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东家有喜 >

第14章

东家有喜-第14章

小说: 东家有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浇灭,这就是她的另一个长处,胸中热火永不熄,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就算有一万个人说不能成功她也会坚持去做。

当然……她的性格本身是有缺点的,要知道她做事儿没长性,万一做到半道上没兴趣了,那也就是说扔就扔的。

“如初,你想做什么?”

做什么,这个问题还用问,何如初想也不想就答道:“当然是给自己找一喜欢的事儿打发时间。”

“夏夏应该认识相熟的工匠,你自己琢磨着玩,这样太粗糙上不得台面。既然要做就好好做,别荒废技艺也莫荒废了时日。再者,建安城中没有合适的书坊,以后我给你找家合适的。”盛淮南说罢摇头,他就该知道何如初脑子里没什么太宏远的想法,小姑娘家又怎么会想着垂名天下呢。

“盛淮南,你不要每一件事都想得这么复杂,简单的人快乐多啊!”何如初说完也摇头,一边摇头一边抱着自己的雕版往外走,那边走边叹气的模样让盛淮南禁不住笑出声来。

他这一笑惹得何如初回头,顿时间非常不满地瞪着他说:“你就不能夸我一句,要知道这可是很了起的创造,它不仅仅能成为我打发时间的东西,也能成为让整个夏朝都为之改变的东西。夏朝书贵,那还不是因为纸贵墨贵,抄书的润笔之资更贵得没边儿,这个对你来说是有用的吧,我这么费心启发你居然什么都想不到,太没创造力了!”

她知道这东西搁她身上就只是小打小闹的乐趣,但是印刷术被既然称为四大发明,那就说明它具有改变人类文明进程的能力。这样的东西爱钱的能看到金银,爱权的能看到大势,所以何如初对于盛淮南什么也没联想出来有点儿失望,原来盛淮南也有笨的时候。

她的话说完盛淮南有片刻失神,但很快反应过来,他微微拢起眉头看着何如初说道:“你这是想帮我吗?”

“我也不知道这算不算帮,但我知道这东西绝对有用,如今天下重文重学,这东西不仅能聚财也能聚势,京都那样的地方手里头多一样东西总会多些底气。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没有这么伟大的情怀,你既然有心帮我,那我自然会还报,最主要的是我不愿意欠你什么。而且我想告诉你,你费心照料我很感激,只一味领受我心里会不安,所以请你明白一件事,我不是宅院里不经风雨的花木,人心险恶世事维艰我都懂,也知道该怎么应对。”何如初老早就想说的话今天终于说明白了,长出一口气,心中那叫一个爽啊!

不是她不愿意接受帮助,实在是盛淮南吧,每每都让她有点儿毛骨悚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啊,尤其是像盛淮南这样的人。他莫明其妙地对自己费心照料,让她心里那叫一个七上八下没底儿,与其这样还不如表明态度。

哪知道她说完一大堆话后,盛淮南居然挑着如星辰一般的眼睛看着她,嘴中说道:“嗯?那又如何?”

……

泪流满面,他们果然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绝对不是的!

“所以,去做您的大事儿吧,不用浪费您伟大而宝贵的时间来操心我的小事,这样会让我误会,你应该能明白是什么样的误会吧。我这人爱较真,万一我较上真了,对谁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何如初可没准备跟盛淮南较真,这个人是费心照拂她,但此心非心。

她吧也就是掐着盛淮南会避开谈及这些,所以无比得瑟一次又一次地拿这当挡箭牌,反正回回都有用她也就用趁手了!

可是盛淮南这般脑子堪比光脑的人岂能回回都被她用这个诈着,今儿也不知道盛淮南抽的什么风,反正他不仅没被诈着,反而欺身上前几步,面色柔无比眉眼间满是笑意地凑近她说道:“那便较一回真,如初不是要以心换心么,换一回又如何!”

