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90章

直草-第90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地显出女儿家的娇态来,更觉得楚楚动人。
王直因为不是那位已死的真正的织田信长,对于梅姬其实没有过深的了解。通过从前在那古野时的接触和打听,应该是“一枝梅”大侠的婢女之类的。依着“一枝梅”和“鬼武者”之间的过节,像她这种身份,实在难以想象竟然也是“鬼武者”的一员。
王直虽然美人侧卧,仍旧一阵心惊肉跳。这“鬼武者”组织比想象中的强大多了,几乎无孔不入。看来,在解放军征服日本的过程中,与之合作,是“事半功倍”的英明之举。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王直既然占了人家处子之身的便宜,大抵也猜到了梅姬将会被长期按插在自己身边作眼线。稍稍一问,果不其然。因为有心同“鬼武者”组织好好合作,王直便也顺其自然。虽然心里有更多的疑惑,却也不太方便再过问梅姬。
这趟与鬼武者的谈判很成功,王直又和绘理子小小交流了一番,互签了盟书。
回到清州城,王直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关押在牢里的鬼武者俘虏们全部释放。同时将本次谈判的结果,在解放军中内部传达。
有了“鬼武者”组织的相助,王直完全不用担心尾张再会出什么事。要知道,邻近的两个强敌道三和义元可都与鬼武者有莫大的瓜葛。王直有理由相信,只要自己愿意,这两人就算不奉上领地给自己,也会乖乖服从自己的号令。
原本照王直掌握的情报,道三和义元都屯军边境,厉兵秣马,意图不轨。只是慑于解放军的强大,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形势大变,尾张已是高枕无忧,王直终于可以放心地过去南边,将那儿的事了一了。解放军的主力可是一直留在长崎。如今只要南北呼应,共同起事,拿下整个日本并不难。夸张一点,甚至能说,唾手可得。
由于缺船,王直不得不从陆路,赶去长崎。先前重生后不久,便有过一番这样的经历。只要乔装改扮,隐藏身份,安全方面的问题应该不大。最多抽调些精兵强将作护卫。
王直一如既往的胆大,或许是脑中天生就少根经,特别大条的缘故。路上的安全自然没怎么担心。倒真有件事,一直在心里放不下,甚至隐隐间感到些不安。说起来,都是源自他那个亲手栽培起来的“好”二弟——丰臣秀吉。这家伙在长崎独领解放军主力部队好些时日了,并且不服号令。导致解放军在尾张的开拓,不仅艰难,而且缓慢,甚至差点失败。
由于一直断了消息,王直并不清楚自己的二弟丰臣秀吉,这段时间来,到底都做了些什么。王直没有向鬼武者组织索要这方面的情报,毕竟这会完全暴露出解放军军中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堂堂首领,竟然对主力部队失控了。鬼武者组织可是很精明的,若是发现了这点,指不定就不会答应,与王直建立同盟关系。王直决定仅靠自己的手段,收拾掉丰臣秀吉。江湖上有句老话来着:能扶人起来,也能将人给压回去。王直准备亲手解决这个“叛徒”。


两百八十八、穿越日本
更新时间2013430 22:02:06  字数:1213

 信光已经死了,他的部众少数滞留那古野,其余的多回了守山城,带去信光的无头尸。王直委任林新秀贞作那古野的城守,到那边上任。林新秀贞是信秀手下的能臣,也曾一度负责治理那古野。因为那古野还留有信光的部众,解放军直接过去接收,并不太方便。便让林新秀贞代劳,帮忙将信光的残余慢慢驱逐。由于守山城的信次忙于处理信光的丧事,林新秀贞得以抓住空档期,顺利进驻那古野。
信光强占那古野时,王直并没有下达任何让度令。信次大约也知道理亏,加上林新秀贞是有名望的老臣,并没有反对。兴许信光的死,也让他感受到惊恐,不敢造次。
先前由于对林新秀贞,没有多大好感,王直只给了他一个胜幡城里的闲职。如今算是官复原职了。
胜幡城和清州城都牢牢掌握在解放军手里。王直一走,便仰仗大哥松冈则方,在这边维持。道三和今川的威胁,暂时肯定是解除了。尾张对外的防御方面,出不了大问题。王直也比较安心。
尾张地理位置特殊,除了南面靠海,其余方向都和道三的美浓、今川的三河接壤。被两强所夹,若非是解放军,换成其他人,肯定无法立足。
王直若赶赴长崎,一般要先经过美浓,然后再穿过其他十几个大名的领地。从路程上看,要把日本给穿越了。
王直决定和侍卫,备些马匹、货物,扮成长途商贩,来经历这场冒险之旅。安全方面的问题不是很大,关键在于,别暴露身份。精于暗杀和刺探的鬼武者们都成了盟友。王直觉得这趟路,应该比想象中要轻松。
由于和绘理子的约定里,提到过到南方起事。王直此行倒也合情合理。为了联络方便、合作顺畅,甚至将梅姬也带在身边。当然若是王直拒绝梅姬同行,或许会引发某些猜忌和误会。对于同盟方,最基本的,起码是面上的信任,应该有。所以王直也必要对他们隐瞒行踪。
王直早就想着要有这么一次旅行了,因为尾张的局面不稳,所以拖着没有成行。放任丰臣秀吉领着解放军主力舰队,在长崎逍遥,久了绝对会出问题。王直早就看出,丰臣秀吉是个喜欢自作主张、不服号令的刺头。早前,是身边实在无人可用,后来结拜成了兄弟,遂养成了大患。如今拥兵自重,难道想为首称雄?算起来,不见他,有两年时间了,指不定成了什么样。丰臣秀吉在解放军中迅速成长,早就暴露出才略和野心。主力舰队任由他调度指挥,局面恐怕已难以想象。这种人若是没有非常手段压制,不能委以重任,否则反遭噬害。
经过美浓时,道三竟然在路边,以普通百姓打扮,和一些随从,搭棚设铺,整治了茶水、饭菜,等候招待。
当道三带着竹笠,穿着粗布衣裳,一副乡下人模样,迎上来牵自己的马时,王直惊得合不拢嘴。要不是看着也不像有埋伏,道三又表情真诚、毕恭毕敬,就当场发作了。
道三是个人物,能屈能伸。王直已成为鬼武者组织确实扶植的唯一人选。今后如无大意外,肯定拿下整个日本。就算不想当天皇,天皇也只能做他的傀儡。道三自然要抓住一切机会,讨好这个“女婿”了。
王直应了声简单的招呼,端坐在马上,任由道三牵到他的铺子前,再下马与侍卫们一道进去享用了茶饭。道三非常尽责,自顾着把马都牵到一边,吃料草去了。


