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直草 >

第138章

直草-第138章

小说: 直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朕独尊”之类的胡话。
嘉靖不让其他人帮着摘桃,说是“凡夫俗子碰了,会玷污仙桃,散去其中灵气。只有靠自己这个原本就是天人投胎的天子来摘,才可以。也正因为如此,虽然自己从前就吃过这树上的桃子,却并没有发生效用。”
树上桃子不由越来越少。不多久,便只剩了一个未摘。那桃子的位置长得偏了,高挂在一条长枝的顶头。而且那长枝还是向湖而生。
因为采摘不便,那桃子留到了最后,似乎是因为可以吸收到整棵树的营养,竟然越长越大。让嘉靖不得不留上了心。
但他也见到那桃子,生在险处,若是硬要去摘,一个不小心,很可能落进水里。于是又踌躇起来。
那桃子似乎与他有过节,渐长成特大号,半边红透,颜色鲜艳,煞是诱人。
这日,嘉靖又犯大糊涂,自顾自地攀到树上,强摘桃子。不料桃子是到手了,人却栽进湖里。
当值的两名小太监发现这情况,连忙赶过来,并一起跳到湖里,分左右把嘉靖托起。正救人间,却见嘉靖只顾着将桃子用双手紧紧抓牢,说着:“别碰到仙桃,否则让你们去死。”
一名小太监脸色大变,竟然不顾一切地按住嘉靖的头顶,将他脑袋往水里压。嘉靖本已年老体弱,再加上双手抓着桃子,不肯放开,顿时全没进水里。身子扭动间,拼命挣扎。口中想要呼喊,却只能冒出一串泡子。
另一名小太监吓坏了,一边反托嘉靖,一边质问:“你不要命了吗?”
先前那名小太监不为所动,冷声道:“照顾皇上不周,致其落水,已是死罪。”
后头这名小太监一听这话,竟也恶狠狠地说:“那就为德公公他老人家报仇。”
两名小太监一起在水里,拼命地把嘉靖往底下按。不多时,嘉靖便挣扎不动了。一缕亡魂飘出,随风去了。
一代帝王,就此崩落。深究起来,竟是为《西游记》所害。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亦有杀人刀。催生心魔,择人而噬。


