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碧玉簪 >

第3章

碧玉簪-第3章

小说: 碧玉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继莫路出轨,穿越到大明朝之后,对我的另一个打击。我强忍着眼睛的酸涩,拆开信封,将信大致看了一遍。

信上用词极其委婉,大致内容是晋太原杨刘两家都是守礼之家,世代交好,原本盼望能结秦晋之美。然他家小儿尚幼,恐负圣人之道,误了仕途,还请暂且将婚事搁下。待金榜题名之时,再迎娶令嫒也不迟。

我哑然失笑,古人向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多读书人读到老年都不见得能中科举。等到中科举之时,黄口小儿恐怕已经成年,娶妻生子了。

怕和我结婚误了仕途,只是个借口罢了。

刘婆婆一脸担忧,问我可安好。

我原本就该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不该抱任何期望。只是刘婆婆的境遇让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缕曙光,相信真爱还会存在。但那缕曙光只是亮了一下,便将我重新带回黑暗之中。

我将信撕个粉碎,说道:“婆婆,婚事已无望,还劳您将礼金悉数退还吧。”

刘婆婆有些为难。她是个明理的人,虽然是别人悔婚在先,但再拿人家的聘金不免手短。只是刘婆婆和刘先生的身体向来不好,攒的钱大多换了汤药,或是给我添了嫁妆。虽然聘金只有五两,却也是不小的数目。

她问少年:“这是何故?”

少年打着哈哈,言语中带着一丝戏谑:“与玉人结亲,会被骂作是‘好大脚’。若玉人与他人私奔,赔了钱财不说,岂不是还要在头上戴顶绿帽子?”

我出言讽刺:“那足下还敢来提亲?”

他向我凑了过来,眼睛眨呀眨的,让人看着犯晕,“小生不打紧。”

不打紧?他这是窑子里的嫖客,拿我当妓~女么?我正欲发火,刘婆婆却一口吐沫啐在少年的脸上,挥起篮子朝他打去:“吾家好好的女儿,岂会任汝轻薄?!老妇今日与汝这登徒子拼了!”

少年立马抱头鼠窜,哎呀呀地喊痛。大门口挤着几个毛茸茸的脑袋,白白的,是狐狸。看见少年被打,像是在议论着什么,却始终没有上前。

这个少年……难道是狐狸精?!如果真是的话,他来这儿是为了什么?我挽住刘婆婆的胳膊,一方面是暗示她我会站在她这边,另一方面也是制止她惹祸上身:“此信当真?”

少年用手指着天空,作赌咒状:“吾若撒谎,必遭天打雷劈!”

此言一出,原本还算晴朗的天,突然响起一记闷雷,吓得少年立马打了个哆嗦。我再向大门口看去,那群狐狸已经消失无踪。

难道老天真的开眼了?我突然觉得很好笑:“吾姑且信你。”

刘先生见院里有了外人,就从房顶上下来。只是他没踩好梯子,脚底一滑,便重重摔到地上。那梯子不知怎的也倒了,砸在他身上,疼得他立马昏死过去。

刘先生年事已高,加上身有痼疾,这一摔不当紧,将二亩薄田和值钱的家当卖得干净却依旧不见好转后,终于在六月末病故。

刘婆婆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昏厥过去,苦熬不过,也在第二天夜里上吊自尽。虽然她这种以死殉情的做法不值得称道,却是心甘情愿,我也无话可说。

只是她这一去,我在这里便再无依靠。

******

刘婆婆离世的第二天清早,我请了当地的族长,将她从房梁上取下,与刘先生挨着,并排放在房中刚卸下的门板上。然后我给她擦净身体,换上寿衣,梳好头,头下点灯,以小米“封口”,以白布盖脸,在大门外烧好“断路纸”后,穿着孝服,拄着“哭丧棒”,挨家挨户重新报丧。