看着近在眼前的脸,不说多好看,但这声音配上这容貌表情绝对足够诱惑人心,何如初张大嘴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往后退两步正抵在门槛上差点没摔着,稳住身子后再看盛淮南还是那表情她就心虚了。再于是,她……她就落荒而逃了……

在她身后是盛淮南可恨无比的笑声,何如初郁闷啊,她以为自己斗得过他了,却原来道行还是不够高深啊!

“盛淮南你等着!”咬牙切齿,何如初明明知道这位的话不真,可他那模样看着真真的,她没胆儿去爬这杆儿。

其实最不愿意她较真的不是盛淮南,而是她自己,盛淮南不是她能较真的人。

这天过后连着下了几天的雨,秋意便愈发浓郁起来,原本还是一副“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灿烂景象,连天的阴雨一下来瞬间就转了萧瑟,处处透着一股子肃杀之气。倒是院里的菊花开得好,黄白绿各色开在院里愈发好看起来。

趁着雨微停的午后,何如初出门去置办宅院里要用的一应物什,夏夏跟着她一道出门,却没想刚出门还没来得及走出多远夏夏就拽着她停下来。接着何如初就听见一溜马蹄声,整齐却又声势浩大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显示着有很多人正骑着马从正街上往这边来。

“怎么了夏夏?”何如初见小侍女夏夏突如其来的沉默有些疑惑,更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如初姑娘,您回院里去,怕是家里来人了。”夏夏这时显示出来的镇定是何如初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夏夏什么样的表情态度都有,就是没有一刻像现在这样沉默镇静。

家里来人有必要这么神色凝重?

不过这家里来人到底是指定都盛家,还是京里宫里的皇家。

何如初一直觉得,盛淮南绝对和定都盛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同时在京都皇家那儿必定也扯不清,不过凭着她的脑子难能猜得出到底是哪头的。

看来这回要见真章了!

18.未必是好事

2012…3…158:00:40字数:3007

依言回了院里,何如初既没回头去看,也没有过多的担心,因为她相信盛淮南在这儿不管是哪家来的人都会忌惮几分,要不然不用千里万里地赶来。不过她很快把消息告知盛淮南,不管定都还是京都,那些高高在上的人都不哪个小女子能挡住的。

当何如初说完盛淮南只是轻轻应了一声,平静至极地起身,倒让何如初觉得自己的担心有些多余:“那你去招待来人,我帮着入秋去备些茶点。”

“不必,你与我一道去,茶点自有人备。”盛淮南说着便起身往外走。

到得前厅时一看,浩浩荡荡的队伍却只有两个人进得前厅来,且夏夏也不在旁伺候。这两人都是约三十上下的模样,都能看出几分清贵之气来,比盛淮南比不得,输之大家气派。

“下官见过关外候。”

下官,何如初咂巴嘴,这看来是夏朝的官员,只是不知道官职品佚。

至于小候爷,夏朝爵位共有九品,又分二等,有道是“一等王公,二等候”,其中王公分三品,候分六品,说直白点王公一类的爵位相当于一二三品官员,候一类爵位就属三品之外了。关外候听着挺好听,但其实就是个九品小爵,要知道县官都是从七品,一个屁大点的关外候什么也不算。

所以对于来人称盛淮南关外候何如初一点也不意外,不管定都还是京都,从这两地出来的盛家子多有爵位在身,只是品佚不一而。

这时的盛淮南忽显示出良好的规矩风仪来,说实话何如初一直觉得这是个世家子,可没觉得这位品行如何好如何端。

只见盛淮南含笑回礼,连声音都似乎比平时更温和上许多:“陈少使、祝中郎多礼,却不知两位风尘仆仆为何而来?”

