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 >

第98章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第98章

小说: 春秋那些事儿·诸子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晕,不过请老大放心,我早就有献身革命的心理准备了。我,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弟,而是一名刺客,杀人是我的使命,被杀是我的宿命。”

“好,我果然没有看错人。我的身体,就是你的身体。”

专诸默默地将鱼肠剑藏进烤鱼的肚子里,端鱼出门,回头说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照顾好我七舅姥爷和他的外甥女!”

到了该上主菜的时候了,专诸捧着他的宝贝鱼,来到堂前,旁边的武士上下其手,将他的身上搜了个遍,还不放心,又让他换上一身别的衣服,这才押着他膝行到王僚席前。

顿时,扑鼻的鱼香充满了整个宴会厅。王僚忍不住俯下身来,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叹道:“好鱼啊好鱼,寡人得尝如此美味,死亦无憾!”

专诸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猛地从鱼腹中抽出匕首,一剑正刺在王僚的胸口,势大力沉,直贯三层坚甲,透出背脊。真好专诸,真好“鱼肠”!

王僚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鲜血从胸前狂涌而出,洒在他和专诸的身上,再流到案上,将那面前那盘该死的烤鱼染成一片殷红。

与此同时,无数的剑戟也刺穿了专诸的身体。专诸用尽最后的力气,猛扑上前,将身上的剑戟又顶入王僚的体内,鲜血飞溅起来,飘舞在空中,犹如晚霞一般艳丽。

两个千疮百孔的身体撞倒席案,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眼见着是都活不成了。

专诸成功了,他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刺客。在失去意识之前,他想起了心爱的光哥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我,尔身也。”

而王僚在失去意识之前,脑海中闪过的最后一句话却是:“居然想到把匕首藏在鱼肚子里面,他娘的还真有创意!”

正所谓:胆小的怕胆大的,胆大的怕不要命的。唉,王僚处处谨小慎微,最终还是死在了不要命的恐怖分子手里。总之一句话,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在道上混,总有一天要还的。

血,到处是血,很多人都来不及做后继反应,被这惊人的场面给镇住了,而后,一时间大乱。公子光的一干小弟趁势杀出,将这些没头的苍蝇来了个一锅炖,然后拥着公子光登车入朝。公子光把所有的文武百官聚集起来,历数王僚之罪,又假惺惺地说道:“王僚背义自立,人神共愤,这次我将其诛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季叔叔出气,这王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等他回来,我们就拥他为王,大家觉得如何?”

这不过就是说得好听。公子光明知道季札不可能趟这浑水,所以才故意这么说,来掩饰自己的弑君之罪,到时候季札回来一推托,这王位不还是他公子光的?群臣不是傻子,当然心知肚明,但这会儿还有谁敢反对,一个个只好顺水推舟认了就是。

公子光安定下来群臣,又开始广散财帛赈济贫民,大家觉得这公子光当国君和王僚当国君也没啥不同,自己还落了不少好处,也就都接受了这个现实,没人肯帮王僚出头了。

等局势稍稍稳定了一些,公子光便厚葬了革命烈士专诸,并将其子专毅封为大夫,也算是还了专诸的这份大人情。相传,无锡市内大娄巷的专诸塔,就是当年公子光替专诸造的优礼墓。

至于那把改变了公子光一生命运的“鱼肠剑”,却被认为是一件不祥之物,被永远地函封于一个宝匣之内。或许是为了纪念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吧,据说公子光即阖闾死后,还将鱼肠剑作为陪葬品之一,和他一起长埋在了地下。

说起来,伍子胥这个白发魔男真的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而专诸就是这些人中最典型的一个。要不是因为伍子胥,专诸或许还仍是吴国乡下一个普普通通的屠夫,守着老婆孩子安安静静地过完下半辈子。也就是因为碰到了这个该死的白发小子,专诸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以血肉之躯,搏杀了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吴国之王!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舍得一身剐,天王老子一样也能拉下马来。专诸用他的生命,为后世所有的侠客好好地上了一堂理论课:天下间没有什么强权是不可以挑战的,即使是一介草民,也可以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历史证明,不畏强权,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优秀品质。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没有什么不可以。

