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美夫俊郎 >

第27章

美夫俊郎-第27章

小说: 美夫俊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姜凤把旧衣裳改吧改吧,也能凑和着过这个冬天。这回进城,也是姜凤想要看看这外头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顺着大街一路逛下去,姜凤这身行头,前揣着包子,后背着大包,很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不过姜凤身为久经考验的女汉纸,内心无比强大,见有人来看,便面带微笑地冲着对方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反是看的那些人不好意思,也匆匆一笑移开眼光。
青石县城虽是小县,街上的各种店铺倒是都有,打头就是家铁匠铺。
姜凤便溜达进去。
这铺子不大,外间屋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铁器,里屋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一个黑不溜秋的店小二瞧见姜凤进来,迟疑了下,走过来问姜凤是否要买什么东西,姜凤笑嘻嘻地道,“小二哥,我先进来看看,说不定看到哪样,就想起来要买啥了。”
店小二估计是个没嫁人的少年,见姜凤这样的年轻少妇倒有些腼腆,呐呐道了声,“那您看着。”便立在那儿不动弹了。
那墙上挂的,地上摆的,有一半都是农具,剩下的便都是厨具和日用之类。
姜凤一样样看去,见着个盆子样的,底下却有一圈儿小洞,还带着底座。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炭盆?
这样东西可是如雷贯耳,各种宅斗文里常见的,姜凤弯了腰去细看。
心想,自家那炕虽烧了,可屋里还是冷得跟冰窖似的,要不,买个炭盆回去烧?
“这位大姐,这炭盆如今只要二百文一个。天冷正合用,前几天,那城里的马府还在我们铺子里一气儿要了十个去呢。”
马府?
姜凤身子就是一僵。
不会是那个马府吧?
“俺可不是瞎说的,这城里好些大户人家的炭盆,可都是我们这里做的。大姐要不要也来一个?”
虽说这位大姐的衣着看着不算富裕的,但看她抱着娃娃,冬天就是大人能耐冻,孩子也经不得,这炭盆可是少不了的。
本着没鱼虾也好的原则,这店小二热情推销着自家的物件。
姜凤直起身来,她如今手上有点活钱,按说也买得起,不过这东西放在屋子里,很容易就燃烧不充分,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啊。
想想,还是姜凤曾经见过的煤球炉子保险点。
而且还有那种自带水箱的炉子,随时都可以有热水用。放在屋里,烤火做饭热水都很是方便,天气最冷的时候就不用出堂屋去厨房了。
“小二哥,你们这里可有那种小炭炉,边上是一圈水箱,把冷水放进去,就可以烧火的时候顺便热水么?”
要是有那种,就是贵些,买回去也值得。
姜凤拿手比划着,小二哥听着却是一头雾水,想了半天,才摇摇头,“没有。大姐您说的那种炉子听起来倒好,可惜我们这边从没做过。”
他想这位大姐估计是不想买东西,才故意说些稀奇的,正好门口又来了客人,便赶紧丢开这位闲逛的大姐迎了过去。
姜凤倒是没有被冷落的自觉,摸了摸鼻子便走出了铺子。
据说古代的铁是比较值钱的,方才那般小的个炭盆都要二百文,若真是有自己想要的带水箱的炉子,二两银子估计打不住。
话说姜凤倒记得有穿越前辈靠画铁炉子变成大富豪的,但那也是人家先花了不菲的银子让铁匠定制好了,然后才推广的,眼下姜凤还没有这个实力,而且她根本不会画铁炉子的图纸,只是小时曾经在老家见过而已。
出了铁匠铺,姜凤还想挨着逛下去,一股肉香气迎面扑来,姜凤空空的肚子登时就造起反来。
顺着香味瞧去,但见靠着街口的小巷子里,摆了个小食摊,支着口大锅,边上摆着五六张小凳子,一对中年夫妇看着,汉子用勺子搅着锅,妇人则在给食客端汤碗。
这香气,姜凤嗅了嗅,正是羊汤的味道。
穿来一百天,姜凤吃过野鸡肉,野猪肉,这羊肉可是一点没沾过。
这时候,跟唐宋差不多,也是以羊肉为贵,别说姜凤了,就是姜三姐家这般的富裕人家,也是不舍得买来吃的。
姜凤正要找地方填饱肚子,便过去问了问价,原来一碗汤加一个饼子是五文,这是不带羊肉,只给些杂碎的。
如果是带肉的,那就贵些,要十五文。
姜凤瞥了一眼,见大家伙儿似乎都吃的是不带肉的,便也要了碗五文的,寻了个空凳子坐下吃。
这羊肉汤倒是跟姜凤喝过的羊肉泡馍味道相似,只是可能少了几味料,腥膻气略重了些,不过肚子饿了,能喝点热乎的倒是很舒服,姜凤也就不挑剔了。
嘿,话说,咱去寻些调料,也能弄个羊肉泡馍的方子卖钱吧?
穿越处处是商机啊。
把饼子掰碎了泡上,姜凤趁热喝了半碗,肚子里暖暧的,额头上也出了汗,这才歇得一歇,低头看怀里的小越越,又聚精会神地瞪着自己的汤碗,小嘴张着,小手在婴儿袋子里努力地扒啊扒,垂涎三尺的小模样,不由乐了。
“越越也想尝尝?”
姜凤便用勺子,盛了半勺,吹得半凉了喂给小越越。
这般大的小娃,来点肉汤是不妨的。
在家里时,姜凤就已经开始给小包子喂点米汤了。
小越越赶紧把嘴张得老大,啊呜一口就把半勺汤喝下去,咽下了还要冲着姜凤露出个甜到不行的笑。
摊上众人都笑了。

