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尚宫宫略 >

第57章

穿越,尚宫宫略-第57章

小说: 穿越,尚宫宫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在轺车里就看到押送军粮的太仓署官员,立即命随行千牛将他们拦下来,一刀下去,装粮食的麻袋被剖开,众人皆是讶然,散落一地的不只是粟子,更多的却是榆皮、蓬实,占了粮食的大半。
  不等李弘开口,东宫千牛立便将太仓署官员捆成一团粽子模样,押着他们朝太仓署而来。
  太仓署署司农寺所辖,令三人、丞五人、监事八人、掌仓廪储积。此时,官员们无不是战战兢兢跪在太子面前,出了这样的大事,怕是谁也脱不了干系。
  “殿下,这批军粮是从永丰仓调入太仓署的,中间出了什么差错,下官的确不知,恳请殿下给臣一点时间,臣一定查清楚。”太仓令忐忑捧着账簿,话里话外是要把自己摘清。
  “既然是从永丰仓调入太仓署的,中间有谁负责?”李弘一一扫过众人,无不是诚惶诚恐,一个个把头压得更低,大气儿也不敢多喘一下,生怕太子突然降罪于已。
  “是元思忠。”太仓令指着元献直。
  李弘拍案而起,目光迂回之间,看到李婵娟在频频摇头示意,似在恳求,他也隐隐听阎庄提起过献陵元献直一事,便叫了她入内室叙话。
  “你要我徇私?太仓署出了这么大的事,他脱不了干系。”
  话音刚落,她泪光盈盈,“不要为难他了好吗?他的父亲已经病死在任上,他一念之差才……。”
  “一念之差就可以置我大唐数万将士于不顾,不杀他不足以……。”李弘压低声音道:“你一早儿来到少阳院,就是为了他?阎庄知道吗?”
  李婵娟摇了摇头,“你不要为难他,他只是个微不足道的人,我没求过你什么!只此一件好不好?”
  “这不是我为不为难他,这关系到……。”纤纤弱质,能懂得什么?要不然也不会为元思忠求情了,“我都知道了,一会儿让安福全送你回去,我一定不会为难他的,大不了把他贬到外地任职,总不至于要他的命。”
  高高宫墙,夜色深深,黎明前的最黑暗时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安福全端着汤药过来,他从小跟着李弘,懂得他所思所想,也深知太子肩负的一切,四岁立为太子,八岁开始监国,是大唐帝国的未来,背负这样的重任,就要比别人付出更艰辛的努力,烦杂的案牍,昼夜不分,没有一天是真真正正的快乐过,他不过只有十九岁。
  那药饮之如饴。
  “太子不觉得苦吗?”安福全叹了声,太子是宽厚的,连那禽兽不如的武敏之也善待之,他□□了曾经的准太子妃杨氏,难得太子还以表兄相称,“您真的打算这样做吗?只把元献直外贬,却把我们东宫的粮食补亏空?”
  “母后已经夸过我了。”李弘的心思却不在粮食上头,“我让你查问的尚宫一事怎么样了?这都多少年了,也不曾回过一句囫囵话。”
  “也不是小人无能,可怎么查呀!都二十几年了谁记得。”安福全目光一转,“您不如亲自问她。”
  “婵娟吗?”李弘回眸。
  安福全郑重地点头,“明日把她请来如何?”
  第二日,安福全便扑了个空,人不在家,乳母说是去城外给姓元的小子送行了。又策马追出城外,依然不见影子,好在遇见了她的侍女柳儿,忙回东宫禀报太子。步上高阳之原,晨雾刚刚散开,给千里绿荫的大地披了一层轻纱,庙宇隐隐在望,檐下风铎,共声悠扬,碑石冷冷,静静矗立。
  李婵娟青衫素裙,白纱帔帛在风中飘飘散散,她把带来的祭物、果品一一摆放在坟茔前,焚上三支清香,闭起眼睛沉默,在记忆里寻找着往事。
  “元姨娘说过,耶耶喜欢鱼灸,幸好我记得。”那时不过四岁,她在尽力搜寻着零星片点的残存回忆,“耶耶最喜欢我,经常把我抱在怀里,抱着我逛西市、逛东市,买陶瓷娃娃,买木头雕的小人儿。”
  安福全才要上前播言,却被李弘制止,只听她静静诉说。
  李婵娟冥思了一阵儿,对着坟茔深深一拜,此刻时那么静,只有天上白云在静静流动。起身、转身,却有两个人立在那里盯着他,扬着一双眼睛清清亮亮道:“你们怎么来了?”
