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140章

直草-第140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土城所在处原本是王直选中用来建造中都之地,离东京很近。由于王直三心二意,舍了基业,投降大明。这里成了半拉子工程,给荒废了。
解放军重新拿下东京后,复修此城。作为首领“织田信长”的居所。
让德川家康完全没想到的是,在他最危急、最需要帮助时,伊贺的鬼武者残余,竟然伸出援手。主动护送德川家康,回到三河。从此德川家康消除成见,重用起这帮鬼武者起来。
原来神谷川早年老死前,虽然那时“织田信长”已经坐大,并协助绘理子那派的鬼武者,进行复仇,重创了他的这一支。使得他只能收缩人手,躲回老家苟延残喘。但在他眼中最看重的英雄豪杰,竟还不是“织田信长”,却是德川家康。留下遗言:自己这一派要想复兴,只能投靠德川家康。
所以这批鬼武者利用旧时今川义元那里的关系,又搭上了义元的亲外甥女——德川家康正室濑名姬这条线。不过随着德川家康杀妻,努力也付诸东流。
德川家康回到三河后,立即组织军队,准备进攻明智光秀。不曾想,明智光秀却被丰臣秀吉先一步解决掉了。
德川家康对丰臣秀吉超出常理的反应速度,产生严重怀疑。一切都像事先安排好的。因为吃不准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只好先按兵不动。并派出自己的探子和鬼武者,一起进行调查。越来越多的线索浮现出来,全部指向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完全有理由相信,是丰臣秀吉在幕后搞鬼。因为自己原也被设计在这个圈套里边,让德川家康后怕不已。
由于当年结义时,有过誓约:兄弟害兄弟者,兄弟杀之。德川家康当然要为大哥松冈则方报仇了,而目标就是作为三哥的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狼子野心毕露,就算是为了让自己安全活下去,也得这么干。要说丰臣秀吉这些年干了不少坏事,只是由于上司“织田信长”宽容,并没有受到惩处。那些残忍暴虐的恶行也由“织田信长”背了黑锅。德川家康很清楚,大哥松冈则方表面上脾气暴躁,其实内心里还是有善良的一面。至于丰臣秀吉完全属于性情大变,甚至可以说,心理上已经发生扭曲。原因很可能是在真正织田信长的死上,受了过度刺激。
德川家康为了报仇,开始在乱局中,四处征战,扩大地盘。以便能与得势的丰臣秀吉,分庭抗礼,直至将其击败。
“织田信长”一死,整个日本稍有能耐的人,几乎都起了争雄夺权之心。混乱大肆蔓延,经久不衰。
丰臣秀吉为了征服全日本,也是竭尽所能,攻城略地。连同为解放军的“织田信长”的子氏和臣下都不放过。很快兼并了不少势力及土地。由于与之前的“织田信长”那般,占着东京,“挟天皇以令诸侯”,实力越来越强。
德川家康本就失了先机,明显处于下风。因此他不想太早和丰臣秀吉对上,因为胜算实在不大。这天织田信雄派来一位名叫松冈兵库助的使者,前来商议结盟之事。松冈兵库助特意表演“秘剑·一之太刀”给德川家康看。让德川家康大为震惊,连忙单独交流。不想这松冈兵库助竟是织田信雄本人假扮。而松冈兵库助才是织田信雄的真名。德川家康想到曾受过的松冈则方,也就是“织田信长”的恩惠,立即答应了结盟之事,决定帮助织田信雄一起打垮丰臣秀吉,并支持织田信雄成为织田家的新首领。
虽然德川家康凭借智慧,在战场上击败了丰臣秀吉,但丰臣秀吉转头强攻织田信雄。织田信雄招架不住,先投降了。德川家康的处境便得微妙起来。与丰臣秀吉重兵对峙,却不敢再轻开战端。
