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89章

争宋-第89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没指望了。

漫咩说道:“谅祚,这位王公子带了一份礼给你,就是不知道你是否喜欢。”

说完他指指他们眼前的碳锅,李谅祚说道:“这家伙倒是新鲜,不过总不如手炉,带着还麻烦。”

王旁一笑:“那就请漫咩将军将准备的东西献上,让今上品试一番。”

李谅祚见还有其他很是好奇,只见漫咩吩咐之间,竟有随从取来准备好的新鲜羔羊肉,都切好了片状放在盘中,还有新鲜牛肉也是一样,另外其他盘中都是生的新鲜蔬菜。这些摆满在碳锅周围。又有随从端上来王旁亲自配好的麻油小料。

“这,这是?”李谅祚奇怪,这些生的食物作何用的。

漫咩说道:“今日老臣就请圣上在此用膳,此方是这王公子特为圣上途中设宴。请王公子示范”

王旁心中强忍着笑意,拿着筷子,夹起肉片在碳锅中涮熟,放在小料碗中蘸上小料,放入口中,心中感叹,这古代不吃饲料野生放养的羊肉,味道就是鲜美。

看他如此,李谅祚也学着王旁的样子,涮起肉来。这西夏人常吃肉类,但多数是火烤或者煎食,更何况他贵为太子,现金又是皇上,吃的都是做好的熟肉。如此生肉生菜涮着吃,倒是第一次。

夹起烫熟蘸好调料放入口中,肉汁鲜美不说,调料的香气也跟着新出锅的肉香袭来。李谅祚呼呼吃了两口放下筷子:“太好吃了。喝酒,喝酒!”

这冬天坐在帐篷中,大口喝酒,吃着涮肉,这么自在,暖融融的气氛,比那坐在空旷阴冷大殿之上,看着半凉的饭菜,以及满目戴着面具的臣子的脸,更让这个小皇帝特别高兴。也让李谅祚和王旁之间亲近了许多。

第一百一十一章 皇宫多禁忌

西夏国的兴庆府这天可是热闹非凡,皇上出行回城,兴庆府从城门口内城皇宫门外,凡是皇驾仪仗所经过的地方两边都站立士兵。

士兵的身后是跪迎圣驾的百姓。皇城之外百官列队相迎,皇城内院则是内臣,后宫嫔妃列队。所有皇驾经过之地,均是黄土垫道,净水泼街,仪仗队所经过之处鼓乐喧天。

有好事的百姓,偷偷的看一看圣驾龙颜,仪仗队经过之后,官兵撤走便有百姓交头接耳:“这皇上身后的是谁啊?”

有的说:“那个上年纪的大将不正是漫咩将军吗?”

“对对,这个将军咱都认识,和将军一起走在皇上后面的那个年轻人是谁?”

有的说到:“那个好像不是官员,怎么看着眼熟?”

三五人扎堆交头接耳,其中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皱眉说道:“怎么我看此人,很像那天教训籍辣公子的那个人?”

另一个撇嘴说到:“你到想的好,要是那公子,我看你家掌柜也不用怕籍辣公子了,干嘛还盘出店去。”

年轻小伙做了个“嘘”的手势:“小点声,我们贺掌柜盘点告示,是给外人看的。他才不缺这几个钱,这店铺他交给我们哥几个了,以后都听我们大哥的。”

他们几个一边说着,一边朝各自的店铺走,年长些的说到:“小五,听说你们掌柜要跟那王公子走,是真的吗?”

被唤做小五的摇摇头:“我也不清楚,不过要是能带我们走,我们倒是愿意跟着掌柜走算了。”

旁边杂货铺的伙计拍拍他:“你倒是想的美,听说那中原年轻漂亮女子可多了。我还想去呢。”

小五笑道:“我们汉人女子倒是貌美。”

杂货铺伙计是蕃人,嘿嘿笑道:“不过都像那梁家的,可不敢要得。”几个人心领神会哄笑着散去。

小五回到铁匠铺,见贺行远贺掌柜已经将东西规整的差不多了,他凑上来嬉皮笑脸的说道:“师父,咱铸儿还小,您也需要有人照顾,要不您就再和那王公子说说,带上我呗。”

