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 >

第247章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第247章

小说: 美人如玉之小玉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也不会太为难你,但是正因如此,这花销恐怕也省不了,俸禄绝对是不够的,若真有个一来二往的紧急事件,袋里有钱心不慌。”

“不是有粮心不慌吗?”东莪嘀咕着,小玉儿却是有些宠溺的摸摸东莪的头,“东莪也到了这样的年纪,看来额娘是不服老不行了。”

东莪见小玉儿突然感慨起来,倒是拉着小玉儿手撒娇:“额娘说的什么话呢,你哪里老了?额娘明明一点都不老,还是那么美丽。”

小玉儿被她晃的不行,只得告饶:“行了行了,别拍马屁了,额娘知道你孝顺。”

母女两聊了一会,东莪又开始扭扭捏捏了。

“有什么话快说?”小玉儿见天色将晚,倒是开始坐在镜子前动手拆起之前梳起的汉人已婚妇人的发髻。

东莪见小玉儿没有生气的样子,这才说道:“楼亲的事,皇额娘准备怎么做?”

小玉儿却是笑道:“铺子已经给了你,你想怎么处理你自己去做,皇额娘不过问。”

东莪心中高兴,嘴上却又确认了一遍:“皇额娘可是真不过问?”

小玉儿理了理放下来的头发,笑着转过身:“虽然你皇额娘称不上君子一言,但是从小到大可有欺骗过你?”

东莪这才放心:“真以为封了亲王就无法无天了,看我这次这么整他。”

小玉儿无奈的摇摇头:“别急着动手,你看今天那两个混混那么嚣张,一直叫唤就怕别人不知道他背后有靠山一样,恐怕未必是楼亲授意的。你啊,别逮到机会就去欺负楼亲。想把事情搞清楚了再说吧。”

东莪眨了眨眼:“女儿会注意的,绝对不冤枉了那小子。”

小玉儿瞧她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正想再叮嘱几句,却突然瞄见镜子里照出来门口站着的人,定睛一看却是多尔衮,正一脸的笑意的看着母女两在那边嘻嘻哈哈……

第二卷盛京风云第四十二章公主对亲王

第四十二章公主对亲王

背着外面的光,多尔衮瞧不见脸上的表情,小玉儿不知道他在那边站了多久,只是见他来脸上的笑容还是僵了下来,刚想转过身去,却发现从多尔衮背后又绕出一个人来,蹭蹭蹭的跑到小玉儿身边一脸委屈的看着小玉儿:“皇额娘出宫都不带上儿子。皇额娘不喜欢儿子了吗?”

原来是雅苏喀下午来找小玉儿结果发现皇额娘不在宫里,又跑去找姐姐,姐姐也不在,这才知道自家额娘和姐姐抛下他跑出宫去了,小纨绔登时就不乐意了,撒泼打滚又哭又闹,奴才们实在吃不消了,连滚带爬的跑去跟皇上请示,多尔衮连忙放下手上的活计过来哄了许久才把他给哄老实了。最后父子两在御花园逛了一下午,本来已经忘了“被抛弃”的雅苏喀一回到翊坤宫终于想起来自家两个非常不靠谱的额娘和姐姐了,原本忘掉的委屈又回来了,立刻扑到小玉儿身上泪眼婆娑的好不可怜。

小玉儿连忙堆起笑脸开始哄儿子,东莪对着雅苏喀却是皱了皱鼻子,转身想要退出来。结果看见多尔衮就跨进门来,有些不情不愿的上前草草的行了一个礼:“皇阿玛万福金安。”

说完却想绕过多尔衮出去。

自从她知道自己的额娘为什么会突然大病之后,东莪就对多尔衮也没有了好脸色。只是她到底不像小玉儿,说不理那就是真的不理,请安见礼总是免不得,但是她却开始找理由不去或者拖拖拉拉的。多尔衮也不生气,对她总是和颜悦色,时间一长,东莪到底还是有些心软了。只是现在在自家额娘面前,她总要做出一副我是额娘同一阵营的样子来。

结果多尔衮却是摇摇头:“东莪你跟我来。”

说完却只是瞧了一眼里面已经笑做一团的母子两,然后叹了一口气又退了出去。

东莪磨磨蹭蹭的跟着出去,就见多尔衮背着手站在庭院里,白色月光之下,加上周围的黑色背景,看上去却是有些萧瑟。东莪顿时觉得有些良心不安了。

皇阿玛看样子的确是知道错了吧?看他这般对着皇额娘陪着小心,他也不是故意的吧?皇阿玛那么疼我,我还这般对皇阿玛,皇阿玛也很伤心吧?

