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美夫俊郎 >

第4章

美夫俊郎-第4章

小说: 美夫俊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尿布可都洗好了么?”
柳迁松了口气,扎着两只白嫰的手,眼圈儿还有些红,略有点无措地答道,“还,还有几块,我,我很快就洗好了。”
姜凤瞥见他五个指头都有点通红的意思,心里不由得叹了口气,这小夫郎的手是有多娇嫩啊,洗个尿布都这样,那要是洗个大件,还不把手给搓破啊?
哎,看他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想来也不是有意要躲懒的。
姜凤伸出手,在炕边寻了个粗布帕子,细细地把柳迁的两手擦试净了,柔声道,“小柳,剩下的放着等会洗也成,先把洗干净的晾上就是。”
复又擦去柳迁头上冒出的汗,“你这半天也累了,去厨房喝点热水吧。”
柳迁一听眼中便泪光盈盈,似惊似喜,“阿凤,你不怪我没用了?”
自从三天前,姜凤生孩子以来,他几乎都没落着跟妻主说上一句话。
饭自然也饥一顿饱一顿,他自己不会做,只能等着邻居赵大姐来送饭。
可赵大姐为人虽是大方豪爽,可最是个大女子不过的。
生平就见不得如柳迁那般扭扭捏捏,横针不拈,竖线不拿的娇气劲儿,一个男人家的,成天不干活,光知道吃饭花银子,那跟米虫有啥两样?
平时里她常说姜凤妹子。
妹子性子好,不当面反驳人,这头应了,可回去依然故我。
自己干生气没办法也就算了,如今这生孩子的节骨眼上,这没用的男人连个饭也做不了,更别说伺候月子了。
连饭都要自己送,看在姜凤妹子的份上,让他饿不死也就是了,难不成还要把他当个月子里的产妇一般伺候?
因此赵大姐顶多也就是给姜凤送饭时,顺手给柳迁带个杂粮馒头。
那柳迁长这么大,哪里吃过这么差的食物?
欲待不吃吧,肚子饿得慌。
吃下吧,又剌嗓子。
自家倒是有点儿白面,可柳迁又不会做,手里的钱也不剩下几个了,没法子去买吃食,柳迁这些天两眼都快绿了,只盼着姜凤能赶紧坐完月子,自己好再回到那有热汤热饭的好日子里去。
方才又挨了赵大姐一顿训斥,柳迁的心情正自低落,让姜凤指使去洗尿布,那小儿的尿布上头沾的都是黄金,闻起来臭哄哄的,用水冲不掉,硬着头皮上手搓吧,那黄印子怎么也搓不干净,两只手都有些火辣辣的疼了。
他一边洗,一边心里还有些忐忑不安,今天自己办了错事,给妻主喝了冷水,差点闯下大祸,方才妻主的脸色之差,可是这些年来头一糟,莫不是终于嫌弃他,要休他回家的节奏吧?
没想到姜凤倒是好声好语地跟他说话,仿佛又变回了那个他熟悉的好脾气的妻主,他自然是心下大定,还有些委屈似的,一把抱住了姜凤,鼻子一酸,差点落下泪来。
姜凤不是头一回跟男人拥抱,从前相亲时,有几个谈得还行的,也进入到拥抱这个环节,给她的感觉都不怎么样。
有的人身上的气味难闻,多呆一秒也难受。
有的人使力不当,冷冷冰冰如搂死鱼,抱得她很不舒服,活像是被迫不得已来完任务。
