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商道人生 >

第237章

商道人生-第237章

小说: 商道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是这样的话……”金大牙点了点头,“那好吧,就不要投了。”

“不投了?”韩易一时愕然,看着金大牙:“金大哥,我……”

金大牙一伸手,制止了韩易要说的话,笑着说道:“兄弟,你别以为我是想迁就你。我也知道,投资的事,没有什么感觉一说,真要是靠感觉到话,那可要输得当裤子了!不过金大哥就是相信你,也同样相信你的感觉。”

“金大哥……”韩易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

“呵呵,不要说那些鼓动人心的话,这些话你留着以后骗女孩子用吧!呃,骗那个何助理用吧!”金大牙笑嘻嘻地说道,听得韩易直翻白眼。不过被金大牙这么一打扰,那底下的话却是再也说不出来。

过了一会,韩易问道:“金大哥,那徐海那里怎么回复?”

韩易有些犯难,徐海现在怎么说也是松台镇的书记,如果没有一个适当的理由,就这么硬生生地拒绝他,韩易恐怕以后会影响到嘉义地产在松台的发展。

更何况还有一个孙大龙,虽然孙大龙是龙水镇的书记,可是韩易总觉得这个人不简单,他的水比较起徐海来,要深了很多。

“这个嘛……”金大牙沉吟了一下,说道:“确实是个问题,不过真的说起来呢,又不是个问题。我看徐海这个人,不像是那种背后给人穿小鞋的小人,当然了,正当的理由当然要有一个,而且是能够说服徐海的,这个也不用太着急,我们慢慢想吧,难道徐海他们还会逼着你明天就马上回复不成。”

韩易一听,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没有说让人投资不成,就在后面下黑手的,都这样的话,那还有谁敢跟人谈生意啊!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晚上你有空吗?”金大牙问道。

“晚上,什么事啊?”

“你罗师兄打了个电话过来,让我们晚上去一趟聚丰园。”金大牙答道。

“这样啊!咦,罗师兄怎么不打我的电话?”韩易问道。

“你还说,我看你那个烂手机,早点扔掉算了,你罗师兄打不通你的电话。”金大牙没好气地说道。

韩易掏出手机一看,这才明白原来不知什么时候自动关机了。他这个手机还是曾庆华送他的,当时最新款的爱立信手机,用了快两年了,一直没换,这手机其他的地方都好,就是那电池烂了一点,老是接触不好,加之韩易又喜欢放口袋里,晃动稍微剧烈了,就很容易自动关机。

到了晚上,韩易和金大牙一起驱车去了聚丰园,到了罗海江的别墅,进去后罗海江已经在客厅等候了。

“罗师兄,好久不见了。”见面之后,三人一阵寒暄,罗海江把话引入正题:“韩易,据可靠的消息,下个月,松台大学城的项目就要正式开始启动了,到时候会在那里搞一个奠基仪式,中海市有几位领导也都会参加。”

“这么快!”韩易和金大牙对视一眼。

罗海江点点头,说道:“也不算快了,松台区大学城的项目设立已经有一年多了,一直都在组织相关专家人员商讨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联系各大院校,和今后的发展模式等等,到今天为止,已经全部商讨完毕,这个项目已经拖得太久,所以中海市急需启动。”

“这么说来,我们拍下的那两块地也要开始动工喽!”金大牙有些兴奋地搓着双手,“哈哈哈,这下那群土包子该明白,我当初拍下那两块地有多么英明了吧!老罗,你是不知道,当初我拍下那两块地的时候,他们看我那眼神,就象看白痴似的,这下可该他们傻眼了。”

“呵呵。”韩易也笑了起来,对着金大牙说道:“金大哥,我们白天还不是在想着怎么回复徐海吗?我想,这下我们有话说了。”

韩易今天空闲的时候,一直在思索着该怎么答复徐海,毕竟这事可大可小,韩易也不想因为这么点小事和徐海的关系搞僵,毕竟徐海的关系放在那里,能和他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嘉义地产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过罗海江刚才这么一说,韩易心里突然灵光一闪,这不是瞌睡送上了枕头,正正好吗!

“对啊!”给韩易这么一提醒,金大牙也醒悟过来,拍了一下韩易的肩膀,大声说道:“还是你小子的脑袋转得快!”说着话摇着头叹息道,“奸商啊!果然不愧是奸商啊!”

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学城

“罗师兄,有个事想问你一下,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一个叫莫老板的人?哦,对了,他在浦青区那里还有个叫怡园的休闲会所。”韩易想起一个困扰在心中好几天的疑问,问道。

罗海江叫韩易和金大牙过来,就是为了大学城开工这件事,本来这件事也就很简单,在电话里就可以几句话说明白,可是一来打不通韩易的电话,二来和韩易他们也是好久时间没见了,罗海江便叫他们顺便过来小聚一下,反正松台到中海也方便的很,花不了多长的时间。

此时事情谈好,韩易便想起了上次的那件事来。

对于那个神秘的莫老板,韩易其实一直都想找人问个清楚,可惜徐海是根本不知道莫老板的底细,连金大牙也只是听过他的大名,然后见过两次面,都没有什么交情,韩易便想着罗海江见多识广,而且在中海也是属于和那个莫老板同一层次的人物,应该会知道这个人。

“莫臻?”罗海江出乎意料地失声而道:“你见过他?”