  “太子有话要问你。”安福全嘴快。
  也许是山上风冷的缘故,李弘咳了几声,“听说你去城外送别元献直,就跟去看看,结果又碰到柳儿,说你来了这里,山林静谧,不害怕吗?”
  李婵娟摇了摇头,“献直的事儿多亏了你呢!”
  李弘报以一笑,总觉得她在暗自感伤什么!眉间带了莫名的愁楚,“尚宫和英华不回来,想他们了?”
  李婵娟点头,“阿娘却舍得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里不管。”
  李弘笑道:“阿娘说要召她回来呢!”
  李婵娟眼前一亮,向前许行几步,一款纱裙在风中飞飞舞舞。
  李弘道:“许阁老现已病入膏肓,冯子游要来长安探望,说是要带着尚宫和英华一起回来。”
  阿娘和弟弟真的要回来了,李婵娟绽露着笑容,终于不再是孤零零的了,极目一望,长安城似棋盘,人如局中,不知进退,时而低头敛眉,“我想元姨娘了,却不能去看她,也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我跟娉婷姐姐都走了,她才是孤零零的。”
  安福全又纳了闷,刚才还好好的,一会儿就哭了,可叹这女子心事真难懂。
  “我带你去咸阳。”李弘话一出口就为难,他身为太子,没有当今天子的宪令,岂能随随便便独闯高祖的陵墓,但又不忍拒绝,她在那里幽居多年,想来和那位元姨娘感情深厚吧!
  李娟婵不敢相信地望着他,原想着不合适,可为见元姨娘一面,不得不尝试。
  李弘很快做了决定,由东宫内侍总管安福全做安排打头阵,悄悄进去,悄悄回来,人不知鬼不觉。三人离开高阳之原,在附近镇子上简单用了一点东西,便上了马车韩咸阳方向面去。
  颠簸了一夜,唐高祖献陵近在咫尺。
  它静静矗立在青山脚下,苍松翠柏之间,庞大的宫殿群若隐若现。
  安福全很快地找到几个相熟的内侍,把出些钱财散给他们,假做是长安城内的有钱公子游历到此,正欲进去瞻仰一翻。几个献陵内侍倒也勤快,到底是拿人钱财的缘故,领着李弘一行人从偏门而入,不敢走正路,只介绍偏僻的地方与他们相看。
  李婵娟对这里自是熟悉,拐过几处檐廊就看到曾经的偏宫和锈迹斑斑的大锁,扯了扯李弘的衣袖,示意要进去,安福全连忙又给内侍们塞钱,偏宫的门很容易就打开了。
  李婵娟提着长裙进了偏宫,屋宇年久失修,大多倒塌,院内的蒿草足足有一人高,蚊虫乱飞,蛛网交错,根本就不像有人居住。
  “那位姨娘不是跟你住在桂苑吗?”李弘问,这里看来看去也没有一棵桂树。
  “不是,我走之后,她就不住在那里了,我听献直说的。”李婵娟踏上台阶,看着那所破败不堪的屋宇,不禁想起儿时种种。“阿娘不喜欢元姨娘,很不喜欢,所以没有人肯帮她。”
  就在这时,一个蓬发覆面、衣衫褴褛的女子从屋子里移出来,眼睛一眨不眨望着婵娟,眼前这位少女像是从天而降一般。
  “姨娘。”李婵娟一眼看到了元如娴,珠泪滚滚,几乎是一头栽倒在她怀里的。
  元如娴呆滞地念着‘婵娟’两字,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柔柔抱了她道:“你怎么来了?王妃知道吗?娉婷,娉婷她好吗?彦英呢?你有没有听说过彦英?”