这样想着,东莪却是更加磨蹭了。多尔衮见东莪跟踩蚂蚁似地终于挪了过来这才开了口:“今天和你皇额娘出宫了?”

东莪正觉得愧疚呢,虽然不太想跟多尔衮说这个事但是最后只是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额娘说带我看看……看看……”嫁妆两个字东莪却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只是红了一张脸,还好在黑暗中倒是看不出来。

不过多尔衮倒似乎是了然的点点头:“是去了春草堂?”

东莪有些意外的抬头:“皇阿玛都知道?”

多尔衮犹豫了一下:“你们母女就这么出去,皇阿玛也只是不放心,说派人监视你们的意思。”

若是平时东莪肯定要往监视方面去想也不会去听多尔衮的解释了,不过今天见多尔衮说的如此这般诚恳,居然是听进去了。

东莪只是点点头:“你也不用担心啦,女儿武功也不弱啊,皇额娘也是精挑细选了人出去的。而且皇阿玛这般明君在世国泰民安的,天子脚下能有什么危险。”

多尔衮却是摇摇头:“你啊,别被那些奴才的歌功颂德给骗了,什么国泰民安,如今大清的地面上,可是没一处安生。”

东莪上前拉着多尔衮的手臂撒娇:“哪有,成亲王不是刚刚平乱班师在西郊献俘了吗?”

东莪已经许久没有这般拉着多尔衮撒娇了,多尔衮拍了拍东莪的手,心里倒是有些感慨了:“春草堂的事,你准备怎么做?”

东莪听到多尔衮这么说就知道今天多尔衮派的人恐怕已经把自己母女两出宫后的前前后后都给多尔衮报告过了,心里哼了一声,狗奴才动作真快,嘴上却是把事大体给多尔衮说了一下。

多尔衮耐心的听完才问道:“是谁告诉你们那两个人是楼亲的人?”

倒不是多尔衮对楼亲有多护短,再亲楼亲也不可能比自己女儿更亲近,只是这突然出来一个陌生人指正,多尔衮不得不怀疑是不是里面有什么阴谋。

刚才故意没有说出阿尔丹事情的东莪只得哼了一声:“那个人说自己是瓜尔佳刚林的儿子。”

“刚林?”多尔衮没想到会听到自己很器重的大臣的名字,刚林的长子多尔衮见过,却是纯文人,肯定不会武功,能出手路见不平的想来就是自己没见过的那个小儿子了。

“这事你暂且先不要去找楼亲,皇阿玛先去探了一下。”

东莪用一种不太信任的眼神看着多尔衮:“皇阿玛为什么不让我去找楼亲啊?你不会是想包庇他吧?你可不能护短啊?”

多尔衮苦笑:“你这傻丫头,皇阿玛就算护短也该护你吧?”

东莪却还是不怎么相信:“具体的事情我听那个吴浩说过了,就是那个宁和堂看中了我的春草堂的位置,要赶我们走罢了,赶不走只好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楼亲他以为他封了亲王就真的能这般嚣张不成?惹急了我,我就上门去把那个宁和堂给砸了。”

多尔衮忍不住给了东莪一个爆栗:“当初就不该让你跟着姜双平学武,学了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东莪委屈的摸着头看着多尔衮,多尔衮教训道:“就算是楼亲干的,你看他也比你处理的好,这种事情你自己也说是下三滥的手段了,这种手段,他一个亲王不能做,你一个固伦公主难道能做了?他知道指使手下去做,你就不能让别的人去?”

