波尔布特是唯一 
 
 
能够抵抗越南的柬埔寨领导人,而柬埔寨对中国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不能仓促推动有可能导致其不稳定的领导 
层变动。'9…58' 
邓小平与马来西亚找到共同点的最大希望,来自于他支持马来西亚建立中立区的倡议。马来西亚领导人拉扎克 
(Tun Abdul Razak)在 1971 年提出了「和平、自由和中立地区」的建议,旨在维护该地区相对于冷战中的大国的 
独立。邓小平赞扬了这一倡议,敦促所有东盟国家团结一致,扞卫东南亚作为中立地区的理想,以抵抗越南的渗透和扩 
张。侯赛因?奥恩总理也担心越南扩张的危险,他也知道中国是马来西亚橡胶的重要进口国,因此同意邓小平的观点。 
尽管侯赛因只是间接谈到了越南的危险,但是他同意外国的入侵、干涉和控制都是不可接受的。'9…59' 
在马来西亚的会谈中,邓小平并没有回避两国之间的问题,而是坦率承认这些问题的存在。访问结束时,侯赛因 
?奥恩在评价这种新的开放态度时说,邓小平的访问是进一步促进两国相互理解的重要机会,两轮会谈「十分有益」, 
他相信「两国关系将在未来得到发展和加强」。'9…60'鉴于当时的环境,这是邓小平所能期待的最佳结果。 
新加坡:1978 年 11 月 12…14 日 
邓小平很清楚,新加坡这个 75%人口是华人的国家,并不想在它更强大的邻国面前显得过于亲中。邓小平也明 
白,新加坡作为一个只有 200 多万人口的城市国家,面对苏联和越南在该地区的扩张势力,只能适应强权的现实。但是 
他还知道,新加坡的李光耀总理对地缘政治的现实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力,并且在东盟和西方政府都很有影响。因此, 
他希望李光耀帮助他说服东盟对抗越南,甚至说服美国在中越发生冲突时为中国提供帮助,或至少不给中国造成妨碍。 
李光耀在 1976 年 5 月初次访华时,邓小平正赋闲在家,因此 1978 年 11 月 12 日他抵达新加坡时,两个人是 
第一次见面。这两位背景迥异的卓越领导人都清楚对方的威望,他们互相尊敬,但也保持着一定距离。李光耀对中国的 
了解更多地来自于学习,而不是个人经历。他在一个英式家庭长大,接受的是英国而非中国学校的教育,是英国剑桥大 
学出类拔萃的法科学生。事实上,尽管他会讲四种语言,但他的汉语说得并不流利;他在与邓的会谈中讲英语,这既表 
示他不受制于自己的种族背景,也表示他首先效忠于新加坡。而邓小平只会讲一种语言,那就是带有四川口音的汉语。 
他比李光耀大 18 岁,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李光耀则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李光耀要应对选举,邓 
小平则要面对政治局。当他们见面时,新加坡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是个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城市国家,而巨大的中 
国仍然贫穷而混乱。中国的人口是新加坡的 400 多倍,但新加坡是东南亚的知识和金融中心,它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人, 
具备超越其国土面积的影响力。邓小平和李光耀都态度谦和,希望淡化个人差异:李光耀事先简单了解了邓小平的习惯, 
专门为他备好痰盂和烟灰缸(还在墙上专门安装了一个排烟管道);但是邓小平也了解李光耀的习惯和过敏症,与他在 
一起时既不抽烟也不吐痰。 
在会谈中,邓小平用了整整两个半小时来阐述苏联和越南的威胁。他不用笔记,像基辛格和周恩来一样,全凭自 
己的综合分析和长远历史眼光纵论地缘政治的大势。最让李光耀印象深刻的是,邓小平对苏联和越南的威胁给予严重专 
注,犹如芒刺在背。他说,苏联的军费开支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  20%,比美国和欧洲加在一起还多。它的军队人数已 
达 450 万。俄国沙皇曾妄想得到一条南方通道,苏联领导人现在也希望向南扩张,首先在印度洋建立港口,然后控制往 
来于中东的海上通道。邓小平警告说,苏联为达到这个目标已经装备了 750 艘战舰,而且在迅速扩充它的太平洋舰队, 
同时苏联还到处寻找军事基地和寻求控制资源。但是,邓小平说,尽管战争看来不可避免,中国仍然决心对抗苏联的战 
略部署。 
邓小平接着讨论了越南的动向。越南人有个由来已久的梦想,希望通过成立印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