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唐诗排行榜 >

第7章

唐诗排行榜-第7章

小说: 唐诗排行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3)。





【注释】


(1) 长信秋词:《乐府诗集》编入《相和歌辞·楚调曲》,题作《长信怨》。长信,汉代有长信宫,太后所居。成帝时,班婕妤因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得宠而避居长信宫,侍奉太后,苦闷寂寞,作诗自伤,“长信怨”即由此而来。

(2) 平明:指天刚亮。

(3) 昭阳:汉宫殿名。赵飞燕姐妹得宠,居昭阳宫。





指标解析


《唐才子传》记载王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明代王世贞在其《艺苑卮言》中也说王昌龄的七绝“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王昌龄入围百首名篇的五首诗歌都是七绝,可见他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七绝圣手”;从题材看,有两首边塞诗,两首闺怨诗,一首送别诗,这与当代文学史将其当做边塞诗人来介绍的情况不完全相符。

长信宫灯



《长信秋词》组诗共五首,这是第三首。作为宫怨题材的诗歌,它不仅有感情细腻、体贴入微的共性,而且“怨而不怒,有风人之致”。所谓“且将团扇暂徘徊”,《乐府诗集》中《相和歌辞·楚调曲》中有《怨歌行》一首,又名《团扇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诗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借扇拟人,巧言宫怨,“怨深文绮”。而“玉颜”二句,谓寒鸦从昭阳宫飞来,因为还有日影的照耀而显得羽毛丰润;自己的美貌却因失宠而憔悴,甚至不如寒鸦。“触绪生悲,寄情无奈”。试将这首诗和传为晚唐孟迟所作的《长信宫》一诗对读,王诗曰“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孟诗曰“自恨身轻不如燕,春来犹绕御帘飞”。同为宫怨,同用比喻,而且都曰人不如物,但王诗以寒鸦比玉颜,比孟诗的以春燕比纤腰,更加出人意料;况孟诗明露“恨”意,有剑拔弩张之感,王诗始终含蓄不露,温厚曲折,其怨情更深曲,也更加动人。正如清人潘德舆所说:“似一副言语,然厚薄远近,大有殊观。”“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一联,也因此而成为宫怨诗中的名句。

且将团扇暂徘徊



这首诗在古代选本中的入选率很高,共有14种入选,其中唐代就有3种,宋元之际3种,明代2种,清代则高达6种,可见其影响强烈而持久。但这种势头在现当代选本中有所回落,仅有不到一半的选本入选,呈现出古热今冷的现象。相比之下,他的两首边塞诗却恰好呈现出古冷今热的相反势态,这说明古今对王昌龄诗歌题材的取向是有不同偏重的。





第15名 杜甫 登高


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杨伦《杜诗镜铨》)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7 在100篇中排名:58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6 在100篇中排名:15

历代评点次数:25 在100篇中排名:10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0 在100篇中排名:17

文学史录入次数:6 在100篇中排名:42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236400 在100篇中排名:7

综合分值:0。5431 总排名:15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1)。

无边落木萧萧下(2),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3),潦倒新停浊酒杯(4)。





【注释】


(1) 渚(zhǔ):水中的小沙洲。

(2) 萧萧:风吹落树叶的响声。

(3)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

(4) 新停:刚刚停止。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指标解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诗为代宗大历二年(767)重阳节,杜甫在夔州(今重庆奉节)登高时所作,是杜甫晚年七律臻于奇境的一大杰作。如果说《秋兴八首》奇在铺排,奇在照应,那么《登高》则在五十六字的范围内极尽律诗变化齐整之能事。《登高》全篇对仗,以首联为例,句间有对,当句有对,十四字中撷取六种典型秋景,就将秋之萧瑟、衰飒、凄戚的气氛营造得毫无剩义。一般来说,终章的对仗容易造成板滞之感,但杜甫此诗却无丝毫凝重、做作的痕迹,这主要在于诗歌的情感溢出章法。诗人胸中一团元气喷薄而出,并用极高妙的手法化于诗句之中,所以能给读者气势高浑、奔腾流走之感。论诗重格律的人往往对次联的“萧萧”、“滚滚”两叠词赞赏有加,清人沈德潜却认为“不尽”、“无边”更堪称奇。这些评价对把握诗艺均有启发,但颔联十四字不可分拆,无边落木萧萧而下,更显出秋气肃杀,不尽长江滚滚而来,仿佛在流逝中昭示自然的永恒。和首联写景以浓密见称相比,次联之景则胜在兴象。颈联由眼前之景转入抒怀。宋人罗大经激赞颈联“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杜甫用这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其一生漂泊、忧心难释的情怀,联系后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等诗句,可以更好地理解“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落句回到诗人当下状况,自然之秋催促着人生之秋,国愁未已而鬓发已苍,欲以酒慰愁怀却怎奈刚因病戒酒,“艰难苦恨”四字仿佛切齿而出,而常见的“潦倒”一词由诗人自己口中说出,也别有一番自怜与自嘲的味道,诗歌在万般惆怅中悠然而止,留给读者难以平复的余韵。

