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唐史并不如烟 >

第212章

唐史并不如烟-第212章

小说: 唐史并不如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君之位——这个南方蛮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现在好了,张九龄彻底罢相,靠边站了,外廷宰相已经换成了自己的贴心人李林甫,此时动手,胜券在握。

不久,武惠妃又一次启动了废立计划,冲在前面的还是驸马杨洄。

杨洄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疏: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图谋不轨。

图谋不轨就是一顶神奇的帽子,套在谁的头上都有可能生效,这一切就取决于皇帝是否明察秋毫:如果皇帝眼睛雪亮,这顶帽子生效的概率就会比较低;如果皇帝眼睛已经间歇性失明,那么这顶帽子扣在谁的头上,最终就是一顶铁帽子亡。

不幸的是,开元二十五年的李隆基已经五十二岁了,他不再耳聪目明,而是间歇性失聪,间歇性失明。

接到奏章的李隆基把李林甫和牛仙客找来商量,想听听两位宰相的意见。

这时李林甫上前一步,此时他的身份是一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

李林甫说: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臣等能跟着出谋划策的!这就是李林甫,一个吏治高手,同时也是一个纯粹的脱离高级趣味的小人。

李林甫这么做,说穿了是明哲保身。

原本他应该是一道约束皇帝行为的防火墙,然而他却主动关闭,任由那个叫皇权的病毒肆意发作。

这一发作,便将当了二十三年太子的李瑛推向了万丈深渊。

开元二十五年的李瑛,是一个情感孤儿。

因为他的生母赵丽妃已经在开元十四年去世了。

当年,因为生母得宠,他得立为太子,后来生母失宠,他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

张九龄在位时,还能用伦理道德给他披上一件防弹衣。

现在张九龄也不在了,他也就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开元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一日,李隆基派宦官在宫中宣布:废李瑛、李瑶、李琚为庶人;驸马薛锈流放瀼州。

这是最后的结果吗?不是。

因为有唐以来的废太子从来没有好下场。

不久,李瑛、李瑶、李琚又接到了新的诏书:赐死!诏书一下,三位原本金枝玉叶的皇子自杀于长安城东的驿站,驸马薛锈自杀于蓝田,四条鲜活的生命,一起葬送在了权力斗争的阴谋之中。

如果让他们重新选择,他们还会选择生在帝王之家吗?至此,开国一百余年的唐朝就形成了一个奇特定律:历任皇帝的第一任太子,没有一个能成为继位的皇帝!一个一个地来吧:高祖李渊的第一任太子李建成,死于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太宗李世民的第一任太子李承乾,被魏王李泰拱倒,最后幽禁而死;高宗李治的第一任太子李忠,被武则天扳倒,最终赐死;中宗李显的就不用说了,四个儿子全部非典型死亡;睿宗李旦的第一任太子李成器,最终将储君之位让给了李隆基;李隆基的第一任太子李瑛,当了二十三年太子之后被父亲赐死。

六任首席太子,六出人生悲剧。

随着李瑛人生的悲剧谢幕,准皇后武惠妃无限接近了成功。

但终究没有看到最后的成功。

就在武惠妃自觉成功在望时,她患病了,而且产生了幻觉。

在幻觉中,她总感觉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在她的眼前走动,他们不是来问安的,而是来索命的。

武惠妃的幻觉越来越强烈,身体每况愈下。

七个多月后,这些幻觉才最终消失。

因为死人没有幻觉。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七日,心比天高的武惠妃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路,永远定格在了三十八岁,定格在太子李瑛向她索命的幻觉之中。

回望武惠妃的一生,她曾经两次接近成功,一次在开元十四年,一次在开元二十五年,然而两次机会她都没能抓住,虽尽在咫尺,但对她而言,咫尺就是天涯。

这个世界哪里有鬼?鬼都在人的心中。

出人意料武惠妃走了,难题却留下了:谁来当新太子?如果武惠妃健在,这个难题不是问题:这还用问吗?把寿王李瑁扶上皇位就是了。

现在不同了,承受李隆基宠爱最多的载体已经消失,寿王李瑁这个附属品还有当年的价值吗?子凭母贵,母都不在了,子还贵吗?李隆基陷入犹豫之中。

这时一个热心人却积极运作起来,要奋力将寿王李瑁扶上皇位。

这个人就是李林甫。

之所以这么积极,不是因为他对武惠妃有多忠心,而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已经回不了头了。

一直以来,他都抱着武惠妃的大腿,站在寿王李瑁这条线上,现在武惠妃去世,想改弦易辙也来不及了,因为他的身上已经盖上了武惠妃的戳,谁都知道他是武惠妃的人,想拥立的皇子是寿王李瑁。

为了达到拥立李瑁的目的,李林甫三番两次地推荐李瑁,然而李隆基态度游移,始终举棋不定。

这时,李隆基回想起不久前赐死的三子,心突然揪了起来,毕竟他们都是自己的儿子,毕竟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自己的血,毕竟他们的母亲都曾经是自己宠爱的嫔妃,而自己,一纸诏书就剥夺了他们的生命。

李隆基郁闷了起来,经常没有食欲,原本良好的睡眠也悄悄离他远去。

这一状况被高力士看在了眼里,做为多年的贴身宦官,他知道李隆基苦闷的根源。

于是他便试探着问道:陛下近日茶饭不思,所为何事啊?李隆基回应说:你是我家老奴,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思吗?高力士试着问道:是不是因为储君之位空缺,太子人选未定啊?李隆基点了点头,是的。

高力士壮着胆子说道:陛下何必如此费心劳神,只要选一个年长一点的,谁还敢再争!李隆基眼睛一亮:你说的有道理,有道理!开元二十六年六月三日,李隆基下诏:册立忠王李亨为皇太子。

