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益往直前 >

第17章

益往直前-第17章

小说: 益往直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待在铁丝网和高墙里的人,就这样统治着对于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伊拉克老百姓。
    我们重返伊拉克后,几经周折,终于获得了两次进入“绿区”采访的机会,一次是去采访美国驻伊拉克大使,一次是采访伊拉克总理马利基。
    伊拉克现在的政府、宪法、政治格局,都离不开美利坚的影子。直至今日,“绿区”里仍坐落着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美国使馆,使馆人员有一万余人,光外交官就有三五千人。
    采访前一天,大使馆工作人员专门联系了我们,重申一系列严苛的规定,要求所有人带上采访许可和相关证件,每人随身只能带一部手机,只能随专车出入,进入“绿区”后严禁拍摄等。摄像荣欣的秘密武器——高清袖珍小摄像探头,在这次采访中派上了很大用场,在一些不允许拍摄的场合,我们偷偷用它拍摄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采访那天一大早,我们赶到指定的“绿区”入口,共和国宫的一个小门,沿街那一面,用两道防爆墙隔出了一条宽两米长近百米的狭窄通道,通往进入美国大使馆的检查站。
    通道里大概有四五十人在排队,看上去都像是伊拉克的老百姓。我们一打听,多数人都是为了留学、探亲和经商等需求,来这里申请美国签证的。战争之后,伊拉克人出国变得容易了许多。
    经过重重安检后,我们进了“绿区”,一辆面包车带着我们穿过“绿区”,进入美国大使馆。我坐在车里,打量窗外景色,很惭愧,虽然几进几出伊拉克,这却是我头一次进共和国宫。
    2003年伊战时期,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丹·拉瑟进入共和国宫,采访了萨达姆,坊间流传,CBS为此向萨达姆身边人支付了100万美元。那时全世界记者都想采访萨达姆,但是他却只接受了丹·拉瑟的采访,很多大腕记者羡慕得眼睛都绿了。
    我当然也有点羡慕嫉妒恨,但我知道,以我们CCTV当时的影响力,对萨达姆而言不是首选目标。他更愿意面对美国的资深记者和著名电视台,使他的话语能够在美国传播,向美国政府传递信息。虽然后来事实证明这是无用功。
    我在采访前检查荣欣(左一)的摄像机。虽然我跟荣欣是老搭档了,知道他做事一向细心,但我出于“职业病”,依然要在开拍前亲自检查一番。
    透过车窗可以看出,共和国宫所遭遇的破坏。它是伊拉克王国时期的王宫,萨达姆政变后将其改名为萨达姆共和国宫,原本是一栋考究的古建筑,有漂亮的大理石,壮观雄伟的雕梁画栋,如今却被割裂得七零八落。路边有一排排移动厕所,还有集装箱车改装成的临时房屋,这是“绿区”工作人员的临时住所。
    一路上,基本上已不见战争痕迹。那些弹孔、炸坑都明显被修缮过了。唯一留下的,就是共和国宫标志性的绿色穹顶,一大半被炸塌了,赤裸的钢筋混凝土在空中龇牙咧嘴,带着大片焦黑的瘢痕。后来我们听说,这种遗留是有意为之,作为对战争的回顾和纪念。
    美国大使馆是一大片全新的现代建筑,四周用铁栅栏围起,有七八个足球场那么大,占了“绿区”的三分之一。面包车直接将我们载入院内,下车后,使馆人员将我们带进大使宫邸,让我们在会客厅里做采访。
    专访之前,我们要求在使馆门口做一段现场报道,用行话来说就是“串场”,镜头跟着我从使馆门口进入官邸,介绍一下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采访。其实并不会涉及什么重要内容,但美国使馆的新闻官却很紧张,他表示做不了主,需要安全顾问来确定。
    安全顾问是个年轻的美国小伙,看上去职业干练。他让荣欣模拟拍摄了镜头移动的全过程,严格审查之后表示:这个镜头不行,里面出现了美国大使馆主要的几栋建筑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安全上绝对不允许。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恐怖分子看到这个镜头,就会知道美国使馆的方位,可能实行有目标的攻击。
    几经协商,最后他们决定,我只能站在大使官邸门前说,说完后就要转身进门,而荣欣的镜头也要老老实实,不能晃动。拍完这段后,我们开始在会客厅架机器。美国大使馆非常专业,给我们安排了一位负责灯光和电路的工程师,还在茶几上摆了咖啡、茶和小点心招待我们。
    一切完备后,他们要求在大使后面放上两面国旗,一面美国国旗,还必须有一面伊拉克国旗。这是为了表示,伊拉克是一个独立国家,美国与其是友好合作关系。美国人很在乎他们在全世界眼中的形象,他们不希望被看成伊拉克的主宰者。
    采访很顺利,这位美国大使是中东问题专家,也曾在中国待过。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以一个职业外交官的姿态,很巧妙地跟我“打太极”。
    我问:“美国是否依然实质上管理着伊拉克的各项事务?”
    美国大使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伊拉克现在是个民主国家,伊拉克人民和政府自己当家做主,美国与伊拉克是友好的合作。现在,美国在这里的存在就是大使馆。”
    我又问:“听说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大使馆,使馆里有一万人,这么大规模真的有必要吗?”
    美国驻伊大使在“绿区”接受我的采访。大使馆工作人员在采访前细致地布置会场。美国十分注重宣传自己的正面形象,在任何场合都声明伊拉克是自由民主的主权国家,美国不干涉其内政;但实际上,这种“民主”不过是虚伪的政治说辞——美国在伊拉克设置了一所拥有一万多名工作人员的大使馆,堪称大使馆规模的世界之最。
    美国大使解释说:“其实现在本部外交官只有一两千人,其他大多数人都在处理之前遗留下来的业务和项目。”