韩易也不知道自己见的那个莫老板到底是不是罗海江口中所言的那个莫臻,便把那天晚上所见到的情形跟罗海江详细地说了一遍。

“照你这样说来,这个人应该就是莫为臻了!”罗海江点点头,说道,“莫臻的座驾就是一辆加长奥迪A8,那是他特意从德国定做然后运到国内的,用的是全防弹设备,听说整个车的标准是参照了德国总理坐的那个奥迪A8。国内的奥迪A8虽然也不是什么稀罕货,但是象他那样的却只有一辆。”

“这么牛叉啊!”韩易吐了吐舌头,然后好奇地问道。“罗师兄,那个莫臻很有名吗?”

“莫臻原来是中海老牌国有企业中海机电的老总,后来企业改制,中海机电就变成了股份制企业,莫臻担任董事长并拥有中海机电百分之二十八的股份,成了第一大股东,去年中海机电在香港上市之后,估计现在莫臻的身价已经最少达到了二十多亿。莫臻除了中海机电之外,他另外还以个人独资和合资的形式投资或控股多家公司,其涉及的领域包括房产、建材、娱乐、市政建设、高科技、物流等等。呵呵,你说他有名不有名?”

“看来还真的是一个超级巨无霸啊!”韩易赞叹道。

“其实莫臻的关系还不仅与此,圈子里都传闻,莫臻和现任的中海市副市长莫为民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好象是什么堂兄弟之类,虽然没人亲眼见过莫臻和莫为民有什么过于密切的来往,但这圈子里的消息从来都不是空穴来风。还有一个,就是莫臻当初接手中海机电的时候,莫为民正好是主管中海企业改制的国资委主任,这当中不能不说一丁点关系都没有。”

“官商结合好办事啊!”韩易心里感叹了一句。

罗海江从来不会说那种没根据的话,就算他的口气听起来似乎也是猜测一般,但既然他说出这段话来,当然有他的深意,而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干随便说说八卦新闻。

“你说莫臻遇到你的时候,想跟你结交?”罗海江停了一下,问道。

“是啊,刚开始我还以为他也就是个普通混社会开会所的,不想跟他多有什么纠葛,也就一口回绝了他,现在看来,还真的是有些奇怪啊!”韩易回想起来,不禁喃喃自语道。

罗海江微微一笑,说道:“算了,别管他这么多,或许那莫臻是真的有些好奇罢了。”

“有可能吧!”韩易听了罗海江的话后,点了点头。但是他心里的疑惑却并没有完全释去。

进入四月中旬,松台大学城的消息开始全面放了开来,使得松台这块原本少人关注的区域成了人人瞩目的焦点。

松台大学城整体规划出来后,其总占地面积为4800亩,其中3800亩用来建设校区,剩余1000亩土地则是用来建设一个集中的学生住宿区,相当于大学生村。整个工程建设包括各种辅助设施投入预计总投资额为22个亿。

另外,大学城的整个发展规划,并不像以前那些大学院校建设一般,划出一块地,然后由国家投资建几所学校就了事,而是采用了一个全新的模式。

由多位教育界专家以及各方面的经济学者组成的专家团在经过了一年多来的反复研讨和论证,决定在松台大学城实行一个全新的办学模式,那就是由松台区里出土地、银行贷款搞基建、而各大高校则是以租赁的方式进入大学园区,以此形成一个规划整体化、资源共享化、后勤社会化、管理集中化的园区运作模式,以此提高办学效益,盘活教学资源,促进中海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满足市民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

对于松台区的各级领导来说,大学城落户松台,真的是如天上掉下的一个大馅饼。虽然松台区要为此付出四千多亩的土地,但是仔细一算这笔帐,其中的好处却是不言而喻。

一来松台区出让的土地,全都是北区的那片,那块土地原本是松台区千方百计想要开发的,无奈财政紧张,囊中羞涩,只能眼睁睁得看着。现在倒好,一个大学城,把那一大片的土地全部给盘活了,而且还不用自己出一毛钱,松台区的领导怕是夜里做梦也要笑醒了。

二来,大学城的落成之后,预计入驻大学城的学生和教职工等将达到六万多人,相当于一个小卫星城的人口容量了,这么多的人口进入,对于整个松台的经济带动不可谓不客观。

第三,大学城落户松台,连带的会进入大量的高素质高技术人才,从而使松台成为一个人才和信息的集散地,并且松台区还可以借此机会和各大高校合作,建立高科技孵化园,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综合上述三点,大学城落户松台,无论对于松台区政府和人民来说,那好处都是相当的大!

当然了,还有些人虽然不是松台人,可是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比松台区的人民更高兴,就比如韩易和金大牙,还比如王传兵……。

第三百四十七章再给我往上涨

因为所有先期的准备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因此,中海市政府没有再去刻意隐瞒有关于大学城即将落户松台的消息,相反,在项目即将正式启动之前,在中海的各大媒体上进行了大力的宣传。

很快,这个消息就犹如平地而起的一阵旋风般,刮遍了整个松台区,而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是松台区的房地产市场。

当然,这种影响对于韩易或者嘉义地产来说,却正是他们乐于所见,求之不得的。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也许都是不经意间而发生,但却比刻意强求的效果要好上不知多少倍。

当韩易兴冲冲地从中海回到松台之后,此时有关大学城的消息还没完全在坊间传开,但是韩易回到松台后,几乎是没来得及喘上一口气,马上就召集公司所有市场和营销人员召开欧洲城营销会议,而会议的核心主题只有一个:涨价!

此时不涨,更待何时!

如果这样的利好消息而不去好好地利用,那韩易都觉得对不起那个做出这个决断的领导。

不过让韩易稍嫌泄气的是,当嘉义地产所有的人员听完韩易的宣布之后,竟然没有出现韩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