“自是为关外候而来。”这两位官员从京都而来,一位就陈元礼,一位叫祝知庆,却也不问盛淮南身边的女子是谁,只掠过一眼并不多看。

不过盛淮南倒是很慎重,指着何如初满面含笑,如花在春风里带着微光开放一般地温朗。他这么一笑,而且还带着这笑转头看向何如初时,何如初心里大叫不好,正待说什么的时候,盛淮南却已经开口了:“陈少使、祝中郎,这位便是内人,乃建安何氏长女。”

建安何氏哪里有什么太大名气,陈元礼和祝知庆先是一愣,京都里虽然有关于盛淮南为“那件事”而远避,甚至已经娶亲的传言,但大部分人都觉得不尽不实。盛淮南虽然年十九未娶亲,但像盛淮南这样资质本就在婚娶上更慎重些,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眼下真到事发现场来了,陈元礼和祝知庆就不得不相信这个事实,陈元礼甚至还讶然一声道:“关外候当真娶亲了么!”

“自然。”盛淮南笑得愈发温和好看,何如初平时真没觉出来盛淮南有这么好看。

这样的场合何如初也知道自己解释不清楚,只得暗暗朝盛淮南瞪眼,盛淮南却像是没看到似的,只是继续在那儿扮着笑面虎。

他们在这眼瞪眼,一个笑一个哭笑不得,落在陈元礼和祝知庆眼里却成了两人眉目传情的实证。陈元礼和祝知庆不由得相视一眼,两人都看清了对方眼底的诧异,如果真是倾国与城的佳人那也就算了,可何如初……

两名官员各自在心里暗暗摇头,只是嘴上却客气至极,陈元礼祝知庆冲何如初施半礼后称道:“候夫人有礼。”

候……夫人!要真来个姓候的夫人可怎么个叫法儿?

“陈少使、祝中郎有礼。”何如初这时也礼数周到,不周到不行啊,没见盛淮南那俩眼跟几千瓦的灯泡一般盯着。她觉得自己要是乱说话,盛淮南能就近掐死她。

待得陈元礼和祝知庆稍稍恢复平静后,陈元礼从才把手一直捧着的长方形匣子递给盛淮南,说道:“这是京都太院托下官等给关外候送来的帖子,太院上师还托下官等转告关外候,太院给关外候留着正门。”

太院是个比较奇特的地方,里边是一群习文练武、谈各种雅事俗事的的人,太院自夏朝立朝之始建,至信一百余年。之所以要说奇特那是因为太院的学子大都不致仕,当然也有当官的,但却是归隐的多,当官的少!

太院最风光的是近三十年,文有“才冠天下任少府”,武有“剑圣晏九崖”,这样不世出的人物太院不止一个而是一群,近三十年如任少府、晏九崖一般的人物太院几乎每年都要出一两个。

夏朝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太院的学子们不为官便罢,一旦为官那就至少是三品往上的大官。但就是这样,太院的学子们也大都宁可一辈子守着太院士的名儿过一辈子。

所以当何如初听到太院这两个字时看了眼盛淮南,陈元礼的话说得很明白,太院是欢迎盛淮南去的,那么至少能说明盛淮南绝对是个惊才绝艳的家伙。

何如初看着盛淮南接过长方形匣子,毫不避讳地当堂打开里边的朱帖,看罢后脸色没什么变化,还是那万年不变的淡定劲:“谢陈少使与祝中郎不远千里送帖子而来,且先喝些茶。”

“下官与祝中郎来建安还领着份差事在身,待下官等去建安府衙把差事交妥当再来与关外候品茶论道。”陈元礼辞行出门。

陈元礼和祝知庆的到来似乎没给盛淮南带来什么变化,何如初依旧镇日里画着连环画,已经画到第六本了,做雕版的师父已经把第一本的板刻好,用桐油墨刷出来既清晰干净,而且遇水也洇不开。其实做这个东西开始何如初只是觉得好玩,给自己找点事情来做,所以真说到拿出去卖,她也没想太多。

毕竟这又不是四大名著,她不觉得这会引起多大反响。当初画的要是红楼,那她觉得指定得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