东莪一听却是瞪大了眼睛:“他是亲王他手下有人,我是公主我手下哪里有人啊,难道那些太监和嬷嬷吗?”

多尔衮忍了很久才忍住没笑出来,伸手揉了一下东莪的脑袋:“所以,交给你阿玛啊。难道还能让我的宝贝女儿的嫁妆受损失不成?”

东莪顿时脸刷的红了,就算在黑暗里,多尔衮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第二卷盛京风云第四十三章当街斗殴

第四十三章当街斗殴

刚林很纳闷的把自己的小儿子给叫了过来。

“你这臭小子又在外面惹了什么祸?”

阿尔丹心里一惊,以为楼亲找来了,连忙飞快的否认:“没有”

刚林见他这样哪里还看不出来他是在心虚,立刻摇头:“真该早点让你去谋个一官半职的,也比现在这样闲在家里东游西逛的好,你额娘总说你还小还小的舍不得,再这样下去真不知道你得给我惹什么祸出来。”

阿尔丹见自家阿玛说的严重登时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他看着公主那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恐怕一回宫就会找楼亲麻烦去了,难道这个时候他还有精力来找自己麻烦吗?还是说他在公主那吃了亏所以决定到自己这里来找回场子?至于皇后和公主会不会找自己麻烦?阿尔丹倒没想过。皇后看上去很讲道理,公主虽然瞧着对自己颇有意见,但是也不像是会胡搅蛮缠的人,难道自己被她的外表给骗了她一回宫就给自己穿小鞋?

“阿玛,儿子到底闯了什么祸,你倒是明示啊。”阿尔丹想着却是愈发的忐忑起来,心里更是对自己鄙视了一万遍啊一万遍。让你手贱出手救人啊,这人家堂姐弟打架一家亲,自己这般恐怕要里外不是人了。

结果刚林却是叹了一口气:“你让我明示,我让谁去明示去?今天皇上招我过去问话,最后却是突然来了一句,既然你小儿子挺有正义感的,不如就让他去刑部试试?你听听,你听听,你到底做了什么事情能上达天听的让皇上亲自过问你的前途啊?莫不是有人给你在皇上面前穿小鞋了?”

刚林是科举出身的满人,这才八旗中不算多见,他能爬的高坐的稳,除了为人圆滑又在多尔衮未登基前就一心一意的效忠,还有一个原因就他低调。

他身处在阿达礼麾下不算出众,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阿达礼的心腹,所以代善要剪除阿达礼羽翼的时候他逃了过去,还被他得了消息。一转手立刻把消息汇报给了阿达礼,才有了后来岳托阿达礼叔侄联手反制代善的事情发生。可是如今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关心他的小儿子的前程,等于是一下子把他丢到了风间浪口。这让刚林觉得非常的不舒服,而且有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他一点都没觉得这是皇上给自己的恩宠,而是觉得有人在皇上面前给自己穿小鞋了。

刚林太小心了,小心的有些悲观,阿尔丹看着刚林的脸色,最后还是没敢把自己随手救人就和皇后和固伦公主认识了的事告诉刚林。若是让刚林知道了,恐怕他倒是能猜到一些真相……

这两父子对多尔衮随口一句琢磨了许久没个定论,而多尔衮这边却已经开始动手了。

东莪没有人手没错,但是多尔衮有的是人手,虽然对于情报司来说,要把北京每一寸土地都掌握起来不可能,但是如果他们盯准了一个人去做,那么这事还真不太可能把多尔衮瞒住。

几个混混的资料很快放在了多尔衮的案头。

带头的叫徐功成,父母取名时的期望很好。徐功成是汉军八旗正白旗,他是松山一役中随着上级投降,后来被编入汉军八旗,作为北方汉人,对明朝的官话说的有些奇怪倒也是平常。

而宁和堂其实并不是楼亲要开的,而是楼亲府上的管事,那个管事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在盛京时英郡王府的管事,徐功成想要往上爬战功又不够,只能走歪门邪道,便是行贿那个管事。一来二去,双方倒是那个熟,称兄道弟的好不亲热。那个管事随着阿济格多年,也算得上是心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