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一一制药 >

第106章

一一制药-第106章

小说: 一一制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若得了下等,那又该如何?”苏一一觉得自己两耳只读圣贤书,双眼只看账表册,官场上的花样一点都不懂。

“只能自请处分,若是连续两年,那就白费了十年苦功读书,即使免于责罚,也会被召回京城,庸碌无为。除非后台特别硬,才能有起复的机会。当然,一般后台硬的话,就不会被赶到那些不毛之地了。”

“那倒还是南方的官好做一些。”苏一一点头同意,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多方运作,让苏明琨去富庶的县,混个三年好评,才能迅速升官。

姬流夜不在京城,不过他留下了在京城的亲信。苏一一想了想,还是忍痛放弃了这条路。如果大伯能在私底下运作成功,就不必再给姬流夜添麻烦了。他可以安插自己的亲信……

想到这里,苏一一便有些了悟。二皇子也许是已经觉察到了姬流夜的势力迅速掘起,趁着这个机会,把姬流夜挤出京城,今年的举子们,姬流夜就没有可能去网罗了。

她暗暗冷笑,姬流夜是什么人,哪里会等到结果出来?他看中的人,早就已经派人联络过了,这次放榜,果然多在二甲,也有三甲的。事后才做的功夫,收效可就差多了。

“那……能不能弄到湖州?”苏一一怀着希望问。

“这个就难了,毕竟那里是全大周最富庶的地方之一。湖州和扬州,这两个地方可不容易进去。”苏明澜笑着摇头。

“连伯父……都没有办法吗?”

“要是有办法,当年大哥就不会留在山东了。”

“这话也对。可三哥不一样啊,他是二甲第一名。”

“但那两个地方,也悬。内阁里的人说话举足轻重,早就把缺额瓜分掉了。再说,还不定就有缺额呢这两个地方的县官们,回回都只肯拿个中等考评,一旦等稳了就不肯动窝。”苏明澜摇头笑道,“九妹,你就别打这个主意了,不大可能。”

苏一一大是失望:“哦。”

“再说,三哥若是一开始就在这两个地方做县令,日后的发展……反倒受了限制。”苏明澜的见解,让苏一一精神一振。

“为什么呢?”

“一般人喜欢那里,是因为油水足。可是三哥不同,他今年才多大啊,往后有的是上升的空间呢所以,暂时先找个一般的县城呆着,日后升了知府再去这两地,那就基本上进阁有望了。”

苏一一顿时觉得,苏明澜虽然有点自大,有点小傲慢,功课上比自己还要差点,但不得不承认,这家伙的政治天赋,绝对是得天独厚的。大概是在京城泡得久了,对这些道道儿才会这么清楚吧?

“那就算了,还是把发展的潜力留在以后吧。”苏一一顿时放弃了去向长公主求情的想法,又好奇地问,“照你这么说,去这两地当县令的,都是年纪一大把的人了?”

“是啊,反正入阁无望,当然就不如找个地儿呆着,好好搜刮几年。”苏明澜笑道,“所以,他们上下活动,就怕得了优等。”

“如果得了优,是否就得被召回京城?”苏一一总算弄明白了,为什么有人明明可以考一百分,却非让自己考个八十分。

“倒也不一定,有的是升上去的,但朝廷的惯例,是不会留在本地的,自然要换个地方。”

“嗯,明白了。”苏一一点头同意了苏明澜的“方针”。

苏庆华和苏明琨正在偏厅喝茶,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有趣的话题,正在相视微笑,气氛和谐得让苏一一几乎想把跨进去的脚又收回来。

不过,苏庆华虽然年过半百,可还不到老眼昏花的程度,早就看到了他们两个,愉快地招了招手:“明澜,依依 ,你们回来了。”

