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红尘 >

第10章

红尘-第10章

小说: 红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袍老者不能缩手,只能行险,双脚向上力纵,带着卫人杰飞起数尺,落在圈外。卫人杰一脚踢向他下阴,白袍老者双手一送,将卫人杰抛出去,卫人杰这一腿用力过猛,收不住势子,竟踢在自己头上,险险晕去,再看白袍老者,早已头也不回地奔出。

此时顾风尘已经上马,等着白袍老者赶来,白袍老者一见有马,纵身而上,在马臀上打了重重一掌,那马一声惊嘶,四蹄腾空,飞奔出去。

顾风尘向后看了一眼,道:“坐……”,谁知才说出一个字,便觉得身子一僵,已被身后的白袍老者点中穴道,动弹不得,白袍老者道:“小子,身后有暗器高手,我要一面盾牌才行,只好叹你命苦了。”将着将腰带揽过顾风尘身子,将他与自己绑在一处,以防顾风尘落马。

只听身后尖锐的风声破空划至,顾风尘背心一痛,已被一枚钢钉射中。

白袍老者道:“听风声,是‘七手探花’肖毒蜂的黑蜂钉,算你倒霉,中了他的暗器,半个时辰里,定死无救。”顾风尘身子不能动,口却能言,叫道:“我是要……”

白袍老者随手又封了他哑穴,笑道:“随你肚里骂好了,我不与将死之人计较。”

此时顾风尘又连中两钉,一中肩头,一中左肋,他知道自己绝挨不过今晚,索性连眼睛也闭上了。

白袍老者以为他已经死去,便纵马加鞭,向西狂奔。身后诸人紧追不舍,那马本来疲惫,此时又身负两人,渐行渐慢,已有不支之象。白袍老者暗叫晦气,四下看了一眼,提马上了山路。

行不多时,山路越是向上越是狭窄、陡峭。骑马已不能成行。白袍老者跳下马来,呼地一掌将路边一棵碗口粗细的树切断,执起马尾,将树紧紧绑住,随后拔出匕首在马臀上猛刺了一刀,那马吃痛不过,一声惨嘶,回头向来路冲去。

白袍老者提起顾风尘继续向上奔去。着手之处温热柔软,倒是出乎他意料,低头一看,顾风尘竟然脸色如常,并无丝毫中毒迹象。

这可奇了,白袍老者一摸他身后,三枚黑蜂钉端端正正的插在那里,他随手拔下一枚,见上面沾着的血迹居然是鲜红的,全无一丝异常。

莫非七手探花改邪归正,不在暗器上淬毒了?

白袍老者不及细想缘由,将顾风尘再度背在身后,提气向上奔去。他知道那匹惊马虽然可以将追兵阻上一阻,但作用微不足道,用不了片刻,敌人就追到了。

第三章第七节

顾风尘被他一折腾,便睁开眼睛,他身中剧毒暗器居然若无其事,全是因为他事先已中过两种世上最为霸道的毒药,这两种毒药便如同两军交战,虽打得你死我活,但一遇外敌侵入,便合力抵御,正应了以毒攻毒的道理,以此而论,世上绝无第三种毒药可以与之匹敌,所以他连中三钉,仍如清风拂体一般。

眼前的山石树木如飞一般倒退,但白袍老者脚下极是平稳,转眼间已转过几个山坳,前面现出一处断崖,突兀陡峭,暗夜中只闻哗哗水响,却黑洞洞地看不见底,也不知有多深。

白袍老者走近崖边,向下仔细看了几眼,然后将顾风尘向地上一抛,扯下自己的外衣,罩在顾风尘身上,又将自己的腰带一头绑在顾风尘腰间,另一头握在手中。

如此一来,从背影看上去,顾风尘依稀正是白袍老者的样子。

如果是白天,这副装扮是万万骗不过江湖老手的,但现在是星光稀疏的黑夜,难辩真假。

白袍老者将顾风尘按坐在断崖边上,自己则握着腰带,慢慢向崖下伸腿迈去。突然他又回过身来到顾风尘身边,在顾风尘身上摸了摸,摸到了那个包袱,便摘了下来,在顾风尘眼前一扬,低声笑道:“小子,这些东西阴间用不着,给我算啦。”顾风尘说不出话,动不得身,脸上只是淡淡一笑,暗想这话倒也不错,他深受剧毒冲突之苦,远过于死,现在多半真的要死了,竟有些超然欣喜的感觉,只看着白袍老者潜向崖下。

