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盛唐传说 >

第2章

盛唐传说-第2章

小说: 盛唐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听说三位羁留在此,小弟过来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顺便给各位客人送点酒菜。”房内隐隐传来兵刃出鞘的声音,紧接着听有人低声道:“不可莽撞。”随着门扣响动,房门打开一尺多宽,有人伸头出来,此人身材消瘦,满眼里甚是机警,他先是四周打量一下,笑道:“谢谢这位大哥,只是我们这几天偶感风寒,不食酒肉,还是烦劳大哥把酒肉端回去吧,如此却谢不恭了。”不等马友金说话,那人便缩头回去,把门轻轻合上。
  就在那人关门的瞬间,马友金趁机往房内望去,只见榻上睡着一个少年人,另有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握刀站在**榻边。虽讨了个没趣,马友金却放下心来,这几个人尤其是那两个汉子,虽是武人行径,却不是江湖中人,倒颇似军阵行伍之风。这等人不是公侯府邸的亲兵就是办差的差役。断不会行剪径劫镖之事。他一身轻松的把酒肉端进自己房间里,美美地吃了起来。
  当晚,吃过晚饭后,自然要按规矩安排人守夜,马友金安排完回到卧房和衣而卧。睡到子时,他突然惊醒,一丝不祥预感袭上心头,立即翻身站起,推窗一看,只见院子里站着十几个持剑的蒙面黑袍人,那两个守夜的镖师已然被人割喉而死,颈子上的鲜血犹自喷涌,这两个人武功虽不精深,却绝非庸手。居然无声无息间就被人杀死。
  这一惊非同小可。马友金大吼一声:“有人劫镖!快抄家伙!”“噼啪”之声响起,众镖师震破门窗,跃出房间。为首的黑袍人见众人出来,不但不退反而喋喋怪笑道:“呵呵,老子们在半路上等了几天,不见踪影,还以为漏过去了,想不到,那三傻小子真会找地方,老鼠跟狗混在一起,当猫儿就不捉了吗?”
  马友金沉声喝道:“在下顺风镖局马友金,阁下是那条道上的?”那黑袍人不答,扭头喝道:“一并杀了!再细细翻找小兔崽子。”众黑袍人立即挥舞刀剑飞扑向前,站在前头的两个趟子手,根本来不及反抗顷刻间便已人头落地。
  马友金情知今日局面已是不死不休,反手将刚刚披衣出来的马北方推到后墙,率镖师趟子手迎上前去厮杀。虽然顺风镖局的人数众多,镖师们也各有绝活,但对方剑法诡异无比。不与兵刃相碰,厮杀中绝不闻一丝金铁交鸣之声,手中长剑每每在镖师招数破绽之处,攸然递出,剑指心窝咽喉等处,中者立毙。数息之间,顺风镖局的一干人等已伏尸当场,马友金仗着武功高强又经验丰富,勉力支撑着,饶是如此,肩头肋下也被割开几道血口,深可见骨。
  马北方惊魂稍定,练武之人的血勇被激发出来,捡起一柄单刀,涌身扑来,挡在父亲面前。马友金怒喝道:“傻小子!还不翻墙快走!”马北方抬起头道:“父亲不是说过自古只有护镖而死的镖师没有弃镖而走的孬种吗?父亲不走,孩儿也不走。大不了死在一起罢了。”马友金闻言惨笑道:“好孩子,有种!”黑袍人冷笑道:“周围已经设下防线,便是走也走不脱了。”说罢,身形快似鬼魅,骤然而至,一剑刺向马友金咽喉,这一剑快如闪电已是避无可避。
  耳中只听见破空之声,黑袍人立即凌空后返,但是已然晚了,只见三支弩箭穿心而过,黑袍人尸体摔落在地上。另外十三只铁脊弩箭则射向其余人,又有三名黑袍人被射倒在地。其余黑袍人惊呼:“铁脊八发弩!”马友金绝处逢生,赶紧拉着马北方向后退了几步,转眼头望去。只见那两名汉子手持弓弩倚门而立,那个白天睡在榻上上的少年战战兢兢地躲在身后。这种铁脊八发弩一发射便是八支铁杆利箭,威力惊人,原是安息大都护府所特有的军阵利器,民间绝无。这两个汉子竟然有铁脊霸发弩,自是来历不凡。马友金忽然感觉自己已经无意间卷入了一个自己不该卷入的漩涡。