四百十一章、大结局之都死了
更新时间2013126 23:17:45  字数:1414

 严嵩也死了。
在嘉靖走后第二年,穷死在家乡。由于家产被抄尽,严嵩回到故里后,只能住祖坟边的祠堂。曾位极人臣,风光无限,最后还是一场空。空空也,去了。不过,难得活到了87岁高龄。也算是长寿命,最起码在他前头胡宗宪、德公公、嘉靖皇帝,一个个都先去了。
人固有一死。这是终究注定的结局。只是在世者都刻意回避罢了。
笔者虽然年轻,却也看到了“死”字。正如有先见者,所说:“在不远的将来,大家都死了。”
这里的“死”却非真死,因为此言出自经济学家。
笔者颇为离奇地进了银行工作。也比常人接触到更多经济前沿的资讯。如今我们的国家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刻,可谓是登峰造极。但接下来,会怎么样?已经上到巅峰,再往前,只有下坡路了。
在这最好的时刻,长三角一带的私营企业明显现出颓色。要不是地方政府护着,已经有一大批,可以倒闭了。制造业实质上已经产生不了多大利润。企业从银行融资,多投向房地产。而如今,房地产业产生的利润,已经不能消抵企业的融资成本。而本业又赚不到钱,甚至还是倒贴的。企业的生存很有问题。而留给银行的,或许是一堆坏账。
地方政府更是向银行借钱的大头。基础设施建设靠的多是从各种渠道融来的资金。归根结底,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直接或间接出自银行。不断投入加上借新还旧,使不少地方政府已经陷入实质性的债务危机。再这么下去,两、三年后,必然连利息都付不出。
大层面上,已有巨量印钞,冲抵各类坏账的打算。
而这次的改革重点,城镇化建设加农村土地流转,就是为了形成一个超大规模的交易货币需求。全国海量农民的住宅及相应建设用地,允许流转入市,必然需要巨量的货币作匹配。也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巨量印钞对经济的伤害可以达到最小。
但关键点是这次改革到底能不能顺利?一旦跟不上来,巨量的钞票又印出去了。恶性通货膨胀立即就会发生。
其实就算是改革到位,长期显著通货膨胀也是难以避免的。
如果考虑到全国资源短缺,尤其是石油,那么大规模的城镇建设也是无法持久的。
为什么如今中国的雾霭现象这样明显?真正的理由,媒体不会不知道,只是不会告诉公众罢了。污染的源头在于燃料废气和施工粉尘。其中又以燃料废气中固体颗粒小,属于纳米级,不易沉降,危害更大。
如果燃料质量达标,能够充分燃烧,不会残留碳晶颗粒。显而易见,我国的燃料是有问题的。原因在于从地底抽出的石油,含了太多水分。炼油厂技术不过关,使得成品油的质量打了折扣。
为什么石油里边会有大量的水呢?因为油田接近枯竭,如果不往地下注水,油出不来。石油并非不能溶于水,其实是可以与一定量水互溶,形成油状复合物。于是运进炼油厂的原料,自然含水超标。
但是基于国情,大家都瞒着。炼油厂也不说自己的成品油有问题。加油站就更不可能说了。
媒体知道了,同样也不会说。至于起了雾霭,一般上都去怪城市周边的农民焚烧秸秆。只是现在城市的燃料使用量,实在太多了。过了烧秸秆的时节,还是雾霭浓浓,便解释不过去了。
事实上,归根结底,还是得怪,咱们国家的石油资源储量不足。打密井、注水,其实已算破坏性开采。而大约到了2020年,便真正进入枯竭。这将会带来极其恶性的后果。
现代社会的繁荣,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越来越多的机器,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连最基础的农业,也向机械化偏重。而机械化离不开石油。当没了石油,一切都要被打回原形。社会经济至少倒退50年。
危机重重,不外如斯。
在不远的将来,大家都死了。
冲破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垄断,去竞争国际石油资源?!似乎得看,我们的解放军给不给力了。