从明代开始,这首诗在杜甫七律中的地位就十分凸显。胡应麟称其“通篇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周珽更称其“章法句法,直是蛇神牛鬼佐其笔哉”。至清代以后它在老杜七律中的声名更大。乾隆皇帝御批其为“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杨伦更称其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此外像沈德潜、施补华、方东树等著名诗选家、诗评家都给予这首诗极高的赞誉,这些评价对引导后世读者的接受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登高》一诗随着时代的推进,在选本中的地位也越来越显著。在古代,它只入选7次,位于《登岳阳楼》和《旅夜书怀》之下,甚至不如《九日蓝田崔氏庄》,但在现当代入选率迅速攀升,跃居杜诗第二位,可与《登岳阳楼》比肩。再加上现当代的文学史教材也给予它相当高的地位。在杜甫入围百首名篇的十七首作品中,《登高》是六首七律中的第一首,这样看来,杨伦在《杜诗镜诠》中认为这首诗是老杜七律第一的提法,是很有见地的。





第16名 杜牧 泊秦淮


通首音节神韵,无不入妙。宜沈归愚叹为绝唱。

(李瑛《诗法易简录》)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11 在100篇中排名:16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6 在100篇中排名:15

历代评点次数:15 在100篇中排名:59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1 在100篇中排名:62

文学史录入次数:8 在100篇中排名:13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93900 在100篇中排名:44

综合分值:0。5415 总排名:16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1),

隔江犹唱《后庭花》(2)。





【注释】


(1) 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

(2) 《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以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所作最为有名。因其荒于声色而亡国,故后人又把《玉树后庭花》曲词当做亡国之音的代名词。





指标解析


杜牧诗入围百首名篇共有六首,数量上与李商隐齐平。这首《泊秦淮》是六首之冠,能取得这样的名次,主要得力于选本的大力传播,尤其是在古代,共有11种选本入选,仅清代就占6种,直至现当代,仍有26种选本看中此诗。选本之外,文学史的屡次入选也扩大了它的影响力。这短短的二十八字究竟有何魅力能够如此打动古今选家呢?分析起来,它将杜牧诗歌的三项长处汇于一身:写景、咏史、七绝。杜牧摹物写景,下字精准有神,诗画相映;咏史吊古,眼光不落俗套,翻陈出新;而他的七绝俊逸风流,与李商隐、刘禹锡三足鼎立于中晚唐诗坛。这首七绝从眼前的丽景中撷取一段亡国的靡靡之音,联系古今,借责备商女来讽刺寻欢作乐的王公贵族,隔墙打枣,绵里藏针,既犀利又不失蕴藉,难怪清人沈德潜叹为绝唱,甚至推为七绝压卷。这首诗能够取得这样的名次,乃在情理之中。





第17名 柳宗元 江雪


此诗读之便有寒意,故古今传诵不绝。

(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7 在100篇中排名:58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25 在100篇中排名:20

历代评点次数:22 在100篇中排名:20

当代研究文章篇数:6 在100篇中排名:32

文学史录入次数:9 在100篇中排名:1

互联网链接文章篇数:152300 在100篇中排名:17

综合分值:0。5344 总排名:17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1),

独钓寒江雪。





【注释】


(1) 蓑(suō)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指标解析


这首短小的五绝,即使加上题目,也才二十二个字,却给人尺幅千里之感。读之眼前便会浮现一幅画面:大片的青白底色上,隐约的层峦因为覆雪而模糊,广阔的江面上唯有一个渔翁在孤独垂钓,他的身影越是渺小,越衬托出这天地之广阔,越衬托出气候之清冷,越凸显出渔翁坚守的执著。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那时候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内心十分抑郁,可是他并没有用世俗的污浊自我宽解,而是依然坚守内心的清高和信念,所以在这首《江雪》中借独钓寒江的渔翁寄托他傲然独立的决心。有人认为他过于清冷,所以过于消极,但若没有清冷到一种极致,则渔翁的独钓也传达不出孤傲的意味。诗人深省小大、冷热的辩证关系,且能巧妙运用色调,安排疏密,虽使人“读之便有寒意”,却在极寒、极冷中蕴藏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炽热情感。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不大被古代选家重视,在唐五代、宋代的唐诗选本中都难觅踪影,到了明代才有高棅的《唐诗品汇》选录,清代的入选次数不过增至6次,各种评论也相对集中。但是到了现当代,这首诗名声大起,文学史中更是将其视作柳宗元的代表作,不仅如此,研究它的单项论文也多达6篇,许多小学语文课本也常选这首诗作为教材。可以说这首诗能够取得第十七名的地位,与现当代以来的重视有直接关系。





第18名 刘禹锡 西塞山怀古(1)


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着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

(薛雪《一瓢诗话》)





【排行指标】


古代选本入选次数:5 在100篇中排名:82

现代选本入选次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