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争宋 >

第50章

争宋-第50章

小说: 争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一般人恐怕得到的回答只是:“无可奉告”不过这是王旁。月下的未婚之夫婿,更何况二人相处已有感情。

月下答道:“人思病时,尘心自减;人想死时,道念自生。皈依佛门,乃获永生,又何必一定要经过大难呢?”

王旁见此便说到:“我在陈州之事,也曾有想死之心,道念未生,却有一女相伴,如获重生。”他说完看着月下,月下果然被说的落泪。王旁见此说道:“姑娘尘缘未了,如何出家呢?莫不如和我回去,如何?”

王旁见月下仍然迟疑,便猜到与她破相有关于是说道,自己可以寻御药,当时皇上曾要赏赐给狄青大人去掉脸色此字,此字都可以去除疤痕更是无事。

他见月下身上衣衫单薄,解开披风披在月下身上说道:“你若不肯同我回去,那我就在此冻病了。”说着抱着双肩做了一副寒冷样子。

眼下腊月若没这裘皮披风还真是有些冷,月下见此被王旁哄的有些开心了,于是将丢玉之事说了。王旁听完了心想,塞翁失马。若不是玉碎恐怕再见不月下了。于是摘下自己的佩玉,说道:“你不要听什么只有玉才能配在一起。天下那么多这样的玉石,若是都让我娶,看你怎么办?”

月下脸上有了笑容,说道:“那要是你都能娶来,就娶来,我才不管呢。”

王旁诚心诚意的说说:“狄大人许我的是你的人可不是许我你的玉。”

月下听了彻底心花怒放,王旁倒也不觉得脸上疤痕碍眼,看月下笑了,心中很是得意,一得意就忘形,想起《红楼梦》贾宝玉初次与林黛玉会面,见黛玉没有“通灵宝玉”,便摘下挂在头颈上的“通灵宝玉”狠命摔去,说“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这段于是便到“姐姐没有通灵宝玉,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他到只是随口说说,不料月下姑娘当真了,结果他的玉转手扔进旁边枯井之中。说道:“你在此等我,我去辞别师父。”说完转身去收拾东西。

王旁站井边运气,又想取那玉,又见井还挺深,再说让人看见也不好,寻到月下似乎比那玉重要。叹口气,自己也是无奈苦笑。

二人高高兴兴回府上,小陆倒是高兴,急忙忙给月下姑娘安排房间。房间布置差不多了,月下坐在床边笑吟吟的,竟看的王旁有些心猿意马。

王旁倒真有心一亲芳泽,这寻着月下也不容易,这王旁身是少年心可是成年,这成年人难免想些成年人的事。

这月下即使没有那玉,都能看出王旁心思,见王旁走进,忙推着王旁说道:“公子不可:一来奴家守孝不满三年;二来尚未正式迎娶;这要万一传出去,被人耻笑。”

奴家二字说的王旁心酥酥的,可又见月下并非是半推半就,而是真推就这么给他推出了屋门。王旁无奈叹了口气,这寻了半天,还得等。想想与月下这婚姻大事,也是不能随便就这么搪塞过去,尤其王旁现在的身份。

既然答应了月下医治第二日他先去找了沈括,王旁对沈括很是崇拜,更何况自己的脸伤是沈括来给治愈。想比之下他才不愿意去找内宫总管去拿什么御药。

王旁来到沈括府,递上名帖,不一会管家出来将王旁带到厅堂,王旁这还寻思,这沈括做了京官,这架子倒是大了么?

进了房间见沈括朝他比了手势,示意他轻声,王旁看沈括弄的碗碗罐罐的,磨刀石之类的东西。不知道他在倒持什么。只见沈括捡起地上掉落的一根针,用从丝绵中独好的茧丝一缕;用芥菜的种子抹在上面;系在针的中间;在屋里环视了半天,将丝棉挂在桌面的一角,蹲在那看着,看过一会还记录这什么。

沈括写完,收好针线,这次走到王旁近前想拍拍王旁肩膀,忽然就发现王旁这一年多没见长高长壮了许多,竟似成年人身材,前年见那还是个瘦弱的孩子。好像自己还能拍拍王旁肩膀说话,现在似乎只能拍拍王旁的手臂了。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很高兴,还是那老顽童似得说到:“若无兄弟,你可来了,哥哥还真是想你。”

王旁见他这样,也不计较他刚才冷落了自己一会,便将来意说给了沈括,沈括说道:“这等小事打发人来取就是了,还用亲自上门。我正想找时间去看你。”

王旁说道:“哪能让哥哥去我,我这还给你带了些东西。”

他给沈括没带别的,还是“香饼”。沈括自自是高兴,答应王旁亲自去调药膏再送到府上。

王旁一听也是高兴,见沈括屋子里这样,就问道。“沈兄这是在做什么?”