丰臣秀吉写信劝这位弟弟投降,并说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替义兄织田信长报仇。德川家康思来想去,觉得无论将来,事态走向如何,在劣势下与丰臣秀吉决战是不明智的。虽然拒绝投降,但也主动要求停战议和,并将次男秀康作为人质送过去。权当是缓兵之计。
丰臣秀吉在用兵上的确有专长,与德川家康议和后,充分利用机会,屡克强敌,实力一再膨胀。大大出乎德川家康的意料。
敢情丰臣秀吉当初替“织田信长”打仗时,根本是藏着掖着,不肯出全力。甚至大有消极怠工、拉扯后腿的水分在。极可能是“织田信长”坚持的“统一日本,而后投降大明”的策略,让丰臣秀吉提不起兴趣,甚或反感。如今“从替人打工,不满公司发展规划”转变为“自己做老板,未来可以做主”,积极性大增。犹如吃下猛药般,拿出了百分之两百的干劲。
德川家康见形势恶化,又想着丰臣秀吉突然变得如此生猛,很可能是真有替早死在大明的织田信长报仇之心。于是犹豫不决起来。怎么说,与丰臣秀吉重开战端,都不像是一个好选择。而形势照这么发展下去,丰臣秀吉很快就能便统一其他势力。到时候再做决定就更加晚了。
丰臣秀吉似乎看出了德川家康的心思,将自己的“妹妹”旭姬送了过去,进行联姻。并在信中写道:“你人生中第一情书就是写给这个女人的。既然你们这么有缘,就娶了她作正室吧。其实她的身份很不一般,虽然名义上是我认的‘妹妹’,实则我夫人妳妳的母亲,也相当于我的母亲。你应该已经猜到了,她就是当年那位叫朝日的姑娘,那个可恶的、已经受到惩罚的林新秀贞家的婢女。”
原来和妳妳结婚后,丰臣秀吉帮她寻找生母,查访之下,发现竟是朝日。也难怪两人长得十分相像。丰臣秀吉觉得认她作岳母,心理上实在接受不了,便草草认了妹妹。还煞有介事对别人说,是他失散多年的亲妹妹。深究起来,在伦理上乱套了。所以这件事丰臣秀吉一向严格保密。丰臣秀吉不仅非常照顾朝日,更为其寻了门好亲事。如今丰臣秀吉想同德川家康和亲,才又让她离婚了。
德川家康觉得丰臣秀吉无愧心理扭曲,竟然对他用上这种损招。别人和亲,都是用年轻貌美的黄花闺女。他倒好,直接给自己送“妈”来了。难道是想把自己就这么恶心死?但又一想,当年二哥织田信长也好像对朝日很有意思。不看僧面看佛面,形势又比人强,只能忍下这门亲事。想想,这朝日比自己年龄还要大,简直很没面子。于是向自己的臣子们骗说,朝日与自己是同岁。这完全属于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也很有掩耳盗铃的味道。
德川家康感到胸中憋了一口恶气,于是在回信中写到:“你给了我这么一个连你自己都不认的妈,倒不如把你的亲妈给送过来。”
丰臣秀吉接到信后,果真把亲生母亲送到德川家康这里,作人质。德川家康虽然气得不行,但觉得丰臣秀吉还是很有诚意的,便向丰臣秀吉称了臣。
又过五年,以丰臣秀吉为首的解放军彻底征服全日本。时间正是公元1591年。


四百十六章、大结局之又都死了
更新时间20131213 2:09:26  字数:5401

 德川家康算是把杀兄仇人丰臣秀吉给忍了。
德川家康之所以没和丰臣秀吉撕破脸,其中一个原因是当年结义时,发下的誓言有一个特别难解的逻辑问题。“外人害兄弟者,兄弟杀之;兄弟害兄弟者,兄弟杀之”,表面上看没什么不对劲。但真有兄弟杀了兄弟,麻烦就来了。
譬如老三丰臣秀吉使诈害死了老大松冈则方,按照誓言,作为老四的德川家康该向丰臣秀吉报仇,杀掉老三秀吉。问题就来了,德川家康也杀过兄弟。再次按照誓言,德川家康也必须由兄弟杀掉报仇。虽然到了这时,四兄弟死了仨,只剩个德川家康,好像再没人会来找德川家康麻烦。但德川家康还有自己。他若是遵守誓言,必得自杀。