对刘婆婆的殉节之举,族长大肆称赞,说要奏请旌表,以彰其事。我不置可否,哀痛之余,便是希望他们二老能找户好人家投胎,来生再续前缘。

出殡那日,那个少年也来了。披麻戴孝,扛引魂幡,念祭文,一副不拿自己当外人的样子。遇到邻里询问,他便说是我未来的良人,专程前来吊唁。

我一阵嗤笑,他真是够另类,和我非亲非故,不怕触了霉头么。少年倒是坦白,趁着没人的空当儿,悄悄告诉我他就是狐狸精,修行了八百年的狐狸精。我原本诧异,但后来想到我既然可以穿越到明朝,见到妖精也就不足为怪了。

狐狸并没有骗我,婚事真的吹了。我对感情的事早已经看淡,结婚又怎样,不结婚又怎样,结了婚会伤心,不结也罢。

因为刘婆婆和刘先生去世,我一个人住,多有不便。念在狐狸还算是好狐狸,甘愿做我的裙下之臣,却又好色而不淫,我便与他同住。

但狐狸始终改不了小流氓似的腔调,整天用语言调戏我。搞笑的是,每次他说这种话,老天都会打雷,吓得他立马闭上嘴巴。

狐狸也有些本事。每日到山上捉兔子、野鸡回来,一部分拿来吃,一部分用来换成钱财粮食。他还会喷火,做饭不需要柴,省时省力,非常保护环境。

狐狸没有名字,我说这样不好,不如叫胡子吧。狐狸摸着自己的下巴,自言自语道,他现在没胡子!

我“噗嗤”一声笑了,那叫胡说也成。狐狸像受了气的孩子,一脸委屈,嚷嚷道,他从来不说假话,怎么能叫胡说呢!

胡图?胡媚?胡椒?胡萝卜?狐狸快被我弄哭了,说众生有六道轮回,他干脆叫六道好了。我说叫八道吧,比六道还多上两道呢。

于是我们便围绕着他叫六道好还是八道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我以绝对优势胜出,狐狸正式起名为胡八道。

******

自从办了丧事,我便欠下大笔的债。整天忙着做活计,却只是杯水车薪。我想出去找个工作,却总受到异样的眼光——

“瞧啊,好大的脚!都快赶上男人了。”

“抛头露面,一看就不是良家女子所为!”

“这丫头长得俊,只是可惜了……”

……

好容易找到一家机户,愿意让我在他家做工。然而女主人却是个妒妇,我还没开始工作,便已将我辞退。

我虽对迂腐的礼教不能接受,却也无可奈何,只好央求八道,让他把我变成男人。八道现出原形,蜷成一团,九条尾巴跟羽毛扇似的摇啊摇,不紧不慢地对我说:“你最适合当女人。”

亏他还是九尾狐!我气了,抄起剪子,想要剪掉他的尾巴拿去卖。

八道一急,“嗖”地变回人形,躲我远远的,拿起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尾巴,一根一根,小心翼翼将毛理顺,“玉人!这可是我的命根子,没了它就没了我——难不成你盼着良人我早死,你好去当寡妇吗?”

见他那一脸滑稽的表情,我早已笑抽。

那些小狐早已跟我混熟,在我的腿上蹭来蹭去,你一言我一句,为它们的老大求情。

趁着八道不在,小狐告诉我,不是八道不想帮我,只是它们这些狐狸总是被自然界的天敌或人类捕杀,食其肉,剥其皮。八道作为狐族的守护神,自然要保护它们不受伤害。但八道所有的灵力都集中在尾巴上,少一条就会灵力大减,让敌人有机可趁。

而且,将我变成男人是犯了天条的。八道本来就是畜生,修行百年总算有了成果;若这样做,所有功果便会毁于一旦,弄不好还可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和八道在一起的这段时间,是我到这里以来最快乐的日子,我并不想改变它。我问小狐狸,八道是不是真心喜欢我。小狐狸一个劲儿地点头,说情比金坚。我又问,把我变成男人会犯天条,喜欢我就不会犯了吗?

