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黄巾贼 >

第7章

黄巾贼-第7章

小说: 黄巾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远下了马车,随蔡文姬走到蔡府门口,敲了敲门。
半晌,门开了,是一个丫环来开的门,当这丫环见到蔡文姬的时候,眼泪夺眶而出,扑在蔡文姬怀中哭道:“小姐!你总算回来了,小黯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傻丫头,我不是回来了嘛。”蔡文姬抚摸了两下小黯的脑袋,这小黯“嗯嗯”的点头,又问道:“对了小姐,你不是被黄巾贼抓走了吗?你是怎么逃回来的?他们有没有欺负你啊?”
蔡文姬指了指身后的杜远道:“喏……是这位公子救了我,我才相安无事。”
小黯侧脸瞄了眼杜远,之前都将注意力放在她小姐身上,完全忽视了身后还有两个人。如今听说是她小姐的救命恩人,忙拜谢道:“多谢公子相救我家小姐!”
杜远向这小黯咧嘴一笑:“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蔡文姬暗下吐槽:“我只顺口胡说了,你这男人倒还真受用了!”
想归想,问小黯道:“我爹爹呢?”
“老爷他……”小黯突然面色一沉,哭道:“小姐……都是小黯不好,小黯没能照顾好老爷……”
“我爹爹怎么了?”蔡文姬蹙起秀眉,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看到小黯突然哭得这么伤心,杜远也是眉头大皱。
就听小黯道:“小姐还不知道吗?自黄巾之乱后,董卓率西凉兵进京,废少帝立献帝,专权弄政,无恶不作,比黄巾贼还可恶百倍千倍!如今,还强召老爷,老爷被迫前往入京……”
闻言蔡文姬身子一软,险些昏倒在地。幸好杜远在侧,立即扶稳,同时问道:“董卓进京了?那现在的年份是……”
小黯道:“现在是中平六年189年12月末。”
杜远暗暗一思:“189年12月……岂不是十八路诸侯会盟之时?”
蔡文姬眼含泪花,微欠身道:“将军,请务必救我爹爹!”
“放宽心,你的爹就是我的爹,我一定会救他的。”杜远扶起蔡文姬,随后上了马车,准备返回飞燕寨。不过这小黯死命要跟蔡文姬来,无奈之下,杜远只好让小黯跟着蔡文姬。毕竟黄巾军里头全是汉子,蔡文姬一个女人或许也有所不方便,若有个丫环陪着,倒也好。
典韦驾驭马车,离开了圉县,往飞燕寨赶回。
而当小黯得知,这个看上去帅帅气气的公子,居然是黄巾贼首领,而且那马夫更是黄巾贼的大将,这马车是赶回黄巾贼巢去的,差点没把她给吓死。
最后在蔡文姬的一番诉说下,小黯也算是明白了。无怪这个黄巾首领会对她家小姐这般好,原来是要娶小姐为压寨夫人!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既然小姐都同意了,她一个丫环也不好说什么,只得跟随而去。

