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53章

直草-第53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瞅着官军快不行了。又有一批援兵从北仑港,乘船过来。战事陷入僵局。可能是发现解放军也来到附近的缘故。打了一阵后,双方终于停手。互相退后,只守不攻。
海盗们据守山里,官军缩到海边。看来最关键的,还是解放军的态度。一个明军将官,在士兵们的簇拥下,垂头丧气地过来交涉。
王直迎上去一看,竟然是张四维。王直因为对他印象很不好,并不怎么想搭理他。张四维还是客气地说明了来意:宁波知府丁湛不仅集中了境内的兵员,而且还向总府杭州请调精兵。想再次联合解放军,剿灭舟山的海盗。这次事关重大,是宁波府通判唐时雍唐大人亲自带的队伍。没想到一上岛,就遇到海盗。希望解放军立即配合消灭。
王直想了想,说:“贵军兵强马壮,剿灭海盗,轻而易举。解放军就不插手了。”照王直的想法,这样已经够给面子了。起码解放军不会趁着双方大打出手时,得些渔翁之利。敌我难辨,解放军摆明中立的态度,也是变相的支持。
张四维没料到王直会拒绝得如此直接。涨红着脸,继续争辩道:“事有紧急,若不是如此,丁知府也不会将我从牢里接出,给我戴罪立功的机会。你若不肯合作,我焉有前途可言。要知道,正是你害我丢了官。”
王直说:“立功的机会就在眼前,张将军如果再想有个好前途,大可以靠自己上阵杀敌。到别人这里,讲些废话,岂不是浪费了时间。”
张四维说:“若不是为你所害,我与汤克宽早就随军返乡,与家人团聚,又怎会在这边受牢狱之苦。你必须给个交代,帮上这个忙。”
王直想不出什么好说法,便回答:“这些海盗既然上了金塘岛,就交给我们解放军全权负责。官军还是不要插手,先回去吧。”
张四维没好气地说:“你这么说,完全是袒护这些海盗,不肯与官军合作。小心罪名不轻。”
王直一听,阴上了脸。张四维见苗头不对,便自行走了。
过了会,官军果然开始撤退了。估计也担心继续攻击海盗的时候,解放军会从中作梗,甚至偷袭夹击。


一百六十九、全队打渔
更新时间2012320 13:04:48  字数:713

 解放军帮忙清理了下海盗与官兵战斗的现场,发现有不少海盗尸体的头颅已经被割去。王直心里很有些想法,考虑到与官军还是处于友好合作阶段,也不好发作。
陆续又有不少海盗主动向解放军投降,尤其是受了伤的,也有些是因为挨着饿。解放军也不嫌人多,只有肯过来的,都接收。至于其他不想归降的海盗,王直并没有去攻打。内部的团结稳定才最重要。
毛海峰从昏迷中醒来,经过救治,竟然大难不死。应该是体魄强健,起了很大作用。王直本想着做他的思想工作会很难。没料到,他非常乐意投效。原来主动照顾他的明珠,竟然与他相识。而且明珠的身份不简单,是许栋的女儿,名副其实的富家小姐。虽然许栋没了,但毛海峰对许家的情分还在,愿意易主,效忠王直。
王直目前是来者不拒,不仅接纳了毛海峰,还让他去劝说那些未归降者。这招果然有效,毛海峰拖着伤体,帮着招降了剩下的绝大多数人。只有很少的一些死忠份子,不肯背叛故主王丹。
王直并不介意,还特地安排船,将这些人送回舟山。金塘岛的安全稳定大局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某些敌对者,还是放他们一条生路。显示下宽大为怀的胸襟。临走前,特意送了点吃食。解放军是仁义之师,拥有大善大爱的优良传统。
目前解放军自己的生活也比较困难,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如今又接受了许多投降过来的海盗,愈发成了问题。只能凭借战船出海打渔,来弥补食物短缺。幸好本身船也不少,又有造船能力。从海盗那里,也抢来许多船只,原先大多也是渔船。军中相当多的人出身渔民,正好发挥特长。一时间,解放军东海舰队呈现出“全队打渔”的热闹景象。至于“打仗”,还真得缓缓了。“革命斗争”先放一边,解决民生的“经济建设”,努力抓一抓。毕竟肚里有货,才能好好生存。舟山的海盗基本上大势已去,不用特别担心。

一百七十、来要人头
更新时间2012320 13:05:27  字数:713

 没过几天,张四维又上岛来,找王直,坐船直接进了解放港。王直目前还不想和官军闹僵。按着礼节,同他见面。张四维来意不善,竟然是来讨要人头的。当然不是王直的人头,而是前日里,滞留金塘的那些海盗的。
张四维问起海盗的死活。王直敷衍他说,杀光、埋了。张四维听了很高兴,提出把人头都给他,让他回去好领赏。
就算真的全死了,王直也未必答应他。更何况,基本上都还活着呢。王直便直接拒绝了。
张四维很着急,说,领了赏金,可以与王直分成。自己有了这么一大批人头作功劳,官复原职绝对没问题。往后也会互相关照。
王直想不出理由推辞,只好随口说,张四维他想得功劳也容易,舟山岛上的海盗王丹一伙,因为与解放军交锋,没了船,又少了人。势力大减,元气已失。如果能把握机会,杀上去,得胜轻而易举。到时候人头,照样有的是。而且还拿回了舟山。
张四维早先下狱,有很大的原因,便是失了舟山给解放军。这时一想,觉得王直的话很有道理。提出要求,让王直派兵派船助攻。王直推说,部队里粮食短缺,都在打渔。
张四维听了有些生气。王直改口说,解放军虽然派不出人和船,但在军费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立即命人取来一些金银,送与张四维。
张四维得了钱后,非常高兴,也不计较那么许多,返回去了。
过不多久,传来消息,官军倾力进攻舟山。昼夜激战,逼得海盗头子王丹走投无路,使了最后十几、二十条船逃跑。留下的海盗继续与官军死战。双方伤亡都很大。
王直听到消息后,也不知该悲,还是喜。唯一肯定的是,张四维可以官复原职了,顺利的话,还能升上一升。“一将功成万骨枯”,虽然残酷了些,但舟山的海盗之患也得到平息。
这次打下舟山后,官军并没有如前次那般,继续留兵驻守。而是全撤回到了陆上。也不知是不是兵力上出了问题。

