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盛唐传说 >

第130章

盛唐传说-第130章

小说: 盛唐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好大声说道:“若是摆擂时,爹爹带领着你的哥哥们和江湖上叔伯前辈去给你助拳压阵!”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清楚的点给了刘金彪,等到了擂台上,不用王秀娟出手,自然有别人代劳打擂。你刘家别想在里面捞便宜。

    刘金彪笑道:“既然娘家的人可以助拳赶走不喜欢的女婿,那婆家的人当然也可以帮忙抢媳妇了。”

    不等王传华开口,王秀娟便抢着道:“若是你刘家的人不怕腿断胳膊折,自然可以上台打擂!”

    刘金彪大笑道:“好!咱们一言为定!我定要广撒英雄帖,邀请天下好汉来帮忙给刘雄抢媳妇!”说罢转过头来对王传华道:“王老哥,令千金要摆招亲擂,想必事务繁多,我也就不留你啦,咱们擂台见!”说罢命人送客。

    王传华无奈只得悻悻而归,在路上他越想越气,简直是不知所谓!明明说好是去登门道歉,可是谁知道最后却稀里糊涂的变成了比武招亲,被刘金彪挤兑的不办还不行!

    他在气头上举起手要打这个不懂事的女儿,可是巴掌举起来却不忍心落下,而是狠狠地扇在自己脸上!

    他所不知道的事,就在他打自己耳光的时候,刘金彪也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他也懊恼,本来是想借此良机与王家结为秦晋之好,却搞成了打擂台!要是在擂台上死了人,那刘、王两家就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





        
第一百九十四章打擂台

     他在把王秀娟逼上死胡同的同时也把自己放在了悬崖边缘,若是这次招亲擂台王家赢了,他刘家便从此抬不起头来,不过王秀娟也会因此嫁不出去;

    若是王家输掉这次比武,王秀娟自会会遵守诺言去乖乖嫁人,但是若是赢的人不是他们刘家的人怎么办?只能干瞪眼看着王秀娟跟别人走,那岂不是做了嫁衣别人穿,自己空忙活一场,这可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但是,要自己一定赢,这似乎不大可能,自己能请人助拳,王传华当然也可以这样做,若是论起江湖上的影响力,自己根本没办法与王传华相比,

    到时候一定会输的灰头土脸,唯一的希望就是能有个武功奇高相貌奇丑的怪侠打赢所有人然后把王秀娟带走,这样的话自己虽然一样鸡飞蛋打,可是好歹能出口恶气。

    想到这里,刘金彪叹口气道:“雄儿,去给你表叔写封信吧,把这里的情况给你表叔说清楚了,叫他在江湖上多找几个人来帮忙吧!”

    长安,皇宫御书房,李隆基正在与田扬名对坐饮茶。

    御书房赐茶可是大唐帝国最无上的荣耀之一,加上田扬名,能够在御书房饮茶的人文臣武将不过六人,而田扬名是其中唯一被三次赐茶的人,

    就连皇上身边第一近侍高力士也只有在御书房伺候茶的份,可是从没机会饮过茶,单凭这件事便可以光宗耀祖。

    得此殊荣,

    田扬名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感觉到李隆基心里有事,皇上这个人就是这样,他想要你去做什么事。从来不会直接告诉你,而是让你自己去想,想明白了那你自己去做。怎么证明你做对了或是做错了,

    很简单,看皇上对你的态度,升你的官就证明你做对了。贬你的职就证明你做错了。

    对于田扬名而言,目前他已经位极人臣,已经无法升官,所以皇上只能用赐茶的方式来奖赏他。这固然是件极崇高的荣誉,但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已经到了功高盖主的地步,自古以来做人家的臣子,一旦到了功高盖主,无可赏赐的境地。实在是凶险之极。

    田扬名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所以地位越高,便越谨小慎微,眼下几乎除了上朝议事,几乎从不出家门,至于以前很是热衷的狎游宴饮更是绝不涉足。

