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夜雨百年心 >

第16章

夜雨百年心-第16章

小说: 夜雨百年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老爷年轻时候的感觉,但是又比老爷年轻的时候斯文,比老爷年轻的时候稳重。许先生常常和小姐在一起。他觉得小姐真有眼光,老爷也真有眼光。可是又是一个黑乎乎的晚上,老爷也被冷冰冰地抬回来了。小姐从此变成了一个人。他很纳闷,许先生去了哪里?又过了一段时间,许先生也被面色苍白地抬了回来,不过他没有死。后来许先生变成了先生,王伯打心眼儿里为小姐高兴,为老爷高兴,也为太太高兴。

当许先生变成先生以后,他们就开始了他们的浇水谈话。他发现他越来越喜欢先生了,不仅仅因为他是姑爷。先生浇水的时候,有一种孩子样的快乐,眉梢眼睛嘴角都是浓浓的笑意。他见过先生和小姐在一起,先生也很快乐,但还是不一样。他在浇水的时候,王伯觉得空气里有一种轻快在浮动,先生也在这种轻快里浮动。然后他随意坐下来和他聊天的时候,他觉的先生就像一个邻家的大男孩,他以前所感觉的那种斯文还在,但是沉稳就似乎不见了。他还发现,先生虽然是老爷的女婿,但他很少会说到老爷。但是当他自己在说到老爷的时候,先生都认真地在听,他只是不说话。

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冯公馆的所有甬道上以前白惨惨的路灯都被换成了柔和的黄色。他本来以为先生喜欢,所以换的。但是张妈告诉他,这是小姐要换的。知道小姐最近的喜讯,他好为先生和小姐高兴,也好为老爷和太太高兴,冯家终于又要有孩子的欢笑声了。所以先生今天走近浇水以后,他对他说,“先生,恭喜你和小姐。”先生拿着水壶,脸上的笑意就更浓了,他说, “王伯,你也喜欢孩子吗?”他从来也没有过妻子和孩子,但是他确实喜欢孩子,他说,“是的,先生,小姐小的时候,她出来院子玩,常常要我抱的。”

然后先生和他坐下来,点了一支烟,他们谈了一下午小姐以前的事。谈小姐的事,自然不免又要谈到老爷。王伯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先生,比如小姐小时候,老爷也经常受伤,所以一直避开小姐,怕吓着了她,又比如小姐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别人绑架过一次,那时候老爷快急疯了,家里的佣人谁也不敢说话,那次以后,小姐就不怎么和老爷住在一起了,她被安置在郊外的冯家别墅,周末老爷自己去看她。再比如,小姐读书的时候,老爷绝对不准学堂里透露她是冯敬尧的女儿,小姐在学堂里要父母出席的活动,比如毕业礼等等,老爷一般缺席。。。直到她从北平回来以后,她和老爷待在一起的时间才比较多。文强想,这个时候程程又已经认识了自己,他就在心里叹了口气,为冯先生叹气。他还想到了自己以前要离开上海的时候和冯先生的对话,“我知道上海滩这个地方,没有您得不到的东西,也没有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在这一切荣耀的背后,您也会有感到孤独的时候,因为您没有安全感”,自己说的那些话全没有错,只是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残忍。。。

文强感到程程在笑,他捧着书,看着白纸黑字,闻着新鲜的油墨,眼里和心里也笑了,他想起了王伯下午说的话,“小姐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的姑娘。”





第一部 (四十三)