沈括拉着他说,“你来看行家用磁石磨成针;于是可以指向南方;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在正南方;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在手中或碗边都有可能这样;运转的速度很快;但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

他一边说一边演示,然后说道:“刚刚兄弟推门进来的时候,放在指甲上的针就掉落了。”

王旁看了即刻明白,沈括说的即是指南针。见沈括又说道:“不过在这几种方法中以悬挂为最好的。即使你刚刚看到的了?这方法则针常常指向南方。其中有的针则指向北方。兄弟可知是何道理”

王旁看他脸色的表情似乎不是反问,王旁刚想说:“地球是个大磁体,其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王旁生怕沈括在问他什么地球,南极北极之类。于是笑笑马上闭嘴,见沈括并未真的要答案,而是自言自语才松了口气。

沈括说起自己的研究就滔滔不绝,二人又聊了一会,沈括听说王旁去过延州。便说:“到延州可是好地方,若无兄弟可听说过?“高奴县出产脂水””

王旁摇摇头,这到还真没听说,沈括说道:“这脂水产生在水边,与砂石和泉水相混杂,慢慢地流出来。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上来,采集到瓦罐里。”

“这种油很像纯漆,燃起来像烧麻杆,只是冒着很浓的烟,它所沾染过的帐篷都变黑。”

王旁皱着眉听着他说道,见沈括拍着胸脯说道:“我猜疑这种烟可以利用,就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的光泽像黑漆,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了。”

“你可知道石炭(一种烟煤)燃烧时发出的烟也很大;会把衣服熏黑。我高兴地开玩笑做了一首《延州》诗:”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王旁笑笑问,“那这香饼可有烟气否?”

沈括也笑笑:“还是若无兄弟厉害,回头你要将这香饼怎么做的也告诉我”

王旁笑笑心下暗想:这在宋朝可是我好专利。告诉你你就写《梦溪笔谈》里面去了。

不过这沈括只是自顾自的说:“要说这延川石液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现在山东一带的松林已经采完;就连太行山;京西;江南一带有松树的山;现在大都也都光秃秃的了”

他看王旁:“若无兄弟要是有心咱回头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名称,我觉得叫做“延川石液”。这种墨以后一定广泛流行在世上。兄弟有啥好名字否?”

王旁听了半天,说道:“石油!”

沈括大笑:“好好,那就叫石油!”

第六十三章 宋朝梅耶府

眼看就是除夕,这宋朝除夕竟是春节之前亲友间馈赠年节礼物,王旁府上收的礼物竟放了一两个房间的礼物。王旁忙的不亦乐乎,好在也有月下帮手。沈括如约送药,没几日月下脸上的伤也好的七七八八了。

倒是王旁更开心的是,月下没有那玉石了,虽然说有时候有些事也需要说明之外,二人之间到是增加了些情趣,而且王旁也似乎觉得,老是被别人一下看穿也未必是多舒服的事。比如之前他就不敢看美女,现在偶尔偷看一下,月下也不知道。男人嘛,哪个心中没有点小色心呢。

这可是王旁在宋朝的第一个新年,新鲜劲儿自然不必说,还没到除夕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采缕花、春帖、滔胜之类,为市甚盛。以上坊间所卖均为宋时应节物品。

眼下除夕就在眼前;纸马铺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等送给与主顾;有的送苍术、山枣、避瘟丹。充满驱瘟避邪及祝福之意。

道士,道观以仙术汤等送给施主家。医士亦馈屠苏袋,以五色线结成四金鱼,同心结子或百事结子,并以各种汤剂送与主顾。人们受之悬于额上,以辟邪气,街市扑买锡打做的春幡胜,百事吉斛儿,(我猜是对联,吊钱之类的东西)以备元旦悬于门首,为新岁吉兆。

街道上及店铺前叫卖苍术、小枣声不绝于耳,又有卖爆杖、成架烟火之类的王旁看着大伙忙里忙完的,打扫房屋内外,贴门神、挂桃符都要尽其可能置办年货,妇女儿童衣服也要置办一新,王旁的银子花的就像流水一样。

除夕放爆竹、点灯烛在宋代极为盛行,到夜里,香蜡烛及大火盆的光亮,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

除夕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活动:宫中举行驱逐疫鬼仪式,并用皇城亲事官,随驾的卫士们戴假面,穿绣画各色的衣服,执金枪龙旗。教坊使(主管教坊司的官员)孟景初,身品魁伟,穿全副镀金铜盔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穿介胃,装门神。教坊人员南河炭丑恶魁梧肥胖,装判官。又有装钟馗及其小妹和土地神灶神之类的,共千余人。

皇城司诸班直(随驾兵士),戴面具,着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门户、神尉等神。自禁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

元旦,又称岁首,是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大年初一。

开封府放关扑(关扑:赌戏,用钱赌,掷财物)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坊巷以食物、动使、果实、柴炭之类,歌叫关扑。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

到了晚上,贵家妇女纵赏观睹,入场观看,人家贵家妇女看赌博,王旁则是应接不暇看风景。

民间士庶皆相交贺,小民虽贫者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字,竟日不绝。家家欢宴,笑语喧哗。

外面如此,王旁府上更是热闹,府上悬灯结彩,来拜访的人是络绎不绝。

初一王旁要去王安石府,然后要去包大人府,这两头就已经忙的是不亦乐乎,到了初二王旁设宴平日,请来京城歌舞妓,宴请平时相交不错的小哥几个。

王旁言情那都是些和王旁稍大或是年岁差不多的朋友,有些是平日就在一起元泽,仲针,再有就是王安石门生像李格非等人,还有菊花宴就已相识同桌的其他官员的子嗣像范纯粹。还有就是刚刚混入朝廷的小官员,像苏轼,苏辙,曾布,岳立。

十几个二十岁上下的哥几个,喝酒聊天好不快活。那些长辈同样是夜夜欢歌,把酒应酬才无暇顾及他们。

这些人到也喜欢如此,免去了再去互相拜会,也是年前就相互约定好,借此地一聚顺便给王旁新宅稳居。

便有人问起这新宅也该有个名字,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的便说起来,有提议用王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