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军干子弟 >

第31章

军干子弟-第31章

小说: 军干子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童茫然地摇摇头,表示不甚清楚。

“省直机关党委呢,有没有?据我知道,你们机关团委归党委管,党指挥一切嘛,这也是咱们党的通行惯例。”

这一说,算是提醒了陈童:“倒是有一个,是我们上级机关党委的副职,他曾跟我爸共过事,以前级别低,后来升得快,算是老战友吧。”

杨元朝乐了:“这不结啦?我就说嘛,老革命能没几个活着的老战友?尽管都属于硕果仅存的,可毕竟还没到‘一风吹’和‘一刀切’的时候。”

一时间,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杨元朝为解决了一个哥们儿的难题而高兴,心情格外舒畅,不禁仰起头望着皎洁的月色,憧憬般地说:“在月下聊天儿,真是一份难得的享受,不知啥时候,咱哥们儿也能见天享受这份快意和轻松。最好还是在绿草青青的草坪地上,或烧烤美食,或喝酒品茗,整个煮酒论英雄,那该是多美的事儿啊!”

一帮人正心情愉快地闹欢着,英子突然出现在平台门口,大声招呼杨元朝:“当家的,下面有人找你——”

“没空儿。没见着我们哥儿几个正聊得欢吗?”杨元朝不耐烦地说。

“是一个叫小超的人,瞧架势,好像跟你是一起长征的老战友,挺横儿的!”英子的口气明显带有不屑。

“他来干什么?”杨元朝感到挺意外,不觉看了李小岚一眼。

李小岚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小超的来意。

“奇怪。”杨元朝仍没动窝,嘴里纳闷地嘟哝,搜寻着这个老纨绔子弟的来意。

李小岚说:“他是不是为了感谢你上次伸手搭救他的事儿?记得不,前些日子,在‘大富豪夜总会’,如果不是你亲自出马,恐怕,他早被一帮黑社会给收拾了!”

杨元朝记起来了,可口气仍流露出不屑和看不起:“我用得着他来感谢吗?要不是你出马,陈童和小弟也在那儿,非把我拽过去,我才不会搭理这种窝囊废呢,整个干部子弟的败类,废物点心一个。”

“那怎么办?不然,我把他打发走?”英子征求丈夫的意见。

“还是见见,人家已经走到家门口了,不见反倒让人觉着小气。”李小岚赶紧说。

“那就见见,听听他到底想说些什么?”

一帮人下楼。

小超倚老卖老,不拿自己当外人,玩笑道:“哥们儿,行啊,老头子一调走,把这么大的房子留给你一个人享用,够意思。要是在家里开酒会,多招点儿人来及时行乐,就更牛了。”

杨元朝应酬地笑笑:“我哪有那闲功夫呀。找我有事儿?”

“有事儿,想找你聊聊。一来是登门感谢你上回帮老哥的忙,够意思。再者想跟你合计合计有关事宜,挺重要的。”

杨元朝应付地点点头,静待下文。

小超显见有备而来,套近乎地说:“元朝,咱们的父母是老战友和老乡,你爸和我爸早在红军时代就在一起闹革命,你妈和我妈是‘通、南、巴’老区大山里一起跑出来当兵的老乡,因此,咱们下一代应该不是外人,属于世交子弟,两代人的情份。”

杨元朝没言声,等着人家把真正的来意说明白。不过,在心里,却已提高了警惕。

小超继续意气飞扬地白话儿:“我琢磨着,根据咱们老一辈儿的情况看,他们是恐怕不行了,老的老朽,死的撒手归天,或是离休在家颐养天年,和先前他们年富力强、手握重权、威风八面时不可同日而语。我这也算是未雨绸缪,看到了这种自然规律的结局和下场,一旦老一代们不行了,就该轮着咱下一代人穷折腾了,万不能落个吃糠咽菜、饥寒交迫的下场,和平民子弟似的,那可是每一个干部子弟都不情愿接受的。所以我想,咱们应该联合起来,组织一个圈子,越大越好,有从政的,也有经商的,还不能被那帮下三滥的黑社会和小流氓欺负。总之,干部子弟应该联合起来,形成一股绳,心往一块想,劲儿朝一处使,形成合力。鉴于你老弟来此地以后干得不赖,现在有职有权,呼风唤雨,特别是管着几百号警察,实力绝对了得。我想,就由咱俩牵头,你负责保驾护航,我自然凭我老子当年的威势召集人马。不是吹牛,在这一方土地,不知有多少干部都是我老子的部下。怎么样,你干不干?”