四百十二章、大结局之织田信长
更新时间2013128 23:42:26  字数:1335

 织田信长走后,尾张全靠松冈则方主持大局。而知晓织田信长去了大明,并很可能再也不回来的织田信行,蠢蠢欲动,希望取代织田信长,不仅想掌控尾张,更想领导解放军。于是暗地里鼓动那些织田家的氏族成员和信秀的旧臣,支持自己夺权。
为了消灭这个不稳定因素,松冈则方趁信行秘密出清洲城,联络在那古野的林新秀贞之际,派河尻秀隆在归途中设伏,将其暗杀。
得知织田信长死在大明后,尾张的解放军余部,团结一致地奉松冈则方为首。松冈则方为了行事方便,决定还是以义弟织田信长的名义,继续革命斗争。率领解放军,完成真正征服全日本的大计。
作为“织田信长”实际正室的明珠,自从“织田信长”前往大明受招后,整天供奉观音菩萨,吃斋诵经,保佑丈夫平安。至于儿子织田信正,完全交由下人照看。丈夫死后,对于松冈则方,假借丈夫名号,以便完成其遗志之事,明珠完全支持。因为身在日本,明珠也给自己取了个日文名,唤作“久庵庆珠”。明珠自幼跟随母亲信佛,当初在大明东海时,父亲许栋走私海货,而她与母亲则长期寄居在普陀的尼姑庵里。明珠从此一心向佛,与世无争,形同隐居。后来松冈则方特意让自己的妾室原田直子作织田信正的养母,进行照顾。
不仅明珠非常支持松冈则方,连浓姬也出人意料地表示支持。这让松冈则方在假冒义弟“织田信长”时,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当然松冈则方只是在表面上,与浓姬这位“妻子”相互“认可”。两人并无真实关系,住处也是分开的。丈夫一死,浓姬也仿效明珠,深入简出,过起了隐居生活。
松冈则方真实的正室则是生驹吉乃。1557年时,吉乃生下松冈则方的长子“织田信忠”。1558年,又生下了松冈的二子“织田信雄”。而后妻妾们给生了一堆儿女。渐渐地也粉碎了“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流言。
松冈则方给自己儿子起的小名也相当“随便”。长子小名是“奇妙丸”,而生于3月7日的儿子,就叫“三七丸”。除此以外,还有“大洞”、“小洞”、“次”、“人”等。
浓姬希望松冈则方能解决哥哥斋藤义龙,为父亲道三报仇。而松冈则方获得桶狭间大胜后,最主要的敌人也成了斋藤义龙。在松冈则方派兵、送枪的大力支持下,德川家康趁着义元刚死,今川家大乱,将三河独立。与甲斐的武田信玄与骏河的今川氏真(义元的嫡男)相对抗,保障了尾张东面的安全。双方于1562年正式缔结了清洲同盟(又称织德同盟)。而在此前,松冈则方命令鬼武者暗杀除掉了斋藤义龙,先一步也稳住了东面的形势。
织德同盟成立后,松冈则方向西、德川家康向东,共同为王直的遗志打拼——“先统一日本,后投降大明”。
解放军又一次站出来,公开地准备征服全日本。因为王直造成的影响,解放军继续使用“五角星旗”,是不妥当的。
松冈则方借鉴“五角星”的形状,另创了“五瓣花木瓜纹”,作为军队的新标志。
1567年,解放军完全吞并美浓。并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移都于此。岐阜乃是“中都”的同义词。用了“古中国”周朝立于岐山后,打倒殷朝统一天下的典故。这是解放军中的大明裔给出的建议。毕竟“中都”这次词,由于王直的原因,已不适合再用第二次。
经过在日本的多年征战,解放军不断扩张地盘。到了1580年左右,又一次大致确立了“统一日本”方面的绝对优势。踏着布武扶桑之路前行,已能见到胜利的曙光。
东京尽在掌握,只消一扫残敌,便能完全吃下日本。


四百十三章、大结局之丰臣秀吉
更新时间2013129 23:48:23  字数:1990

 丰臣秀吉有了异心。而这种异心恐怕是长久以来就一直有的,只是藏在内心深处某个阴暗的角落罢了。
按理说松冈则方是他的结义大哥,也是他的媒人。又同在一起,为革命奋斗了这么多年。总该讲些情分。
但丰臣秀吉的心里早埋下了一根刺。他从未中断过为“织田信长”复仇之念。在他的认为中,解放军一旦成功统一日本,就该西进,攻打大明,以报血海深仇。
可松冈则方是个死忠派,觉得应该完全遵照义弟“织田信长”的遗愿来办,在统一日本后,向大明称臣投降。虽然这个遗愿其实相当不可思议,但松冈则方心中早把“织田信长”当作了主上,而不单单只看成“义弟”及“救命恩人”。依着他所认定的武士道精神,主上的命令就算再荒谬,也是不能违抗的。因此就算松冈则方再不乐意,也不改解放军“先征服日本,再投降大明”的路线主张。
丰臣秀吉在妳妳刚满11岁时,同她成了亲。那时正是桶狭间大战后的第二年——1561年。这年发生的事情其实也有不少,王滶战死,胡宗宪下狱,严嵩丢官。但对于丰臣秀吉来说,却是重振精神,意气风发的又一个好开端。
随着解放军在日本的军事行动的展开,获得“第二春”的丰臣秀吉,如鱼得水,情场、战场都是双丰收。
松冈则方当然毫不吝啬地一再提拔,给予重权。很快丰臣秀吉就又成了解放军中数一数二的人物。
但丰臣秀吉暗中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