芳芳事件依然没完,但是力度已经弱下去了。法国人派巡捕房驱散劝诫那些示威的学生,嘴巴上又死不认帐,公众纵使不肯善罢甘休,却也无可奈何。可就在这一天,有消息传出来,说芳芳已经被法国人秘密地杀害了。原来昨晚上,芳芳被悄悄解去法租界的监狱,有人去劫警车,后来一场混战,最后在车上发现了芳芳烧焦的尸体。这消息一出,街头巷尾就像炸开了锅,所有媒体和声音又卷土重来,比原先还铺天盖地,说法国人监守自盗,愚弄大众。这件事背后当然是日本人策划的。但是死的那个不是芳芳,而是丁力的人搞去的一个尸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两方混战中神不知鬼不觉地掉包,以冯氏的江湖力量和经验,又不是什么难事儿。而且毫无疑问,建中对日本人的动向一直是清清楚楚。芳芳在当天晚上就被丁力下面的人送出了上海,从此平安富足,这是他们当初给她的许诺,只是她一直不知道她去 ‘陷害’的建中才是她真正的老板。

这下子,不仅是日本人了,各国领事馆也是一片哗然,觉得法国人如此对待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过分了。法国领事馆承受了巨大的各方舆论压力,一时之间,百口莫辩,算是丢尽了脸。亨利自然再也保不住杜邦,让他自己辞职,好作交代。杜邦还在那里埋怨文强和建中没能替他妥善善后才搞出这么多事来,但是亨利先生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亨利先生说,你的事情本来是个小事情,但上面知道是日本人在后面捣鬼。杜邦也只好认栽。

这天,在陈家,晚饭后,小夫妻回了自己的房间。汪月祺拿出报纸,恼恨地说,陈翰林,你怎么解释?陈翰林知道她说的是报纸上登的芳芳被害的事。他站起来,走到窗边,背对着新婚妻子,说,我没什么好解释的。汪月祺一拍桌子,站起来说,都搞出人命了,你还无动于衷?你们巡捕房还有没有良心?你还有没有中国人的良心?陈翰林说,是马总探长押她去的监狱,我都不知道。汪月祺不依不饶,继续说,你不可能不知道,芳芳的事一直都是你在经手,有变动你会不知道?陈翰林轻轻叹了口气,说,月祺,你不相信我?马总探长是什么人,而且巡捕房是法国人的,我在巡捕房日子过得怎么样,你也是知道的。

汪月祺有点儿泄气,不再逼问丈夫。她低头小声说,翰林,对不起。。。我老早就叫你不要在那里做了。陈翰林转过身来,走去她身边,单膝跪在地上,握住她的手,说,月祺,你看着我,我在那里没有危险,马总探长和我没有过节,他不过是和聂人王有来往,但他和文强他们也有来往,他不敢得罪法国人,也不会对我怎么样的。我在那里,可以做一些我想做能够做的事,尽自己的力量不让日本人打进来,让老百姓能过点儿太平日子。汪月祺慢慢抬起头来,带点儿小愁苦,说,翰林,我知道你的想法你的难处,我只是担心你,我担心你的安全,我也担心你有时候不得不泯灭一个中国人的良心。翰林拍了拍她的手,笑了,说,你别担心了,我有分寸,还有文强和丁力在。汪月祺别转脸,小声说,就是你和他们在一起,我才不放心。。。我们是好朋友,但。。。然后她看向他,“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但我们不是冯家,你不是许文强丁力,我也不是程程,我们是一点儿也经不起别人的迫害的,还有妈妈,还有,我的父母,你要为他们考虑。”陈翰林心里感动,握紧了妻子的手,说,月祺,你放心,杜邦的事已经解决了,我也不会再参与文强和丁力或是冯家的事了。





第一部 (四十四)

芳芳事件里确实还有一个关窍,这就是陈翰林。

芳芳的事情一定会牵扯上巡捕房,虽然事情闹大了,法国人是不敢公开把她怎么样的,也要保证她的安全,否则就是引火自焚。但是洋人只是洋人,法国人也只是法国人,县官不如现管,上海这地方又鱼龙混杂,人人抱有不同的目的,巡捕房更是人来人往,防不胜防。芳芳不能出事,这不仅是冯氏对她的保证,也是文强的计划决胜的关键,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松懈。但是冯氏的人是打不进巡捕房的,那是官家地方,又直接被法国人控制。马总探长也和聂人王也就是和日本人有路,日本人一定会趁芳芳的事情向法国人开刀,这是文强的计划的一部分,所以日本人应该是想要做掉她,那马总探长就是一个最好的前锋,何况,他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动手或是出面,他只要动一动手指头,很多下面的人就可以随便找个其他冠冕堂皇的借口灭了芳芳。所以冯氏在那里又不能没有人。