  那俩汉子回首对少年道:“李公子若是有命回到安西,请禀告田将军,阿福阿贵尽力了”。说罢,扣动扳机,又一阵劲风,十六支铁脊弩箭射向黑袍人,这次有了防备只有一人被射到,铁脊八发弩虽威力极大,却又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上弓弦慢,所以,射完后,阿福阿贵索性将铁脊八发弩劈面一摔,抽出腰刀冲向黑袍人,趁乱砍倒两人。
  马友金见这两汉子刀法狠辣,一招一式直打直进,绝无江湖技艺的花巧,便知是安息军中的刀法。这种刀法若是在军阵中,列阵而出,自是杀伤无穷,但若是在平地里游斗,远不及江湖技艺灵活机动。是以几招过后,黑袍人便觎出破绽,剑光闪烁,如灵蛇般从刀缝里递将过去,阿福阿贵刹那间血花飞洒。
  这二人单凭武功而论,远不及马友金,刚才之所以能杀死黑袍人一则是黑袍人慌乱间举措失当;二则阿福阿贵刀法配合精妙。在黑袍人反应过来后,阿福阿贵再难抵挡,片刻后一中心窝一中咽喉,双双殒命。马友金见黑袍人阵势稍乱,立即抓住机会拉着马北方挥刀闯阵,一名黑袍人身子一侧闪过刀锋之后,将手一扬,只见寒光闪过,马友金心口一紧,一只飞镖已经插在心窝上,他不禁闷哼一声,栽倒在地,马北方见父亲倒下,登时睚眦尽裂,他在地上搂住父亲,但马友金已然呼吸全无,,马北方素来性格刚强,如今遭此大变,犹自忍住泪水,用颤抖地手从父亲心窝上拔下一枚蝴蝶镖,握在手里。
  另有黑袍人闯进客栈其他房间挨个搜查,不一会从老黄的屋里传出两声惨叫,显然老黄夫妇已经遭了毒手,不大一会儿,有人夹着吓得呆若木鸡的黄珊走进院子。黑袍人把马北方、黄珊和那姓李的公子围在当中,那姓李的公子身子虽是单薄,性子却是倔强,尽管害怕,仍是喝道:“你们这帮鹰犬,要杀的只是本公子一人,为何连累无辜。”马北方原以为这些黑袍人具是些劫镖盗匪,此时方知,父亲和其他叔叔伯伯的死,竟是被此人连累,不禁急怒攻心,浑身颤抖说不出话来。一名黑袍人越众而出,冷笑道:“李重远公子,小小年纪倒有几分胆色,看在胆色情分上,老朽亲自动手,一剑穿心,你不会痛苦。”说罢,长剑分心刺到。
  李重远自知今日无可幸免,索性不闪不避。就在李重远昂首待死之际,但见青光一闪,那黑袍人猛然间四分五裂,鲜血肢体抛上半空,竟好像是被极强大的力量将他拉扯撕开一样,其他黑袍人立即惊呼后退。一位年轻道士突然现身,他手持长剑,犹如蝴蝶穿花一般,从人群里飞闪而过,所到之处无不血肉横飞。刚才那些黑袍人凶神恶煞,现在却吓得两股战战,嚎叫着四散奔逃,这些黑袍人武功甚高,以马友金之老于江湖都不能对敌,但在这道士面前却不堪一击。那发射蝴蝶镖的黑衣人一见年轻道士的剑法,便是稍加错愕,立即转身飞步而去。其余人在顷刻间具已剑下伏诛。那年轻道士正要追击,一位中年道人从房顶上跃下,道:“不必了,这些人虽然凶恶,但也是受人驱使的可怜虫,且让他去吧。”说罢,看见地上的尸首,面露不忍之色,叹息道:“世人争权夺利,视人命为草芥,岂不知百年之后还不是黄土一杯?也罢,管他生前是好人恶人,总要有个入土为安才是。”命年轻道士寻来铁锹,在客栈傍边挖了四个大坑,把门板劈开,聊做墓碑。一葬黄氏夫妇,一葬马友金等顺风镖局众人,一葬阿福阿贵,一葬死去的黑袍人。
  等干完这些天色已经大亮,马北方、李重远、黄珊跪在坟头哭拜了亲人。
  