    他面前虽然没有稿子,但我感觉这位大使脑海里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应答机制。在采访中,我也可以感受到,美国使馆在今日的伊拉克,依然是一个强势的存在,而美国人对于现在伊拉克的安全态势,也有些无可奈何。
    此前,我们曾经按要求给美国大使馆提交过采访提纲,他们对大多数问题都没有异议,只有一个问题,他们建议不要问。那就是,伊拉克有一些国会议员曾提出,美国现在依然有无人侦察机在伊拉克领空飞行,进行秘密的使命,究竟是不是这样?
    这件事在伊拉克议会里曾引起非议,因为美军撤军后,伊拉克就是个主权国家,它的领空不能被随意侵入。但这却是事实,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不少伊拉克老百姓也告诉我们,曾经亲眼看见过无人飞机。
    我换了一种方式提出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伊拉克的各项事业依然笼罩在美国背后操控的阴影中,包括一些主权范围,领土和领空等,您怎么看?”
    大使给了一个官方答案:“我们和伊拉克是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关系,伊拉克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我们的所有行为全都依据伊拉克的法律,包括大使馆在这里的存在。”
    但事实上,美国使馆在这里是非常独特的,大使出行从来都是最高机密,全部依靠直升机。据说使馆区内还有鱼鹰飞机那种武装军用运输机起降的停机坪,很可惜我们没有被允许参观。
    采访结束后,我们还想补一个来到美国大使馆的镜头,需要拍一个标志性建筑。新闻官和安全顾问带我们到使馆大门口,主楼上有一个白头鹰徽章。经过再三商量,我们终于获准在这里拍摄,只是画面依然被限定在我和徽章。我们站在院子里,看着大使馆的人走来走去,草坪还有人健身运动,都是很鲜活的画面,却不能拍摄。
    所有镜头拍完后,我们在面包车里等了快一个小时,等他们审查完所有镜头,才能离开。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和一个女安保人员闲聊了一下。她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在大使馆工作了一年零两个月,从来没有离开过“绿区”。她告诉我,有时候从机场来的路上,从车窗往外看,会看到一些街景,但是巴格达的市场、街道、人民对她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许多在伊拉克的美国人都和她一样,不接地气,藏在这个被包裹起来的小天地里。
    这位女安保人员和伊拉克人唯一打过的一次交道,是经历了一次火箭弹爆炸。当时她正在使馆院子里走,突然听见脑后传来尖锐的声音,训练有素的她立即明白这是袭击,于是赶紧两手抱头趴在地上。那个火箭弹在她前方十几米的地方爆炸了,幸运的是,她没有受伤。这就是她与“绿区”外唯一的一次“交流”。
    后来,我们采访伊拉克总理马利基时,仍是同样的一套程序,各种限制,各种安检,甚至更加严格。
    两次进入“绿区”采访的见闻令我很感慨,一场战争打完十年了,这个国家所有的核心政府部门,却依然龟缩于这样一个被圈起的区域,每天都经过重重安检才能开始上班,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觉安全一点。
    这样的政府,怎么可能正常地运转呢?几百位伊拉克的议员,又如何在铁丝网、防爆墙内,代表人民行使职责呢?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大使馆,躲在小小的城堡里,如何行使外交职能呢?顺便说一句,中国大使馆可没躲在“绿区”里,对自身安全也有很大的把握。这让我们觉得挺扬眉吐气。
    “绿区”这个怪胎,宛如十年战争未曾愈合的伤口,横亘在巴格达市中心,诉说着这个国家完全没有正常化,依然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中的无奈与悲怆。
    2013年3月11日,我在“绿区”采访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马利基对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很乐观,并称伊拉克的大环境是安全的,希望“能在发展两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合作”。马利基对我提出“伊拉克局势不稳定”的问题回答说:“有人想要把危机引入伊拉克,这正是让我们担心的。”在谈到中国产品的时候,他希望能把中国好的东西带到伊拉克。
    4.遭遇连环爆炸
    刚到巴格达,我们就听到一个说法:这里的爆炸是有规律的,“五天一小炸,半个月一中炸,一个月一大炸”,特别在一些敏感日期,比如战争爆发日,萨达姆被捕日,萨达姆行刑日,或是一些宗教节日和重大庆典,往往会有重大的恐怖袭击爆炸发生。这个规律,是伊拉克人从血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
    爆炸接连不断,伊拉克政府也在想办法应对。据说,在教派冲突和恐怖袭击最顶峰的时期,巴格达全境有将近4000个检查站,基本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个检查站都有军警,他们拿着声呐探测仪,检查每辆经过的车,多少给恐怖分子的行动增加了难度。
    我们猜测,恐怖分子可能将炸药化整为零,每天想办法运一点进城积攒起来,攒到一点,就来一小炸,攒到更多时,就弄一个汽车炸弹。很多恐怖袭击都是自杀式爆炸,自杀袭击者也是需要时间培训的,并不是有成千上万的人排队等着,一个个气宇轩昂地走上不归路。所以,这些时间周期就形成了这样的规律。
    战后伊拉克,一直笼罩在各种恐怖袭击的阴云中。鉴于这种情况,巴格达警察局成立了一支持殊的部队——拆弹部队(EOD)。队员的年龄从十八九岁到五十多岁,部分人特别是年轻人是被稍高于平均水平的报酬所吸引。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