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东家有喜 >

第17章

东家有喜-第17章

小说: 东家有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这位太太是个讲究穿戴涂抹的,那么就必定也好个炫耀,能在这么多人面前长脸只怕心里不知道多高兴。何如初这一说,许多双眼睛都去瞅那位太太头顶别着好几个珍珠宝石的顶簪,女人对于这类东西多是识货的,只待多看两眼就能看出不一样来,何况有何如初说话在先。

这位太太得着夸赞,不由得伸出手拂了拂鬓边的发丝,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哪有这么好,虽说是珍匣坊出的,所胜不过是巧夺天工。”

真虚伪……何如初心里腹诽一句,然后又给陪着笑脸。

接着众人开始各自讲究穿戴,何如初看着心里直叹气,这建安城里的女眷们难道素日里就只能比比这些个,这可比她还没出息。躲着众人,夏夏轻声在何如初耳边说道:“如初姑娘,跟她们比起来您算是有出息的。”

原来何如初自个儿轻叹出声儿,夏夏听着大乐,总算何如初也知道自己没出息。

被夏夏这么一说,何如初也笑起来,轻声说:“你不也是在京都长大的,京都里的姑娘们坐拢到一块儿也讲这些?”

小侍女夏夏摇头,又低声说道:“也攀比,却只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份位高些的姑娘们矜骄些,份位低的姑娘们也不敢多露。如初姑娘要想听句实话的话,京都里的聚会还不如眼前来得有趣和热闹,那冷清清的场面时不时有人说几句话来能把人酸倒。”

“就没例外的么?”

“当然有,例外的可是新奇,早被人占着养在宅院里。”夏夏说完又捂嘴笑。

入初也跟在一边低低笑出声来,花厅里热闹得很,所以三人小声说笑倒也不用担心被听去:“要是往后如初姑娘去京城,想必也是个新奇的,公子爷或就是喜欢如初姑娘这点儿。娇美如花倾城与国的见识过太多,所以如初姑娘这一脑袋撞到公子爷面前,无论公子爷怎么看都觉着合眼缘。”

听着这话何如初不嗔也不佯怒,只瞥一眼俩丫头,冷冷静静地说道:“你们俩就紧着调笑我吧!”

这时外边忽然传来一阵喧闹,花厅外边跑进来个小丫头,满脸喜兴地说道:“诸位太太、姑娘,端王妃和郑提督太太已到中门,还请太太快些起身迎一迎。”

花厅里的诸位太太和姑娘们赶紧起身到花厅外边的小园子里恭候着,何如初站在最边儿上不起眼的地方猫着,倒不是她想躲着什么,主要是太太和姑娘们都太过热情——端王府的三位嫡子及郑提督府上几位公子都还没成婚!

要是能借着这个场面让端王妃或郑提督太太看顺眼,那可是天大的福气。

等到端亲王妃和郑提督太太进来,大家齐齐行大礼,夏夏和入秋却扶着何如初只让她行半礼,好在她们仨儿在几株花树后边也没人注意。

小侍女夏夏颇有几分傲气地说:“这可不是端亲王元妃,端亲王元妃去得早,要是元妃在如初这一礼无妨。这位是原先是侧室,不能算是三位世子的正经母亲,三位世子不会冲王妃行大礼如初姑娘也不用。”

“这些人的算盘怕是要落空,这位哪里能做得三位世的主,便是元妃还在也要看京都的意思,尤其是小王爷,就小王爷的身份来说婚嫁可是桩任务。”入秋和夏夏都是盛淮南身边的侍女,对很多事都看得明白。

而何如初则在想着任务这俩字儿,拆开来讲就是责任和义务,出身好果然是要牺牲一些:“盛淮南就是个小小的九品关外候,哪有行礼都不行全礼的道理。”

小胖侍女夏夏听完颇有几分不屑地哼道:“品阶这东西对旁人来说重要,在公子爷那儿连狗屁都不是。”

……

随着端王妃和郑提督太太进花厅,女眷们也个个前仆后继进去,何如初站门口一瞅说:“要不咱们不进去,到花园里看看去,我住的地方除却那株海棠,还有两树朱砂古梅,这时节应该开得不错。总是母亲留下的花木,能看一眼也是好的。”

她可不会承认自己想去躲个清闲!