断崖虽然陡峭,但白袍老者的一双手比钢钩还硬,实在抓不牢的地方,便施展绝技,如同壁虎般贴在石壁上,就这样慢慢滑下数尺,缩身躲在崖下凹陷处,静等众人追来。

不多时,后面衣袂破风之声不绝,约有二十来条黑影跃上来,看身手都是矫健异常,其中数人已可能达到一流好手的境界。

这些人奔上断崖,看到顾风尘的背影,都不敢贸然上前,只是聚在七尺之外。

白袍老者听不到上面的动静,知道敌人正在狐疑不定,便一运内力,由手中的腰带传到顾风尘腰间,顾风尘不由身子一震。

这下子有人看到了,喝道:“老儿中了毒镖,正在运功逼毒,急攻勿失!”立时有十余人抢上前来。白袍老者心中冷笑,猛一扯腰带,顾风尘的身子丝毫不能动,更不能反抗,被白袍老者直直拉下断崖,消失在夜色中。

崖上诸人都是一声惊叫:“不好,老儿自尽了……”纷纷跑到崖边向下看去,哪有白袍老者的人影,尽是一片黑漆漆的夜色。

众人干搓手空着急,没有办法,隔了一会儿,便大眼瞪小眼地离开了。他们虽然下山道路不同,但都想绕到崖下,找到白袍老者的尸体。众人心照不宣,脚下却加了紧,不到片刻便走得一个不剩。

白袍老者微微冷笑,慢慢上得崖来,对着万千寒星,长长呼出一口气,对着众人离去的地方冷笑一声,随后悠闲地坐在地上,打开了顾风尘的包袱。

里面只有一套男子的衣服,白袍老者没摸到银子,便将衣服一丢,突然叮的一声,一枝金钗掉了出来。

白袍老者将金钗拾起,仔细一看,猛然间眼睛瞪得老大,他霍然站起,向着黑漆漆的崖底,发出一声长长的怒吼,这一声吼如同虎啸雷鸣,震得山野激荡,久久不绝。

第四章,劝君且尽一杯酒

第四章第一节

这天已是三月二十七,大同府城外官道上络绎不绝的江湖人,显示出今天是个不平常的日子。

见贤庄座落在城东三十里处,一派远山如画,满目柳丝低垂。庄子左靠池塘,右植修竹,脚下是绿茸茸的草地,在红墙碧瓦映照之下,真如瑶池仙境一般。

这天大清早,初升的日光照在张红挂彩,装饰一新的门宅上,一片喜气洋洋。那块“见贤思齐”的木匾早擦拭得一尘不染,四个金色大字闪闪发光,更显得苍劲古朴。

门前尚有几个家丁在取水泼洒,免得一会儿人多马乱飞起尘灰。

见贤庄庄主诸葛闲云的长子诸葛仁此时正站在门阶上,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年纪,一袭大红的贺服在阳光下甚是耀眼。

诸葛闲云生有五子,分别是仁、义、礼、智、信。还有一个小女儿诸葛真,都是武艺不凡,见识广博。其中长子诸葛仁行事沉稳,思虑周全,颇有乃父之风,已隐然成为武林中年轻一代的领袖。

诸葛闲云为人谦逊,亲自站在内堂口迎接。只见他红光满面,一部银须如雪一样白,身上披着一件针织松鹤百寿袍,端的是精神矍烁,不亚少年。

未到中午,宾客已到了二百多位,将大厅坐了三分之二。诸葛闲云虽然满面春风,但心中却有一丝疑惑:为何来的都是东、南、北三条道上的朋友,西边一路一个人影也不见,当真奇哉怪也。

便在此时,诸葛仁亲自陪着四个人走了进来,众人一见,都不由自主地站起。只见最左首是个魁梧老者,头戴高冠,紫红脸膛,三月底将近四月的天,竟还穿着一件裘皮,耳下双肩上垂着两条狐狸尾,颜色纯白,一见便是稀有之物。他穿得虽厚,却是一滴汗也没有。