“是,恭喜三哥。”两人先后对苏明琨打了招乎,才坐了下来。

“你们三哥总算是读出了头,二甲一名,这个成绩真是再好也没有的了。”苏庆华抚着长须微笑,“我已经让人写了信回去,让你们祖母和老三也高兴高兴。明翔任期将满,已经定了在兵部。明琨又要放实缺,咱们苏家,兴盛有期啊”

苏明澜兴奋地笑道:“而且这回一准是南方,这官做得也容易。”

“三年后要看你了。”苏庆华心满意足地转向他,“你的两个哥哥都已经顺利中举,你可不能丢了他们的脸。唉,可惜了明鹏,若不然的话……”

苏明澜也皱了眉头:“是啊,若是四哥与三哥同进考场,双双中举,又是我们苏家的一桩佳话。”

苏一一不以为然,这父子俩也太想当然了吧?以苏明鹏的功课,恐怕连应试的资格,都拿不到,还遑论中举呢再说,勉强费尽心血,大不了也就吊在三甲的末尾,那有意思吗?苏一一倒是很赞同苏明鹏走弃文从武的,人要有自知之明,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四哥在禁军也不错啊,深得驸马赏识,刚刚又升了一级呢”苏一一对当年的苏霸王,观感直线飙升。

PS:差点忘了,今天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节日哦,什么玩笑都可以开,千万别浪费资源,祝亲们愚人节快乐天气终于转暖了,发现现在已经几乎感觉不到春天,直接从冬天跳进了夏天……

正文 第160章 做官的学问

第160章 做官的学问

“我们苏家书香传家,自然是文官好。”苏庆华瞪了她一眼,不过大概心情太好,这眼瞪得也没有什么气势,很快就绕回到了苏明琨的身上。

晚饭又是毫不意外的丰富,这时代的人似乎喜欢用菜肴,来表示对某事的重视。至少,苏一一的记忆里,苏明翔当年中了举,似乎也是一席鲍席。

苏庆华破例拿出了一坛贡酒:“今天开禁,不仅是明琨,就是明澜和依依,也能喝”

苏一一笑道:“我可不敢放胆喝个酩酊大醉,明天一准儿被许先生训半天。”

“今儿还有作业么?”苏明琨含笑问道。

“嗯……是的。”苏一一本想摇头,又想到自己的计划书还没有完成,便转成了点头。

“那依依就罢了,女孩子家喝得酩酊大醉,也不成体统。只咱们爷儿仨放开了怀喝罢,难得有这样的喜事。”苏庆华笑道。

“等八哥再中了举,伯父更是老怀大慰呢”苏一一恭维。

“的确。”苏庆华抚须微笑,苏明澜站起来,恭恭敬敬地替父亲和堂哥把酒满上。

凡是席上有酒,一般气氛就会很热烈。即使在现代社会,酒桌上也特别容易拉近关系。

苏一一看着苏明琨含蓄的笑脸,心里十分安慰。十年寒窗苦读,对于苏明琨来说,尤其不易。开蒙比嫡子晚,若非付出了十倍的心血,今天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苏明琨转过脸上,苏一一分明看到他的眸子里,水气氤氲。

苦尽甘来,也算不枉那些日夜苦读的日子了。

苏庆华看着苏明琨和苏明澜兄弟相继醉倒,忍不住撺掇苏一一:“依依,难得今儿高兴,你也陪伯父喝两杯罢。”

苏一一吐了吐舌头:“伯父老当益壮,三哥和八哥加起来都不是您的对手,依依就不献丑了。”

实在是这时代的酒,度数太低,喝起来没有什么味道,苏一一有点看不大上。不过,这话是要引起公愤的,所以只能悄悄地放在心里。当然,她把酒的制作也当成了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唉,点子太多,就是来不及一一实施啊

若不是在国子监里浪费了这么几年,兴许她已经捣鼓出好几项“发明”出来了。当然,国子监也没有白来,至少她借助七公主的关系,和宫里混得脸儿熟,对新产品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这笔账算来算去都很糊涂。

“呵呵,可不是,这两个小子的酒量,实在是太差了。”苏庆华意犹未尽地又自斟自饮一般,到底是独饮无趣,便吩咐散了席。

苏家兄弟被下人送去了房间,苏一一就住在苏明琨的隔壁,还是当初的那排房子,和主屋离得稍远。虽然苏庆华曾有意让苏明琨住得近些,但苏明琨却以清静为由拒绝了。

“依依。”苏明琨敲了敲门。

苏一一打开门,奇道:“咦,三哥,你不是喝醉了吗?”