所以他们就决定告诉陈翰林,那时候他正在筹备婚礼,希望他能够帮忙,也不是要他公然地与马总探长过不去,也不需要这么做,就只需要他能够留心留神,在关键的时候就用大道理来压人,让他们有所顾忌,他们也就不会轻举妄动了。丁力说,陈翰林不能答应,他虽然是强哥你的朋友,现在也是我丁力的朋友,但是他肯定不愿意搅进我们的事来,他虽然过去对。。。但是冯先生是他的仇人,而且他马上要结婚了。但文强说,他会答应,因为杜邦也是他的仇人,真正的仇人,还因为陈翰林是一个中国人,一个痛恨洋人痛恨日本人的中国人。果然,陈翰林在听完他们的周详计划后,答应了,但是他说,我还想和文强单独谈谈。

只剩他们两个人的时候,陈翰林说,你想过没有,不仅是芳芳,你还在利用学生们,利用无辜的大众。文强的眼睛黯淡了一下,但是他说,我知道。我以前也是学生,也不是没有被别人当作炮灰。。。可是我已经决定了。所以就算你不和我谈,我也要和你谈,你一定要做巡捕房在这件事情上的负责或至少是执行命令的人,一旦有游行示威,你奉命带人去维持秩序的时候,尽量保护他们。而且相信我,法国人不会下令伤害这些示威的人,这样他们很难办,更站不住脚,他们只会驱赶或是恐吓,所以只要你去做这些事,他们的安全就会有保障,而且日本人也会‘帮助’他们的,所以你也不会很难做。陈翰林点了点头,他觉得文强说的对。所以他揽下了这件事。

他揽下了这件事,陈妈妈可能不知道,但瞒不过汪月祺。蜜月一回来,芳芳就被抓了,他就去约束游行,汪月祺就大为愤慨和伤心,虽然她明白,他也是奉命行事,不由自主。可是在《申报》报社里的各种议论就足以让她感到很痛苦,人言可畏。所以结婚以后她要求陈翰林离开现在这个工作。于是陈翰林只好告诉了她实情。他说,如果我现在离开,那学生们就更没有保护,芳芳也没有了保护。他还说,你知道,杜邦也是我们陈家的仇人。

但是,当芳芳要被押解到监狱的时候,他终于没能越过马总探长,法国人对这件事也相当的重视,既然马总探长主动请缨,自然很好。他把这件事告诉给了文强,文强只是笑着说,他已经帮了够多的忙了,别再管了。他不知道文强葫芦里在卖什么药。后来就发生了夜袭事件,他心里有点儿明白了,但是他没有再去问文强,他知道他不会告诉他,这也是为了他好。至于马总探长‘失手’,他就被法国人推出来做了替罪羊,撤掉了职务,成了众矢之的,日本人和聂人王出尔反尔,也不睬他。他又回来找冯氏,文强说,您还是先避一避风头。他又想让冯氏保护他离开,文强为难地说,您知道,建中现在也牵连在这件事里,我们真不好办。他于是天天大骂聂人王和冯氏的落井下石,想想还是怀念以前的冯先生。就在他离开上海的前一天,他的全家就死在了自己家里。他以前坐的那个位置,为了洋人,得罪了多少同胞,如今没了那个头衔,又没人罩着,这也不是什么出乎意料的事,不过道儿上都传闻这是聂人王的所为,他要杀人灭口。

陈翰林因为在芳芳事件里有功,法国人准备提升他,他推说自己的母亲身体不好,他想多点儿时间照顾老人,婉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