最后再说句题外话,专诸这次精彩绝伦的刺杀行动,甚至还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食物装盘是有很多讲究的,所谓“鸡不献头,鸭不献掌,鱼不献脊”,请客吃饭,主人绝对不能将鱼的脊背对着主宾,谁知道你会不会突然从鱼腹中抽把手枪出来干掉人家。说笑了,其实鱼腹之肉,刺少肉嫩,味鲜美;脊背有鳍,刺多,肉质硬,不如腹部肥美。把鱼腹对着客人,这才是吃请应有的礼节。另外,如今太湖附近有一道名菜,叫做“松鼠鳜鱼”,又名“吴王鱼炙”,相传就是当年专诸送给王僚的那道丧命菜。据说后人为敬仰专诸,还奉专诸为厨师的先祖。旧时候常有厨民到专诸墓前祭祀,祈求自己做的饭菜能像老祖宗做的鱼炙一样美味可口,客人见了连命都可以不要。





第四章 吴王阖闾


壹 姑苏明月

吴国国内发生了这天大的事情,在晋国出使的大贤人季札闻讯大惊,赶快回来跑到王僚墓前,痛哭流涕。还不是你害的。

公子光找到季札,假惺惺地要把王位让给他,说:“这是祖父和叔父们的遗命,你还是勉为其难答应了吧!”

用脚指头想也知道,季札当然不会接受。他无奈地说道:“这是你千辛万苦得来的,又何必让给我呢?只要先王的宗庙有人祭祀,社稷之神有人供奉,吴国的百姓有人治理,谁当国君还不是一样。我还敢怨恨谁呢?总而言之一切都是天意,总而言之一切不关我的事,谁立为国君,我就服从谁好了。”

季札这个态度,当然有明哲保身的意思,但他这会儿也只能这么做,吴国已经够乱了,再生枝节只会越来越乱。

既然季札都这么说了,公子光当然也就不再客气,顺势自立为王,改称阖闾,并封大功臣伍子胥为行人(外交官),待以客卿之礼。而大贤人季札则悄悄地回到自己的封地延陵,挥一挥手,不带走半点麻烦。

至此,吴国的权力之棒总算在流血最少的情况下交接成功,属于吴王阖闾和伍子胥的吴国新时代来临了。

只死一个王僚和几个侍卫,总比大规模的宫廷暴乱要好得多。

阖闾终于如愿以偿,当上了吴国的王,但是他这位子却一点儿也不稳当。别忘了,王僚的牛逼儿子庆忌和他那俩手握兵权的胞弟还在国外虎视眈眈地盯着他呢!

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吴王阖闾想来想去,决定亲率大军,去长江边堵庆忌。可是庆忌这家伙也不是吃素的,他不但精于搏击,而且暗器、轻功也都不赖。所以庆忌一看到吴王阖闾气势汹汹地来追杀他了,二话没说催车便走,阖闾驾着四匹马的大车,在后疾追:“小兔崽子,我看你往哪里跑!”

庆忌一回头,发现自己的小QQ根本跑不过人家的大奔,便干脆跳下车来拔腿狂奔,那速度,飞一样,连阖闾的大奔都追不上。阖闾急了,忙命左右乱箭射之。没想到庆忌暗器功夫也是一流,只见他一个回身望月,随手一抓,所有的箭就全到了他的手里,一支也射不中他。庆忌将手中的箭往地下一扔,笑道:“就凭你们想杀我,做梦吧!光叔,咱叔侄就此别过,吾父之仇,来日必将加倍奉还,你等着吧!”说着扬长而去,阖闾气得在车上直跳脚:“果然是兔崽子,跑得比兔子还快!”