第九章 十八路诸侯会盟

中平六年(189),董卓既专朝政,拉拢士人为己所用,奸。淫宫女,无恶不作。
当年年底,骁骑校尉曹操利用在陈留的家财和陈留人卫兹的资助,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在陈留起兵,同时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时杜远已从圉县回到飞燕寨,商讨起兵救蔡邕之策。
杜远的任务,劫掠钱粮,并非一定要劫掠百姓的才可以,劫掠朝廷诸侯地方势力的都行,所以,杜远的打算,是以救蔡邕、讨董卓为由,同时劫掠各大诸侯势力的钱粮。
所谓烽火乱世,笑傲诸侯,抢钱抢粮抢娘们,就是要把乱世搞得更乱,抢得就是那些所谓的诸侯!
之前劫掠圉县,也是时间迫在眉睫,才不得以为而为之。如今可以正大光明的劫掠诸侯的钱粮,杜远如何不去干?
时典韦、蔡文姬、周仓、裴元绍、杨凤都立在堂下。
杜远靠在首座上,闭着眼睛沉思。
“董卓专权,朝廷无暇顾及我黄巾军,倒也是一大好事。”裴元绍嘿嘿一笑,他倒是觉得这样挺好的,至少没人会来管他们黄巾军了。
周仓横了他一眼,却道:“让那董卓专权,还不如让咱首领专权呢!”
“我同意周仓的说法。”杨凤谏言道:“既然董卓可以挟天子以专权弄政,若我们能趁此机会夺取天子,到时候各地诸侯都得听命于我黄巾军,同时,逃散于各地的黄巾余部闻讯必然会赶来投靠,到了那时候,我黄巾军定然能重振当日张角那般,拥众百万,声势浩荡!”
周仓投去牛逼的眼神。
蔡文姬摇头道:“万万不可。岂不知十八路诸侯会盟之事?他们表面上以讨伐逆贼董卓为由而起兵,实则各怀鬼胎,皆想夺取天子,以号令诸侯,成为第二个董卓。也就是说,谁夺取天子,谁将会成为众矢之的,我黄巾军目前势单力薄,兵末将寡,并非是众诸侯的对手。”
杨凤断然道:“若论奇谋妙策,蔡夫人首当其一,但对于天下事,我认为还是我等男子更为擅长。”
蔡文姬蹙眉道:“杨凤将军此言,让小女子好生气。我等皆为首领效力,奈何小瞧我辈女子?”
说实话,蔡文姬最不爽的就是这些看不起女子的男人,虽然像东汉末年这种战乱时代,的确女子的存在可有可无,基本落不到男人眼里。对于男人而言,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恪守妇道,相夫教子便可,参与天下事什么的纯属胡闹。
所以蔡文姬一直深居简出,藏在圉县,却不想被黄巾贼给劫掠到山上,然后又遇上了杜远。这个杜远不仅没有看不起她是女子,反而还重用她,这让蔡文姬无不感激涕零,于是,蔡文姬才要报答杜远这个“知遇之恩”了。
杨凤抱拳道:“蔡夫人恕罪。那么请问蔡夫人,你对此事如何看待?”
蔡文姬道:“文姬认为,在没有强大的军队基础之前,须避诸侯锋锐。我黄巾军本就四处受到诸侯的诛杀,若再夺取天子以号令诸侯,后果恐怕比张角更要凄惨。我想,杨凤将军也不想看到首领大人英年早逝吧?”
“……”杨凤无言以对。
杜远闭着眼睛听着堂下众人的议论,直到杨凤闭嘴不语时,才呵呵一笑,睁开眼来道:“杨凤,谋于速攻,一有机会就狠狠地去抓,凡事会专注于立刻会得到的事物,因此性子比较急,往往会考虑不到后果。小琰嘛,冷静,做事之前都会考虑到很后面,但由于太过谨慎,这样也会错失不少良机。但不管如何,你们二人都很好,补长取短,会使我大获成功。”
原本杨凤被一个女子说得无言以对,有些羞愧,但在杜远一番话下,立刻有了信心,拱手道:“首领英明!”
杜远也是用意明显,他人或许看不出来,蔡文姬早已看出来了,但没有说什么。
众人之中,唯有典韦没说过一句话,杜远不由问道:“典韦,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首领……问我?”典韦愣了下,答道:“首领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杜远笑了笑,便道:“我们先不管董卓如何,倒是曹操在陈留起兵,与十八路诸侯约于洛阳会盟,我们也在陈留,不如跟随曹操一块儿去,你们看如何?”
杨凤皱眉道:“首领,我们是黄巾贼,曹操起得是正义之兵,讨贼之军,若我们如此前去,岂不是自投罗网么?”
“看!杨凤他一眼就看出利害了!多厉害!”杜远指着杨凤连连夸赞。
周仓跟裴元绍纷纷竖起大拇指,貌似在说“杨凤你好牛逼”。
倒弄得杨凤不好意思了。
杜远笑道:“不过么……何谓正义?何又谓贼?我非常想当面问问曹操!”
众人皆不解其意,杜远又道:“我的意思很明显,董卓作乱朝政,曹操起正义之兵,召十八路诸侯会盟,我们黄巾军自然也得去。不过,当然不是去讨董,而是趁此机会去抢些钱粮,以壮大我黄巾军威。”
“趁火打劫么?”杨凤汗颜。
杜远又道:“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救回小琰的爹爹。”
闻言蔡文姬深受感动,向杜远投去感激的眼神。
商量既定,陈留黄巾军,由杜远为首,典韦为主将,杨凤为副将,蔡文姬为军师,率兵五千,以“讨伐逆贼董卓”为由而起兵,前往陈留郡,去找曹操。
至于周仓与裴元绍,留兵一千,在飞燕寨守着。
……
一天后。
杜远等人赶到了陈留郡,陈留郡守卫看到是黄巾贼,城门大关,做好了防守的工作,弄得杜远无奈至极,便命杨凤上前叩关。
“我等并非来攻取郡县的,我们是来找曹操的!”杨凤策马立在城门前,大声一吼。
只听城门上的兵士道:“曹操?他几日前就带着五千兵马,跟太守张邈往洛阳与各路诸侯会盟去了。”
杨凤回来复命,杜远得知后,眉头大皱:“卧槽……几日前就走了?看来,我算错时间了……”
如今之计,只得直接西行前往洛阳,若是行程快的话,或许能追上曹操。
于是,杜远率众离开陈留郡,日夜兼程往西而去,只可惜还是没追上。
当杜远快赶到汜水关时,老远看到,一大排营寨,接连二百余里,分布在汜水关附近。
“此是十八路诸侯的营寨,我们冒然前去,恐有闪失。”蔡文姬提醒道:“不如就在此河道边下寨,再作商议。”
杜远依言行事,让弟兄们沿河下寨,筑起堡垒,生锅造饭,赶了几天路,先饱吃一顿再说。
……
盟军大营。
曹操宰牛杀马,大会诸侯,正在商议进兵之策。
忽一探马来报:“十八路诸侯营寨附近,又多了一寨!”
时盟军已立袁绍为盟主,他望了望在座诸侯,皱眉问道:“征召而来的十八路诸侯都在此处,谁知道那是哪路诸侯的人马?”
十八路诸侯,分别为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以及刘关张三兄弟。
骁骑校尉曹操提议道:“袁盟主,可令人前去探探。”
袁绍问左右:“有谁愿往?”
在座诸侯你看我我看你,竟无一人愿去。
“还是曹某去看看吧。”曹操望了众诸侯一眼,摇了摇头,就出盟军大营,叫了几个亲随,往那个驻扎在河道边的营寨而来。

