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又名:道破天机) >

第80章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又名:道破天机)-第80章

小说: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又名:道破天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党委的干部部门,不象政府的人事部门、企业的劳资部门,它管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处级以上的干部。
领导的才能主要体现在用人上,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知人善任的说法。
往往是领导无意识说出的话更能代表领导的意图。
领导的关键是出点子、提要求、用干部、验成果。用官场上的话说,就是研究发展思路,调动干部积极性。再好的思路,没有人在下面给你具体抓落实,一切等于空喜欢。
党委的权力就是拨弄干部,全凭这一手笼络人心,如果不是频繁地调整干部,又有谁会靠近你。
官场上的领导,重要的不是凡事都亲历亲为,具体实施;而是要按照工作程序,把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以造成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局面。至于领导艺术,无非就是拉帮结伙,笼络人心的艺术;至于工作能力,各人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制胜的法宝,用不着锋芒毕露。
小心谨慎做人,大刀阔斧做事。
一个领导的意志会被别人左右吗?领导定下来的事情会坚持到底的;哪怕是错了,他都会坚持。
当领导既要政绩,又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你不能有个性,共性永远大于个性,否则你就难以立足。
在官场上,同一个人至少会有两个以上的脸谱,以应付不同场合的人。
人们常说,人有多种面孔,实际上指得是思想上的多样性。
在官场上,要有魄力:一是刚性的果断;二是柔性的果断;三是面临矛盾的果断。
当官就要做到三不倒:一是“夸不倒”、二是“难不倒”、三是“吓不倒”。
官场上讲就的是启承转合,领导的水平和艺术全在于处世要轻重照应,跌宕有致。越深的人,越轻易不让人看出其中的半点玄机。
官场毕竟不同于商场,所有的目的只能藏在做法和笑容之间,那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是人与人之间的深层次的交往,什么都没有发生又什么都做了,一只酒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什么都在里面了。再往后的交往则是谁都有数了,那是可投桃报李铭记一生的,谁忘了这些谁就违反了游戏规则,那就成了这个人道德上的缺陷,如同女人没了贞洁。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尤其越是掌握决定权的人,越要学会妥协,最后力争达到利益均沾,彼此平衡;吃独食的人,贪心过重的人,是不适合从事政治这门特殊艺术的;一些昙花一现的政治明星,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过于贪婪,没有学会妥协的艺术。
在官场混,首先要练就一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火眼。
现实的政治必须讲妥协,讲平衡,不论叫艺术还是叫权术,叫策略还是叫手段,往往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一些道义原则。所以,古往今来,一些清高之士视政治为肮脏的勾当。一些政治理论家、政客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
中国的干部太多,密密麻麻一大片。你不去接近上级,就不可能进入他们的视线,他们就看不到你。不管你怎么努力,怎么廉洁,怎么出色,都有可能被埋没。因此,在一定的阶段前,你必须得去接近领导。当然,这个接近不是让你去做“交易”,去做“买卖”;而是要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存在,你的优秀,特别是你的忠诚,要让他们感到,你是“他”的人,或者是“他们”的人。谁掌权都喜欢用“自己的人”。在一点,古今中外,不管是打着什么旗号的,几乎无一例外。但是,官当到了一定的层次,一定的级别,你又不能再去瞎找人了,也不必去瞎找人了。这时,你已经从水下浮到水面上来了;你已经进入他们的视线了。而到了这个层次,只要你不犯太大的错误,怎么进一步使用你、要不要进一步使用你,基本上跟你的个人工作表现已经没有太大的关系了。主要是根据“需要”。而在上层,“需要”这件事情,实际上是非常复杂、非常微妙、非常敏感,有时也是有的“说不清”、“摸不透”的事情。
政治上的红眼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造谣生事,胡乱告状,颠倒是非,妄图乱中取胜。
会算政治正的人是这样算帐的:做一次不光彩的事情,就是为了以后长久的光彩。
在政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定位了,只有把自己的位置定准了,也就是说随时楚自己的立足点,才能知道自己该朝哪儿走,怎么走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才是最近的捷径。
中国政界是一座金字塔,只能上不能下,越朝上走,竞争也越激烈,爬起来也越艰难。
领导在一起的时候,有几件事情是不能谈论的:一是女人;二是对上级领导的评价;三是干部任命。
官场人物的接待方式基本上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什么级别的领导来了就由同级别的领导陪同。这也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政治潜规则。
官场上介绍官员时,有一些不成文却被大家自觉遵守的规矩。官员身上最值钱的也最被别人和本人看重的无非就是身份。身份不同,分量和地位也就不一样。
重要领导和一般领导是有明显区别的,这主要体现在三个度字:速度、态度、风度。速度慢的是重要领导,快的是一般领导;态度冷的是重要领导,热的是一般领导;风度大方的是重要领导,委琐的是一般领导。