阖闾无奈只好收兵回国,从此以后,提心吊胆,每天担心庆忌派人杀他,竟也开始学王僚穿起三层棠铁之甲来,而且从此以后再不吃鱼,谁跟他提鱼他就跟谁急。

庆忌则一口气跑到了卫国,招纳死士,接连邻国,日日夜夜都想打回老家为父报仇。

王僚那俩被围困在楚国的弟弟掩馀和烛庸听说老哥被阖闾干掉了,不由放声大哭:“该死的逆贼,我们与你不共戴天!”他们知道现在绝对不会有援兵来救他们了,只好弃军逃跑,掩馀跑到了徐国,烛庸跑到了钟吾(近楚小国,今江苏宿迁市北)。楚国的大将郤宛因此捡了个大便宜,不费一兵一卒搞定吴军,还得到了一大批战略物资。

唉,这还真是一段复仇的历史啊。伍子胥的父兄之仇只是一个引子,这个引子发展下去,就衍生出王僚对公子光的夺位之仇、吴王阖闾对公子庆忌的杀父之仇以及对掩馀、烛庸的杀兄之仇。这以后,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仇恨夹杂着鲜血井喷而出,洒满整个江南大地。

吴王阖闾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爬上了吴国王座,当然想要有一番作为,于是就找来自己最信任的伍子胥,问:“如今天下大乱,列国争雄,自楚庄晋悼之后,各诸侯已经很久没有出一个雄才大略的霸主了,寡人初登大位,励精图治,也想搞个霸主来玩玩儿,你有啥好办法吗?”

伍子胥二话没说,突然跪倒在地,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伍员者,一介楚国亡臣也。现如今,我的父兄含冤而死,尸骨得不到安葬,魂魄得不到祭祀。我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满怀屈辱地投奔大王,大王不加杀戮已属万幸,又怎敢妄加参与吴国的大政方针呢?”

阖闾知道伍子胥这是急于复仇,在给自己施加压力呢,但现在还不是跟楚国决战的时候,于是他故作不知,说:“如果不是先生您,我早就被王僚那小子搞定了,哪儿还会有今时今日。您怎么能在中途产生退隐的念头呢?”

伍子胥见阖闾跟自己绕圈子,只好再挑明一些说:“微臣不是想撂挑子,而是我听说过一句话,叫做鸟尽弓藏,一旦国事安定,大王不需要我了,就会把我丢在一旁,不再信任我。”

阖闾见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只好给伍子胥一个准话:“No,no,no!先生您怎么能这样看寡人呢?寡人不是这样的人,寡人可是个好人来的。如今吴国除了你之外,我不信任任何人,您就不要再推辞了,等到国事稍定,寡人一定会想办法为你报仇的,放心好了。”

见阖闾已经明确表态,伍子胥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下已经有了主意:他决定以一己之力,助阖闾成为“南霸天”。只有吴国强大了,阖闾才能帮他报仇雪恨,才能让楚国人知道,得罪我伍子胥是他们所犯的最大错误。

阖闾见伍子胥点头,心中大喜,忙请教他说:“我国僻在东南,地势高低不平,气候潮湿,又有海潮之患,再加上国防落后,民无所依,寡人该怎么做才能让吴国尽快实现现代化呢?”

伍子胥答:“国家要富强,最重要的就是让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要想建立霸业,必须加快吴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就是要因地制宜,多建城邑、粮仓、兵库,如此一来,吴国内有可守,而外可以应敌,霸王之业,则可成矣!”

阖闾大喜:“太好了,伍先生果然绝世高才,那寡人就把一切事宜全权委托给你来办了,要加油哦!”

伍子胥接下这个历史性的重任后,立马开始着手行动。他派地质专家和气象学家考察地形、水质、气候、风土人情,最后决定在姑苏山(今苏州市木犊镇灵岩山)东北三十里建起一座规模宏大的阖闾城(又称“吴大城”、“姑苏城”),其位置就在今天的苏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