“怕把大伯喝倒下了,他面上又不好看,所以给他留点面子。”苏明琨笑道,“不过,也喝得醺醺然有了点醉意,再喝下去可真要喝得不省人事了。”

“三哥,你真是奸滑啊”苏一一故作震惊的模样,一面把他让进了房间,让小青倒了酽茶过来,给他醒酒。

“今天看伯父高兴,就让他再高兴一点,不扫他的兴了。”苏明琨笑道,“今儿没带功课过来做么?”

“原来你不放心我的功课啊,要考较我么?”苏一一不服气地挑了挑眉。

“你的功课我怎么会不放心呢?”苏明琨失笑,“有许先生盯着,日后肯定是比我好。看你的几篇作文,作得都不下于我,哪有什么资格来考较你。”

“三哥,你中了二甲第一句,开不开心?”苏一一笑吟吟问。

“当然开心,十年苦读,为的不就是今天吗?至少,我娘也不至于老是被大娘欺负,想必爹爹待娘也会好一些。若是大娘还盛气凌人,大不了我把我娘接去任上就是。”

苏一一点头称是:“也对,免得夹在大娘和你爹之间生了闲气。”

苏明琨出了一会儿神,才自我解嘲道:“说也奇怪,我几年来都是为了这个而用功的,真拿了功名,却又茫然了。”

“那是难免的,你为自己设了一个目标,因此能够不懈地付出努力。现在目标已经达到了,你又觉得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路该怎么走。”苏一一很冷静地替他分析。

苏明琨惊讶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

他原本只是心情迷惘,找苏一一倾诉两句而已,并不指望真能找到原因。

“本来就是人之常情嘛,很正常的。”苏一一满不在乎道,“你现在的问题,是要再确立一个新的目标,然后才有努力的方向。”

“新的目标?我不知道……”苏明琨迷惑地眨了眨眼。

“比如说,上任以后要做什么呢?造福一方百姓,还是拿权换银子……”

“九妹”苏明琨沉下脸来。

苏一一吐了吐舌头:“知道啦,你肯定不会干拿权换银子的事儿那点银子,还不如光明正大地做生意赚呢,拿得理直气壮。”

“造福百姓,这是肯定的。”苏明琨回到了自己的思路上,“只是造福百姓,能否顺利地再升迁呢?我听同期的考生说过,为官之道,不能光顾着百姓。”

苏一一张大了嘴巴:“什么……你做官是为了什么?”

“扬眉吐气,至少不能让自己过得比别人差,让我娘永远没有地位。”苏明琨老老实实地回答。

“还真够朴素的啊……”苏一一喃喃自语,“你觉得造福百姓和升官之间,是冲突的吗?”

苏明琨神情一动,顿时笑道:“九妹,还是你一语惊醒梦中人。我为什么非要在这两者之间选择一个呢?明明可以一面造福百姓,一面升迁的嘛”

这回,却轮到苏一一奇怪了:“为什么这样说?难道一般来说,要想升官,就无法造福一方百姓么?”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比如说,如果要造福百姓,就应该修路筑桥,减轻税负。但同时,解送朝廷的银子,就会减少,考评最多拿个中,就了不得了。”

苏一一张口结舌,难道这时代做官,竟然一是一,二是二吗?

“放心吧,我到任以后,会找到一条折衷的路。我想,一定可以的。为了升官发财而妄顾老百姓的生活,这一点我恐怕做不到。同样的,做那些永远得不到升迁的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