一百七十一、隔岸观火
更新时间2012320 13:05:53  字数:891

 舟山战事平息后,待得官兵撤走。王直特意派人上岛探查情况,反馈回来的消息是有许多无头尸体,暴曝在外,没有掩埋。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王直特意亲自带人过去,帮着处理后事。颇有些收买人心之嫌。
原来也没什么,但王直发现了一件让他非常生气的事情。当初解放军占据舟山岛时,因为与官兵发生过激战,死了不少人。王直特意选了山脚下一个位置集中埋了。这回又要安葬尸体,顺便也挑那边。结果发现,有被重新开挖的痕迹。赶忙去土查验,里边的旧尸全都没了头。看迹象,倒也不是新近发生的。应该是在解放军撤离舟山后,就被人暗中使了诈。
死人没头,是很受忌讳的一件事。解放军上下都非常气愤。王直也暗中发誓,如无必要,不再和官军有合作上的往来。
接下来王直确实铁了心。虽然王丹这伙海盗,算是完了。其余各支海盗,仍旧时不时地骚扰地方。因为盘踞在外海的岛屿上,远离大陆,官军并不敢前往征剿。好多次催促解放军,过去行动,王直都不理睬。官军虽然对解放军也起了意见,慑于海盗未平,解放军又有实力,并没有轻举妄动。
王直任凭海盗们的船只在东海横行穿越,甚至就从烈港附近驶过,都睁只眼、闭只眼。摆出一副“只要人不犯我,便也不犯人”的姿态。海盗们倒也都守些江湖规矩,不主动侵犯解放军。王直也乐得如此。每次遇海盗上陆打劫,全不管不顾,隔岸观火,不痛不痒。
王直严格约束手下,不得跟风作案。虽然解放军部队里,许多人看着顺利打劫返航的海盗船,眼馋得要命。还是只得老老实实地打渔、晒网,自给自足。
其实解放军也很缺物资,因为不停造船,消耗很大。新造出来的船,根本没布作帆。照常理,可以去买。但这是严重违背“海禁”律法的。其实就算有沿海的百姓愿卖,海盗成患、周遭大乱,这种私下的交易也没法进行。铁也是日常消耗的大宗,船上的铁钉及零部件,需要量很大。另外铅和火药,也是解放军急需的。
王直不想去抢,首先他就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关坎。堂堂解放军怎么能对老百姓强取豪夺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又会被放到什么位置?所以解放军只能埋头苦干、自力更生。本着善行义举,看别人发财,自己受穷。唯一的好处,就是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有时候罪恶的深渊,只有一步之遥。还是老实做人,来得好。

一百七十二、狼子野心
更新时间2012320 13:06:21  字数:1248

 丰臣秀吉私下里来找王直了,原因是有了些想法。毕竟都是兄弟,王直也很在乎他的意见,便单独谈谈。
丰臣秀吉也不含糊,开门见山地说:“二哥,现在的形势似乎并不太好。我们留在这边,也不是长久之计。要不干脆回扶桑吧?”
王直说:“不要着急,等船造得差不多了。能带上所有人的时候,自然会回去。”
丰臣秀吉说:“什么都缺,这船根本造不下去了。原来只有三万来人,现在都快5万了。那要造多少船,才能走啊,根本没有盼头。用已有的大船,带上该走的人就行了。”
王直想了想,问:“那剩下的人该怎么办?”
丰臣秀吉说:“反正小船给他们留下了,想继续打渔,就打渔。如果觉得不够,也可以上岸打劫。”
王直不否认丰臣秀吉提出的方案是最合理的,甚至王直自己都考虑过。但他实在舍不下这些不能带走的人。解放军必须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人。作为东海舰队的领袖,王直得看整体,不能只顾片面。
王直考虑了会,还是答复:“从你的角度可以这么想,但是从我的立场,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那些被放弃的人,很有可能会被杀。甚至死掉后,还被切头。”
丰臣秀吉说:“那么干脆实现一点,我们也上岸打劫吧。否则缺布少铁,船根本造不成。”
王直继续认真地回答:“不行,真这么做,太伤天害理了。不符合我们解放军的作风和规矩。而且和官军肯定会闹翻,到时候麻烦就大了。”
丰臣秀吉说:“那些官兵也没有多少能耐,根本不必怕。至于作风和规矩,也是可以改的嘛。”
王直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莫说官军,陆上的百姓也不会放过我们,迟早要遭报应。”
丰臣秀吉说:“只要打着海盗的旗号就可以了,不必用解放军自己的五峰旗。相似的事,我们以前也做过。”
王直想了想,还是说:“不能做的事,就是不能做。就算瞒得了一时,也瞒不住一世。迟早会有报应。”
丰臣秀吉说:“没有迟早,到时候我们都回扶桑了。”
王直说:“不行就是不行,你也不用再说了。”
丰臣秀吉还是不甘心,继续道:“其实我这么说,完全是为了大家考虑,尤其是你。造船根本看不到希望。现在人心浮动,迟早会出乱子。”
王直有点奇怪了,问:“真有这么严重?”
丰臣秀吉说:“大家都觉得这样下去,没什么前途,甚至可能还会有性命危险。上岸打打劫,抢些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