杨元朝明白了小超的来意,不禁笑了笑:“你的想法不错,看到了老一辈们不行了,小字辈儿应该努力奋斗,这都是好的。可说到组织圈子,恐怕有点儿难,因为即便都是干部子弟,其中也免不了鱼龙混杂,有败家子和害群之马,会闹得一锅腥,连累无辜。”

小超听出了影射之词,不禁有些尴尬:“可毕竟,大家伙都是干部子弟呀,俗话说,亲不亲、阶级分嘛,咱可都是打江山的功勋后代,应该相互帮衬才是。”

杨元朝不同意这种说法:“你那是血统论,早过时了,太落伍了。”

“哎,小岚,”见杨元朝油盐不进,小超又转向李小岚试图说服,“血统论怎么啦?难道咱们的上一代不都是冒着枪林弹雨,打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功臣?怎么不应该相互照应呀?”

鉴于是一个院子住的邻居,老子又是接别人班的,李小岚一时不好给小超难堪,只好以模棱两可的微笑作答。

“元朝,血统论究竟怎么啦?有啥不好呢?你可别不承认现实,干部子弟就是干部子弟,应该抱团儿!”小超急赤白咧地嚷起来。

他的几个小兄弟也跟着一块起哄,均胡说八道地嚷嚷起来,意思无非是你杨元朝眼下虽然混好了,但毕竟是干部子弟,因此不能忘了自己的出身和血统。

“你们闭嘴!瞎嚷嚷什么呀!”杨元朝不由火了。

慑于杨元朝的威严,更在于害怕他身为刑警头的身份,小超的那几个小兄弟都不敢吱声了。

“呦,元朝,别发火呀,大家伙都是好意,没别的意思。你要是不同意就算了,没人勉强你。”小超颇为不满地说。

杨元朝也意识到自己不冷静,不该发火,因为,一是在自己家里,人家毕竟是登门拜访,理应尽量客气点儿;二者,人家是来游说的,而不是强买强卖,犯不着发脾气,你不同意就算了,权当人家白来一趟,白说一回。于是,便缓和了神色,讲起大道理:“你们的想法我无权拦着,人各有志,各人有各人的活法,谁也不能强求。不过,我还是告诫诸位,眼下不是过去,也不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穷人非得组织起来,或是上山打游击,或是组织暴动起义。现在是和平时期,要的是稳定。再有,我也希望你们都明白,即使咱们的父母都是跟着共产党打江山的功臣,可也仅此而已。别忘喽,他们老一代先前也都是平民百姓,贫苦人出身,并不是啥世袭了多少代的贵族。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干部子弟,应该跟上时代,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争取一份功名,而不是仗着老子的功劳和余威享受,那可不现实,是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和抛弃的!”

见他这样说,小超情知白来了,立马起身:“那就算我白说。以后,咱们各行其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说完,气哼哼地带着小兄弟们走了。

吴小弟首先幸灾乐祸地笑起来,拍着手说:“元朝,真解气,让你这一拦就给拦住了,整个拒之门外,不给面子。以往,小超那份牛,仿佛天老大他老二似的,四处招摇过市、张扬跋扈,其实狗屁不如。别理他们。”

“说得对。”陈童随声附和,“这些人,只能坏事,好事一点儿也轮不着他们。”

李小岚只是笑,没言语。

3

一晃,1984年秋季姗姗来临了。

这一天,英子轮班在家休息。现如今,中将大小姐变得多了,不再像先前当千金小姐那样只管自行其事地乐得舒坦和轻闲了,万事不用操心,而是正经履行起一个合格家庭主妇的职责,只要得空,就忙活学点儿传统手艺的绝活,比如煲汤,就很下了一番工夫,终于练得得心应手。

已经快中午了,她正在厨房灶前挥汗如雨地忙活着烧煮清心利肺的贝母鸡,听到会客室里的电话铃响了,连忙匆匆走过去,抄起电话:“喂,找谁?”

