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官亨 >

第53章

官亨-第53章

小说: 官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穆竣就乘车返回了大口乡,省里领导马上就要来视察调研,对于甸榆县是重之重的大事,到了大口乡就是百年不遇的大事件,建国后这里除了一次军委首长来视察建造了烈士陵园外,再也没有如此多的大领导同时来过。

张大海几乎是一夜未睡,脑子里全是安排事项,田元也同样一夜未睡,只不过他不同于张大海满脑子的工作,他更多的是想着自己如何统筹协调好,到领导来的时候能够露露面,留下一定的印象,都不指望省里的领导能够记住自己,市里尤其是县里是他公关的主要目标,板上钉钉还差最后一哆嗦,或许这也是自己仕途飞黄腾达的一次绝佳机会。

穆竣呢,在第二天返回来之后,并没有急着抢着到五龙山去汇合,乡里的干部几乎都汇聚到了那里,他反而跑到了上井村,与谢梅一同陪着果树专家对上井村的改良脐橙进行检测。

穆竣在过程提及了一件事,这里是五龙山头,是不是这里的地质条件改变了土壤条件。

他这句话也算得上点睛之笔,专家们从他手里得到了部里和省里一些关于五龙山地质条件的数据,一群人又在上井村的果园走了一遭,各个位置的土壤都测量了一遍,别的都很正常只是多了一些不知名的微量元素。

专家们要对脐橙果树生长进行周期监测,而穆竣更为关心的是这些土壤如何移植,是否还能够拥有同样的效用。

八月八号,省委书记宋国平、省长舒勇进一行人从云济市出发,宁奉市的队伍过大口乡而暂不入,直接到甸榆县的公路,与甸榆县的领导一同迎接省里领导。

十一点整,车队正式进入甸榆县境内,宁丰市委书记荣经凯、市长扈雍志、甸榆县委书记杨平、县长于志被叫到了领导出行最愿意坐的小巴上面。

除了荣经凯曾经在省里工作过之外,包括扈雍志都显得很紧张,望着几位掌控诸多人命运的大佬谈笑风生,一个个平日里再是一方小诸侯,此刻也都是紧张万分,尽可能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杨平和于志完全就是有问才答,荣经凯和扈雍志还好一些,平日里也能接触到省里的领导,一些话语由他们来进行介绍也不失偏颇,很快,车队就进入了大口乡,要到五龙山,先得过上井村,一片半山腰已经开始橙色搭配绿色的果园,在有心人的指引下,引起了本就注意到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关注。

“宋书记,舒省长,我可是听说了,大口乡这改良脐橙,目前南方很多公司都看好,前两天还有一家公司的老总专门跟我提过。”常委副省长杜,坐在宋国平的身后侧,笑着介绍了一下。

常委副省长定律是分管经济,杜说这番话也是合情合理,坐在更后面的郭开复嘴角露出一抹浅笑,没想到一场酒吧斗殴,竟能让杜都故意给穆竣搭台,看来都言杜宠子是真的。

“哦?”宋国平来了点兴致。

“宋书记,那就下去看看,您不是说了吧,这一次要好好看看新农村建设,省农科院的袁教授就在大口乡。”郭开复也是帮腔而言。

有些时候,不需要提及要帮助谁,只言片语之间,让下面的人更加迷糊,云里雾里云山雾绕,反倒能够起到实效。

“老郭啊,你家那小子拐跑了人家袁教授的孙女,当初袁教授可是把官司打到我这里来了。”省长舒勇进笑了笑,这一句话就能看出,郭开复为省长一系。

宋国平呢?

作为端云省一面旗帜,他已经不需要以所谓的派系来彰显自己的位置,在整个端云省的发展进程,总书记都必须承认其做出的功勋作用,遂他在端云省的地位很超然,年岁也大了,这一届肯定是干不完了,下面的派系之间你来我往,他也看得很淡,都不近也都不远,都不避也都不让。

“那咱们就下去看看。”宋国平拍板之后,车子从公路上转了下来,临时做出的决定让前后车子都摸不到头脑,杨平和于志也都是一身冷汗,能让省委书记和省长动容一同下来检查工作的根源是温泉,平日里就是荣书记和扈市长下来都不一定有兴趣看看这只能小范围种植的改良品种,今日这是怎么了?