二十多年平平淡淡的李亨就这样被推上了太子之位,而武惠妃费了二十多年心机,到头来却为别人做了一件嫁衣。

其实,在李隆基册封李亨为太子时,还有一位皇子比李亨年长,他叫李琮,是李隆基的长子。

李琮的一生是非常背的:开元二年册立太子时,他身为长子,本有机会,不料他的母亲刘华妃没有赵丽妃受宠,结果败下阵来,让李瑛成了太子;开元二十六年,如果严格执行高力士的建议,首席太子人选肯定是自己而不是李亨,但这一次他又败了——败给了自己。

他有两个难言之隐:第一个,有一次打猎时,他被野兽抓破了脸,毁容了;第二个,他的生育能力存疑,到开元二十六年时依然膝下无子。

两相对比,李琮完败,李亨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李隆基的新任太子。

延伸说一句,虽然李琮前后两次完败,但最后他也当上了皇帝,不过不是生前,而是死后。

他的弟弟李亨追赠的。

至此,明争暗斗十几年的争储大战终于结束:前太子李瑛惨败,武惠妃功败垂成,斗了十几年,双双失利,倒是让原本无欲无求的李亨坐收了渔翁之利。

老天爷爱笨小孩。

值得一提的是,开元二十六年的争储失败,是寿王李瑁人生中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但不是最后一次。

数年后,李瑁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二次打击:他的父亲李隆基送给他一顶硕大的帽子。

颜色有点特别。

绿色的!





第十七章 过度宠幸


太阿倒持名将落马一提起李隆基的人生败笔,世人就会想到他对安禄山的过度宠幸。

诚然,这是一次大的败笔,却并不是唯一的败笔。

正是从开元二十四年开始的诸多败笔叠加到一起,这才酿成了最终的安史之乱。

风起于青萍之末。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走出第一个错招:打压李祎。

在前面的章节中,信安王李祎曾经有过出场,正是他力排众议,一举攻克吐蕃军事重镇石堡城,使得唐朝开边一千余里。

攻克石堡城之后,李祎成为国之重将。

开元十九年,李隆基又将李祎推上前台。

这一年奚和契丹一起投降突厥,让李隆基大为恼火,便任命忠王李亨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准备讨伐奚和契丹。

李隆基这个任命其实是虚的,因为按照惯例,李亨只是挂名元帅,并不随军出征,真正领兵另有其人。

这个重任,就落到了李祎肩上。

李祎不负众望,率军出征后,大破奚和契丹:契丹军队向北狼狈逃窜,奚部落酋长则带五千顶帐篷向唐朝投降,远征取得大胜。

凯旋之后,李祎凭借战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同时兼任关内支度使、营田使等职。

三年后,李祎升任兵部尚书兼朔方节度大使,人生达到了一个巅峰。

然而,在重用的同时,李隆基对李祎也不放心,因为他是宗室子弟,他的祖父是吴王李恪,按照辈分,还是李隆基的堂叔。

对于这样一位有能力、有战功的堂叔,李隆基左右为难:如果继续重用,李祎一旦将来尾大不掉,必成大患;而如果弃之不用,又觉得有些可惜。

权衡再三,李隆基还是决定放弃李祎——他不能坐视一个宗室子弟做大。

开元二十四年,李隆基的系列打压开始了。

先以一个小人物祭刀吧。

小人物名叫武温昚,是武则天的侄孙,曾经担任过连州司马。

李隆基给他扣的帽子是结交权贵。

这个帽子跟图谋不轨类似,一旦扣上,基本在劫难逃。

被扣上帽子的武温昚没能逃过劫难,被乱棍打死。

在他咽气的同时,一根打压链条随之诞生,李祎便这样毫无征兆地被拉下了马。

以武温昚为起点的链条上,朔方、河东节度使李祎、广武王李承宏(邠王李守礼之子)、泾州刺史薛自劝全部被牵连进去,他们的罪名是与武温昚有交往。

经过这次近乎无中生有的牵连,李祎被贬为衢州刺史,后来又做过怀州、滑州刺史,虽然还在仕途,但已经是苟延残喘,再无作为,一位很有可能跻身千古名将行列的准名将,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在李祎之后,又一位名将落马了,这也是一个熟人——幽州节度使张守珪。

张守珪的落马有点冤,他没有倒在枪林弹雨之中,而是倒在了宦官的相互倾轧之下。

开元二十七年,幽州地面进行了一场狐假虎威的战役。

说这场战役狐假虎威,是因为这场战役并没有得到张守珪同意,而是他属下的将领假借他的名义打的一场没有多大意义的战役。

张守珪手下有两位将军,一位叫赵堪,一位叫白真陁罗。

这二人不知是哪根筋搭错了,硬是要平卢军使(平卢军事基地司令)乌知义出兵攻打叛逃的奚部落残余部队,并且声明这是张守珪的命令。

久在边塞,乌知义对奚部落知根知底:这些叛逃的残余部队看起来是乌合之众,但仍然具有很高的战斗力,如果贸然出击,很有可能遭遇惨败。

乌知义拒绝了,坚决不出兵,就算是张守珪的命令也不出兵。

令乌知义没有想到的是,白真陁罗又来了,这回传的不是张守珪的命令,而是皇帝李隆基的命令。

乌知义没办法了,他可以硬着头皮不听张守珪的命令,但是他不能不听李隆基的诏令,否则就是拿自己的脑袋开玩笑了。

从始至终,乌知义都不知道,不仅张守珪的命令是假的,连李隆基的命令也是假的。

奉命出征的乌知义与契丹叛军遭遇,先胜后败,不仅没能取得一场大捷,反而被契丹部落打得丢盔卸甲,惨不忍睹。

战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