听筒里,一个男人操着夹生的普通话道:“我找刑侦处的杨处长,请问,您是杨处长的什么人?是保姆吗?”

英子觉着,对方的口音怪怪的,够嗲声嗲气,类似于三四十年代旧上海流行的所谓国语,而且还是一副瞧不起人的口吻,哪受得了这份侮辱呀,不免生硬地回答:“你才是保姆呢!怎么说话呢?”

“呦,小姐,对不起啦。那你是杨处长的什么人呀?”

“你管得着吗!你是什么人?找他干吗?”英子生气,有人居然敢把自己说成小保姆,简直太没眼力见儿了。

“我是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商人,曾有缘认识杨处长,找他有事情,请你务必帮忙叫一下。”依然还是那种够拽的嗲声嗲气的动静。

“他不在,有事去单位找他。”英子才不管你是宝岛,还是哪儿的人呢,恼怒地撂下电话。

可一撂下电话,又有点儿后悔,怎么没问清来电人叫什么?想干什么?整个懵头懵脑,意气用事,不禁怪自己脾气大,没耐心,害怕误了丈夫的事,那可就不合适了。于是,她赶紧给班上的丈夫打电话,说有一台湾商人找他。

杨元朝挺吃惊:“台湾商人?哪跟哪啊?英子,你学的地理知识没全忘吧?大陆和台湾之间隔着300多海里海峡呢,离得那么老远,我怎么可能有熟人呀?那儿我可没认识人,不认识。”

“可他说认识你,还说的钉是钉铆是铆的。”

“绝对不可能。”杨元朝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啥时候跟来自祖国宝岛的人有过交往,就是一般应酬吃饭,也从没有过,“别搭理他,赶紧推了。实在推不了,就让他到单位来,明确告诉他,咱从不在家里办公。”

杨元朝担心,别是打着台湾同胞的旗号,来找自己私下里说案子的,平时来找他走门路说情的人很多,一些上级领导也经常给他打电话或是写条子,目的均是受人之托,替形形色色的亲朋好友消灾解难。

果不料,没一会儿功夫,传达室的值班人员便打来电话:“杨处,门口有个台湾人找你,接不接待?”

“问他有什么事?要是说情走门路的,就赶紧打发了,哪有闲功夫陪他们扯淡呀。”

电话里,传来值班人员询问的声音。

一会儿,值班人员又报告:“他说,不是为谁来说情的,是要感谢你,而且必须当面。”

“谢我?笑话!咱就是干这个的,哪天不得破几个案子,谢得过来吗?再说这是咱的本职工作,拿的就是这份工资,所以,没啥谢不谢的。你跟他说,让他把心放踏实喽,情咱领,就不必当面锣对面鼓地谢了,谁都耽搁不起功夫。”

值班人员又在向来访者做解释工作,但显然没奏效:“不行啊,说出大天来,他也非要进来见你不可,并且还威胁说,如果见不着你,人家就要请政协和统战部门出面正式联系,怎么着也非要跟你见一面不可,你看?”

“麻烦。”杨元朝嘀咕了一句,“那就叫他进来吧。”

让他料不到的是,幸亏人家台湾商人够执拗真诚,否则若是稍微搀杂一星半点儿的杂质,一个天大的机会就会跟他杨元朝悄默声的擦肩而过。

这个台商就是那次杨元朝端着“微冲”,冒着生命危险,在市文化宫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