  李婵娟泣诉道:“娉婷姐姐很好,经常给我写信,阿娘去了岭南还没有回来,我不知道彦英哥哥好不好?”
  “王妃去了岭南。”元如娴似在自言自语。
  李婵娟抹着眼泪,也替元姨娘拭着眼泪,她今年才三十六岁,一如的温柔、漂亮,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整整住了十六年,难道还要继续住下去?阿娘是不会帮她的,转头看着李弘道:“我能接元姨娘出去吗?”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西樵山腹地,小溪依然环抱着那所庄园,清风徐来,成片的荔枝树婆娑起舞。
  接到皇后之令,萧可已经在收拾东西了。
  杨翊看着她,似有不舍,“还会回来吗?”
  “当然,等我把那里的事情交待完毕就回来。”萧可复又转身,“我不在家的时候,别想打什么坏主意,你的璀儿找不回来,别想再找什么璨儿。”
  杨翊笑而不语,只抱着四岁的孙女囡囡,“大母要走了,你想不想她?”
  “想啊!”囡囡奶声奶气的说,转而摆弄手上的木鸡。
  英华一头扎进来,也帮着拾掇东西,在这里待了五年,早已没有了刚来时的新鲜感,好不容易盼到回长安,姐姐和阎庄哥哥都在等着他呢!一通乱翻,弄得乱七八糟,便让母亲赶了出去,便去后苑寻哥哥、嫂子了。
  “该留心英华的事儿了,也老大不小了。”杨翊和萧可的心思一样,让英华在长安择妻。
  “记着呢!总要有合适的。”和英华一般大的承宣则娶了岭南行军总管陈政之女,住在南海县城,英华到现在都没有着落,免不了心急。
  车马齐备,冯子游已在庄园外等候,还带着许夫人所生之子冯梧,今年也有十五岁了,从未同远在长安的外公谋面。千里、曦彦帮着母亲拿东西,宋哲远也领着夫人、儿女帮忙,慕容淑带着众女眷在门外相送,彦英夫妇从叠翠岩赶来,青竹、青墨姐妹则从医馆而来,一时间,庄园外围了一堆的人。
  萧可与英华刚坐上马车,杨翊从车窗外把鱼肠剑递了进来,“带着吧!给你防身用。”
  萧可接过剑,又握住他的手,依依不舍。
  “又不是不回来。”杨翊凝思片刻,道:“我昨夜跟你说的,帮我看着娴儿,还有……。”
  “我记着呢!不劳你啰嗦。”不等他说完,萧可打断。
  杨翊本想多说两句,可碍眼的人偏偏在这时出现,自从冯子游的叔父冯智玳致仕,那万国俊便做了广州刺史,平日以压榨官吏、百姓为乐,是个十足的酷吏,当即松开萧可的手,抱着囡囡回庄园去了。
  万国俊是如何做了广州刺史的,心里自是清楚,今日特意赶来相送,一如的笑容可掬。
  冯子游一向瞧不起这种人,理都不理。
  曦彦撇了撇嘴,领着媳妇儿回家去了。
  宋哲远、彦英也不理他,就当没看见。
  李千里一直立在母亲的马车旁边,不喜不怒,也不闪避。
  “听说尚宫今日返程,在下特来相送。”万国俊巴巴赶过来,人家连马车都没下。
  “有劳万刺史了。”萧可抬眼一望,他的随从带着两大箱子的东西,想必是礼物。
  果不其然,万国俊笑道:“在下还要劳烦您呢!在下给皇后备了一件礼物,还劳您带回长安。”
  萧可笑道:“什么礼物呀?”
  “让尚宫见笑了,海隅之地没什么拿出手的,是一件用孔雀羽毛织就的裙子。”万国俊转言道:“当然,在下也给尚宫备了礼物,不之金银珠贝之流尔尔,尚宫就用来打赏人吧!”
  萧可没吱声,就算默认收了礼物,英华也嫌他烦,吵着要走。
  “千里替我送送万刺史,阿娘跟你冯伯伯回长安去了。”再回首时,庄园外只剩下宋哲远夫妇和彦英,连曦彦也不见了,便对英华报怨道:“看见了吧!哥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