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官亨 >

第87章

官亨-第87章

小说: 官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江这一夜失眠了,辗转反侧睡不着,他不知道自己是该替穆书记保守这个秘密,还是该告诉大口乡的老百姓,直到天亮也没有答案,穆竣却已经给他打电话用车。

穆竣选择了在县里交接工作,在别人看来有些矫情,更有甚者说他是装屁驴子,你在大口乡才干了几天,还真以为自己能够在那里得到特殊的待遇啊?

十一点,杨平办公室。

杨平看着面前的年轻人,嘴角露出淡淡无奈的笑容:“真不想放你走,可党校是好去处,多好的前途,可你小子,哎,让我说你什么好,效率很快,一听说你主动请缨到市郊乡,荣书记和扈市长可都亲自给省里打了电话,省里的效率也很快,市里的效率更快。小穆啊,你怎么……”

一条通天大陆,一条荆棘之路,前者即快又保险,做三个月的老师还能结识一些人脉,稳稳的晋职;后者要去改变已经沉寂已久的老牌乡镇,不说阻力,上下一心全力配合你,又能做得了多好?

两者之间,天壤之别,杨平都替穆竣惋惜,很不理解他为何如此选择?

“呵呵,杨书记,我还年轻,肩膀还算结实,党校那地方,太安逸了。”穆竣很随意坐下来点烟,目光深邃。

“你小子,到哪里都是块好材料,没问题的。”杨平点点头,认可的说道。

“杨书记,我是该提前祝贺你呢,还是到时候送大礼?”穆竣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说道。

“该是我给你送大礼吧,要是没你的牵线……”

“杨书记,你我不必如此客气,于县长会接替你的位置吗?”穆竣看似随意的问道。

“老于啊,不好说,不过希望很大。”杨平不太确定,以他都不太确定那就真的是不确定了,穆竣心有数,看来扈市长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给予于志全面的支持,变数还存在。

穆竣转移了话题,将问题引到真正的核心上面:“杨书记,这件事我对你有意见?”

杨平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叹了口气:“这甸榆县,水很深,我直到现在也只是浅浅探了一脚,田元同志担任大口乡党委书记,也是县委常委会决定的。”

一句县委常委会决定,道明了他作为县委书记的无奈,这件事的争斗肯定会异常激烈,穆竣曾经听组织部长郑建设说过,杨平、于志、马晋江三人展开了近乎全面的碰撞,以票数险胜却不能代表县里的意思,还是市里荣书记拍了桌子,这次的常委会才顺利结束,投票过程弃权的人高达三人,可想而知荣经凯拍桌子不是没有道理,县委常委会开成这个样子也算是罕见了。

洪涛给穆竣透过话,这件事有他们家的影子,对此穆竣没说什么,田元能够走上宁奉市卫生局洪奋进的路子,最后与洪涛的父亲洪新家拉上一星半点也不是不可能,这里面定然也少不了洪涛的影子,不说什么心里也别扭。

“谢梅乡长是个很有魄力做事的干部。”穆竣作为前任一把手,给县里留了这么一句话,没有推举张大海也是有原因的,只希望他能够顶得住田元吧?穆竣并不看好他,更为看好身为女性却不失刚强的谢梅。

杨平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关于大口乡他也很无奈,无能为力之余也有着怨气,一把手不能掌控全局的怨气,来自上级领导部门领导暗示性的压迫。

张大海和胡森都到了县里,他们也是到了才知晓这突来的变化,没有一点消息的领导突然之间更迭,不少见却也不多见,单独提出来放在大口乡上有些不合时宜,如今这大好形势,有穆书记的带领不是能做更多的事吗?突然间换领导,于大口乡不合适。

这就是格局的差距,张大海和胡森看到的是自己辛苦栽培的桃树不能被别人摘了桃子,穆竣却已经看向了更远处更加肥沃的土地,那里,绝不止种下一棵桃树,那里,能够容纳更多多桃树。

从元旦到农历新年,穆竣早已做好了离任的准备,他的工作也都大多数放了下去,与一副胜利者姿态出现的田元握了下手,很淡然的飘飘然离去,张大海和胡森都进行挽留,要给穆竣送行,乡里那么多干部如果知道了穆书记不辞而别,大家回去也不好交代。

扫了一眼远处因为张大海和胡森围着自己眼角眉梢带着些微怒意的田元,穆竣轻笑了一声:“我走了,新书记来了,你们要配合好工作。”

张大海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还是胡森在条框里工作经验丰富,立时就明白了穆竣的意思,本还想着表现出一点的追随之意,想到人走茶凉县官不如现管,以后在大口乡这一亩三分地掌控话语权的已经换了田元,想到此冲着穆竣点了下头,转身走到田元的身边,露出灿烂的笑容。

“去吧。”穆竣鼓励了一下张大海,说实话,张大海是个很好的条框副职,专门负责一些具体划定好的事务可以,但要让他做一把手领导委实欠了点决断能力。

“小穆,一起回去看看?”马晋江作为党务副书记,这一次亲自送田元上任,不仅如此,还拽上了郑建设,算是给田元站脚助威,杨平和于志也知道穆竣在大口乡的威信太高,冷然间换领导需要县里主要领导去撑场面,也点头同意,马晋江看到穆竣,笑着提出邀请,他到不至于跟穆竣在这里显摆,而是要让穆竣知道,这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并不会因为你的离开大口乡正常运作就进行不了了。

说这话的时候,就站在县委楼门前,不远处摇开了车窗的老江听得真切,忿忿不平的拿出手机,这还是担任穆竣的司机后,拿了多半个月工资买的二手货,就为了联系方便。

“穆书记要调走了……”低声,将这个消息传递回大口乡,这也不算是违背穆书记说的话。

老江本想送穆竣,被他婉拒,空车跟着县委领导的车子返回了大口乡,穆竣则独自踏上了前往宁奉市的道路,在那里,将会有新的征程等待着他,而大口乡则因为老江传递回来的消息整体沸腾起来。

穆书记走了!