    有时候他自己也纳闷儿,为什么自己升官发财从安息苦寒之地来到京城烟花繁华之所反而不开心,每天晚上都夜不能寐。总是担心自己一言得咎,顷刻间家破人亡。

    每次接到黄门宦官传旨。命他到御书房御前侍饮,便如到龙潭虎穴一般。

    每次看到那些踌躇满志入京赶考的各地举子们,田扬名内心里都忍不住摇头叹息

    :“别人都道是出将入相,荫妻封子,可谁知宦海浮沉的凶险,每日里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稍有不慎便陷入万劫不复的绝境。”

    李隆基轻轻地呷了口茶,问道:“田爱卿啊,这是南闲文特地从蜀州送来的新茶,呵呵。你是南闲文的老东家,他这人是个不忘本的厚道人,做事情也周到,想来也不会把老东家给忘了,估计你早就尝到了吧?哈哈哈。”

    田扬名赶紧起身离座,紧走几步来在李隆基的茶案前跪倒,开口说道:“皇上明鉴,南闲文这次来京确实给微臣送来了不少茶叶,可是微臣并未见他,

    还把礼物都拒之门外,又命人传话给他说:你我如今都是皇上的臣属,彼此属于同僚,只有公事并无私谊,有事可去签押房,无事便可告退。那南闲文也是忠于陛下的人,见臣这般没说什么便转身走了,请皇上明察。”

    “唉,”李隆基无奈的叹口气道,“爱卿啊,你什么都好,就是这一点不好,朕跟你说几句玩笑话,你也三跪九叩的,这叫朕以后怎么跟你说笑?算啦,今天不说别的事,就说茶道,省得你跪来跪去的麻烦,朕也看着心烦。你赶紧起来吧!”

    扬名谢恩之后方才站起身来,重新落座。

    李隆基仔细品了品盏中的茶,慢慢的说道:“朕常说人生如戏,那是因为朕爱戏曲之故,其实若是比起贴切来,这人生如茶才是最相宜的。才开始的时候,咱们都是一样的纯真无邪,一切都是表里如一,

    正如这初次冲泡的茶,只有清淡的味道,好些人觉得这第一道的清茶没有滋味,可是谁知道这种清淡的滋味最是难得,等喝第二道茶的时候,便是再想要回味这番滋味也是不可能的了,若是说哪道茶最是味道斑杂,

    便是这第二道茶了,既有茶叶的清香又有年月的苦涩,个中滋味只能由自己品尝了,这个旁人可是说不清楚也想不明白的。若是回味最悠久,反而是第三道茶,一般人都不大喜欢喝这第三道茶,因为味道寡淡了,

    尤其是刚喝完滋味醇厚的二道茶,更觉得索然无味,但是朕觉得,人生百态尽在这第三道茶中,口中虽然无味,但是清甜涩苦诸多 滋味却尽在心头,这就跟人一样,等人老了,回想起年轻时做过的事情,定然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田扬名躬身道:“陛下教诲的极是,微臣记下了。”

    李隆基道:“说起来,你那个幕僚南闲文考虑事情就缜密多了,这次他进献的茶,叫做九星环月,朕当时大为惊奇,以为他们在蜀州一带又发现了什么新品种的茶树,

    等把生茶拿上来一看,原来只是老君眉而已,虽然是极品的老君眉,但是为何叫这样奇怪的名字,朕也搞不懂,这个南闲文却也不说,只是笑着请朕自己品尝,也罢,难得有人和朕开这样的玩笑,说实话,没人和朕说笑,朕也觉得闷了,所以朕高兴!