还有那一等人,初开始就动机不纯,刚到拥抱这一环就开始上下其手,妄图染指其它禁区。
这些人的下场,自然可想而知。
但柳迁的拥抱,却很不一样。
很干净,很舒服,好象心里忽然就变得柔软起来。
这小夫郎,年纪也不过才十九岁,若在现代,也不过是个刚上大学的大一小男生而已。
让个大一小男生去做这些烧火做饭洗尿布的活计,估计一百个人里头能有一两个能干得了就不错了。
又何必强求这柳迁呢?
想到此处,姜凤拍拍柳迁的肩膀,“小柳怎么会没用呢,这不是也洗了尿布了么?”
柳迁眨眨水润的杏眼,神情变得稍微轻松一些。
“真,真的么?”
姜凤点点头,“是啊,而且其它的活儿,也可以慢慢学起来,小柳这么聪明,一定行的。”
柳迁愣愣地跟着点了点头,只顾着听到妻主夸自己的话了,完全没有注意到妻主话中的含义。
这个娇气的夫郎,哪里想得到,妻主已经开始调教的大计了!
“凤妹子,饭做好了,我给你送来了。”
赵大姐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姜凤跟柳迁赶紧分开,柳迁缩了缩头,白晳的脸上一片晕红,听见赵大姐要进来的声音,赶紧朝角落里退了几步,低下头,一副犯错等训的模样,看得姜凤就觉得好笑不已。
奇怪,明明是同样的人,先前就觉得无用之极,现下瞧着倒有几分可爱呢?
赵大姐送来的是一大碗粥,里头打了浓浓的蛋花,热气腾腾,香味扑鼻,姜凤腹内正饥,接过来便狼吞虎咽,稀里呼噜地喝个精光。
柳迁也早饿了,瞧着姜凤吃粥,不由得悄悄地咽了口口水。
却是没敢吱声,他是知道赵大姐实着地瞧不上他,若是他上去要吃的,只怕反是勾起这位彪悍邻居大姐的怒气,又数落他半天。
赵大姐满意地瞧着姜凤吃完,又去看了看睡着的小宝宝,这才接了空碗,对柳迁道,“厨房里有给你的吃食,你也去用吧,晚间天冷,你要照看好凤妹子和孩子,尿布要勤换着……”
劈里啪拉地叮嘱了一堆。
有些注意事项就是姜凤自己也想不到。
姜凤躺在被窝里,不由想到,还是古人纯朴啊。
若是在现代,哪个邻居会这般热心,都是只管自己门前雪的。
便对赵大姐道了谢,笑道,“大姐快回去歇歇吧,晚间还要赶路做活呢。”
她从记忆里知道,这赵大姐不单是热心肠力气大,而且勤劳到让人惊骇的地步。
原来,赵大姐家里地不多,家里又有两个儿子要养活,因此她和她夫郎两个人便接了替窑厂送货的活计。
在傍晚时分,在窑上装好担子,那一担有几百件瓷器,足有五六十斤重,挑上这么一担,走上几十里路,连夜送到邻县去,又带着邻县的特产回来,赶天亮送到县城的货栈,等能回到自家,也到了太阳高高升起的时候了。
这般在姜凤看起来是不可能做到的苦活累活,赵大姐一个女子,每三天一次,跟她夫郎一道也做了有五六个年头了。
就是在怀着孩子时,也没断过,她家的老二,就是在送货的路上生的,回程时把刚出生的孩子用旧衣一裹,往夫郎担子上放了,她照常自己走回家来,只空着手没担担子罢了。
如果姜凤的记忆没错的话……
这位赵大姐,简直猛者无敌了。
因此,姜凤后来一见着赵大姐,忍不住地内心里不断回响。
套马杆的汉纸你威武雄壮~