这五个字就像是有魔力般,使得全乡超过两成的百姓从家出来,前往乡政府来求证消息。两成,多么低的比例多么可怕的数字,为官一任,能在离开的时候牵动治下两成人的心,这为官一任还有什么遗憾吗?在乡里还没有走的宁宁将一个多小时后乡心街区的状况电告了穆竣,再刚硬的汉子,此刻都有种泪涌止不住的感觉,坐在他面前的宁奉市组织部长鲍立国还奇怪怎么接了电话穆竣的情绪就变得有些激动,待到几分钟之后他办公桌上的座机响起,有人跟他通报了这个消息后,对穆竣的低调明智给予赞许的同时也不禁为他喝彩,基层的老百姓是质朴的,在踏入官场的伊始穆竣就拥有了这样的成就,在未来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他都会想起今日,想到那些真心爱戴他的老百姓,勇往直前永不后悔。

事态的心爆点还是街区内的几家饭店,都是落户在大口乡多年的买卖人,始终不温不火勉强温饱赚点小钱,比种地的农民收入多一些,与正常的上班族差不多持平,可以这么说,开着操心的钱都不知道谁给,远不如上班舒心省心。

穆竣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是真心拥戴穆竣的团体之一,每天客临门都装不下,一道比较普通的地方菜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喜爱,钱就像是雪片般飞入袋。

“穆书记调走了。”

“穆书记走了。”

一传十,十传百;亲传友,友传朋。

正文 第一百一十四章 相送

街道上,一个个相携而来的亲朋故友相互询问着。

“到底是不是真的?”

“穆书记真的走了吗?”

“去看看就知道了,这要是穆书记走了,我一定要问问,凭啥?”

“就是,凭啥,咱们大口乡刚刚有点起色,凭啥把咱穆书记给调走。”

就见前往乡政府的街道上,人流从散到聚,彼此之间打着招呼,见到的人越多,大家心里越没底,越觉得那传言是真的。来自乡里面不少的投资者商户也都赶了过来,当马晋江、郑建设、田元以及老江开着的那辆皮卡赶回到乡政府时,胡森提前通知家里要准备好迎接新领导,大家一头雾水的列队在乡政府门前集合,看到的不是新领导,而是数以百计并还在持续增多的老百姓。

本该通畅的道路被拥堵上,张大海和胡森在路上就听到了消息,给马晋江打了个电话就急急忙忙的提前赶回来处理问题,新书记马上到任,这要是出了**,还是为了老书记而来,无疑这是在打县委县政府的脸,是在打新来书记的脸。

张大海在车上就下了命令,务必疏散群众,不要让大家围堵在乡政府的门口。

有道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虽说仅仅只有半年时间,穆竣却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大口乡老百姓的支持,一件件利民惠民的事摆在那里,功劳簿不是自己建立的,而是老百姓们用自己的笔墨书写出来的。

穆竣离开的消息从谢梅的得到证实,大家一下子有点无法接受,堵在乡政府门口七嘴八舌,说着义愤填膺的话语,说是群情激奋一点也不过份,在家的几位领导既有激动也有担忧,他们见到了穆竣总是挂在口的做事不怕没人知道,可也担心这种局面被县里领导看到后的恶果。

劝,真的劝不走,有商人夹杂其,他们懂的东西多,见识也多,知道这种事只要形成集体,政府方面就一定会给予说法,尤其又是今日这局面,不声不响之间将带领着大家致富的英雄悄然调走,无疑是告诉所有大口乡百姓,我现在掐断了你们继续致富的道路。

要不是这一段时间以来穆竣的提前运筹帷幄让干部们多露脸,多与老百姓接触,今日的局面会更加糟糕,现下干部们说话老百姓很认可,他们不会知道这背后是谁在指点江山,他们看到了这些干部的努力,也认可他们说的一些话。

“穆书记不可能一辈子在这里工作,正常的工作调动,新来的田书记也是县里面优秀的干部,相信他也一定可以带领大家沿着现有的足迹,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县里领导和新来的田书记马上就到,大家也不想让县里领导认为我们大口乡是在变换方式抵抗上级领导部门决议吧?”

“大家快散开……”

经过几位乡领导的劝说,前来的百姓们开始有规则的散开,不过其还是有人说:“那穆书记该回来一趟吧,我们就在这等穆书记,松松穆书记。”

“对,我们要送送穆书记,大家都让开点,别堵到路,别让张乡长他们为难,咱们就站在路旁,谁也不防着谁也不碍着,这大马路总不能不让我们站吧?”

“是啊,咱不求别的,送一送穆书记总可以吧?”

远处,宁宁看着逐渐在路旁散开的百姓,尽管在乡领导的劝说下,多数人都返回,现有的好生活他们固然感谢穆竣,却也不至于为了他的调走真的闹出什么**,一边走一边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不必往这边赶了,穆书记真的调走了。

而留下了几百号人,都是从水深火热走过来的,乡心街区、勾洼子村、五龙村、上井村、下井村这几个在穆竣翻转之间从贫困到富庶的村落百姓最多,他们也最感谢穆竣再担任乡党委书记期间带来的改变。

不多,三百多人,站在马路两侧,以乡政府的大门为基准,他们都想看看穆书记会不会回来一趟,全乡所有的村干部都赶了回来,乡里要换领导了,召开干部大会,他们也想见一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