    就命人沏了一盏茶细细品尝,按说,这老君眉朕喝过不下千遍万遍,没想到朕竟然没尝出来,先是一股清甜的滋味,然后是酸味,朕搞不懂,

    这茶怎么会有酸味呢?然后就是涩味,就像是吐蕃进献的茶砖一样,苦涩无比;等这股子苦涩劲儿过去之后呢,就有这么一种令人神怡广泰的异香从喉间通往肺腑。朕竟然有些微醺。 





        
第一百九十五章 饮茶

     这时候,南闲文才说原来这老君眉与平素畅饮的老君眉又有一些不同,平常的老君眉便是老君眉一种,如今的茶却是由九种补气益神的补药配着,朕仔细看了一看,里面有当归、厚朴、甘草、鹿茸、雪参、决明子、五味子、黄芪,令我没有想到的居然黄连。你说,他把这么苦的东西加进去干什么?

    怪不得苦得朕大皱眉头。朕自然是要责问他的,谁知道他竟然说,其实这茶道里也有君臣之道,在这九星环月茶里,这君就是老君眉,那当归厚朴等物便是臣,当时朕就问了,不知道这九种药材各有什么比方,

    南闲文答道:当归厚朴药性温和,正如吃苦耐劳之民众,有万民不惧烈日严寒辛苦劳作,方能有五谷丰登;甘草犹如精明干练的衙门差役,每日里奔走四方,维护乡里;黄芪犹如边关将士,年年月月披坚持锐,

    冒着风霜雨露,守卫在边关重镇;鹿茸如武将,雪参如文臣,文武相辅相成,方能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穷天文、通地,理。文韬武略安邦治国 ;这决明子便是朝中的言官,有了言官风闻奏事,朝野诸事

    方能上达视听,为君者才能聆听民间疾苦;那五味子嘛,则是文人墨客,这些人啊,一辈子行吟江湖,或是借古讽今,批评时政,或是歌颂繁华粉饰太平,可以说文章诗词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至于那黄连,

    它虽然是最是不讨人喜欢的,甚至让人见了就害怕,可是要想符合君臣之道却偏偏少不得,就像朝中那些敢于直言犯谏的诤臣。太宗皇上的时候。皇上偶有懈怠,魏征立即毫不客气的批评指正,

    弄得太宗皇帝居然不敢当着他的面歪着身子坐。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刚正不阿的大臣,太宗皇帝才能开创一代辉煌盛世。所以说,这哪里是盏茶啊,分明是天下百味。你看,这茶里朝野、君臣、文武、诤佞样样俱全。叫人轻视不得呀。

    朕问南闲文,既然这九星环月茶如此深厚广博,为何以前从未听闻,这南闲文说道:其实这药材并不难求,都是些寻常的物件,难得的是这成分配方,多少茶配多少药材,都是极讲究的。万万马虎不得,

    便如这世间百态一般,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丝毫都不能乱的,若不然必会乱了伦理纲常,那可就天下大乱了!”说在这里,李隆基话锋一转,沉声道:“偏偏有一些人。仗着在江湖上略微有些名气,便招揽泼皮村氓。称王称霸,浑然不把官府放在眼里,偏偏给大唐这盏流芳百世的好茶添些恶味!”

    田扬名赶紧跪下道:“臣未能替皇上分忧,实在是诚惶诚恐。”李隆基摆手道:“你身居中枢,又不是料民理事的官员,这件事怎么能怪你。不必惶恐!”

    然后又叹气道:“不过,地方上的官员大都是些品级较低的官员,手里的力量和权力极其有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地方上要是权力和兵力过大。时间长了未免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可要是权力太小,就难以节制民间的妄动之心,

    可要是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各地的民风、地形、物产相差极大,自是难如登天。皇权鞭长莫及,若是有人趁机蛊惑人心、啸聚山林,天下的百姓可就不得安生了,不过眼下来看,这些人不过是癣疥之患,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这治国就如同治病是一样的,有些病在刚刚露头的时候就要医治,等小病养成大病,就算是治好了,人身也会元气大伤,有些病还非得等到拖成大病,等病根露出头来再去医治,方能去除心头大患。所以,对这些人啊,还是大意不得的!”

    田扬名在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