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18章

直草-第18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的。


五十二、松冈则方
更新时间20111226 8:49:19  字数:1075

 自从松冈则方出现后,王直、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傻瓜三人组,有了变化,多了另外一位。因为松冈的武功太高,王直和丰臣秀吉对他都还有所顾忌,隐隐有些疏远和提防。但德川家康很是不同,他对松冈则方亲切得不得了。一有空就缠着松冈,传授刀法。松冈师出名门,再加上后天的领悟,刀法上的造诣确实数一数二。捱不过德川家康的哭闹哀求,再加上德川家康聪慧过人,松冈倒也应承下来,收德川家康做了不记名的弟子。松冈有门绝艺叫“秘剑·一之太刀”,毫不藏私地传授给德川家康。
王直和丰臣秀吉依旧玩在一起,德川家康却又和松冈打得火热。四人俨然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个二人组。王直挺理解德川家康练武的动机,既然他想练,便不去阻拦。可少了德川家康,无论打猎,还是游泳,都感觉少了许多乐趣。王直这时才感觉到,如果生活里缺了德川家康,将会失去很多东西。德川家康已经成了自己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事情的发展,总是不能尽如人意。虽然四人组合亲密无间,但残酷的分离,还是要到来。
胜幡城来人了,带来一个织田信秀的命令,要将德川家康送回三河。原因是,织田家在三河受今川军的进攻,吃了大败仗,连信长庶出的哥哥信广也被对方俘虏了。今川义元的军师太原雪斋提出要用信广交换德川家康。
王直没有理由拒绝。且不说必须将哥哥换回来,让德川家康回家也合情合理。
走之前的送别会是肯定要开的。德川家康如今可是王直正式点的拜把兄弟,关系铁得不行。王直让下边的人尽最大可能地准备一桌丰盛的酒菜,来为德川家康饯行。
松冈已经是德川家康的师父,不上桌是不行的。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王直对松冈的看法,有了很大转变。松冈其实是个老实木讷的人,甚至有些呆呆傻傻,但他的武功确实很高。说白了,就是武侠小说里常见的武痴。沉迷于不断提升自己的武功,几乎把自己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其中,很少关心另外的事。王直也向卫兵们了解清楚,“樱木”是个神秘的家伙,几乎没人见过他的真面目。他也似乎只对武功感兴趣,总是疯狂地寻找一些顶尖高手比试,却从未败过。杀人的确很多,但已为人知的部分,全都是在决斗中发生的。樱木也通过不断的比试,成就了“天下第一高手”的美誉。如果松冈真是“樱木”,他也绝不是暴戾之辈。而且从相遇开始,王直就没见过松冈抽出过自己的刀。连教德川家康用刀,都是连鞘的。估计性情方面,应该还是不错的。起码不会无缘无故,乱砍人。就像21世纪的街头混混,超会冲动,经常用西瓜刀干架。
松冈虽然平时话都不多,但王直已经觉得,他是个稳重、靠得住的人。加上武功高强,假以时日一定能派上大用场。先不管他是不是“天下第一”,估计出了什么事,有他压阵,绝对靠谱。


五十三、再次结拜
更新时间20111226 8:49:57  字数:1262

 宴桌上,王直、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喝了很多。兄弟三人结义不久,便要分开,的确有些难以接受。王直就坐在德川家康的边上,还是挺放心不下这个三弟,临别保重、好好照顾自己的话,说了不少。德川家康的另一边还坐着松冈则方。他还是那么老实稳重,也就是俗称的“淡定”。话不多,酒也只喝了一点。给人很踏实的感觉,就像是一座山——一座不可摇动的山。再配上他强悍的刀法,让人无法轻视。这种人如果是朋友、是兄弟,无疑很让人放心;如果之间有误会、有仇隙,估计会很麻烦。
德川家康朝向松冈则方,问:“哥哥,如果你不在,我的刀法可怎么办?”松冈则方并没有将德川家康收为正式弟子。可能和辈分有关系,他现在跟着王直,而王直和德川家康又是拜把兄弟。如果认了德川家康作弟子,就比王直还高出一辈,显然不太合适。所以虽然教德川家康刀法,一点不含糊,却没正式收徒。而两人如今也是以哥弟相称,其实以松冈的岁数,完全可以当德川家康的叔叔。但同样出于辈分上的考虑,只能这般了。
松冈则方说:“你先把‘秘剑·一之太刀’练熟了,将基础打好。下次见面时,我再传授给你更高深的东西。”
德川家康说:“真想你能跟着我,一起走。”
松冈则方说:“我必须留在你大哥身边。”
德川家康说:“但离下次相见,一定会很久。”
松冈则方说:“不会,三河离这边很近。说不准,什么时候我有空了,就会来看你。”说着,还用手拍了拍德川家康的肩膀。
德川家康说:“你如果真是我哥哥就好了。”
松冈则方说:“你在说什么傻话,我已经是你哥哥了。”
王直说:“还有我和日吉丸,也都是你的哥哥。”
德川家康鼻子一酸,哭了起来,说:“可是马上我就要一个人上路了。”
王直连忙安慰说:“你已经是一位男子汉了,遇事要坚强。”
松冈则方说:“英勇的武士,是不会轻易落泪的。”
王直又说:“其实你只要把哥哥们都记在心里,便不会孤单了。”
丰臣秀吉说:“弟弟,你就要回家了。那边有你的亲人,应该觉得高兴才对。”
德川家康不哭了,说:“是啊,我应该觉得高兴才对。不仅可以见到家人,更结识了三位好哥哥。”
王直想了想,说:“既然我们四人,亲密无间,应该隆重、正式地再结拜一次。松冈君,你看怎么样?”对于松冈则方,王直还是有些担忧。虽然他说,是因为报恩,才留在自己身边。但日子一长,让其识出,自己并不是他的恩人,又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情况。麻烦就大了。松冈口中的“一枝梅”,武功很高。就算死去的织田信长,真是“一枝梅”,那也已经成了无影的事。毕竟王直是附生过来的,武功方面原本一窍不通,现在也只有三脚猫的手段,迟早要被松冈怀疑。不如早些用手段拉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结为兄弟,无疑是好方法。
松冈则方迟疑了下,说:“很好。”
王直说:“那就趁着今天我们四兄弟,还能凑得整齐,就把事情办了。”回头唤来下人,仔细地吩咐了,准备结拜大礼。
这么一折腾,举世无双的傻瓜三人组,又添进一人,成了“四”数。四位将来的当世豪杰,因为机缘相会,走到了一起。是风雨同舟、荣辱如共,还是同室操戈、反目成仇,很难定论。可以说的是,自从上了同条船,虽然磕磕碰碰、摇摇晃晃,但总算还是顺利地驶到了终点。