7 小有成果养娃忙

天气渐渐地冷了,树上的叶子也开始变黄了。
快要秋收了。
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是农家人最喜欢的。
这会儿气候宜人,各种瓜果蔬菜都是最为丰盛的时候,地里的庄稼也该收获了,收获完后,紧接着就是犁田松土,准备种新一茬的粮食。
姜凤家里地不多,不过两亩,因姜凤原身推算着秋天自己要坐月子,她又不似赵大姐般勇猛能干活,而自己的夫郎柳迁根本就没下过田。
因此夏收之后,原身姜凤就没有再种,反是赁给村上人种这一季的庄稼。
当然,这般做势必又少了些口粮,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因不需下地,姜凤就安心地在家里坐月子。
这一个月,姜凤过得倒是很不寂寞。
养娃外加调教夫郎,每天状况不断,却也是有喜有忧,苦乐掺半。
比如说某人练习烧火,差点把厨房给点了啊。
终于学会了烧火和开水,得意地端过来献宝,结果左脚绊右脚,仆倒在地,一碗滚开水漫天泼下,姜凤好险拉了被子蒙住自己和宝宝的头脸,娘俩这才逃过惊心生死一劫啊。
当然了,某人也不是没有进步的。
虽然过程缓慢了点,惊心魂魄了点。
至少,现下姜缨想喝点热乎的汤水,也不用再等着邻居赵大姐来帮忙了。
满月这天,赵大姐和村里的女人们都来看姜凤。
来的人有老有少,无一例外地都是女人,手里还都带着东西,有多有少。
这多少大约是看亲疏远近来的。
礼多的是三斤杂白面,十几个鸡蛋,礼少的就是五个鸡蛋。加起来倒是一共有五六十个鸡蛋,十几斤的杂白面了。
这些东西对于姜凤她家这种赤贫的困境来说,倒真是及时雨了,虽说日后这些人情礼还是要还的,但能救急一时也是好的。
姜凤父母早亡,在这个村子里虽是也有亲戚,但都远了些,最近的也就是个堂兄,年纪相差的大,又是男人,并不大好来往。而堂兄嫁的那家女人性子有些各色,一向看不起姜凤这个穷妹子,因此这门亲戚也跟没有差不多,余下的便都是些血缘关系稍远的旁亲,有来往但不会太亲香。
到满月这天,姜凤的娃胖了一大圈儿,身上有了小肉肉,看着模样略长开了些,眉目清秀,时常瞪着两只圆嘟溜溜的大眼睛四处瞅。
来探望的女人们抱来抱去,说说笑笑,那般的热闹杂乱,这小娃都没有哭闹,端地是个天生的好宝宝。
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瘦小妇女,面目微黑,头发枯黄,神情有些阴沉沉的,别人抱孩子她却只是跟着侧过头去瞧两眼,顺嘴说道,“这男娃长得倒随了他爹,俊俏,好好养着,将来定能嫁个好人家。”
按说这话应该是夸咱孩子的,可听起来它怎么就那么别扭呢?
赵大姐撇了撇嘴,想说什么却是硬生生的忍住了。
屋里其他的妇人们都是呵呵笑,并不跟着发表意见。
那瘦小妇人见无人响应,也怪没意思地闭了嘴。脸色却更黑了。
姜凤想起,这妇人,叫做马二姐,算是原身姜凤的远亲,七拐八拐的,姜凤该叫一声表姐。
这马二姐在村里可算得上是有名的古怪人,说话做事都不讨人喜欢,不过她倒是也有自知之明,轻易不怎么开口。
众人看过了小娃儿,因姜凤家这条件,且生的又是个男娃,当然不会摆酒请客啥的,来的人也不过喝了几口粗茶,吃了点炒瓜子,就都三三两两的散去了。
赵大姐帮忙收拾了下屋子,见姜凤拿了扫帚要扫地,忙把她按住,夺下了扫帚。
“妹子快歇着,放着我来。”
姜凤有些汗颜,这一个月下来,她看得清楚,若没有这位大姐,自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没事,我也能做了。大姐你生老二那会儿,不是歇一天就干活了么?大姐,今儿起就不用帮我做饭了,我们自己做吧。”
人赵大姐当年生老二那会儿,就是在路上生的,家来也不过歇了一天,然后就接着挑担子走山路送货了。
真是人跟人没法比。
若是在现代生孩子,不说花大价钱住月子中心啥的,条件不咋地的,还要请个月嫂保姆,再加上娘家妈来,帮着伺候上一百天,补这个补那个的,怎么养身子怎么来,可在这偏僻小村……
穿来一个月,姜凤已是认清了现实。
这原身是个孤苦没亲娘的。
柳迁的娘明摆着极不待见原身。
要不也不会明明自己就是稳婆,可儿媳生孩子也不过来帮忙了。
就算是邻居大姐热心,也不能总是依靠人家啊。
赵大姐笑道,“姜妹子你哪能和我比,你从小身子骨就没有我壮实,小时候咱俩一起山上玩,每回你走不动路还不都是我背的你?”
嗯,小时候姜家老娘老爹还在的时候,老姜家的家境不错,吃穿上比老赵家可强多了,而且因自己和姜妹子处得好,有什么好吃的也能分一份儿。自己也就更乐意带着姜小妹子到处玩儿了。
唉,可惜,好人不长命。
姜家姨姨和姨父过世得太早了。
姜凤也笑道,“我都记得呢,小时候只要跟着赵大姐你出门,那下村的几个小霸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