他身边是个女人,虽然上了几岁年纪,但世间的沧桑却似乎与她势同水火,绝不肯和她凑到一起去。因此她看上去只是三十多岁的样子。

这二人正是辽东双龙堡的两条龙——杜潜龙与龙谢兰。

诸葛仁右首两人,一人是个年青公子,面白如玉,鼻直如削,嘴角眉梢始终带着一丝谦和的微笑,极是温文有礼。而另一中年人则面如冰封,连眼睛里都带着寒气,进得厅来绝不旁顾,似乎满堂群雄都只不过是泥人一般。

众人一眼便认出,年青公子正是南宫世家的大公子南宫岳,而与他那温文气质相去万里的人则是陇西金鹰门的掌门人万重山。

四大世家,同气连枝,诸葛闲云做寿,他们是非到不可的。

这几人一到,群雄耸动,万重山与杜潜龙夫妇向诸葛闲云施礼,南宫岳则是跪倒问安。万重山架子极大,只是向几位武林名宿抱拳招呼几句,便即入座。杜潜龙夫妇却是走东串西,与人拉肩拍手,透着亲热。南宫岳仍旧一副和气笑脸,不住与人微笑。

此时段文博也到了,因为西边一路只到了他一个,所以诸葛闲云不免动问几句,段文博也算诚实,将路上经过简单一说,诸葛闲云不由暗自皱眉,心道这阳关盗果然胆大包天,自己的贺客也敢得罪,今天大喜日子不宜多说,日后再为江湖除了此害便罢。至于段文博说起客店中七个怪人,倒令诸葛闲云暗自疑惑,不知是敌是友。

他正暗地思索,突然只听门外一声呼喝:“少林寺广渡禅师,武当山松云道长到——”

诸葛闲云与另三大世家的人一齐站起,来到门边,见广渡与松云飘飘而来。松云道长生得松风鹤骨,潇洒脱俗,年纪虽说已至六旬,但看上去只四十岁上下。

群雄都过来见礼,不免又是一阵喧闹。

此时已至午时,见贤庄中摆开寿筵,美酒佳肴流水般送上来,广渡与松云和几位弟子别开一桌素席。诸葛仁在大同城中请来八大酒楼中最有名的厨师,所上桌的无一不是上等美味,令人大快朵颐。

第四章第二节

诸葛闲云举起酒杯,高声道:“各位武林同道,人生五十,不称夭寿,今日老朽已将满六十,还能请得到各位同聚一堂,实乃一件大快之事。尤其广渡大师与松云道长来贺,更令舍下蓬荜生辉。诸葛感谢各位眷顾,请干了此杯!”

众人一饮而尽,都道:“祝诸葛先生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 诸葛闲云又满上一杯,道:“咱们武林中人,没多少繁文缛节,各位就当在家一样,尽情喝酒。如果有招呼不周之处,还望海涵。”众人都道:“哪里哪里,大家各顾各最好……”

诸葛闲云待到声音寂静后,又道:“本来老朽无德无能,不敢相烦各位远道而来,但有一件大事,需要与诸位商量,这才豁出老脸,广散请贴。”

许多人这才明白,原来诸葛闲云是有事与大家相商,才如此大张旗鼓的。于是大家都屏息凝神,等着下文。

诸葛闲云续道:“江湖如潮,世事如浪,本没片刻安宁,但自从十四年前红莲邪教远遁之后,江湖中一直相安无事,大家也享了不少清福,可是最近我得到消息,红莲邪教已再出江湖,这次为害,必胜往昔,所以借着这个机会,与大家商量一下,如何将红莲邪教连根斩除,永绝后患……”

正说到此,一名家仆来到身边,低声道:“老爷,有客到!” 诸葛闲云一笑:“那就请啊!”家仆道:“那人赶着马车来的,车顶上插着一面大旗……”此时他的声音低了下去,只有诸葛闲云可以听到。

诸葛闲云眉头一皱,道:“有这等事!那就让他连人带车一起进来。”

仆人点头去了,过不多时,只听两声鞭响,一辆黑油马车径直从二门驶进来,包裹着铁皮的车轮辗过青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