小五是贺掌柜伙计里年岁最小的,贺掌柜拍了他的头一下:“老实干活去,别说王公子让不让,你那堂兄不是说让帮你在侍卫队寻个差使,你都不去。”

小五憨憨一笑:“我才不去籍辣手下当那破差事,您要是带着我,我明儿就跟我堂兄辞行去。”

贺行远没搭理他,如果王旁愿意的话,贺行远到还真愿意带着小五,虽然辨石头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但这些徒弟之中,数小五学的好,不仅如此打造东西心思也巧妙。

“对了,师父我刚才看见王公子了。”小五想了起来,便把刚才在街上看到的事说了一遍。贺行远嗯了一声,没做回复,小五说着没意思,自己跑到一边想心事,琢磨怎么能磨着师父带自己同去。

李谅祚终于回到了皇宫,梁落瑶带队后宫嫔妃在大殿外接驾,有内臣扶着李谅祚从龙驹凤辇中下来。李谅祚梁落瑶一起走进大殿,身后跟随文武百官,这些人里,王旁有见过认识的,但此时显然不是打招呼的时候。

鼓乐声停息,李谅祚和梁落瑶坐在大殿的御座龙床之上,接受百官接风跪拜。梁落瑶抬头望去,大殿之上跪倒一片,在所有官员最后面,一个年轻人拱手施礼,拜而不跪。

她拽了拽李谅祚的袍袖,李谅祚也看到了,不但看到了,他还和那人对视一笑。这下梁落瑶就更好奇了,李谅祚拍了拍她的手,等到百官跪拜行礼之后,像宋国官员一样分文武两班站立,李谅祚说到:“今日朕回朝,见朝中平安,百官各司其职,甚是欣慰。”

他年纪不大,但是一本正经说的有模有样的,随后又命王旁近前,王旁上前拜见今上今后。李谅祚向众人介绍到:“这位王旁使者,是宋国的通商使,现朕欲向宋国表示通商之诚意,不知众位可有异议。”

王旁来夏国也不是一两天,在学院的演讲,和在李锡哩安排下,王旁见过的一些官员。这些人当然是赞成和宋国开通榷场贸易,首先说话的便是群牧司的副使:吴昊和盐铁使徐敏。他们二位正为这马市和盐市奔波。李谅祚不在兴庆府的时候,也将奏折报上来,都是梁皇后批阅,自然他们赞成通商。

同时多数汉人官员也都赞成,像开封府的公事:薛元礼;三司的副使张绛。即使有反对的人,见多数人赞成,又是皇上授意,而且朝中唯一一个,能在朝堂之上坐着的官员,枢密使漫咩都捋着自来卷的胡子,眯着眼点着头,谁还能反对呢?

但众人言谈中所奏之词王旁几乎没有听见,自从他走近了李谅祚,看到了皇上身边的皇后梁落瑶,王旁就有点茫然了。他努力克制心神,才从惊讶中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夏国官员的陈述上。

梁落瑶二十岁上下,头插凤钗风髻露鬓,淡扫娥眉眼含春,面似桃花。身穿大红窄身袄,红色儒裙金线绣凤,看上去不像皇后倒像是现代版的新娘,尤其是那双明亮的眼睛,似带秋波。果然是绝色佳人,不逊于月下却比月下多分娇艳。

王旁的头脑中过电影一样出现一副场景,自己新婚之事,酒席宴上那个身穿大红中式旗袍娇艳的新娘。王旁说的不是宋朝和月下的婚礼,而是他前世没穿越之前的那个婚礼。他头脑中闪过这些,也不是被皇后梁落瑶迷住了,而是梁落瑶长的酷似他前世的老婆。

那个最后要和他分开的女人,王旁忽然想到梁落瑶的世故,竟和那女人一样,什么自己外面有人,不都是借口。真正导致二人分手的原因,无非是他不能给她想要的生活。

想到这,王旁心里有点堵心,也无心再去看梁落瑶,甚至对梁落瑶产生一点点反感。但他不知道,此时梁落瑶也看的呆了。

李锡哩太文,李谅祚太霸道。男人气质和风度在王旁身上得到完美统一,尤其他那种骄傲的神态,竟不正视自己?梁落瑶有点恼火,天下还有哪个男人,会不为自己倾倒?她可以让没藏讹庞的儿子醋海翻波,也可以让李锡哩失魂落魄,更可以让李谅祚立自己为皇后。

但眼前这个王旁,不但来了夏国不拜见,见到自己竟然无动于衷。她转念一想,大庭广众之下宋人儒风不至于失仪也是正常。

众人议论的差不多,李谅祚正心满意足中,梁落瑶低声说道:“皇上今日也累了,不如先休息,明天请这位使臣宫中一叙,如何?”