49 包子卖萌有奖励

因着小越越看着月份尚小,却是生得粉白软嫩,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灵活地转来转去,显然已是能听懂许多大人的话,圆嘟嘟的小脸上五官精致之极,仿佛是年画上的娃娃跳将出来一般。
倚在亲娘的怀里,乖乖地喝着肉汤,还知道讨好大人,端地是难得的娃儿,摊上的食客也不吃了,卖汤的两口子动作也慢了,都转头瞧着这精灵的小娃娃当稀罕。
众目睽睽之下,小越越毫无压力地喝了四勺肉汤,感觉已喝够了,姜凤再喂时,小越越喝下半勺,却是一口咬住了嘴里的勺子,姜凤待要收回手,却觉得不对,怎么还有阻力?
待细看,原来是小越越在作怪,姜凤又好笑,又惊喜。
索性把手放开,小越越含着勺子,小鼻子一皱,勺子把就向上翘起,倒扣着盖住了嘴和鼻子,放在婴儿的小嫩脸上,怎一个萌字了得?
亲娘姜凤固然被萌得惊喜交加,围观的众人也被无差别扫射地萌倒一片。
“哎呀,好精灵的娃娃!”
“哈哈,这是个女娃娃吧,小时就这般灵巧,大了那还了得?”
卖汤的两口子笑得合不拢嘴,那妇人又拿大勺添了些热汤到一个碗里,送给姜凤,笑道,“来,大妹子,这个送给你喝,不要钱的,你家的娃娃真是又聪明又俊俏,简直爱死个人,你是怎么养的,可有啥秘方么?”
啊哟,儿子啊,没想到卖个萌还有免费汤可以喝!
再细看那碗汤里,载沉载浮的它还有几丝肉片哩!老娘我方才都没值得喝带肉的汤呢。
这果然是萌物当道的世界啊!
众人夸自家儿子,那比夸姜凤自己还令人开心,姜凤这会儿就有些飘飘然,面上倒是愈发谦虚,冲人微笑致意,“多谢这位大姐啊!我家儿子也不算多聪明的,就是平日里多跟他说话,别看小人儿一点大,跟他说的多了,他就渐渐明白了,将来说话也能早些。”
姜凤还记得有个同事,家里两口子都要上班,在大城市里请保姆什么的太费钱,再说家里房子小也住不下,就把孩子送到老家让父母带,那老两口平时没什么事,就爱抱着孩子在街上溜达,看人家的鸡狗,还有山对面的火车行驶,
结果那孩子九个月的时候就会学鸡叫,学狗叫,还会学火车行驶的呼擦声,后来说话也比别家的娃早,那同事让父母把孩子学叫的视频录下来,在公司给一众姐们显摆,众人看得都啧啧称奇。直说将来自家的孩子也要这般养。
当时这般说的女人里就有姜凤,可惜此后数年,这项知识竟无用武之地,直到姜凤穿来此间,真成了个小包子的亲妈。
旁边的食客姐们凑近了接话道,“啊,原来还能这样啊?我家那闺女都快一岁半了还不肯开口,急得我直上火呀,原是因为不常有人跟她说话啊?唉,我一直想着孩子还小,让她多睡多吃就行了,反正她也听不懂……”
在场的也有男食客,因不大好向女客搭话,却竖起耳朵来倾听,想是暗暗记在心间。
又有食客笑道,“这娃娃是碰巧咬着勺子了还是真是这般精灵,会自己玩儿了呢?这位妹妹不如再试试呗。”
试试就试试,谁怕谁啊。