五十四、四人帮
更新时间20111226 8:50:29  字数:1487

 等凑齐牛、羊、猪头,天色已经快黑了。干脆点烛上香,摆起场面。王直、松冈则方、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一字排开,共同念着事先记好的词,拜天地、结兄弟。照例说了几句后,不忘带上“投名状”里引用过来的狠话:“凡外人害我兄弟者,兄弟必诛之;凡兄弟异心害自家兄弟者,兄弟必诛之。”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屁话就免了。总不能真有兄弟过世了,其他也得跟着自杀吧。关羽死后,张飞疯了、刘备癫了,都是拜这话所赐。王直是聪明人,自然不会用。倒是“投名状”这部片子里的话,高明得多。让兄弟齐心,必得互相绑定、互相监督,甚至点明了用“诛”这种非常手段。虽然这誓确实定的好,可一旦有兄弟起了异心,难免自相残杀,也有些不妥之处。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放完狠话,下完咒誓,四人起来喝酒。王直亲自操刀,将一只雄鸡的颈脖割破,放了些血出来,分倒在每个人的碗里。就着酒,一同喝下肚。
整个仪式完了之后,按年龄排大小。松冈则方年纪最大,排第一;王直则落成了老二;丰臣秀吉排第三;德川家康是第四。
松冈很是满意,由于在江湖上混久了,觉得新建的四人组织该有特定名号,这样才够响亮。于是说:“我们有四个人,不如取个名头吧?”毕竟古代凡是出来混的,都有个“万号”。什么“锦毛鼠”啦,“及时雨”啦。不局限于个人,组织也是一样,像什么“江南七怪”、“梅庄四贤”;“漕帮”、“排帮”、“斧头帮”等等。
丰臣秀吉说:“干脆就叫‘四人党’。”
王直一听,觉得不太对劲,说:“这个‘党’字,不能乱用。”在21世纪的中国,党是专有名词,具极强特指性。至于其它什么参政议政的,基本上靠边站,没啥实际的份。“党”字也不能乱用,有政治风险。
德川家康也说:“所谓‘党’,是朝堂里的官宦们用的。我们四人都无官职,用这个不好。”确实古时候的东林党也好,阉党也好,都是做官的人,拉帮结派,掺和在一起。
丰臣秀吉说:“正因为要成就大事,有番作为,所以才用这个字。”
王直说:“做人要低调,用了这个‘党’字,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在21世纪,谁敢建个叫“**党”的组织,绝对是要坐牢的。
松冈说:“我看还是叫‘帮’,这也合江湖上的规矩。”
德川家康说:“‘四人帮’?!这名头马马虎虎。”
王直一想,又觉得不对,说:“不能叫‘四人帮’。”
松冈问:“为什么,又有什么不好吗?”
王直说:“这个名号,已经被人先用了。”
松冈说:“不对吧,江湖上可没人用过。”
丰臣秀吉说:“我的见识也算不小,从没听说过有叫这号的。”
王直说:“扶桑的确没有,但是大明那边有。”
松冈问:“怎么远的地方的事,二弟,你都知道?!”
德川家康问:“那他们也应该是四个人了,可知道姓名?”
王直想了想,说:“好像叫**、姚文元、**,还有一个什么来着。哦,叫王洪文。”
德川家康又问:“他们都是做什么行当的?”
王直略想了下,说:“都是做大官的。”
丰臣秀吉说:“奇怪了,当官的,怎么也用帮?又不是落草,混江湖。该叫‘党’啊。”
王直说:“他们都属于一个党,但属于在党内拉帮结派,自己组成小团体,这种情况。江湖气是重了些。”
德川家康说:“原来都是大明朝廷里的事,二哥,你当真见识广博。”
王直有些汗颜,说:“这算不得什么。”确实在21世纪的中国,哪有人不知道“四人帮”的。
松冈问:“这样一来,我们该叫什么好呢?”
王直说:“还是低调点好,就不用什么号了。”
松冈仔细地想了想,说:“确实,还是低调点好。这也符合你和我,一贯的作风。”越是干大事的,就越容易惹麻烦。藏在暗处,远比露在明地好。两个人都是扶桑数一数二的豪侠,却鲜有人知道真实身份。江湖中明枪暗箭、血雨腥风,常在生死边缘徘徊。“低调”往往是“保命”的法宝。


五十五、夜来香花
更新时间20111226 8:51:08  字数:2612

 德川家康在第二天清晨便上路了,先去胜幡城,然后再转至家乡三河。刚刚成立的“非法”组织“四人帮”,立即就宣告解散,还没来及“被打倒”。说笑了,这四个家伙,也没叫“四人帮”。至于**、姚文元、王洪文、**,都是许多年后的事。
德川家康一走,其他三人都有些不适应,做什么都没了精神。王直也没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