仨人走了一刻钟才绕到何如初从前住的院子里,推门进去倒也没有生尘埃,这偌大的院子里就算没人住也是处处干净,仆役们平日里在洒扫上可从不敢懈怠半分,何太太是个讲究干净的人。

院子里的东西一件也没动过都还在原来的地儿,夏夏抱了裘子出来铺在廊下,仨人也不讲究一块抱着手暖炉坐着。院里两株朱砂古梅开得娇艳至极,在雪地里时不时吐露着一缕冷香,倒是那株春日里开得跟胭脂云一样的西府海棠有些可怜巴巴的样子,在冷风里瑟瑟然不时抖着枝桠落下雪来。

“如初姑娘,我看着这株古梅比京都里的还好看,不论是春天的西府海棠还是秋天的朱砂古梅都不是易得的品种,便是在京都里想求这么几株也千金难得。太太当初可谓费尽心思,足见何老爷子当初与太太也是极恩爱的。”夏夏以为何如初看着梅花发痴是想起何太太来,所以才有这么一说。

说到底,何如初哪里是在想何太太,她就是纯粹发个痴,啥也没想:“嗯,长辈的恩恩怨怨我不去管,都已过去……夏夏,屋里还有人吗?我怎么听着里边有动静,会是谁跟咱们一样跑到这里来躲懒!”

夏夏守在何如初身边,入秋起身去看,不消片刻便惊呼出声:“公子爷……”

这一声喊让何如初和夏夏都坐不住,两人急急忙忙进屋去,是何如初原先住的屋,盛淮南正斜躺在小榻上阖着眼脸色有些苍白。细细打量一番,没见他身上有血迹,只是惯来爱干净的人衣裳却脏污不堪,呼吸也不怎么平稳。

“怎么会这样,这么多人跟着一块出去,怎么也不能把盛淮南扔在这里就走,好歹也要扔回自家宅院里,扔在这里像什么话。”何如初说罢又四下里看去,却没见着夏夏惯常喊的“叔伯”,更没见着和盛淮南一起出门去的随从。

夏夏和入秋察看一番后,都有些慌神,夏夏和入秋对院子里的事能做主,可盛淮南的事儿她们从来没做过主,这时两人都看着何如初:“如初姑娘,你看这可怎么办才好?”

“废话,当然是去找大夫,夏夏你主掌着院里的事儿,必定有相熟的大夫,要找嘴严医术好人可靠的。入秋,你去何太太那边说一身,就说盛淮南原本是要入府贺喜,却不料感染风寒,也没好从正门进来怕冲撞了大喜的日子。再知会一声说我们在小院里暂歇,等看过大夫再离开。”

入秋应声离去,夏夏却没走,在那儿有些迟疑地说:“如初姑娘,这里不是京都,我和入秋随公子爷来此并不长,公子爷受伤要找稳妥的人在京中我闭着眼睛也能办到,可这里是建安,我真不知道该上哪里去找信得过的大夫。”

倒真是个麻烦事儿,何如初一想说:“既然不见伤口,那就该是内伤,内伤万万拖不得。这样吧,你去找建安城里最德高望重的成大夫,我听说是成大夫是在京都为贵人们看过诊的,能活到现在想必是个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的,如果我们运气好点儿,说不定成大夫还能认得盛淮南。要是不认得,也不识相,到时候处有别的法子。”

听罢夏夏就从侧门出去,那成大夫离得远,夏夏驾着雪上飞使劲抽鞭子,约半个时辰才把人给带进小院里。

在大夫诊着病的时候,何如初忽然把夏夏拉到一边,问道:“夏夏,你可知道陈元礼和祝知庆还在不在建安,如果在你能不能找到他们。”