李谅祚见众人没有异议,问道“既然如此哪位大臣愿意为朕出使宋国,奉上贺岁之礼,以表通商之诚意?”

他话刚说完,李锡哩便站出来说道:“臣愿往。”王旁是他请来的,有来有回也是正常,况且他是皇亲又是蕃人,且精通汉人文化,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李谅祚也认为这个人选不错,便传旨让他去准备,又下令封赏了王旁。

安排完这些,李谅祚降旨王旁隔日进宫,他要亲自为王旁践行。王旁回管驿准备,并让蔡京去通知贺行远。

王旁就要回汴京了,贺行远也即将启程。小五也想跟去,他心想如果是王旁不带着自己,自己就尾随而行,反正离开兴庆府之后,他们就不好意思打发自己回来了,打定主意,他便去找堂兄,那个在翊卫司做侍卫的领班辞行。

兄弟二人喝会小酒,领班被籍辣府上的兵丁叫走,小五自斟自饮,过了一个时辰,领班回来脸色似乎不是那么顺畅。小五忙问被叫走何事,领班支支吾吾的说道,我看你还是别跟着了。

见堂兄神色不对,小五又多灌了点酒,软磨硬泡领班才将实话说出来。明日王旁进皇宫,正是他们这班当值,籍辣庆和梁乙埋商议,让他们在“广寒门”和北“怀门”处守着,而且格外命令,明日必有人在那闯门,可以先斩后奏。

小五的堂兄想到小五所说,明日皇上给王旁践行之后,他就要跟着一起走。所以心下嘀咕,这王旁是宋国人,大概也就是他不知道这皇宫禁忌。自己也是瞎猜,所以就都告诉了小五。

小五一听立刻放下酒杯回去找贺行远,贺行远闻听也是一惊,马上带着小五赶到王旁所住的馆驿,见到王旁又将此事说了一遍。

王旁凝眉沉思,如果是籍辣庆和梁乙埋的主意,那么这个闯广寒门的必定是自己。他谢过贺行远后问道,这皇城禁忌贺掌柜可否知晓。

贺行远呵呵一笑,若是问别人,多数未必知道,问他就问对人了。他从怀中取出特意带来的一张图说道:“王公子,生父在世的时候,偷偷绘下此图,看来真是有缘,今日竟然用到了。”

王旁接过图心中大喜,图中不但有皇宫的所有禁忌之门,更有整个皇宫宫殿建筑的殿名,包括王旁要找的太子所在寝宫端敬殿。

第一百一十二章 惹我必反击

西夏的宫殿借鉴宋朝都城的样式兴建的,但建造建筑形制更为复杂。各个殿落群组间,又见别院与各个殿院门,各院相互错落,万一不小心走错了是要受到刑罚的。

王旁将皇宫的地图放在桌子上,贺行远指着地图的标明,对王旁解释到。“你看这里,这里是大庆接待百官的大庆殿,在它北面这座,是平时朝会的集英殿;东面是皇上朝中休息的殿,这里召见官员的……”

他逐一解释,哪里是翰林院,玉堂殿、承明殿、金銮殿都在哪里。然后指着北面一大片宫殿说道:“这后面是皇宫内院,这里非常人可擅入。即使皇上宴请王公,若没人指引王公走错了,那也是大祸。”

贺行远指着途中的几道门说道:“你看这里这,凡擅入着皆以进这几道门为准。西夏《天盛律令》规定:未被允许而冒入皇宫者,依据入宫门深浅而判处不同的罪,最轻的是“车门”,其次是“摄智门”,再次是“广寒门”和南北“怀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