姜凤自然对自己家包子有信心,这回不盛汤,直接拿了空勺子伸到小越越嘴边,小越越笑嘻嘻地一口就咬住不放。
姜凤自己轻轻丢开了手,那勺子就被粉嫰嫰的小婴儿咬着,忽然一个翻转,勺子把倒扣在小越越的小鼻子上,小越越还扭头转了半圈儿,似乎是给大家展示一般,这回大家伙直接都是哈哈大笑。
“这娃儿好不可爱,我家要是也有这般的娃儿该多好啊!”
“这才多大点儿,就知道自己玩了!”
摊子老板娘也笑道,“这位妹子,这天可有点凉,你怎么就带着这么小的娃儿出门了。”
说到这个问题,姜凤就从飘飘然的空中跌回到了地面。
姜凤知道,如果说是因为家里无人看的话,人家肯定就会想怎么不让夫郎看啊。
夫郎不在……和离……绿帽,这因果链推到最后,就得出了姜凤是个没用的穷丑挫村姑,而且跑了夫郎的事实。
姜凤只得强笑一声,解释道,“家里人都不方便,我才亲自带他,不过这娃儿跟我最亲,家里旁的人他都不跟的。”旁的人等于无,她会说么?
小越越眨眨眼,很是不解。
明明咱谁抱都让抱的啊!
隔壁赵姨姨的胳膊硬得硌人,咱还不是从来没有哭过么?
老板娘同情地哦了一声,“那你也真是辛苦,不过孩子这般精灵,倒不枉当娘的一番受累。”
姜凤点头应是,“老板娘说的很是呢。”
喝完了两碗汤,肚子都有些撑着了。
姜凤起身辞了老板娘,又回到铁匠铺边上接着逛。
铁匠铺边上依次是药店,医馆,米粮店,首饰铺。
这些姜凤直接路过,只朝里头张望了一两眼。
医药这些,暂时不需要。
米粮这些自家的还算够吃。
首饰那东西,等姐成了富婆再说吧。
又走了十来步,饭馆子?略过。
糕饼铺子?虽然甜香味真好闻,但是……略过。
穿过一道路口,那宽阔的大门,门两边还摆着威武的石狮子,再看抬头,黑色牌匾上写着曾家镖局四个金色大字。
大门向内开着,两个身穿青色劲装的大汉分站两边。自门外望进去,里头青砖铺地,道路两边似乎是开阔地,还搁着兵器架,想来是演武方便。
光看这架势,就和别的商家不一般呐。
姜凤想起赵大兰少女时投身未遂的事件来。
嗯,原来就是这个曾家镖局啊,这回可算是见着了真的镖局了。
姜凤摸摸到怀里小越越的小嫩脸,喃喃自语。
“乖宝贝啊,以后你长大了,只要不做坏事,想做什么娘都支持你。”
小越越仿若听懂似的,冲着姜凤灿烂一笑。

50 天生一对璧人儿

曾家镖局占地还真不小,而且围墙也高得很,至少也有三四米的样子。放在一众普通商家里,倒显得格外突出。
姜凤想着,估计是有时候会把押的镖存放在镖局里,所以这镖局的保安就做得严密些,那意思就跟银行的金库差不多呗。
姜凤沿着镖局的围墙走着,远远地已是看到一家布店就在镖局的斜对面。
布店可不正是姜凤的目的地,姜凤正要加快脚步,却听背后一阵喧闹之声,那镖局大门里头走出来一行几个人。
出来的却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