“姑娘是要告诉陈少使和陆中郎公子爷受伤的事么?”夏夏问道。

“当然不是,锦都的事总是陈元礼和祝知庆来后盛淮南才去的,就算没有干系,这些个朝廷官员耳目也必定比我们宽广。夏夏,你要做的就是去打听打听锦都到底出的是什么事儿,如果不是要命的事就赶紧把盛淮南送回城西宅院里去,这里到底是何府哪如城西小院里方便。”这时夏夏和入秋没主心骨,何如初知道自己得做这主心骨,要不然只怕要出乱子。

22.夜醒一碗粥

2012…3…198:00:16字数:3133

前院响起喜庆的鼓乐声时,夏夏正转身要出院门,何如初想想又叫住她叮嘱道:“这时候人人都得留几分,毕竟我们都不知道谁可靠谁不可靠,你去问只说是我见不着人回来陪同参加婚宴,再说你们公子爷去锦都办差的事,至于回没回不要多说。他们若是知道锦都的事便好,若是不知道也不需要多问,不论问不问得着都赶紧回来。”

待夏夏走后,那位成大夫已经诊好脉站起身来,成大夫冲何如初招招手,语气颇为沉重地说:“这位公子爷怕是受了不小的内伤,幸而本身底子不错,我开几服药再推拿一番月余便可大好,只是如果要复原却需得半年上下。打伤这位公子爷的怕是来头不小,公子爷一身功夫定也出身名门,姑娘近来行事切记慎而慎之。”

成大夫也是见几个小姑娘商量来商量去,生怕到时候出什么意外落到他头上来,这些个大仙儿打架他个小人物可担待不起责任。

“谢谢成大夫,您也是京都贵家门里行过医的老人,我信您,话也不多说,您尽力施为,这院里的事儿我会小心翼翼地处理,定不会出什么差池。”何如初看着还是很冷静安定,但心里到底有些慌,主要是现在什么都不清楚。从前她也不觉得盛淮南会带来什么麻烦,身份差事都没细问,这时候一出事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找人帮忙。

看着成大夫进屋里去,何如初皱眉在原地踱来踱去,一边揣测着出的是个什么事儿,一边还得担心屋里那个半死不活的人被什么人打伤的。盛淮南有一身的好功夫,天天早上都在后院练招,何如初虽然不知道厉害到什么程度,但听着那劲风破空之声就不一般。

送成大夫出门时,成大夫含笑说:“我会在城里绕几个弯再回,姑娘不必多担心,今日我不曾来过,这里也不曾有人伤过。”

眼疾手快地入秋赶紧拿着银票如行云流水一般塞进成大夫手里,能把这塞银票的动作都做得这么雅致,也就盛淮南身边这俩丫头做得出来:“谢谢成大夫,以后或还有劳烦您的时候,但请您多关照。”

“不碍事,只管来找。”成大夫接下银票,二话没说就转身不见了踪影。

待到夏夏回来已经是下午,婚宴已经结婚,这边小院里倒是固有地安静着。何府的人都知道她回府的事,也知道她在这边小院暂歇,不会有闲杂人过来。

把夏夏领进屋里,何如初才问道:“事情弄明白了吗?”

“回如初姑娘,大致上明白一些,差事跟陈少使祝中郎应当没什么关系,提起锦都倒没说公子爷什么事儿,只说锦都前几天发生一桩大案,江南道的御史和五名剑手死在了,还有不少人受伤。御史的死和公子爷没关系,公子爷虽然从不跟我们说差事,但公子爷必定是去护江南道御史的,那五名剑手定是死在公子爷手上。”夏夏说完急得走来走去,不知道拉下来该怎么处理。主要是那几位“叔伯”也不知所踪,就算要找个商量的人也没地方问去。

“江南道御史是正二品大员,这位历来官声如何?”何如初问道。

“是位能臣,皇帝陛下曾称这位御史虽不能才冠天下、学冠群臣,却是个实实在在能办事儿的能臣。至于官声,多半是好的,自然也有招人诟病的地方。”夏夏答道。

“陈元礼那边还说了什么,那些剑手死尽了吗?”这个现在也是问题的关键。

连连摇头,夏夏答道:“只怕没有,剑手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