于志故意落后了几步,省市一级的领导也没人注意到他,拿出手机额头隐隐见汗,拨打着张大海的手机。

“你们人在哪,现在省委宋书记在上井村停了下来,要看看这里的改良脐橙种植。”

“于县长,我们都在温泉这边,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领导来了,啊,对了,穆竣副书记和谢梅副乡长好像在上井村,我这就联系一下。”张大海也是不知所措,他的能力在诸多方面都暴露出短处,遇到事情首先自己就静不下心来。

“不用了。”于志快速的挂断了电话,因为他已经远远的看到了穆竣的身影,挺拔的身躯在人群是那么的显眼,离得百余米也辨认得出来。

穆竣没准备也是假的,可要是说精心设计的他也没有那个能力,只是觉得五龙山那边人太多了,弄得假模假式的给人感觉很做作,估计领导都看惯了,省一级领导来估计杨书记和于县长都要远远的靠边站,与其到那边去争抢几率很小又不一定会被记住的位置,不如在这边干点实事。

村民们几乎都围在这边,省里的公司也来了,市里的专家也到了,乡里的干部几乎整日都跟着村民一同钻果树林,人总是需要引领方向的风向标,穆竣和谢梅在这里,无形老百姓就愿意相信一定会成功,不然乡里的领导也不会整日将时间耗费在这里。

省里一行人走过来的时候,穆竣和谢梅正跟着老乡们一起吃饭,油饼酱牛肉大葱鸡蛋酱,卷起来仅仅比人的手臂细一些不多,咬上一口浓香扑鼻入口,越嚼越有味道,山泉水煮沸了喝下去比一些清汤的味道还要好。

一上午的时间钻果树林子,穆竣的身上沾染了很多灰尘,脚下的黄胶鞋很容易捂出怪味,趁着休息时赶紧放松放松脚,否则晚上回去的时候弄得皮鞋内也都是汗臭味,形象全无,远远的看到杨平快步走了过来,穆竣放下手里的卷饼,两只手全都是油,着急忙慌的将脚塞到黄胶鞋也没有提上,模样很是狼狈的站起身,有些尴尬的笑了笑,真不知该说什么好,赶紧用毛巾擦了擦手,将鞋穿上,整理了一下衣衫和头发,年轻人总是顾及形象的,如此这般状态被一群领导看到,穆竣也有些不好意思,平日里的好口才也没了,只是挠着头傻笑。

站在宋国平身后的杜和郭开复反倒暗赞穆竣的好运气,当杨平给省市领导介绍面前这个年轻人就是大口乡党委副书记兼副乡长的时候,宋国平首先就产生一种好印象,能够与农民老乡在一起,首先就没有将自己当做高人一等的干部。

单就这一点,穆竣第一印象就赢得了宋国平的好感,熟悉宋国平的人都知道,土生土长农民出身的他,对与老百姓不分彼此的干部,潜意识里就会多一些好印象,当然了,有些可能是装出来的,可在宋国平的眼揉不得沙子,老百姓的眼睛不会撒谎,是装样子还是真的,一眼就看得出来。

正文 第七十章 东边不亮西边亮

宋国平当年选择踏入仕途,很大程度上与年幼时遇到的一名普通乡村干部有关,当年,懵懂之间的宋国平见到了那改变他一生的人,在他正处于立志年纪的时候,对方出现,并在他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名普通干部始终与老百姓共苦乐,带着大家一同大生产,带领着大家识字。

那时,宋国平就觉得这样的干部才是老百姓想要的,并立志成为那样的人,一路走来风风雨雨几十年,经历了诸多诸多,很多想法和念头都被迫随着现实所改变,在内心深处却还保留着那一份真,那一份不想被改变的温暖。