正职一般不到副职的办公室去,这也是官场一种人人明白,人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越是层次高的人物相互之间越是有戒备心理,表面上都是言不由衷而又习惯成自然的笑脸。官场的恶斗往往在背后,这就造成了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权谋之术,正面的说法叫政治手腕、政治艺术。因此,官场上久而久之养成一个心照不宣的习惯,同一层面的官员彼此不串门。这恐怕主要还是避免拉帮结派的嫌疑。
政治与权威的荣誉是要大家分享的,这也体现了一种合作精神和政治作风。
一个领导最可悲的有两点:一是贪污受贿,那是人格的丧失;二是说话没人听,那是权威的丧失。真正想在官场上混得人模人样,在社会上能挺直腰干走路,那就只有一条: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一般说来,单位的重大方案出台,一把手是要提前与副职或者其他领导商量沟通的,先把思路理顺才能上会研究。否则出现众人反对,一把手就下不了台。这也是游戏规则。
官场上的放长线钓大鱼,是指前期的感情投资,为以后奠定基础。
所谓领导工作,实际上许多时候是做人的工作。领导班子团结了,凝聚力就是生产力。如果领导班子四分五裂,人心背离,精力都用在勾心斗角的个人教量中,哪还有心思搞活工作。
官场中的悲剧人物,大多下场不光彩,无一不与他们的亲信和心腹有关系。一旦有了心腹,就会有心腹之患,一旦有了亲信,就会有亲信之祸。所以,千万不要做别人的心腹,也不要培养自己的亲信。
在权力大小方面,皇帝处于优势,官僚处于劣势;但在信息方面,官吏集团却处于绝对优势。封锁和扭曲信息是他们在官场谋生的战略武器。你皇帝圣明,执法如山,可是我们这里一切正常,形势大好,你权力大也没用。我们报喜不报忧;我们看着上司的脸色说话;说上司爱听的话;我们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如果干坏事的收益很高,隐瞒坏事又很容易;如果做好事代价很高,而编一条好消息却很容易,我们最后一定就会看到一幅现代民谣所描绘的图景:“乡骗区、区骗县,一级一级往上骗,一直骗到国务院”。
下边的官员经常糊弄皇帝,皇帝也建立过一些监督制度,如派遣监察御史下去巡查,奈何这些御史也可能被收买,甚至会逼着人家来收买,然后和被监察者一起糊弄皇帝。这些监察官员是一个控制了信息通道的权势集团,他们的职责是直接向皇帝反映真实情况。反映真实情况难免触犯各级行政官员的利益,于是他们很可能被收买所包围,收买不了的则可能遭到反击。一般来说,收买的结局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对抗于双方都是有风险的。这方面的计算和权衡正是“关系学”的核心内容。
糊弄皇帝的结果是给人一个结论: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皇帝的这种冤大头特征,对官场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皇帝是官场主任,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官场上种种正式规则的法定维护者。正式规则软懒散,潜规则就要支配官场,而以收更多的费、干更少的活为基本特征的潜规则,势必造就大批贪官污吏。
学者吴思在《晏氏转型》中则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从明规则向潜规则转变的故事。其中包含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统治集团内部的人,控制着通向以暴力组织为后盾的最高权力的信息通道,他们是齐景公的耳目。晏子实际上干得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通道中传上去的是恶言还是美言,在正常情况下,他本人的命运便是由此决定的。“二谗”在晏子那里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利益,自然不会传递对晏子有利的话,甚至还会编造对晏子不利的话。民间的“三邪”是有能力也有愿望与“二谗”勾结的人。二谗接触的几乎都是这些人,吃他们的,拿他们的,听他们的,在信息通道中传递他们的意见。他们有点象现代政治中强势的“院外活动集团”,晏子得罪了这个集团,自然要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齐景公不满意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后来晏子让“二谗”和“三邪”都达到了目的,自然在信息通道中传递的就是美言了,得到齐景公的称赞也就不难理解了。
官员们每月都有例行奏报,向皇帝报告气候、物价、民情等社情,有事则尽量隐瞒欺饰,报告“平安无事”;战争难以隐瞒也大事化小,尽在掌握之中。
君主专制的绝对集权统治,信息反馈是系统内部由下而上的单向反馈,这个渠道被各级官员所控制。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们封锁、过滤信息,皇帝对其统治对象的实际情况十分隔膜,皇帝常常处于各级官员制造的幻觉之中。粉饰出来的太平假象是朝野皆知的,但谁也没有勇气揭穿。道光皇帝一手提拔的政治明星李星沅就说:“官场无实在话。”
大凡在官场上“混”过的人,都深谙上司脸色的厉害。人在官场,身不由己,要每天多看看上司的脸色,而且要看准上司的脸色,因为他有时候伪装得不让人看出他的喜形于色。在中国官场上“混”得久了多少可以悟出一点“为官之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服从(甚至干脆说是“屈从”或“臣服”)领导,那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谁欲混迹官场,谁想青云直上, 谁就得象奴仆一样地任意受领导的摆布、嘲弄、吆喝。在领导面前绝对不要逞能,事事要按照他的指令去把折不扣地办好。
当领导的应该是帅才,而不是将才。使用好下级就是帅才。自己再能干,不会用人就最多只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
在工作中,一步一请示,样样都请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很多领导在领导的位置上,不论行政还是业务他都得是权威,一定要顺着他的思路,也就是领导的思路。他这个思路的正确性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的期权威。只要是领导的决策,下级只能照办和服从。有的领导处于“偏要领导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