第十章 盟军大营

却说杜远正与弟兄们在营寨内吃喝,突然小兵来报:“有人叩寨!”
闻言,杜远带着蔡文姬离席,来到寨前,朝寨外那几人望去,只见为首一人,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远远看去,有一种君王气势。
杜远命左右问来者姓名,左右高声问道:“来者报上姓名!”
其人答道:“骁骑校尉曹操,字孟德,发檄文召十八路诸侯会盟于洛阳,正与各诸侯商议进兵之事。却发现十八路诸侯营寨边上又多了一寨,故来询问。公乃何人?莫非是应曹某檄文而来讨伐董贼的诸侯?”
“原来是曹操……”杜远暗暗讶异,这个曹操,几日前去陈留郡找他,想一块儿来的,却没想到跑得这么快,如今他亲自前来叩寨,还问自己是谁,不由一笑,道:“原来是孟德兄,不过孟德兄可见我寨上的黄巾旗了?”
闻言,曹操用手遮挡着当头刺眼的阳光,眯眼朝寨内望去,果然瞧见寨内一大片黄巾旗幡林立,更有密密麻麻头裹黄巾的兵士守卫,顿时一惊:“黄巾贼何故在此!”
时有亲随曹仁在侧,忙道:“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兄长,我们且退!”
曹操勒马正欲与曹仁几个撤退,杜远突然叫道:“孟德兄别走!我黄巾军的确是应檄文而来讨伐董卓,但因顾忌各路诸侯不容我等,所以未有通报便在此下寨。”
“如此便好说。”曹操回头道:“不知阁下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