两百八十九、到达长崎
更新时间2013430 22:02:42  字数:966

 一路上除了过东京时,进城好好探查了一番各方面的情况,其余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绕城而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王直也在留心沿途地貌、风土人情。毕竟解放军很快就会从南向北进军,逐步占领整个日本。东京也是必然要拿下的。
其实鬼武者愿意联手后,王直大可以从尾张开始,吃下整个日本。但他不想这么做。如此一来,他就必须以“织田信长”的名义来做这件事。成事后,日本人也只会把征服者,认定为“织田信长”,而不是他王直。王直是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统一日本。若用“织田信长”这个名号,就起不到想达成的效果。这么做,虽然改写历史,甚至是化永远的不可能为真实。但王直就想这么做,就是中国人、解放军最后把日本消灭了。以后不再会有日本,那里只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也不是大明,是真正的中国,500年后的新中国。
另外,如果从尾张起事,那必然需要大部分地借助鬼武者的力量,才能成事。因为邻近的强敌道三和义元,实质上需要鬼武者说动归顺。哪怕王直真的想动手,鬼武者肯定也不给这种机会。最终解放军或许并不是靠本身真正的实力,打下日本。而是靠一群“日本女人”给予。王直在心理上,也不好接受。解放军既然有实力,征服日本,为什么不自己干。干给全世界的人看。而且这种事是可以进历史的。解放军消灭了日本,多少也算大事。虽然这时候的日本,根本不如500年后强大。
鬼武者组织也并非全是女人。但就目前王直看来,是女人占了大多数。而且还由女人领导。其实这个组织,最终还是同解放军保持合作,征服了全日本。可惜是在丰臣秀吉之后的德川家康时代,才真正完全达成目标。德川家康依照王直签下的协议,给予了这个组织嘉奖和优待。并将他对武士道内涵的理解,赐封给这个组织作新名称——忍者。但这都是最末尾的结局了。或许王直能改变主意,放弃一贯抱有的对大明朝实行“改革开放”的不切实际的幻想的话,本书的结局可以有大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解放军最终征服全世界,至少也将太平洋变为实实在在的内海。用亚洲、美洲、澳大利亚的中国领土,包围太平洋。当然这种与真实历史相冲突的情节,笔者不想多写。
经过一番跋涉,王直一行安全地抵达长崎。越接近这里,便能得到越多的关于解放军的消息。另外还能亲眼目睹一个宣扬基督耶稣教义的善济会蓬勃发展的景象。王直并不认为都是好事,反而快气炸了。丰臣秀吉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果然做成了大事。

两百九十、一路向西
更新时间2013430 22:03:15  字数:1001

 秀吉并不在长崎,而在西边的大明亲自“督战”。长崎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从大明返回的战船与葡萄牙人的商船络绎不绝。每天都有不少货物在交易。丝绸、茶叶、瓷器、日用,应有尽有。一些番货也大行其道。干儿子王滶被夺去了实权,闲赋在港,负责打点与葡萄牙人的交易。至于手下的军队,不是在途中海里,便是在大明陆上。丰臣秀吉竟然指挥解放军主力,一路向西,返攻达陆,并且以战养商,将规模经营得越来越大。
对于解放军的快速发展,王直并没有丝毫感到高兴,反而是愤怒到了极点。丰臣秀吉太自作主张,忘乎所以了。按王直的感受,完全是反到了天上。老蒋喊返攻达陆,主要都是动动嘴皮,实际行动也仅做做样子的份。这丰臣秀吉倒更出息些,竟然真拿大明开刀。虽然年代还远没到新中国,但大明也属中华。解放军怎么可以攻打自己的国家。而且已经起了很不好的势头,在解放军节节胜利的刺激下,邻近的大名纷纷加入合作。有许多流浪武士、落魄家族赶来依附。长崎反而成了日本武装的大本营,与500年后,极其相似。
王直觉得这简直是无法无天,乱套了,必须立即停止,彻底清算,全面回改。虽然秀吉已经攻城掠地,打下了不小的地盘,王直重掌军权后,马上、坚决地下令全部撤退。
王直承认丰臣秀吉确实是个人才,但是却与自己的本质想法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相反。往西去,攻打大明,在扶桑人眼里,应该是个好主意。如果王直不是中国人,应该也会这么想。但他偏偏是,而且出自伟大国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再怎么样,也不能容忍这种事件的发生。所以才会有征服日本后,向东进取,拿下北美洲的想法。去占领美国,民族情感上能够接受。但换作大明,这却万万不可。
王直能理解丰臣秀吉的考虑,但仅限于理解,既然作为中国人,就不能做出出卖祖国的行径。在500年后,13亿中国人早就憋屈够了。有日、美、越、印联手大包围,就等着国内资源枯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