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99章

直草-第99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全世界海陆都最为强大的中国,实力膨胀,扩张只是顺势而为。因俄罗斯有南下的不轨企图,解放军北上灭俄。在俄军的节节败退下,收复大片华夏故土,为巩固天都的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西伯利亚重新回到祖国怀抱。俄罗斯被迫求和。
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英国在大西洋收到中国的压制,也没法崛起。俄罗斯的没落,成就了法国。法国持续扩张,不断兼并欧洲小国,并向俄罗斯进发。中国为提前抗衡法国,开始攻占俄罗斯的领土。
俄罗斯无法承受两线作战,加速失败。中国与法国的军队在莫斯科遭遇,签订条约,以莫斯科红墙为界。周总理的伟大设想达成。
为对抗法国,葡萄牙和英国结盟,中国在大西洋的态度转为中立。在中亚和俄罗斯持续扩张后,已同法国接壤。主要将精力放在与法国的陆上对峙方面。
英国为对抗法国,决定在大陆上进行殖民扩张。可选之地只剩下非洲。在中国和葡萄牙的默许下,对非洲展开殖民侵略。法国不甘心英国得逞,从欧洲大陆跨地中海,出兵南下,与英国展开争夺。
英国不敌法国,而元气大伤。而法军在欧洲战场上也节节胜利,攻占了葡萄牙在欧洲的本土。并且继续向英国的本岛进攻。
中国趁着葡萄牙的灭亡,进军南美。英葡覆灭在即,不得不向中国投降。中国派出空前强大的海陆大军,挥师非洲,赶跑了法军。中法正式大战。解放军在莫斯科会战中大胜,揭开了法国败亡的序幕。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洲方面军和大西洋舰队,实行诺曼底登陆,对欧洲进行战略打击。
当残余的英葡军队联合美洲方面军,向巴黎开进的同时,从莫斯科方向一路高歌猛进的解放军中北军团,也抵达了巴黎城下,开展合围。
在非洲方面军刚刚在意大利半岛登陆得手,法国就宣布投降了。教皇在梵蒂冈为织田家族的后代继承人“织田刚秀”加冕王冠。承认中国对世界的唯一性、政教一体化的统治。
世界只有一个中国!除了中国,再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因为解放军已经拿下了全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所以这个结局就是,中国统一世界!革命统一世界!
哦?!恶搞统一世界!!!
其实按照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世界应该被大统一,只是被屡次打断了进程。如今解放军站出来了,这种大统一的趋势,自然得以真正实现。这也符合无产阶级大革命的世界性理念。


三百十三、中日矛盾
更新时间2013511 13:20:45  字数:1232

 王直很矛盾,因为他既是日本人,也是中国人。自从20世纪日本全面侵华,中日矛盾从未真正有过哪怕仅仅一天的调和。如果有人硬要说有,那这人不是从业于中国传媒,便是被中国传媒忽悠得傻了。所以王直本身就是悲剧的矛盾体。谁让他倒霉,不小心被选中去日本抗震救灾,又不小心送命了呢。更不小心的是,竟然穿越到古代的日本,以附生死者的方式复活了。其实命运之神并不总是将霉运,强加于王直身上。他还是可以通过“聪明”的选择,来改变命运。甚至最终能领着解放军,征服全世界。可以让500年后的中国人,无需用“忽悠”的方式,自我麻痹。在这种畸形的精神麻痹下,就算是面对诸如越南、菲律宾之类的小国,我们都不愿去抗争。呜呼哀哉!!当年鲁迅笔下的阿Q,都比之进步。阿Q起码还能通过精神幻想,达到胜利。而如今的国人只能通过精神幻想,忽视敌人的所作所为,甚至模糊他们的存在。
王直不愿以“织田信长”的真名,领导革命事业。作为穿越而来的中国人,而且还是属于爱国“粪青”之类。打心底里厌恶日本人。当然不排除某些中国人,还是以“到过日本或加入日本国籍”为荣。甚至不惜“以身相许”,与日本人通婚。王直脑子一贯不好使,这么高明的观念和做法,是断断想不出、做不到的。
王直坚决不肯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因此绘理子的提议只能是泡汤了。其实王直心里也知道,这个提议是相当有利于形势的。王滶一走,解放军军心大震。军中本就多大明人,与其长留日本,自然更想回到大明。偏偏之前以丰臣秀吉为头的日本人,又受到打压。这时作为全军主心骨的王直,若肯公开身份,那么对于稳定军心,作用是莫大的。让全军都知道,首领原本就是“日本人”,那么打回大明,甚至受其招安的心,便可以彻底绝了。而解放军的东进战略,也可以顺利实施。先巩固对于日本的占领,然后在英法远未开拓北美洲的时候,便进发到那里,去建国立业。既可以强大自身,也能够直接消灭潜在的头号敌人,一举两得。为最终达成解放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目标,铺平道路。
王直本就是个直来直去,不懂变通的人。21世纪带给他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王直不会公开承认自己其实是“织田信长”。更不会以这个身份,领着解放军,打进美浓,替自己的岳父报仇,顺带接受一大块领地。在王直的心里,自己就是自己,织田信长就是织田信长。表面上是同一个人,其实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个体,即所谓的双重身份共聚为一的“矛盾共同体”。这就是“穿越重生”的后遗症,明明借了人家“织田信长”的身体,可灵魂却是属于自己的。更复杂的是,中日两种身份,本质上是存在“天敌世仇”之类矛盾的。王直傻得可爱,却也傻得可怜,要知道在21世纪,偏有许多中国人可是很向往成为日本人的。王直这么做,其实对于解放军长期占领日本,是相当不利的。但毕竟解放军十分强大,王直就算面临困难,仍旧信心满满。这也是他不肯公开身份的一个原因。如果王直肯坚持“东进”方针,哪怕顶着被误解的“大明人”的身份,也应该可以获得成功。但是他又迷信“大明朝的改革开放”。顾此失彼,失败在所难免。