见到穆竣跟老百姓融洽的相处在一起,宋国平来了兴致,丝毫不忌讳石块上是否干净,首先就坐下来跟老乡聊天,这也是他的习惯,虽说众人簇拥下老乡们不免紧张也知晓自己身份,但在一些相对具有试探性的话语,以他多年来身居高位的智慧,想从老百姓的口得知一些信息,并不难。

这时外围的杨平和于志是最着急的,想要说什么又不好凑上前,生怕穆竣和谢梅哪句话说错了,偏偏现在宋书记就坐在那里,两人也不好离开,毕竟此时此刻最了解当下状况的只有他们两个。

很快宋国平就得到了他想要的信息,脸上的笑容浓了很多,杜和郭开复都算是熟悉宋国平性格的,知晓他此刻心情不错,最起码穆竣和谢梅这两个名字在他脑海留下了印象。

“嗯,好香的油饼。”宋国平转了个话题,老乡们不太懂啥意思,穆竣却心领神会,笑道:“那宋书记您就尝一尝。”

“哦。好啊。”宋国平也不客气,一旁的谢梅早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一个乡镇干部与省委书记零距离,可想而知是个什么状态,能够对答如流的都是自信心爆棚的,谢梅这样呆若木鸡的算是正常,唯有穆竣将最初的狼狈状态遮掩后从容得体的淡定,完全是不正常的。

穆竣很贴心的用少半张饼给宋国平卷了一个,绿白的大葱段也没有忌讳给放进去,不长不短的卷饼吃的宋国平连声称好,穆竣又适时的将煮沸温凉下来的山泉水递给他,咕咚咕咚,别有一番回味的清爽。

“小穆书记,给我介绍介绍你们这的……呃……改良脐橙,对吧?”宋国平的邀请,颇有些个人主观臆断,他看穆竣还算顺眼,便有了一探究竟的意思,剩下以舒勇进省长为首的众人,一个个脸上都带着公式化的笑容,看不出一点多余的色彩,可让宁奉市市委书记荣经凯和市长扈雍志小小的紧张了一下,领导视察都不免如此,总要有一些事先安排好的东西给他们看,一旦出了安排之外,要么是领导故意为之,要么是安排没有安排好,今天这意外多多少少是宋国平故意为之。

更后面的杨平和于志则已经卸下了那股紧张劲,不管结果如何都已经晚了,再担心也是徒劳,不如期待水平素质都不俗的穆竣能够有让宋国平书记满意的表现,期待他不会假大空的指点江山,实打实寻求一两个小小的亮点就足矣。

“宋书记,咱们这边走,注意脚下。上井村的脐橙改良,还是出自谢乡长的手笔,当时我还没有到这里任职,整个大口乡都在小范围的进行实验,这边脐橙成功了,清塘村那边的药材则没有大获成功勉强算是让当地的老百姓多了几千块的余钱,我想要不是谢乡长见到您太紧张,这该由她来介绍最好。”穆竣的开场白立时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暗赞,不掩饰不宣扬不喧宾夺主,看来这位小穆书记很有信心大口乡会整体引起省委书记的关注,才会提前打好预防针,我们的改革开放之路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也不都是成功,也有失败,而我个人,在这其并没有起到多少的作用。

很多时候,你做了多少,并不是你自己说的,聪明人比比皆是,他们看得到也看得清。

“宋书记您看,这脐橙为二年生,大大节省了种植养殖成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让老百姓见到回头钱,并且经过论证,用不了三个月,就可以见到丝毫不输于进口脐橙的品质……”一段时间扎根在果树园内,穆竣对脐橙的了解丝毫也不比谢梅少,相对来说在更广的范围他要比谢梅更为博专,或许谢梅在如何亲自动手种植和亲手填土浇水方面要比穆竣强得多,可那并不是最重要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