小狐狸全都沉默了,告诉我说,也会。我说八道虽然是狐狸,和我不应有夙缘,但我们却可以做朋友,平静地生活下去。

那些小狐狸点头,我们永远是朋友。

作者有话要说:╮(╯▽╰)╭,我又更新鸟,只是为什么可以出现嫖客,但素妓女要被口口呢

4、年关 。。。

正德七年腊月。

即便是江南,天也冷了。眼看着要过年,而我却什么都没有准备。八道整天在我耳边碎碎念,他要放爆竹,要吃年糕,要吃扁食。

经不起纠缠,我就让他自己动手。八道兴致勃勃,宰了几只鸡,又和了面,接着让小狐狸去生火。那些小狐狸道行尚浅,还不会喷火,点了柴之后,就拿着被打通的竹竿围成一团用嘴吹。没一会儿功夫,它们不是毛燎了,就是脸熏得跟下煤窑似的。

八道的饺子也包得一团糟,面都没和匀,鸡头掉了、鸡身却还在动。小狐狸的注意力瞬间转移,丢下火,追着鸡到处跑。一时间院子里鸡飞狐跳,好不热闹。

我啼笑皆非,真不知道该拿它们当宠物,还是当小孩子。我起身到院里捉住鸡,宰了;又将面和均匀,将馅儿做好,包好饺子,让八道煮熟就行了。

我以为这么简单的事,八道一定能做好。但是当最后起锅的时候,我却惊讶地发现那些饺子竟然成了片儿汤……

八道一脸无辜:“玉人,这些事好难啊!”

我彻底无语,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八道是狐狸,是妖精,虽然和人类一样是杂食性动物,但他吃肉从来只吃生的!

我没好气地说:“你吃生肉算了,吃什么扁食?”

八道吃吃地笑,两只媚眼简直能把人的魂儿勾了去,“良人我是想让你吃而已。”

让我吃啊……在这个世界生活了那么久,除了刘婆婆和刘先生外,也只有八道这个狐狸精真切关心过我——

男尊女卑,浊世黑暗。正德不是个好皇帝,顽劣成性,宠信奸佞,对忠臣的劝诫置若罔闻。群臣为了苟活,早已变节,对上阿谀奉承,陷害忠良;对下欺压善民,狂征暴敛。胆大的早已起义造反,胆小的却只能暂且偷生。

朝不保夕,又怎会有闲情关切他人?如果没有八道,我只怕像蒲公英一样到处飘零,任人宰割罢了。

我突然很想哭。不是怨莫路不懂得珍惜我,也不是怨老天要我在这里受苦。只是身在异乡,每逢佳节的时候,能听上几句温暖的话,觉得很感动罢了。

八道看穿了我的心思,调戏我:“玉人,是不是觉得良人我比贴心小棉袄还暖和呢?”

我真的想要八道的尾巴做围巾,真的很想——那一定比小棉袄更暖和。我对八道说:“八道,你变成人的时候,尾巴怎么还在?”

虽然古人穿的衣服相当宽松,但是八道的尾巴太过蓬松、数量又多。每次他背对着我,我总看到他的腰后鼓鼓囊囊一大块——那些小狐狸尾巴多的三四条,少的只有一两条,幻化成人类孩童模样的时候,基本看不出来。

八道不以为意:“我道行还不够,只能变短而已。”

他调戏我已经够久,终于轮到我反击了。我拉起他早已露出的狐狸尾巴,在末端系上小铃铛,“你这样在人间行走,就不怕被人发现么?”

“我这么聪明,怎会让人发现?”八道一摇尾巴,铃铛便发出脆响。他立马扭头,像小猫小狗那样玩弄起来。玩了一会儿,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始终改不了动物天生的习气,不禁犯了愁:“总不能剪了吧?”

“八道果然聪明!”我不住点头,非常肯定地说:“既能为我御寒,又能保你性命。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八道的皮毛光亮柔软,摸着跟丝绸似的,做成皮大衣绝对暖和。刘婆婆留下的被褥早已不再保暖,每日入睡,我都要蜷缩着,将自己裹得紧紧的,却依旧感到寒冷。每当这个时候,八道总便过来将他的尾巴搭在我身上为我御寒,让我睡得很舒服。

不过,有次他半夜饿了,竟把家里的鸡全吃了,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