就如德川家康这样的聪明人,也被这个誓言绕住了。其实受到麻烦的不止他一个,丰臣秀吉又何尝不是。照着誓言,就算德川家康没能力杀他,他自己也得自杀。
实际上,从王直一死,丰臣秀吉就被绕住了。兄弟为大明所害,依着誓言,必得向大明报仇。诚如丰臣秀吉所言,这些年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找大明报仇。
解放军一打下全日本,丰臣秀吉就急不可耐了。他第一时间就操作起向大明进攻的事宜。这时的日本刚刚统一,别说百姓,就算解放军将士们也都不乐意再打仗。更何况是跨洋,去攻打强大的明朝。
但丰臣秀吉根本不理这些,从前跟着王直,学到了“口号”的重要性。从“革命”到“改革开放”,再到“东进”,都是在喊“口号”。描绘一个超级大的、诱人的前景,促使解放军战士们为之奋斗。结果却是因为王直的愚蠢,把自己绕进去了,最后死在大明。大业也化为泡影。
丰臣秀吉于是又提了一个对解放军来说,已经老掉牙的口号——“征服全世界”。怎么做呢?欲征服世界,先征服大明;欲征服大明,先征服高丽。口号确实大,正点子却还是在“攻打大明”。
其实解放军里不少人都心里有数,就是为了替从前的“日本王”大人报仇呗。“征服世界”最早就是日本王提出的。不过当时的说法是,欲征服世界,先征服美洲;欲征服美洲,先征服日本。也就是解放军的“东进”计划。最后怎样,不仅放弃了,还向大明投降了,为了那个“改革开放”。
不管丰臣秀吉“征服世界”的念头,是真是假,但想报仇却是妥妥地错不了。
丰臣秀吉力排众议,立即着手准备起攻打大明的事项。丰臣秀吉踌躇满志地向高山岛和琉球岛的解放军旧部,派出使者,要求他们一道行动,为昔年的日本王报仇。也让葡萄牙商人和传教士给葡萄牙国王转送去一些礼品,外加一封信。要求葡萄牙能尽量配合解放军下阶段“攻打大明”的大动作。
高山岛和琉球岛的解放军旧部非常明确地进行回绝。日本王都成多年以前的传说了。想报仇的,从前也报过了;想过安生日子的,从前就没动过手。如今时隔了三十来年,就算是对日本王再忠诚,也不再会动那个念头。
葡萄牙因为距离遥远,是指望不上的。果然葡萄牙国王给的回信上说:对于解放军的此项行动,国王本人是很支持的。但由于相隔遥远,无法提供有力的支援。
而此时,丰臣秀吉已将全国上下的海船,都集中到了长崎。另外征调了约20万军队。准备跨海去攻打高丽。由于拉不到帮手,他只能单独行动了。甚至连德川家康都不支持他。
为此事,丰臣秀吉专门在大坂秘密约谈了德川家康。德川家康拒绝的理由十分充分,让丰臣秀吉毫无办法。
丰臣秀吉恳求说:“四弟,为了等来这再一次攻打大明的一天,我白白浪费了三十多年。而这次的行动完全是为了替二哥报仇。希望你能全力配合。”
德川家康脸色平静,回道:“当年二哥说得很清楚,统一扶桑,再投降大明。如今你已拥有整个扶桑,却要对大明动武,就算在情理之中,也是太过分了。”
丰臣秀吉愣了半晌,问:“难道你不想替信长报仇?”
德川家康说:“都忍上了这么多年,再忍忍不就都过去了吗?大明太大,我不认为你能轻易成功。”
丰臣秀吉笑了笑,说:“当年我攻打大明,所向披靡。你不必对我没有信心。”
德川家康想了想,说:“如果你真的想赢,就算不加上我,也能行。”语气一转,说:“但是我或许该劝劝你,不应该先攻打高丽,像前次一样,去取大明的江南。在那里站住脚了,再慢慢蚕食整个大明。”
丰臣秀吉沉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