三百十四、信长之名
更新时间2013610 7:02:47  字数:1394

 王直在犹豫,解放军自然也没在第一时间进攻美浓,但事态的发展并不因此而缓和。
义龙得知“弑父”的行径已经败露,马上召见两个弟弟孙四郎和喜平次,并借机杀害。随即在族亲臣下中大开杀戒,铲除异己。义龙早有预谋,自然手段狠辣,不愿留下后患。但是仍旧有些漏网之鱼,逃脱了第一轮的捕杀,聚拢到鹭山城,死守相抗。连同部众约有2500人。义龙以约17;500人的大军相围困。由于鹭山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时并未得手。
道三确死无疑,但毕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属于秘密蒸发。而且古代消息传播途径本就有限,差错率又相当高。在鹭山城中防守的人,都是道三的死忠。他们并不相信道三已死,虽然也有疑虑,但更倾向于认为道三只是因为前去隐居,暂时失踪。极可能重新出现,打击义龙,并扭转局势。由于以往这些人也深得道三信任,道三在快要隐居前,透露过少量的讯息。因此这些人先就知道了,道三是去隐居。
不敢承认道三死讯的深层次原因是,形势已经足够险峻,而这种消息一旦确认,会引得军心大乱。这2500人很可能都会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这些人不仅“相信”道三还活着,并且还打着他的旗号。虽说风传“义龙弑父”,但毕竟没人亲见,也缺乏有力证据。因此“道三未死”的事,依旧有不少人相信。明智光秀也被困在这鹭山城。明智家是典型的道三死忠,又掌握军权,成为义龙大清理的重要目标。明智家纵有良才猛士,亏在猝不及防,几乎被一锅端。明智光秀武艺超群,竟然带着妻儿和少量部下逃出生天。可惜一路逃亡到这鹭山城,虽也集结了一些同样遭遇的伙伴,但敌众我寡之下,仍旧危机重重。明智光秀还算有些头脑,道三如果还活着,那么形势应该会有好转;道三如果真死了,作为女婿的织田信长应该会来报仇。织田信长虽然被讥笑为“大傻瓜”,却是深藏不露,有过人之处。当初与道三会面,部曲仅有千数,却能仗着前所未见的长枪铁炮,大展神威。如果已是尾张的实际拥有者,实力大增。无论是真心想给丈人报仇,还是想借机吞并美浓,在他手上,应该都不算难事。只要有他来救,鹭山城破不了。因此明智光秀虽身处险境,依然决定死守相抗,而且调度有方,并未惊慌失措。
明智光秀一心待援不假,但本应快速起兵相应的“织田信长”却迟迟未动。并非“织田信长”实力不足,与之相反,“织田信长”的真正实力,大大超出常人的意料。但此“信长”非彼“信长”。真正的信长,或许该说,早就死了。死于一场本已获胜的决斗,泡在海水里不少时间,才被冲上岸,已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如今的信长,也叫“王直”,穿越重生,属于真正的中国人。并非那些不算正宗的中国,而是“没有党,就没有中国”里所说的真“中国”。也正因为这个信长是中国人,不愿以“信长之名”来替道三报仇,贻误了战机。
或许这时候的人们,对中日间固有的仇恨,没有太强的观念。但王直不一样,来自500年后。因此王直天生对日本人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自然不愿公开地,以一个日本人的名义,去做事。王直并不认为自己是织田信长,虽然事实上也差不多。王直除了对日本人的仇视之外,也担心用“信长之名”行大事后。别人就会用“织田信长”这个真身份,彻底替换掉“王直”这个假身份。怕从此以后,大家只知“信长”之名,而不识“王直”。这是王直非常不愿看到的。因为他接下来预备做的事业,并非一般。若能成功,会彻底改变世界格、历史走向。想必任何一个21世纪的中国人都不愿这种成功,归于“他人”名下,而且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日本人。


三百十五、尾张叛乱
更新时间2013610 7:04:19  字数:1504

 就在王直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时候,尾张却出了大事。原来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暗中揣摩久未露面的织田信长已经遭遇不测。要造他的反。道三离奇失踪,消息传开,据说被儿子义龙所害。但作为女婿的织田信长,竟然也是毫无声息。若是遇到其他事,不露脸还能说得过去。连岳父下落不明,极有可能遇害,都不出来吱一声。明显就有问题。道三都可以人间蒸发,谁能又说,信长不会有同样遭遇。而且信长的隐秘第二身份是“一枝梅”,仇家无数,更曾被头号暗杀组织“鬼武者”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若是真的人间蒸发了,也非常合情合理。信长死后,这织田家家主的位置该由信行接任。织田家的一班老臣,自从信长上位,也没得多少好处。反倒念起旧主子信行来。耐着性子,候了段时日,发觉信长还真是一直都无影无踪。九成九的可能,是遇害了。死于何人之手,暂不可知。但他那些部下应该配合交出权力,服从新的主人——织田信行。
尾张的解放军战士们自然不愿意屈服于曾经的败军之将织田信行。而且大约也都知道点,织田信长并没有死,而是在另一个地方,以另一个身份在做大事。偏偏这个消息是军中机密,不能公开。
曾在信秀和信行手下做事的老臣林新秀贞和柴田胜家,聚集了所领的人马,拥立信行,并向清州城进发。林新秀贞从那古野的属地,调集1000余人。而柴田胜家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