第三章 避世天山



 如今马北方、李重远、黄珊都成了孤儿,三人无家可归。那中年道人叹息道:“天可怜见,既然无处可去,那就跟我去天山吧,要是能学些本事最好,至不济也能衣食无忧。”如今看来这也是最好的安置办法了。
  那中年道人乃是天山派剑客,道号紫无浊。是天山派七洞府中第三座洞府——明心洞首座,那年轻道士乃是手下大弟子李九,此人出身极尊贵,李九只是化名而已,李九入天山派并非投身江湖,而是学艺避祸。此番涉足中原,乃是为了一件大事,在返回西域天山的路上偶遇此事,出于侠义本色这才出手相助。也是冥冥中自有定数,这一番相遇,日后惹下了惊涛般的爱恨情仇。十数日后,一行人进入西域,这地方天高皇帝远,又是天山派的势力范围,也不惧有人追杀,众人心情开始放松下来,那三个孩子虽刚经历丧亲之痛,但毕竟年幼,这些时日过去,也不再悲伤。李重远原本想要央求紫无浊师徒将自己送到安息都护府,转念一想,到得安西都护府又如何?还不是一样寄人篱下?万一再如客栈一般遇上强敌,谁人能够相救,还不如到天山学得一身本事,自立于天地间。这注意打定,便绝口不提到安西都护府之事。这日,在天山派总坛,天山派七洞府中第一座洞府——琅嬛妙境天山派掌门人——渡难大师坐在当中,其余六座分坐六位洞府首座。天山派与中原武林门派不同之处在于天山派武功渊源极为斑驳复杂,几乎横跨释道儒。在近百年前,中原处于隋末唐初战乱纷飞之时,不少世外高人遁世避祸,隐居天山,如海的学问自不能随风湮灭,故虽避居世外却又各有传人,天山人迹罕至,这些传人只能相互间切磋印证,时日长久竟融混贯通,又有不世出的奇才将其去芜存菁。逐步演变成了天山派。是故天山派释道儒混杂。其实,天山派武功仅是天山奇葩的一枝而已,其余的如医、卜、毒、书画、锻造、棋艺、奇门遁甲、机关消息无不独步天下。
  此时,马北方、李重远、黄珊三个孩子跪在地上,眼巴巴的看着众人。
  渡难大师道:“此三子来我天山,自有天意缘法,既然入我门来,授业解惑便是我们等的本分,有哪位师弟愿收其为徒?”
  马北方出身练武人世家,虽只学了个花架子,却是骨骼清奇,是个难得的好苗子。所以,几位首座都把眼睛盯着他身上。而李重远和黄珊相比之下就显得平平无奇。
  第七洞——灵枢阁首座妙无双道:“我的洞府从来只收女弟子,这个小女孩就拜我为师吧,生活起居也方便些。”渡难双手合什道“无双师妹,善因材施教,此子能入灵枢阁,得师妹**必能成大器。”
  第二洞——天雷殿首座阳无极道:“渡难师兄,小弟愿收马北方为徒。”
  渡难合什道:“师弟愿收其为徒,原本再好不过,只是,此子遭逢大难,愤懑之情郁结于心,日久必生戾气,师弟一脉武功罡气犀利,恐不利于此子修行,不过,若师弟能善加安抚,化解心结,生祥和之气,勿使坠入魔道,亦是天山之福。”
  地上只剩下李重远一人,第四洞璇玑庭首座计无策、第五洞镜花舫首座无心禅师、第六洞素问轩首座文无涯都默不做声。
  紫无浊叹息一声,站起身道:“此子原是我引来,自有我引去,望掌门师兄恩准。”李重远原本就被人挑剩下的,见有人要收,渡难如何不准?合什道:“此子骨骼品相虽非上佳,但心思沉稳,最是能耐苦寂,能入玄门,得享清净,也是善缘。”三名弟子分派已毕,自是各有师长领回洞府。天山脚下碧草如茵,树木如盖,洁白的羊羔如白云般在草丛里若隐若现,胡女身着彩衣盘马放牧,嘹亮的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